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想要夏天不肥胖,春季就要養脾(百病都可從脾治)

想要夏天不肥胖,春季就要養脾(百病都可從脾治)





脾在五行中屬土,在五臟陰陽中屬陰中之至陰。脾主運化,統血,升清,輸布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人出生後,各臟腑皆依賴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養,故稱脾為「後天之本」。脾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病都可出現或伴有脾虛。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看看脾虛有哪些癥狀以及日常調理方法——



一、脾虛癥狀



1、手腳冰冷




有些人一到秋冬季節,人體沒有感覺到寒冷,但是手腳會一直處於冰冷不溫的狀態,這就是脾虛生寒的表現。



2、身體肥胖




身體肥胖的人,90%都是體質虛弱者。體虛是身體脾胃功能減弱衰退導致的。體虛會導致新陳代謝減慢,機體活力減弱,從而消耗營養的能力減低,營養不能消耗掉於是堆積在體內,形成肥胖。



3、貧血



脾虛的人容易出現貧血的癥狀,別的情況尚且不說,但時常會出現二三次頭暈目眩的癥狀,容易精神不愉,難以說笑,難免鬱鬱寡歡,嚴重者還可能出現精神抑鬱。




4、胸悶氣短




清晨起床,如果感覺胸悶氣短、頭暈腦漲時,則說明我們的脾胃功能較為虛弱。




中醫認為,脾氣一虛,肺氣先絕。也就是說脾與肺的功能是相互影響的。脾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肺金失養,就容易出現氣短,動則氣促等肺氣虛的表現。




5、食慾下降




當濕氣進入體內後最容易傷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體內的各種食物和液體,把這些物質轉化為能夠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為人體新陳代謝提供新的能量。




大多數人在夏季濕熱的環境中,都會出現食慾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慾不受影響,有較強的飢餓感,可是吃了東西後卻有飽脹的感覺,這也是胃強脾弱的表現。




6、舌苔厚黃




舌頭的變化是脾的外在表現。健康的舌頭表面應為紅色,看上去很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輕薄且非常乾淨。如果舌頭邊緣已經出現明顯的齒痕,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同時,在夏季,脾濕的人也常常感覺口內粘膩,舌苔很厚,而且還發黃。



二、

調理

脾虛




1、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體的保健要穴,位於膝眼外下方。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和胃、調中理氣、導滯通絡,適用於各種類型的脾胃病變。




2、堅持早睡




最好在十點半就要上床,十一點就要入睡了,讓身體進入深度睡眠狀態,因為十一點到三點是膽經和肝經開始工作的時候,這個時候肝膽開始排毒、代謝、養血。




3、定時起居




堅持定時起居,定量吃飯,這樣有利於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如果吃飯一直不定時、定量,肝膽每次都要跟著你一起改變,長期已久肝膽會氣血紊亂,損傷脾胃。




4、節制飲食




做到「飯吃七分飽,茶喝七成香」,過度飲食只會增加肝膽、胃腸的負擔,使脾胃消化不良。




5、吃健脾的食物




1)

栗子

:味甘、性溫,歸脾、胃、腎經。




作用: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宜於脾虛食少,反胃,瀉泄。氣滯腹脹者忌食。




2)

扁豆

:味甘、性微溫,歸脾、胃經。




作用:健脾化濕,清暑和中。宜於脾虛濕盛,食少便稀,暑濕吐瀉。氣滯腹脹者忌食。




3)

紅棗

:味甘、性溫,歸脾、胃經。







作用:補益脾胃,養血安神。宜於脾胃虛弱,食少便稀,疲乏無力。氣滯、濕熱和便秘者忌食。




4)

山藥

: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




作用:補氣健脾,養陰益肺,補腎固精。宜於脾氣虛弱,食少便溏,慢性泄瀉。濕盛和氣滯脹滿者忌食。




5)

香菇

:味甘、性平。




作用:益胃氣,托痘疹。宜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屬於發物,麻疹和皮膚病、過敏性疾病忌食。




6)

紅薯

:味甘、性平,歸脾胃經。




作用:補脾胃、益氣力、寬腸胃。宜於脾胃虛弱、形瘦乏力、納少泄瀉。多食易引起反酸燒心、胃腸道脹氣。




6、揉臍




一手掌心或掌根貼臍部,另一手按手背,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每次約5分鐘,每日1~2次。




此法能溫陽散寒、補益氣血、健脾和胃、消食導滯,多用於消化不良、胃寒、腹脹、腹痛、腹瀉、便秘的患者。




7、堅持泡腳暖脾胃




因為脾經和胃經都起始於足部,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堅持泡腳來暖和脾胃,養氣血。




方法:睡前,用40度左右的水漫過腳踝,浸泡10~20分鐘即可,順便用手指按摩足底、足心,通過刺激穴位,打通經絡,將暖和傳導到全身,驅散脾胃寒氣,養護全身氣血。




8、忌憂思過度




人有七情六慾,正常時候人體的陰陽處於平衡狀態,而如果憂思過度,就會打破這個平衡,臟腑等功能異常,脾胃開始運行不暢,就會導致氣血紊亂。




因此,面對壓力,可以選擇靜坐、站樁等方式來放鬆自己的身體,

身體微微出汗,筋骨舒展,以不感到過度勞累為宜。運動後大汗淋漓的項目並不適合,因這種運動方式耗氣傷津,反而會加重氣短乏力的癥狀,降低我們的機體免疫功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天 的精彩文章:

夏天又是露肉季,天生黃皮膚如何在一月之內變白?
夏天什麼髮型美而不熱?你需要扎個水果頭
夏天到了,常吃這三種食物的朋友們一定要看下,一不小心就肥胖了
如何在夏天來臨前瘦20斤?
跑過森林裡最好的夏天:2017北海道千歲馬拉松

TAG:夏天 |

您可能感興趣

想要夏天不肥胖,春季就要養脾!(百病都可從脾治)
揉麵粉時加它,蒸出的饅頭鬆軟可口,好吃不上火,還能健脾治胃炎
三伏是養脾治慢病的最好時機
痛風關節腫脹、紅斑、僵硬,大半夜痛的睡不著!小穴位健脾治痛風
中醫取效的關鍵是什麼?從溫陽健脾治癒便秘案例,思考辨證論治!
痛風皆因脾老!健脾治痛風,這個小穴位藏著大道理
濰坊:專家教會你簡單方法自己在家就能健胃補脾治病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