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白血病,俗稱血癌,是各路苦情電視劇中經常用到的橋段。


這當然不是指鮮紅的血液變成了白色,白血病,是一種造血幹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


患上了白血病的患者,他們體內的血液、骨骼和各種組織器官中,都存在著大量形態異常的白血病細胞。

這些惡性增殖的細胞鳩佔鵲巢,佔據了造血細胞的位置,讓身體失去造血的機能。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點擊播放 GIF/841K



紅細胞的生存周期只有不到4個月,失去了造血功能,就無法製造出包括紅細胞在內的新的血細胞。

於是,貧血,出血,肝、脾、淋巴結腫大,骨骼疼痛,都讓白血病患者受盡折磨。


在我國,白血病的發病率在各類腫瘤中佔據第六位,而患病的人中,又以低齡兒童為多。


比起其他的癌症,白血病似乎更偏愛小孩子,患病的孩子們尚未能好好感受世界,便被病魔奪去了生命。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戰勝白血病,一直都是醫生們的心愿。


可血液系統的癌症,又不比其他的惡性腫瘤,切一刀,運氣好的可能就好了。


血液遍布全身,白血病既叫血癌,幾乎是最難治癒的癌症。


可偏偏有那樣一位中國的醫生,卻為急性白血病中一種極為兇險的類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找到了救命的藥方。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的一種特殊類型,病情十分兇險。白血病類型有十多種,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發病率為10%左右。

而這個藥方,竟然是一種可怕的毒藥——砒霜。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白血病殺手——王振義

···


1924年,王振義出生在上海的一個小康家庭中。


他的父親是安平保險公司的經理,家境殷實,家教甚嚴。


他有7個兄弟姐妹,住的是一幢3層的小洋房,還有一個不小的花園可以玩耍。


小時候的王振義就像是一個小問號,總是將「為什麼」三個字掛在嘴邊。


好學又愛玩的他對什麼都充滿了好奇心,溜冰、打乒乓球、踢毽子,樣樣都很喜歡。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幼年的王振義


可在他7歲的那一年,他的生活卻發生了一場讓他銘記一生的變故。


他最愛的祖母不幸患上了傷寒,病情兇險而緊急,當時上海最有名的醫生也對祖母的病無可奈何。


祖母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全家人都悲痛欲絕,王振義也傷心不已。


可除了傷心,當時僅僅7歲的他卻多了一層思考:為什麼這個病不能治呢?怎麼會得這個病呢?難道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嗎?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一連串的問號冒了出來,年幼的王振義心中萌發了對醫學知識的渴望。


18歲那年,當王振義得到了免試直升震旦大學的機會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學醫。


雖然當時的他,一半是因為對祖母的愛,一半則是因為「醫生受人尊重,工資高,生活安定。有人就會生病,有病就要找醫生,永遠不會失業」。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震旦大學原址——徐家匯天文台


1948年,他從震旦大學醫學系畢業,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留在震旦大學附屬廣慈醫院(今瑞金醫院)工作的機會。


從第一天穿上白大褂開始,他就真心喜歡這個職業,真心喜歡為病人解決問題之後的那種「當醫生的成就感」。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震旦大學附屬廣慈醫院


1953年,抗美援朝的戰役已經接近尾聲,可每天仍然有數不清的戰士受傷、生病,急需醫生的治療。


剛參加工作沒多久的王振義報名參加了抗美援朝醫療隊,作為東北軍區內科巡回醫療組的主治醫師,去到了黑龍江勃利縣後方醫院。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在那裡,他第一次體驗了「為病人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那一年的10月,60多名志願軍戰士突然集體出現了咯血、頭痛的癥狀,初步被診斷為結核性腦膜炎。


然而,29歲的王振義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他覺得,結核性腦膜炎並非傳染病,60多個人同時患病,未免太過反常。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深夜,他坐在桌前,思索著戰士們患上的奇怪疾病。


忽然間,他想到之前在書上曾見過的一種肺吸蟲病,感染了肺吸蟲的人的癥狀與那些戰士極為相似。


他急忙將他的想法告訴了當地的醫生,人們將信將疑地把患病戰士咯出的血痰拿到顯微鏡下觀察,果然發現了蟲卵。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顯微鏡下的蟲卵


原來,朝鮮戰場的食物供應常常中斷,消耗極大的戰士們自然不能沒有東西吃。


當地的山間小溪水質很好,生有很多蝲蛄,這是一種有「淡水龍蝦」之稱的節肢動物。


蝲蛄的身上攜帶有大量的肺吸蟲,如果沒有完全煮熟就食用,肺吸蟲就會隨之寄生在人體肺部,甚至腦膜,引起咯血和頭痛。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大頭蝦」蝲蛄


王振義的正確診斷為戰士們搶回了極為寶貴的治療時間,拯救了幾十個人的生命。


他也因此被授予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等功的榮譽。


不久後,他從戰地回到了醫院,彼時的廣慈醫院內科已經細分出了消化、心血管、內分泌和血液四個專科。


王振義在著名內科專家鄺安堃的指導下,從事血液學的研究。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著名內科學家——鄺安堃


比起另外的幾個專科,血液病在當時的內科當中是一個小科,並不是常見疾病。


王振義覺得,血液病有什麼難的,血液里就那麼幾種東西,在顯微鏡下面看一看細胞形態,就可以診斷出來。


果然,剛開始接觸血液病的王振義,鋒芒畢露。


他最初接觸的是止血和血栓領域,他發現,有些病人在平時並沒有出血的癥狀,可在拔牙之類的小手術之後,卻會出血不止。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點擊播放 GIF/1556K



為了弄清楚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他翻閱了大量的文獻,查找了很多資料。


他了解到,血漿中凝血因子的高低值是出血的關鍵。


凝血因子:凝血因子是參與血液凝固過程的各種蛋白質組分。它的生理作用是,在血管出血時被激活,和血小板粘連在一起並且補塞血管上的漏口。這個過程被稱為凝血。整個凝血過程可以分為凝血酶原的激活和凝膠狀纖維蛋白的形成。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一般的實驗室檢驗,無法檢出凝血酶原的活性。


要進行這個檢測,需要一種塗有硅膠的玻璃管。


當時國內的材料科學還處於幼年期,根本沒有這樣的材料。


沒有材料,那該怎麼進行檢測呢,可若是不進行檢測,就等於將患者至於危險之地,聽天由命。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硅膠原料


王振義嘗試著用別的材料來代替硅膠,硅膠附著在玻璃壁上,形成了粗糙的表面,激活了血液中的凝血系統,那麼只需要找到與硅膠結構相似的材料,應該也有相同的效果。


他想到了石蠟,碳和硅是同族元素,性質相似,石蠟或許能代替硅膠作為實驗的材料。


王振義成功地用石蠟代替了硅膠,在國內確立了檢測輕型血友病方法。


血友病:血友病指正常止血功能發生障礙所引起的異常情況,由血管壁異常、血小板數量或功能異常、凝血機能障礙所引起的,表現為自發出血或輕微損傷後出血不止。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在這之後,他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成績卓然。


他開始在國內外的權威雜誌上發表論文,名聲從國內傳到了國外。


他還與妻子合譯了一本名為《出血性疾病》的書,這是當時國內唯一一本有關於出血性疾病的參考書。


可是,血液病並沒有王振義曾經想像的那麼簡單,它涉及的面極為廣泛,大到臨床,小到蛋白質形態,甚至基因。


初始接觸血液病的王振義一路高歌猛進,似乎所向披靡,可很快,他就遇到了挫折。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王振義與家人合影


1959年,「大躍進」風風火火地開展了起來,「多快好省」的口號傳遍全國,土地大增收,全民鍊鋼,醫院,也沒有逃離這一場漩渦。


當時年輕氣盛的王振義信心滿滿地提出了「3年之內攻克白血病」的口號,還挑起了瑞金醫院白血病病房主任的擔子。


可是,白血病是一種極為兇險的惡性血液病,又哪裡那麼容易攻克。


剛上任幾個月的時間,他就眼睜睜看著60多名白血病的患者離開了人世。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所有的患者都做了化療,頭髮掉得一根都不剩。


患者的眼神中充滿了對生命的渴望,卻沒有一個人能逃脫死神的魔爪。


患者臨死前痛苦的面容,讓王振義的心遭受到了點擊般的劇痛。


這是王振義第一次正面挑戰白血病,卻以完敗告終。


面對這個殘酷的事實,他明白,空有熱情是治不好病的,他需要的,是更多的知識。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文革爆發前後的近十年時間裡,王振義雖然有心繼續做研究,卻不得不服從組織分配。


他搞過基礎研究,學過中醫,當過半農半讀醫專的教師,甚至做好了一輩子在農村在赤腳醫生的準備。


顛沛流離的生活,沒有磨滅王振義的信念,「白血病」三個字,始終是他心頭揮之不去的心病。


1973年,他終於被調回了上海瑞金醫院的內科。


從那一天開始,他便一頭扎進了白血病的治療與研究,一刻也不曾放鬆。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只要不查房、不問診,他就躲在自己那間小小的辦公室里查閱中外文獻。


5年過去了,他幾乎將國內外有關的文獻都看了一遍,可白血病的研究卻遲遲沒有進展。


1978年,已經54歲的王振義,卻從絕望中看到了一絲曙光。


以色列專家在小白鼠身上進行了試驗,發現在一定的條件下,白血病細胞能發生逆轉,變成正常細胞。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對呀,雖然無法直接殺死白血病細胞,但是能讓細胞「改邪歸正」,也不失為一條妙計。


王振義像醫院申請了一間原來食堂用來做飯的小房間,幾平米大的屋子,是他的培養室、操作室兼辦公室。


他帶領著幾名研究生開始了白血病細胞誘導分化的研究。


沒有任何基礎,他只能慢慢摸索嘗試;沒有實驗儀器,他從別的醫院借來培養細胞用的恆溫箱。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很快,兩年的時間過去了,他想了很多種方法,做了數不清的實驗,卻始終一無所獲。


「失敗了就再繼續」,王振義輕描淡寫地說,他早就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1983年,王振義再一次從外國文獻中看到了希望。


一位美國專家的論文引起了他的注意,論文中說到,有一種名為「急性早幼粒細胞」的白血病細胞,在「13順維甲酸」的誘導下會向正常細胞逆轉。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在當時,中國還沒有藥廠能合成這種13順維甲酸,這種進口藥物十分昂貴,在國外的臨床試驗中表現也並不明朗。


而在國內,能找到的唯一一種維甲酸,是上海第六製藥廠生產的「全反式維甲酸」。


王振義決定,就用全反式維甲酸進行試驗。


日復一日的實驗,他不斷調整著自己的實驗方案。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半年之後,他終於在顯微鏡下看到了希望,「急性早幼粒細胞」在全反式維甲酸的作用下,順利分化成了正常細胞。


王振義的研究成果捷報頻傳,可始終限於動物實驗,直到一個小女孩的出現,讓他不得不將臨床應用提上了日程。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1985年的一天,上海兒童醫院裡住進了一位年僅5歲的小病人。


那位名叫小靜的孩子正是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患者。


經過一個星期的化療,小靜的病情絲毫沒有好轉的跡象,感染、出血,小靜越來越虛弱,奄奄一息。


上海兒童醫院已經沒辦法再對小靜進行治療,悲痛欲絕的家人已經準備接受現實,甚至已經買好了回家的船票。


這時候,王振義找到了小靜的家人,他問家長,願不願意試試他的新葯。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王振義與同事


用治療皮膚病的葯治白血病?還是一種從來沒在臨床上嘗試過的治療方法?


維甲酸:即維A酸,主要影響骨的生長和促進上皮細胞增生、分化、角質溶解等代謝作用。用於治療尋常痤瘡、銀屑病、魚鱗病、扁平苔癬、毛髮紅糠疹、毛囊角化病、鱗狀細胞癌及黑色素瘤等疾病。


王振義所有的同事都覺得他一定是瘋了,就連妻子一開始也不理解他。


有人好言相勸,身為專家教授、大學校長,何必冒著身敗名裂的危險,去試圖救一個並不是自己負責的病人呢?


可他卻說,「救人是醫生的天職,哪怕有萬分之一的希望,也應該嘗試」。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一個星期後,奇蹟發生了,服用全反式維甲酸的小靜一天天好了起來,一個月後,癥狀完全緩解。


原本已經奄奄一息的小靜,被王振義用10塊錢30粒的葯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小靜是世界上第一個口服全反式維甲酸被成功治癒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


一鼓作氣,王振義在上海的醫院中尋找著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患者,陸續用全反式維甲酸治療了24例患者,病情完全緩解率超過90%。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他將成果寫成了論文,發表在了國際血液學權威期刊——《血液》上,引起了世界的轟動,被譽為白血病治療的「中國革命」。


而那篇論文,後來被選為世界血液學領域百年最具影響力的86篇學術論文之一


之後,王振義更是發現,聯合應用氧化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砒霜,可以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有很好的療效。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聯合應用氧化砷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上升到了95%,昔日死亡率最高的一種白血病,終於有了治癒的方法。


五年生存率:癌症治療的五年生存率是醫生用來評價手術和治療效果的,如果癌症患者經手術治療能生存5年以上,即可認為腫瘤被治癒的可能性為90%。「五年生存率」不意味著只能活5年,而是意味著已接近治癒。


王振義漸漸變得國際知名,每當上海瑞金醫院的醫生到國外交流,常有外國友人說,「我知道,你們那裡有個老醫生,叫王振義」。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他先後被評為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4年,他被授予了國際腫瘤學界的諾貝爾獎——凱特林獎。


他還榮獲了2010年的中國國家科技最高獎,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獎,求是傑出科學家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榮譽科學博士學位…


在他的辦公室里,看不見任何的獎狀與獎章,也沒有任何和大人物的合影。


他的家中,客廳的牆上,也只掛著一幅白牡丹的油畫,題為《清貧的牡丹》。


他說,「應該把事業看得很重,把名利看得很輕」。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王振義獲得凱特林獎


如今的王振義,已經是一位93歲的老人,可他仍然致力於白血病的研究。


在摸清急性早幼粒細胞誘導分化的原理後,他才明白,國內唯一能合成的全反式維甲酸,恰好是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最有效的藥物,治療效果是13順維甲酸的10倍。


他笑著說,他的成功確實有很大幸運的成分,是「上帝給的機會」。


可機會,從來不會憑空從天上掉下來。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堅持不懈的鑽研,科學的態度與精神,才是機會的前提與條件。


當你做好了準備,無形中,機會總會到來,或早或晚。


_____________


內容為【SME】公眾號原創,歡迎轉載

用10塊錢治好白血病?這位中國院士還將砒霜變成了良藥 點擊播放 GIF/60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血病 的精彩文章:

1歲兒子患白血病,媽媽骨髓匹配成功給兒子二次生命
男子患白血病同時又患上艾滋病,最後成為唯一治癒艾滋病的一人
7歲白血病男孩遺囑,希望可以和媽媽葬在一起,去天堂感受母愛
電離輻射有致白血病作用請大家遠離
致命家裝:90%白血病患兒家半年內裝修!

TAG:白血病 |

您可能感興趣

用砒霜治療白血病,中醫真敢玩
砒霜為什麼能治白血病?
?用砒霜來治療白血病?你沒看錯,是真的!
砒霜有劇毒,為什麼剛好是護膚專用?!
雞蛋營養雖好,但這3種吃法,如同吃砒霜毒藥!尤其是第1種!
老中醫:這幾種食物吃多了堪比「砒霜」小心喂大了你的癌細胞!
這2種中藥泡酒就等死吧!毒性是砒霜幾百倍,竟然很多人不知道!
比砒霜毒68倍!肝癌的元兇黃曲霉素,這樣的普洱茶你還敢喝嗎?
吃生薑到底是良藥還是砒霜?這些人吃薑最養身!
這10種食物毒似砒霜!千萬別亂吃!
西醫好還是中醫好?砒霜能治療癌症,但是你敢嘗試嗎
老中醫砒霜治白血病,熊孩子造出廉價艾滋葯
用砒霜「進攻」白血病 如何預防白血病
這種物質很毒,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肝臟癌變的罪魁禍首!
雞身上這四個部位比砒霜還毒,千萬別給孩子吃!
十年雞頭如砒霜?醫生建議:這8種肉最好別吃!
以毒攻毒?劇毒砒霜有望治療慢性白血病
蛋炒飯讓一家三口進醫院,毒性竟是砒霜的68倍!
老中醫:這幾種食物與豆腐一起吃變砒霜,最後一種很多人都愛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