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介紹:清朝的歷史簡介

歷史介紹:清朝的歷史簡介



歷史介紹:清朝的歷史簡介



清朝(1683-1840年),是由「女真人",在遠東建立的半殖民,半奴隸制國家,它被普遍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古代國家,也是中國的亡國歷史之一。 清朝初期,通過剃髮易服來奴化、摧垮廣大漢族人民尤其是上層人士的民族精神以保持滿族的統治地位。同時由於小冰河時期結束使氣溫回暖及美洲植物的進一步推廣,經濟得到一定恢復,這一時期也被鼓吹為「康乾盛世」,但和明朝正常時期比還差很遠。滿清統治者對內:採取了民族分治的民族政策;在文化上,製造文字獄,壓制漢族進步思想;對外:實行海禁,閉關鎖國,拒絕外國先進思想和技術。這些政策維護了清朝的疆域擴張和社會穩定,但卻導致了其統治時期內此起彼伏的民族問題,和末期的國家極度貧弱。 清朝後期,它成為了,英,法等殖民國家侵略擴張的新對象。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先後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清政府被迫與之簽定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為維護其統治,晚清政府開展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奠定了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基礎。1898年,光緒帝開始了「戊戌變法」,但受到了保守勢力的阻擾,變法失敗。1911年(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各省紛紛宣布獨立。1912年,溥儀退位,清朝結束。清朝共十帝,歷268年。 後金的建立與清軍入關 女真族是滿族的前身。源自3000多年前「肅慎」, 漢——晉時期稱「挹婁」,南北朝時期稱「勿吉」(讀音「莫吉」),隋——唐稱「靺鞨」,一度建立「渤海國」。遼金時期稱「女真」,遼書中也作「女直」。金朝就是女真族建立的。元朝以來,女真族一直居住東北地區。 明朝初期,女真族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後又按地域分為建州、長白、東海、扈倫四大部分。 明朝洪武帝時,明朝欲壓抑北元殘餘勢力,於是在東北一帶設立奴爾干指司,開始著手控制女真部的各個部落。女真族建州部猛哥帖木兒(努爾哈赤六世祖)時為明朝建州衛左都督,北方的野人女真部族勢力強大,南下壓迫建州女真。猛哥帖木兒被殺,建州部被迫南移,最終定居於赫圖阿拉。 南移後,建州女真部與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會生產力提高,經濟繁榮。1583年,中國歷史上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襲封為指揮使,以祖、父遺甲十三副,相繼兼并海西女真部,征服東海女真部,統一了女真各部。 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國號曰大金,史稱後金,年號天命,定都於赫圖阿拉(後改稱興京,在今中國遼寧省新賓縣境內)。 明清間的戰爭,如果從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後金天命元年),努爾哈赤突襲撫順之役開始,至清攝政王多爾袞率清兵入關,佔領北京為止,前後歷時28年。其中重大戰役不下十五六次,較小的戰役更多。 1618年(明萬曆四十六年,後金天命三年),努爾哈赤發布「七大恨」的討明檄文,起兵抗擊明朝,舉國震驚。同年,爆發了著名的薩爾滸之戰。 1621年,努爾哈赤攻佔遼陽、瀋陽,遷都於遼陽。1625春,努爾哈赤不顧貝勒諸臣異議,決定遷都瀋陽。當年農曆三月三日在拜祭祖陵後,便率親族百官自東京(遼陽)起程,夜宿虎皮驛(今瀋陽蘇家屯十里河),翌日抵瀋陽。從此瀋陽成為後金政權的統治中心。後金遷都瀋陽後。 1635年,清太宗皇太極廢除舊有族名「諸申」(女真),定族名為「滿洲」。1636年,清太宗皇太極改「大金」國號為「大清」,稱帝,正式建立清朝。改元崇德。 1640年松錦之戰爆發,1942年洪承疇被俘降清。明朝與清朝在遼東的爭奪至此也就基本接近了尾聲,遼東境內已經只剩下寧遠一座孤城了。 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攻陷北京,明朝崇禎皇帝在農民軍的攻城炮聲中自殺於皇城後的景山。李自成在北京建立了大順政權。明朝山海關大將吳三桂夾在農民軍和清軍中間腹背受敵,迫於形勢邀請攝政王多爾袞入關「平賊」。聯軍打敗大順軍。李自成軍一路南撤。隨後多爾袞迎順治帝入關,遷都北京。 清朝初期的歷史 佔領中國(1644~1683年) 1644年後,中國南方先後出現了福王、魯王、唐王、桂王等多個抵抗政權(又稱南明),此外還有李自成的大順、張獻忠的大西政權。李自成死後,余部與明湖廣總督何騰蛟、湖北巡撫堵胤錫聯合抗清。1647年大敗清軍於全州,次年幾乎收復湖南全境。江西金聲桓和在廣州李成棟先後反正,出現了南明時期第一次抗清鬥爭的高潮。 但永曆政權不能團結對敵,給了清軍以喘息之機。1649~1650年,何騰蛟、瞿式耜先後犧牲。1652年,李定國率軍8萬東出廣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廣東,「兩蹶名王,天下震動」。劉文秀亦出擊四川,克複川南。東南沿海的張煌言等的抗清軍隊也發動攻勢,抗清鬥爭再次出現高潮。 不幸的是,這時孫可望同李定國之間矛盾爆發,破壞了大好形勢。孫可望降清後,雲貴虛實盡為清軍所知。1658年,吳三桂率清軍攻入雲南。南明政權的抵抗鬥爭雖然最終失敗了,但它的影響和意義是極其深遠的。 在清軍佔領全中國的過程中,無惡不作,激起江南人民的強烈反抗,特別是剃髮令強制執行,各地再燃抗清的熊熊烈火。清廷殘酷鎮壓,在揚州、嘉定、江陰、南昌、廣州等地進行了大肆屠城。 清軍在四川大肆屠殺,四川的人口從萬曆六年(1578年)口310萬(《明會要》卷五十)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估算的一萬八千零九十丁(嘉慶《四川道志》卷十七),整整少了三百多萬人。為此,清朝御用文人編造了「張獻忠屠盡四川人」的謊言,而實際上在張獻忠1646年戰死後,清軍在四川尚有長達13年的征戰。 此後清軍各地「剃髮易服」,造成人口驟減,發生西南地區民生蕭條、萬里無人的景象。1659年,清軍佔領西南地區。並遷移湖廣人口填川,以補充勞動力的不足。 明將鄭成功在1661年攻下了當時為荷蘭殖民地的台灣,打起南明旗號建立台灣鄭氏政權,來做為抗清基地。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攻佔台灣。 清朝在人文精神上比前朝確有了很大退步。清朝初期和中期,推行民族牢獄式的統治。在經濟上把關外落後的奴隸制帶入中原,大力推行圈地投充等惡政,以供八旗子弟白白吃餉,他們常年寄生蟲般的生活造成了清朝武力的退步(乾隆視察八旗軍發現他們馳馬墜地,箭箭虛發)也使得滿清越來越依靠漢族軍兵。除了推行奴隸制外,由於中前期不斷窮兵黷武,儘管從越南引入了優良稻種,清朝還是到了乾隆年間才恢復到明朝萬曆年間的水平。在政治上,明代的君權依然鬆懈,而清朝又把封建專制推向了最高峰。為了鞏固其統治,製造了多起文字獄。最典型的就是明末可以和春秋時代相比的晚明思潮在清代終結。知識分子不敢發表獨立見解而是鑽進故紙堆去考究古書,這就是所謂的錢嘉學派。不單是哲學思想連文學也有很大退步。如明末話本小說所透露的生動生活氣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枯燥的道德說教,只有看透世事的紅樓夢聊齋給了人一筆亮色。由於清朝統治者刻意製造滿漢之分,壓制漢族先進思想,閉關鎖國。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國的落後。清朝後期,成為了殖民主義者侵略擴張的新對象。西方列強先後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清政府被迫與西方列強簽定了一系列的不平條約。為了自強,晚清政府全國上下開展了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制夷」,然而當時只是看到了西人的外在所長(如船堅炮利),卻看不到中西方本質的差距。所謂的同治中興不過是迴光返照,當然這為近代中國民族工業打下了一定基礎。1898年,銳意改革立志變法的年輕光緒帝開始了「戊戌變法」。但與此同時,中國封建社制度已經走到窮途末路,以滿清貴族為主的保守勢力的阻擾新法,仍然叫囂著中國寧與友邦(洋人),不與家奴(漢人)這樣的愚蠢狹隘的口號,結果變法失敗。 剃髮易服 漢族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衣冠服飾。《孝經》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漢人成年之後就不可剃髮,男女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頂。滿族的髮型與漢人迥異,該族男子把前顱頭髮剃光,後腦頭髮編成一條長辮垂下。漢人的服裝漢服以交領、右衽、無扣等為主要特色,滿裝的主要特點是立領、對襟、盤扣等。 清朝由居於中國東北的滿族人建立。在入關之前,滿族統治者在關外已然推行「剃髮易服」政策。對被征服的漢人一律強令改變髮式、更換服裝,投降的明朝將士也必須剃髮易服,作為臣服的標誌。 清軍於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入關時曾頒發「剃髮令」,因引起漢人的不滿和反抗,於是公開廢除此令。1645年清兵進軍江南後,漢臣孫之獬受到其他漢大臣的排擠,惱羞成怒之下向攝政王多爾袞提出重新頒發「剃髮令」。於是,多爾袞下令再次頒發「剃髮令」,規定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限十日內盡行剃頭,削髮垂辮,不從者斬。其執行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漢族人民為保護世代相承的文物衣冠進行了此起彼伏的鬥爭。清朝統治者對此進行了暴力鎮壓,例如1645年發生的嘉定三屠事件即與「剃髮易服」有關。此起彼伏的鬥爭歷經幾十年,最終結果是滿族封建統治者取得勝利,漢族大部分生者都剃髮結辮,改穿滿族衣冠;堅持不願改換衣冠者要麼被殺,要麼逃到海外,要麼遁入空門,帶髮修行。 清朝滿族統治者推行「剃髮易服」的原因:一般認為,滿族統治者希望通過剃髮易服來打擊、摧垮廣大漢族人民尤其是上層人士的民族精神;保持滿族的統治地位,保持滿族不被漢族同化。後來的歷史表明,滿族統治者的這一措施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漢人逐漸淡忘本民族服飾,習慣了滿族的髮式和服裝。到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國,號召民眾剪去辮子時,仍然有許多人不願意剪,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剪去鞭子後被官府殺頭,可見「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髮易服」政策對漢族影響極深。 「剃髮易服」是清初主要的社會矛盾之一。針對當時各地漢人的抗爭此起彼伏的情況,當時的陳名夏曾說過:「免剃頭復衣冠,天下即可太平」。然而不久他就因為說了這句話而被滿門抄斬。 旗袍 對於漢族婦女的著裝和纏小腳習俗,清廷沒有實行任何強制措施。清初,滿族婦女以旗裝長袍為主,而漢人婦女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涇渭分明;清中期,滿漢女子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日盛,甚至出現了詩句里「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的情況。 辛亥革命後,旗袍倍受中華女性的青睞。這時的旗袍也一改傳統的式樣,其造型為收腰線、長下擺,顯露身體曲線,開衩提高並鑲飾花邊,領型前低後高。特別是穿在一些女影星和社會名流身上,更顯出嬌柔典雅的風範,隨即成為老少皆宜的新女性的代表性服裝。 再後來的旗袍相繼出現連袖式、對開襟、琵琶襟等形式,根據季節和不同的要求,又有單、夾、襖之分,袖子也有長、中、短、松、緊之別。 清朝康熙朝 康熙鞏固和加強了祖國的統一。對內平定了三藩之亂;降服了控制台灣的鄭成功孫子鄭克塽,使中國重新歸於統一;1675年,他派兵驅逐了盤踞在黑龍江流域雅克薩的沙俄侵略者,遏制了沙俄對華侵略的野心。1679年,他派代表與沙俄代表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中俄東部邊界線;平定了回疆、準噶爾等反動貴族的叛亂;自康熙時期至十九世紀中期,中國在北起外興安嶺,南至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巴爾喀什湖和帕米爾高原,東抵鄂霍次克海、庫頁島和台灣廣大而神聖的領土內,實現鞏固了全國的統一,加強了中央集權,成為當時世界上強大的國家。  康熙注意恢復和發展生產。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社會經濟恢復和發展的措施。鼓勵墾荒,從1671年起,陸續放寬墾荒起科年限,並規定墾荒有成績,據開墾多少,給予不同官職,這促進了墾荒的積極性,到康熙末年,全國荒地基本上得到開闢。1669年,康熙下令廢除圈地令,以後永遠停止圈地,並規定所圈土地應退還給農民。1685年,康熙又規定民間新墾田畝,「自後永不許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旗主的經濟擴張,有利於自耕農民。康熙還下令將明朝藩王的莊田改為「更名田」。 康熙皇帝適應了歷史發展的需要,進行一系列統一戰爭,使局勢趨向穩定,清政府大為鞏固,又通過一系列的文治,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使中國人民過上了一百一十二年的和平生活。再經雍正、乾隆的努力,出現了康乾盛世的繁榮局面。 「永不加賦」的謊言 范文瀾等所著《中國通史》中:「新增人丁永不加賦」,是從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年)年開始實行的。它規定丁賦的徵收,以康熙五十年全國的丁銀額為準,以後新增人丁,永不加賦。…… 丁賦和田賦,在攤丁入地以前,是兩個並行的征課項目,田賦按畝徵收,丁稅則計口徵收。由於丁稅對農民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所以無地農民,為了拒納丁銀,往往被迫逃亡。這種因人丁逃亡而征不足額的情形,從清初至康熙五十年間,始終存在。在「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詔令」中,康熙也承認有久、十丁之戶,也只一、二人交納丁稅。這說明,在頒布「詔令」之先,丁稅之未能足額,已經是既成的事實。為了達到足額徵收的目的,順治十一年(一六五四年)規定編審人口,要「逐里逐甲,審慎均平」,「如有隱匿捏報,依律治罪」。然而,即一直到康熙宣布「新增人丁永不加賦」的「詔令」之前一年,各省編審人丁,仍然未將加增之數,盡行開報。地方官未嘗不力求足額,免干罪戾。可是這樣的嚴攫遍索,而仍然不免於徵不足額,原因是很清楚的。那些沒有交納錢糧的余丁,決不像康熙所說,實在「優遊閑居」,「共享安樂」,他們其實已經是「老幼無立錐」,「逃亡無蹤跡」。 在康熙五十五年(一七一六年),戶部議定的執行條例中,規定了「新增人丁補足舊缺額數」的具體辦法:一戶之內,如同時有新增之丁和開除之丁,即以所增抵補所除,如新增之丁不足以抵補開除之丁,即以親族之丁多者抵補;又不足,即以同甲、同圖之糧多者頂補。這種辦法,就連為清王朝唱讚歌的人也加以非議,認為這是「丁倒累戶,戶倒累甲」,「在官謂之補,在民謂之累」。 可以看到事實是這樣子的,首先,條令實施之前,丁銀難征已經是既成事實;官員虛報丁數,造成老百姓苦不堪言;而真正實施的時候,「永不加賦」卻成了「永不減賦」,沒有實際意義甚至比以前更糟。而繼「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之後不到十年,就開始試行「攤丁入地」,徹底將「滋生人丁永不加賦」變成了一句沒有意義的空話。 清朝雍正朝 雍正帝盛年登極。他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改革,可謂大刀闊斧,快刀斬麻。心狠手辣,大興文字獄。 首先整頓吏治。雍正一上台就大刀闊斧地整頓吏治。雍正元年的正月,雍正連續下了13道諭旨,總督、巡撫、布政司、知府、知州、知縣、文官還有武官,告誡他們不許貪污,不許受賄,不許剋扣,武官不許吃空額,違者嚴重治罪。雍正還成立會考府,就是對財政進行審計,審計出問題,要嚴肅處理。 雍正廢除了賤籍。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監察御史年熙上書請除豁山西、陝西樂戶的賤籍。山西、陝西樂戶的祖先,是明朝永樂永樂帝登基後,加害建文忠臣本人外,還將他們的妻女罰入教坊司,充當官妓,世代相傳,久習賤業。年羹堯之子年熙在奏疏中說她們是忠義之士的後代,沉淪至此,無由自新,請求雍正帝開豁她們的賤籍,准許她們改業從良。雍正帝看到奏摺後,很是贊同,於元年(1723年)四月發出第一道"豁賤為良"的諭旨。雍正帝在下令開豁樂戶賤籍的同時,又令各省檢查,如發現本地也存在類似樂戶的賤民,也准許他們出賤為良。 雍正在位13年,對許多的事情做了重大的改革,特別是對一些制度方面做了些改革。所以說雍正是「康雍乾」三代承上啟下的作用,「康乾盛世」,嚴格說起來是「康雍乾盛世」。 清朝乾隆朝 乾隆帝執政60年,雖好大喜功,但客觀來說也對中國歷史和中華民族沒什麼貢獻。他編篡《四庫全書》,保存了我國許多的珍貴史籍典藏,但也對其中不少書籍進行了大肆竄改。1772年開始,經十年編成。很多珍貴材料就此喪失。 乾隆帝酷愛漢文,勤於寫詩,有卓越的詩文才華,留下了約42613首各體詩作。作為一個皇帝,一個業餘詩人,他的詩作甚至與全唐兩千多詩人的一共四萬多首詩作不相上下,並且水平不低;即使不論水平,不論民族,一個封建帝王對漢文化如此酷愛,也是對漢文化有一定積極意義的推動作用。但由於清朝的文字獄,詩選的編選者不敢收錄、評價當朝皇帝的詩,而原著(《御制詩集》)又卷帙浩繁,所以乾隆的詩沒有流傳開來。大部分是帝王體打油詩。 乾隆六下江南,並仿製江南園林廣修園林,勞民傷財。在六下江南後已有很多百姓起義。 對待民族分裂問題上, 乾隆帝粉碎了新疆地區大小和卓木的武裝暴亂,屠殺准格爾部統一了整個新疆並制度化管理。打敗了廓爾喀對西藏的進犯。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朝中央政府制定和頒行的《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這一章程,是我們對西藏行使主權的重要歷史文獻證明。 乾隆帝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統治,遏制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乾隆大帝維護祖國統一,奠定中國版圖,有「十全武功」,稱「十全老人」。 在「康乾盛世」時,社會經濟發展非常快。首先是耕地面積迅速增加,至雍正時方達到九億多畝,恢復並超過了明朝萬曆時期。加上農業技術的發展,單位面積產量的提高,使全國糧食總產量大大增加。康乾盛世」把中國封建經濟推到高峰。中國的人口在「康乾盛世」時突破了一億大關。中國這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疆域也是「康乾盛世」時奠定的基礎。 晚清(1840~1912年)時期 清朝從乾隆後期更加衰落的現象,腐敗日益嚴重。繼位的嘉慶帝和道光帝掌政風格更保守和僵化。19世紀上半葉,英國開始大量向中國販售鴉片導致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的爆發。鴉片戰爭失敗後,繼位的咸豐帝所面對的時局是西方列強開始入侵,迫使清政府與其締結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中英《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又簽定了《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等。根據這些條約,清政府被迫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清廷的威信一落千丈,同時中國也自此逐步淪為半殖民與半封建的社會,主權受到嚴重損害。由於人民的負擔逐年加重,因此引發了一系列的反抗運動,規模最大的太平天國運動,一度對清朝的統治構成了嚴重挑戰。 至1880年代,清朝軍隊的裝備和洋務運動之前相比已有了明顯的提高;在1884年至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的一系列戰役中,清軍和法軍互有勝負。戰後,清朝設立了海軍衙門,並建成了近代海軍艦隊--北洋水師。 洋務運動雖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由於時人多數未明當時的國際形勢,少數人的急迫性並無法改變多數官僚的舊思維,清朝的維新運動最終未達日本明治維新般的成效,結果導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並於1895年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隨後,由光緒帝與梁啟超和康有為領導發動的政治改革運動--戊戌變法,又因為慈禧太后和保守派的反對,而軟禁了光緒帝,變法因此失敗,因為只有103天,因此稱為「百日維新」。 19世紀末,在《馬關條約》的影響下,列強紛紛在中國強行取得「租借地」,劃分「勢力範圍」(如俄國的勢力範圍是長城以北和新疆,英國的是整個長江流域,法國的是雲南和兩廣,等等),大有一舉瓜分中華之勢。因此,中國國內的排外情緒開始高漲,引發義和團運動仇殺洋人,八國聯軍入侵。1901年因此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慈禧太后為了攏絡人心開始推行「新政」,進行了包括建立新軍、廢除科舉在內的一系列改革。不久,中國發生了立憲與革命的改革路線之爭,一開始立憲派佔上風,清政府也答應實行君主立憲。不過,1911年5月組成的「責任內閣」中的大多數成員為皇族身份,故被稱為「皇族內閣」,結果引發立憲派的不滿。同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各省隨後紛紛宣布獨立,清朝的統治開始瓦解。清帝於1912年退位,標誌著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君主制度的正式結束。到1916年,袁世凱恢復帝制,維持83天,1917年張勳又曾復辟清朝,但只持續了12天。 清朝政治制度 努爾哈赤起兵時實行的是軍民合一的八旗制度,政治權力集中於王公貴族,重大決策由貴族共同討論決定,是為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後皇太極於天聰五年(公元1631年)仿明朝制度設立六部,試圖逐漸削弱滿洲貴族權力。皇帝試圖實行中央集權的努力主要集中於清朝前期。 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順治皇帝對八旗制度進行改革,由自己親自掌握正黃、鑲黃、正白三旗,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改變了以前八旗由不同王公掌握的局面,同時加強上三旗的實力,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有所削弱。 清朝設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各部長官稱尚書,副長官稱侍郎,以前尚書均由滿人擔任,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規定尚書及侍郎滿、漢各一。在六部之外和六部並立的中央行政機構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國子監、欽天監、翰林院、太醫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內務府、都察院。清朝官員等級分「九品十八級」,每等有正從之別,不在十八級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在級別上附於從九品。 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康熙皇帝設立南書房,起初是康熙帝為了與翰林院詞臣們研討學問,吟詩作畫而設。因在乾清宮西南角特辟房舍故名南書房。由於南書房「非崇班貴檁、上所親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嚴密控制的一個核心機要機構,隨時承旨出詔行令,這使南書房「權勢日崇」。南書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同時將外朝內閣的某些職能移歸內廷,實施高度集權的重要步驟。 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清軍在西北與準噶爾蒙古激戰,為及時處理軍報雍正皇帝始設軍機房,雍正十年改稱軍機處。乾隆皇帝即位後服孝,安排數位「總理事務王大臣」進入軍機處,故改名總理事務處。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乾隆服滿親政,總理事務王大臣等自請罷職,恢復軍機處名稱,自此遂成定製,軍機處成為直接對皇帝負責的核心權力機構,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地位更被削弱至幾乎可忽略不計,政治權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成為清代中央集權制度的頂峰。直至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四月初十清廷宣布成立「責任內閣」,軍機處廢止。 清朝疆域與區劃 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清朝統一全國後的疆域是:北起蒙古唐努烏梁海地區及西伯利亞,南至南海,包括「千里石塘、萬里長沙、曾母暗沙」(今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島礁,西南達西藏的達旺地區、雲南省的南坎、江心坡地區等緬甸北部,西盡鹹海與蔥嶺地區,包括今新疆以及中亞巴爾喀什湖,東北抵外興安嶺,包括庫頁島,東南包括台灣、澎湖群島。總面積達1300萬平方千米。除此之外,周邊國家如朝鮮、安南(越南)、南掌(寮國)、緬甸、琉球、廓爾喀(尼泊爾)、哲孟雄(錫金)、蘭芳共和國等則為清朝的保護國。 清朝的地方行政區劃基本沿襲明制,但根據自身實際做了很多改革,如東北三省、少數民族地區、西藏、新疆等地區行政區劃和內地不同。 內地行政區劃 清朝繼承元明以來的分省建制,以省為地方上的最大行政區域,下設府、廳、州、縣,構成地方上的省、府、縣三級基本行政系統組織。 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 定順天府之地為四路廳、二十四州縣,州縣隸屬於路廳。設官有兼管府尹事大臣一人,由大學士、尚書、侍郎內特簡。府尹正三品,府丞正四品,俱各一人。府尹總管京畿及四路的政令條教,「以成首善之化」,比一般府尹權力大,品級高,如升調州縣官,可與總督會銜。府丞掌學校政令。屬官有治中、通判,經歷司經歷,照磨所照磨,司獄司司獄,皆漢人。儒學教授,滿、漢各一人:所轄四路廳同知正五品,各一人;州、縣,知州、知縣正七品,俱各一人。大興、宛平二縣並與五城兵馬司分區而治,比外縣高一品級。 天聰八年設盛京,順治元年入關,原來盛京的六部俱廢。自順治十五年至康熙三十年又重建戶、禮、兵、刑、工五部。均置侍郎以下官,稱「盛京五部」。又設盛京內務府,為外地所無。自順治十年設遼陽府,十四年更名奉天府,至光緒三十三年改行省。奉天府所轄地方為府二,興京同知一,直隸廳一、廳二,州五,縣十四。設官有兼領府事大臣一人,由盛京五部侍郎內特簡,後歸盛京將軍兼轄。府尹,滿洲一人;府丞,漢一人,品級同順天府。屬官治中、圍場通判、庫大使、經歷、司獄、巡檢兼司獄、府學教授,俱各一人。府尹主府事,小事決之,大事呈報。 總督為省級的最高長官,全稱為總督某某省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或兼巡撫事。清朝一共建立了二十三個省,其中內地十八省為沿襲舊制或以舊製為基礎,其餘在邊境並為清末所置。這些省是:直隸、奉天、吉林、黑龍江、江蘇、安徽、山西、山東、河南、陝西、甘肅、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台灣、新疆、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其中奉天、吉林、黑龍江、新疆、台灣為後設。 總督之下設巡撫,其全稱為巡撫某省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或節制各鎮,職權很廣泛。有的加侍郎銜,為正二品,否則為從二品。巡撫基本上是管一省,也側重於軍事,但比總督管民政更多,為總管一省軍事、行政、監察及教育在內的高級長官。清朝所設巡撫共二十一人,其中由總督兼的有奉天、直隸等八人,單獨設的有江蘇、安徽等十三人。山東、山西等五省巡撫皆兼提督銜,貴州巡撫兼節制兵馬銜。 各省設提督學政一人,由侍郎或科道進士出身的官員中委任,帶原品級,掌學校和科學考試之政令。 各省設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布政使司或藩司。布政使為從二品,每省一人,但江蘇設二人。布政使實際是一省長官,上承朝廷旨令,下帥府、州、縣官,但因有督撫之設,漸居次要。其屬經歷司經歷、都事,照磨所照磨,理問所理問,庫大使、倉大使等,分掌出納文書、照刷案卷、審核刑名以及保存檔案、財政收支等。 各省設提刑按察使司,簡稱按察使司或臬司。按察使一人,正三品,比布政使地位略低,掌司法監察,「澄清吏治」,常與布政使並稱為「布按」。其下設知事掌勘察刑名,司獄檢察囚犯,經歷、照磨所掌同藩司。 各省設道員,正四品,或有專責,或作為布、按副使。專責者有督糧道或糧儲道,簡稱糧道;又有管河道或河工道,簡稱河道。官則有的單設,多數為兼任。其他如驛傳道、海關道、屯田道、茶馬道等,一般由當地同品級官兼道員。作為布、按副使者,有分守道與分巡道。守道由布政使下的參政、參議發展而來,巡道是按察使下副使、金事演變的結果。初設只轄一府,或數道同轄一府,後來有的統轄全省,有的分轄三四府之地。為此,守、巡二道由原來臨時性差使變為固定的地方長官。而且前此守道主管錢穀,巡道側重刑名,久之兩者各加兵備銜,所掌漸趨一致。乾隆、嘉慶時又准其密折封奏,權勢日益加重,以致有人視道為省下、府上一級地方行政機構。實際上道不完全具備地方政府性質,不過是省級行政機構的派生物。 府是省之下的一級地方行政機構。知府為一府長官,從四品,掌總領屬縣,宣布條教,興利除害,決訟檢好。三年一考屬吏,具其優劣上報。一切要政皆需通過督、撫允准乃行。清朝以知府「為承上接下要職」,故嚴諭督、撫對其考核。同知正五品,通判正六品,協助知府,分掌糧鹽督捕,江防海防,河工水利,清軍理事,撫綏民眾諸職。屬官有經歷、知事、照磨、司獄等。 在府之外,同時還有直隸廳、州和一般廳、州。凡統治地方人多並直隸於布政使司的為直隸廳、州,地位與府大致相同。廳設官同知正五品,通判正六品,州設官知州正五品,州同從六品,州判從七品。清朝在全國設有直隸廳四十一個,直隸州七十三個。其外的廳、州,稱為散廳、州,地位略同於縣。至清末,全國已設散廳七十八個,散州一百四十五個。散廳、州設官與直隸廳、州相同,而品級差一等。散廳、州屬府管轄,個別的隸於將軍或道員。 縣是地方基層政權機構。清末全國設一千三百五十八個縣。每縣設官為知縣一人,正七品,縣丞正八品一人,主簿正九品,無定員。知縣掌一縣治理,主要是決訟斷辟,勸農賑貧,討猾除奸,興養立教。縣丞、主簿分掌糧馬、徵稅、戶籍、緝捕諸職。典史掌稽檢獄囚。 清朝農業 康熙帝在位60多年間清政府獎勵墾荒屯田,重視興修水利,多次減免租稅,經濟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雍正帝繼承父業,社會經濟繼續發展,到乾隆時期,社會經濟呈現繁榮景象。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為「康乾盛世。」   清朝前期的100多年裡,耕地面積增加了40%以上,人口迅速地增長到3.6億。清政府提倡各省因地制宜,採用多種種植方法,使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高產作物甘薯的種植,由福建、浙江等省推廣到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經濟作物桑、茶、棉花、甘蔗、煙草,種植面積擴大了,當時已經成為商品。   康熙帝曾將雙季稻的栽培,推廣到江北部分地區。乾隆時期,清政府提倡改革耕作方法,大力推廣多熟種植。廣東部分地區收穫早稻以後,又插晚稻;收穫晚稻以後,再種油菜或甘薯,一年三熟。江西土薄,早稻收穫以後不能續種晚稻,就種蕎麥,一年兩熟。由於南方多熟種植的推廣,每年可增產糧食60多億公斤。   清朝時候,專門從事蔬菜生產的農民增多了。北京郊區的菜農,利用「火室」、「地窖」等設備,在冬季栽培韭黃、黃瓜等新鮮蔬菜,拿到市場上出賣。   乾隆年間,原來不種棉花的河北一些地區,栽培棉花的佔十之八九。清朝前其,甘蔗種植遍及東南沿海各省。廣東一些地方種植的甘蔗,往往上千頃連成一片,遠遠望去像蘆葦一樣。 清朝時期,人口的大量增加主要原因是美洲植物玉米、番薯、馬鈴薯的推廣。玉米、番薯、馬鈴薯等多種農作物 從明代就自美洲經南洋輸入。《農政全書》詳細記述了番薯的種植、貯藏、加工法。講到番薯育苗越冬、剪莖分種、扦插、窖藏干藏等技術,是最早系統介紹番薯種植法的著作。此後清人陳世元撰《金薯傳習錄》,記述了冷床育苗,包世臣《齊民四術》中記述了翻蔓技術,番薯種植技術逐漸完善。 但是番薯等高產作物也有其弱點:營養低且單一、味道差,可深加工的價值少。作為一時的救急尚可,長期為主食必然導致人的營養不良,「面如菜色」,身體素質大幅下降,也必然影響人的正常智力發育。經過清初到中葉100多年的興旺蓬勃,「番薯盛世」也就終於走到了盡頭。


歷史介紹:清朝的歷史簡介




歷史介紹:清朝的歷史簡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光景 的精彩文章:

文物保護,不止防盜那麼簡單
西藏發現20處古代遺迹
阿富汗文物首次在故宮博物館展出
鳳凰山出土兩座古代「土豪」墓葬 五行大布錢幣現身
考古學家發現圖坦卡蒙墓室有密室

TAG:歷史光景 |

您可能感興趣

微歷史▎趙汀陽:述史以祭祖
陳橋兵變的歷史意義介紹
唐朝的安史之亂有何歷史背景?安史之亂簡介
清朝 歷史 老照片
解讀真實的趙氏孤兒:趙氏孤兒的歷史故事簡介
唐順宗李誦簡介:歷史上做太子時間最長的皇帝
侍衛口述歷史:還原蔣介石「最後一天」
歷史趣聞:北京政變簡介:馮玉祥率軍將廢帝溥儀趕出皇宮
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清朝「西門慶」
高清歷史地圖,山東從春秋戰國到清朝的歷史演變
德國歷史之前:說說羅馬人的歷史與凱撒
和紳簡介 和珅歷史上真的是大貪官嗎?
普洱茶與清朝廷的歷史淵源
罕見的歷史照片:清朝末年的妓女們
歷史趣聞:歷史研究者談西漢諸侯王:像住在「監獄」的富豪
歷史珍存:毛主席寫給蔣介石的一封信
蔣介石欲歪曲歷史:要求史學家把他寫成「唐太宗」
侯拙吾《艮岳記》:以卜筮和神讖的暗喻,講述歷史圖像
古玉的歷史文化與傳承
清朝總理衙門大臣:晚清慶親王奕劻的歷史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