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冰與火之歌》:用魔幻書寫人性與現實

《冰與火之歌》:用魔幻書寫人性與現實

在廣袤無垠的傳奇大陸上散落著眾多擁有久遠歷史的名門望族,他們統治著各自的領地和人民,守護著家族的榮耀與信仰。他們是為王族戍守國土的堅盾,同時也成為時刻窺視著王座的利劍。巨龍翱翔天際,攻防戰火燃燒著漫長的冬天,背叛與忠誠,寒冷與激情,一如冰與火交織碰撞,它們帶著毀滅與重生的力量,締造出一段蕩氣迴腸的史詩幻想。



《冰與火之歌》:用魔幻書寫人性與現實


《權利的遊戲》劇照(圖源於網路)


這是被譽為當代奇幻文學史上里程碑式作品《冰與火之歌》中描繪構建的魔幻世界。除卻在美國本土享有盛讚,該部作品於全球各地都擁有不計其數的讀者與擁躉。隨著美國傳媒巨頭時代華納旗下電視台HBO改編電視劇《權力的遊戲》的熱播,這部奇幻小說也愈發為國人所熟知,並很快迎來了大規模的閱讀潮與追捧。


比真實更加真實的魔幻故事


鄒禾回憶說:「小說對於場景的描寫和對人物性格命運的刻畫吸引著我。比如奈德·史塔克(故事中重要人物之一),這樣的主角型英雄人物居然在故事第一卷就死去了,這種寫法令我很震撼,但同時也覺得真實。它否定了個人英雄主義,就像在現代社會,人們有很多英雄抱負,認為自己可以拯救一個集體,或者拯救一個朋友,但最後發現其實誰都拯救不了,甚至連自己也救不了……這種殘酷的真實感給我的衝擊很大,我決定把這部作品引進到國內。」

奇幻小說給人的印象往往是虛無縹緲,遠離現實,而《冰與火之歌》中的故事雖為幻想的產物,但字裡行間表現的卻是純粹的真實,這種真實來自於現實世界,來自於生活。


鄒禾認為,人們在生活中會迴避很多負能量的東西,文學作者同樣不願去描寫,而《冰與火之歌》的作者喬治·馬丁鼓起勇氣描繪了這些真實的存在。「故事裡很多人物在他們最巔峰的時候突然掉落下來,這種描寫啟發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待現實生活中的成功和勝利,我覺得很有價值。」鄒禾說。


《冰與火之歌》中對於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十分具有現實性。國內粉絲貼吧「衣櫃軍團」吧主獅子表示,小說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有血與肉的,沒有絕對的惡人,也沒有絕對的善者,他們甚至不像虛構的形象,而是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這些人為了生存而戰,擁有各異的信念和價值觀,同時也會在命運的十字路口處猶豫徘徊。他們同樣擁有愛恨掙扎,經歷著喜怒哀樂,彷彿就生活在我們身邊。


地道與精準並存的翻譯理念


作為一部數百萬字,擁有眾多人物視角,數條故事線索同時發展的奇幻史詩作品,版權引進僅僅是長征第一步,繁雜龐大的翻譯工作才是最為艱巨的挑戰。本書中文譯者屈暢最初接觸這部作品時還在讀大二,懷著對於奇幻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對翻譯工作的強烈熱情,他開始翻譯《冰與火之歌》。「讀者給了我很大的支持,當然也會聽到一些批評,但獲得的肯定更多。」屈暢說。

在屈暢看來,文學作品的翻譯是一項中文能力為主,外語能力為輔的工作。對於外語能力的要求主要體現在閱讀理解——領悟並把握作者意圖,又要打消外語式思維,使之變成中文語言體系。屈暢說:「我要求翻譯時遇到不通順的地方不要原諒自己,一定要修改。我們面對的是中國讀者,要充分表達作者的原意。」


翻譯幻想類文學作品的一大難點,就是要準確譯出難以在現實世界找到依託和參考的內容。這除了考驗譯者的翻譯功力,還需要譯者靜下心來細細鑽研。「《冰與火之歌》的故事背景是虛構世界,線索和細節繁多,需要譯者花費大量時間閱讀國外相關的資料,了解國外讀者對這個故事的理解。」屈暢介紹,「如果中國讀者看過中譯本後,也能獲得和國外讀者相似的理解,甚至引發更新穎和更深入的思考,那麼譯文就是成功的。」


屈暢談到,在翻譯時,他會將自己想像成故事裡的人物,細細感受不同人物在各種情境下的語氣和內心變化,讓一句句「台詞」符合劇情發展,所以,屈暢更主張意譯。「讓那些不能完全對應翻譯的語句達到同樣的效果。效果是語言文字的靈魂。」


架空類文學的繼承改革者



《冰與火之歌》:用魔幻書寫人性與現實

《權利的遊戲》劇照(圖源於網路)



在奇幻文學領域裡,《冰與火之歌》屬於主流類型,即史詩奇幻。《魔戒》於上世紀50年代開創了這一類型,同時也定下了此類作品的總體基調。在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流行和發展之後,廣大讀者受眾對這一審美情趣產生了疲勞,《冰與火之歌》便在此時勇敢而徹底地突破了「枷鎖」。


「雖然基礎模式還是史詩,但卻屬於現實主義。它打破了原來那種美麗即善良,醜陋即邪惡,精靈住在發光的殿堂,惡魔住在骯髒洞穴的套路,達到了奇幻作品的新高度,從這一點來看,讀者欣賞它,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它的革新和進步。」屈暢說。

正是由於《冰與火之歌》不按套路出牌,讀者才得以置身於充滿變數的世界,認識一個個性格迥異,命途多舛的鮮活角色,這就不得不提到它的改編劇——《權力的遊戲》。自上映以來,這部投資巨大、製作精良的美劇持續領跑艾美獎各項獎項,不斷打破各大媒體榜單紀錄。對於原著改編的影視作品,屈暢認為,它和文學作品最大的區別就是它把文字中的人物形象和場景完全展示在大眾面前,形成直接觀感,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刺激過癮的視覺盛宴,但同時它也固化了書中的形象,削減了想像空間,畢竟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相比較而言,原著的內容要比影視劇豐富得多,線索更多,人物描寫也更豐滿。電視劇為了收尾而割捨掉不少的細節,而原著會更有血肉。畢竟,原著中的「架空世界」在作者喬治·馬丁的腦海里存在了幾十年,而電視劇在編排和發揮上會比原著遜色一些,缺少原著作者對於奇幻世界的駕輕就熟和精細打磨。屈暢比喻說:「讀原著就像品一瓶老酒,它經歷了時間的沉澱。」


對於奇幻類文學的未來,鄒禾認為這種類型作品的市場會一直存在。他覺得,奇幻文學的發展有其自身的過程和規律,一種風格經歷誕生、發展、流行、衰落之後,又會有新的風格產生,在前進中還可能出現復古現象。「奇幻類文學飽含了文學所具有的反映功能和嚴肅的思考。」鄒禾說。(文/陳鼎)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青年報 的精彩文章:

趕早上學沒那麼重要
渭南一書法愛好者花10年用毛筆抄完四大名著
日本「戰爭新娘」的美國夢
迎老子誕辰 王屋山5000餘原石刻出百米《道德經》
澶淵之盟:政治的妥協

TAG:中國青年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人性與魔性的真實對決,藝術犯罪家《惡魔蛙男》
人性漫畫《心魔》之貪婪
人性實驗漫畫《血緣改造中心》
易白:用一個字寫詩歌 考驗人性與想像力的抽象哲學詩歌
人性黑暗《腦殘手術》虛擬的網路真實的人性!
《無證之罪》收官:真實、人性和它背後的「愛奇藝」式內容邏輯
《釜山行》:喪屍片包裝下是人性的刻畫
靈異漫畫《毒蛇酒》泯滅的人性!
人性黑暗漫畫《匿名投票》,虛擬的網路真實的人性
人性漫畫《寶塔的故事》
《迷霧》挖掘人性的醜惡
《話說太監》:畸形社會人性扭曲背後的宦官物語
科幻劇《西部世界》探微:人性的泯滅與復甦
人性漫畫《婚姻》一段凄慘的婚姻故事,是現在社會的寫照嗎?
人性的解放,看看唐代詩人與歌妓的風流趣事
《心理罪》探索複雜的人性,畫出罪惡的真形
被禁忌的愛情與張揚的人性——《野草莓》
人性黑暗漫畫《並蒂蓮》,被扭曲的愛吞噬的瘋子
人性漫畫《黑色預言》 忘恩負義被體現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