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豹」戰機服役23年後停產,殲16正在全面「上位」
飛越天山的中國空軍殲轟-7A戰鬥轟炸機。
中國軍網3月20日發表了一篇頗為溫情的文章——《春天表白季:我喜歡被霞光親吻的「飛豹」》。自1994年首批量產型開始交付海軍,1998年正式設計定型,被稱為「飛豹」的殲轟-7/7A戰鬥轟炸機至今在空軍、海軍航空兵部隊已裝備近270架。這款我國自主研發的雙發串列雙座超音速戰鬥轟炸機航程遠、載彈量大,是我軍主力戰術攻擊機之一。但就在近日,來自「飛豹」戰機生產廠家西飛的消息稱,該型機已正式停產。似乎,中國軍網的這篇文章在表達航空兵對「飛豹」的喜愛之餘,也透露了一絲惋惜和眷戀。
中國空軍正在全力打造「攻防兼備」的戰略型軍種,對「飛豹」這樣攻擊性十足的戰術飛機需求很旺盛。現在傳出「飛豹」停產的消息,只能說明我軍已找到對地精確打擊能力、空戰自衛能力更為強大的多用途戰鬥機。這款戰機自然就是源自蘇-27系列雙發重型第三代戰鬥機的3.5代「雙重任務戰鬥機」——殲-16。同時,這也表明殲-16戰鬥機已然成熟,並進入全面量產「上位」階段。
自殲轟-7B下馬後,「飛豹」系列戰機停產已是必然
「飛豹」戰機的出現,使得中國海、空軍航空兵擁有了比較現代化的對海(地)精確打擊戰術飛機。其1650公里的作戰半徑(未公布是採用何種飛行剖面的數據),最多掛載4枚YJ-83K/KD-88對艦/地攻擊導彈和兩中(攔射)兩近(格鬥)空空導彈的起飛重量(此時作戰半徑會縮小很多),至今在我軍現役戰術飛機中都名列前茅。
掛載對面攻擊導彈和目標指示電子吊艙的殲轟-7A戰鬥轟炸機。
然而「飛豹」戰機的短板亦較明顯:一是發動機老舊,僅為上世紀60年代技術,雖然省油,但推重比只有6.5;二是低速性能較差,服役這些年來已多次因此發生機毀人亡的事故,據統計總共墜毀了超過10架;三是空戰自衛能力較弱,難以突破嚴密高效的現代防空系統。
根據中國空軍、海軍攻擊機未來面臨的戰場環境可知,執行攻擊任務的戰術飛機必須擁有強大的態勢感知能力、良好的機動性能、不輸於3-3.5代戰鬥機的空戰能力。同時,還應具備較大作戰半徑,可以進行空中加油,如果能擁有一定的隱身能力則更好。
對比這些要求可知,除非對「飛豹」戰機整個氣動布局進行較大改動,並換裝更先進的大推力發動機,否則是難以達到對機動性、空戰能力等方面要求的。這恰恰是只升級了火控雷達、航電系統等機內設備,卻沒有大改外型,換裝發動機的殲轟-7B也不能達到的要求。所以,殲轟-7B項目此前已被宣告停止,殲轟-7A戰機現在也停止了生產。
目前中國空、海軍航空兵共10餘個旅團(還有某試訓基地等單位)裝備了近270架殲轟7/7A戰機。這些「飛豹」仍將在未來至少10年內屬於我軍對面(地/海)戰術打擊的重要力量。其中一些「飛豹」戰機還被賦予專門執行電子壓制/干擾任務的職能,也就是俗稱的「電子豹」。
掛載兩個電子吊艙和一個副油箱的海軍航空兵「飛豹」戰機。
預計在未來對面攻擊作戰中,我軍會綜合運用先進多用途戰鬥機、空射/陸基/艦射/潛射巡航導彈、彈道導彈等作為首波攻擊力量,打開對方密集防空系統的缺口。然後,性能相對落後的「飛豹」戰機、「電子豹」仍會有用武之地,可以從被打開的缺口進入,用鷹擊-91等反輻射導彈對相對低威脅程度的敵防空目標進行「點殺」式掃除。
在敵防空系統全面瓦解後,「飛豹」戰機就可以比較從容地對地面固定目標、重要移動目標展開攻擊了。所以,即時不再造新機,現役的200多架「飛豹」戰機仍然會被倚重,無論是對對岸,還是對防空能力較弱的敵對國家。就算只做一型扔激光/衛星制導炸彈、防區外彈藥布撒器甚至「鐵炸彈」的單純戰術轟炸機,「飛豹」載彈量大、航程遠的優勢也可以發揮得淋漓盡致。
所以,「飛豹」戰鬥轟炸機將起到彌補我軍空對面攻擊戰術飛機「量」的不足的作用。很有可能的一種趨勢是,「飛豹」會與越來越多進入我軍服役的察打一體無人機一道,為我軍對面打擊火力提供「增量」。
新型「雙重任務戰鬥機」殲-16足以扛起攻擊大旗
從性能上看屬於蘇-30MKK戰鬥轟炸機的升級優化版,機體卻延續自蘇-27UBK/殲-11BS戰鬥教練機,殲-16戰鬥機在經歷更換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型號等再次改進後,Block 2版本已實現技術定型。此前試裝備部隊的殲-16 Block 1戰機已在陸續回廠升級至Block 2版本,目前中國空軍裝備的殲-16戰鬥機已超過40架(約兩個團的編製)。
殲-16戰鬥機早期原型機之一。
目前,生產廠家沈飛重中之重的任務就是保持和擴大殲-16戰鬥機產能,並繼續進行後續改進型的研發工作。
殲-16「雙重任務戰鬥機」裝備的國產新型AESA火控雷達對10平方米RCS目標(比如F-15戰鬥機)的探測距離推測超過200公里,並有對空、對地、對海等多種工作模式,戰場態勢感知能力比較強大。正是因為擁有了由南京某所研製的這款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殲-16戰鬥機才擁有了在3.5代戰鬥機中比較強悍的對面打擊和空戰能力。
預計未來中國空、海軍航空兵裝備殲-16戰鬥機的團會採用20架殲-16戰機加4架殲-16D(電子戰)飛機的編製模式。作戰半徑大,可接受空中加油的殲-16/D戰鬥機正是中國空海軍急需的有較強突防能力、精確打擊能力和空戰能力的多用途(雙重任務)戰鬥機。所以,在頭號「花旦」殲-20第四代隱身戰鬥機之後,目前最受中國空軍和海軍重視的國產戰鬥機當屬殲-16系列。
在對空作戰中,殲-16戰鬥機預計可使用PL-10紅外成像格鬥導彈、PL-12改進型主動雷達制導中距攔射導彈、PL15/21新型中距攔射導彈,以及新型超遠程反輻射導彈。
網路上出現的掛載超遠程反輻射空空導彈的殲-16戰鬥機。
由此可見,殲-16戰鬥機不但可與敵機進行超視距和近距離空戰,還可攻擊敵預警機、加油機、電子戰飛機等高價值支援飛機,對空任務延展性進一步擴大。
在對地攻擊中,殲-16戰鬥機可在攜帶少量空空導彈之外,掛載較多精確制導武器,其武器掛載量至少可與蘇-30MKK看齊。具體對地武器種類預計有:KD-88空對地導彈、新型隱身空對地導彈、鷹擊-91反輻射導彈、新型反輻射導彈,第三代激光制導炸彈、北斗制導(滑翔)炸彈、中國版JSOW-ER(聯合防區外發射武器增程型)等,可謂非常豐富。
在對海攻擊中,殲-16海軍型戰鬥機可掛載的彈藥有:YJ-12改進型超音速重型反艦導彈、YJ-83K中型反艦導彈。並且不排除會出現空射型YJ-18「雙速」反艦導彈供其使用。此外,更新型號隱身空射反艦導彈,甚至是中國版LRASM(美軍正在研發的遠程隱身反艦導彈),也有可能成為殲-16海軍型的制式彈藥。
去年珠海航展展出的國產外貿型空對地精確制導武器。
殲-16戰鬥機可使用的對空、對面彈藥種類的豐富性,恰恰是比「飛豹」性能更好的蘇-30MKK戰鬥轟炸機都不具備的。
因此,無論對空、對地還是對海,殲-16及其電戰型號戰鬥機不但戰鬥力更強,多用途能力也大為拓展,足以成為扛起攻擊大旗的中國空海軍新一代戰術飛機。預計僅中國空軍對殲-16(包括電子戰型號)戰鬥機的需求量就會超過300架,海軍的需求量應該也會在100架左右。這一數量差不多是我軍目前裝備的「飛豹」戰機和蘇-30MKK/MK2戰機的總和。然而,約400架殲-16系列戰機的作戰效能卻大大增加。中國空海軍航空兵對面戰術打擊力量將因殲-16戰鬥機的批量入列而成倍增長。
而在蘇-35戰鬥機已進入我軍戰鬥序列後,預計未來我國軍工還會借鑒蘇-35的氣動外形、機體結構等改動技術對殲-16戰鬥機進行深度改進,以進一步加強殲-16的機體強度和壽命,增大內油量,延長作戰半徑。屆時,很可能會出現重大改進型的殲-16B型戰鬥機。


※殲-15S教練型雖下馬,電子戰等其他型號前景卻向好
※直10苦練跨海攻擊,將開建的國產兩棲攻擊艦會很需要它
※與美日艦艇聯演針鋒相對,東海艦隊最強軍艦潛艇出動
※052D驅逐艦若發動隱藏技能,1500千米內敵目標危矣
※日本「出雲」號軍艦到南海,可能伺機窺視我軍核潛艇
TAG:百戰刀 |
※軍情對對碰:飛豹服役23年後停產 殲16成「新寵」
※將繼續服役至2025年的飛機
※裝備前沿 F-22將持續服役至2060年;2030年後與六代機形成高低配
※轟20戰略轟炸機有望2017年首飛 2022年服役
※21歲開始做空姐 已在飛機上服役59年 如今80歲的她還打算繼續飛下去
※美軍終於全面淘汰二代戰機,F-4鬼怪戰機服役56年後退役
※渦扇-15發動機還要5年服役?殲20即使換上也難比F-22?
※中國075型兩棲攻擊艦開建,載30架直升機3年後服役
※60年前的轟炸機仍健在,將服役100年?
※美國大舉採購B21轟炸機:2045年前後服役100架替B52
※僅發射1枚導彈 擊落一架F15戰機 已服役超50年 中國造?
※美稱中國殲31戰機或2018年服役,可匹敵F35
※F16將服役至2048年 臭鼬工廠正研製F16無人攻擊機
※殲20服役後 F-22在東海上空炫耀的日子將結束
※中國殺手鐧轟20戰機或2021年服役
※第五代匿蹤對決!首批5架俄T-50戰鬥機2017年內服役
※21336米上巡航的天眼 全球只有1000人會開 服役60載
※美軍2025年之前即將服役的三款概念戰機
※殲10B戰機已經在空軍服役40架?與美F16對抗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