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93歲穿裙子的士,一生為中國古典詩詞「代言」,有她在古韻情思就永不消失
1978年,南開大學校園裡,
一夜間颳起一陣古詩詞旋風,
一位從加拿大來的女教師,
在南開講授中國古典詩詞藝術,
同學、老師奔走相告,
每一堂課都是座無虛席。
結果歷史系校友范曾,
得知此事後竟非常生氣:
「真是崇洋媚外!
我們幾千年的古典詩詞文化,
怎麼還找一個洋教授來教!」
然而這全是一場誤會,開課的,
其實是一個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
她的名字,叫做葉嘉瑩。
聽起來如笑談,
但笑談背後卻是心酸。
有人說,只要提到中國詩詞,
那麼就必然要想到葉嘉瑩,
誰要一提起葉嘉瑩,
那麼必然會想到中國詩詞。
可在1978年回國授課前,
這個古典文學研究大家,
被稱為「穿著裙子的士」的女先生,
多年來都只能在國外教書,
無法用母語講授本國的詩詞文學。
如此處境,全是因為命運,
用葉先生自己的話來說:
「命運把我放在哪裡,我就落在哪裡。」
葉先生這一生跌宕起伏,歷經坎坷,
但最終,她沒有向命運低頭。
1924年7月,
葉嘉瑩出生於北平,
是滿族葉赫那拉氏的後裔。
父親任職於中國航空公司,
母親是一所女子學校的老師。
她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
由姑姑來家中為她開蒙。
拿到手的第一本教材就是《論語》,
有次,她讀到「朝聞道夕死可矣」,
不由得為之而感到奇怪和震動,
是什麼東西,可以給人這種力量?
彼時,新文化運動聲勢浩蕩,
山河動搖,誰人有心風雅?
偏偏在這震蕩的時代里,
葉嘉瑩對古典詩歌產生的愛意,
讓她背馳家人讓她學醫的期望,
進入北京輔仁大學國文系。
就在考上大學不久,
葉嘉瑩遭遇了人生一大變故。
早在讀初中時,北平被日軍佔據,
父親不得不得在動亂中南下,
家裡人因此生活拮据,
天天只能吃酸臭的食物。
當父親已完全沒了音信時,
更大的痛苦轉眼間就來了。
1941年,母親得了腫瘤,
當時醫療條件極為惡劣,
手術不久便引發了敗血症,
母親在火車上撒手人寰,
葉嘉瑩親自將遺體送到醫院,
親手給母親換上了衣服。
在喪母的巨大悲痛下,
她寫下了《哭母詩八首》:
葉已隨風別故枝,
我於凋落更何辭,
窗前雨滴梧桐碎,
獨對寒燈哭母時。
在輔仁大學,
葉嘉瑩遇到了恩師顧隨。
顧隨先生是文化研著大家,
其學生紅學泰斗周汝昌曾評價:
「他是一位正直的詩人,
而同時又是一位深邃的學者,
一位極出色的大師級的哲人巨匠。」
正是在顧隨先生的培養下,
葉嘉瑩的古典文學研究更上一層樓。
讀書時她十分認真,
不願錯過顧先生的每一句講解,
愣是記下了多達七八本的聽課筆記。
她與顧先生的通信、筆錄,
每每習作經由顧先生批改的底稿,
多年來一直都被她帶在身邊。
葉嘉瑩的詩詞悟性之高,下筆之妙,
也是讓顧先生讚嘆不已。
顧先生的傳文之道,為師風範,
也對葉嘉瑩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讓她有志將中國燦爛的古典文學,
深入淺出地傳給後人。
葉嘉瑩先生曾說:
「我講愛情詩詞講得很好,
但是我從來沒有真正的愛情體驗,
在我這一生當中,
都未曾有一次轟轟烈烈的愛情。」
她說自己總是被命運推著走,
命運讓她念書,她就念書,
命運讓她做中學教員,她就做教員,
命運把一個男人推到她眼前,
她就毫無怨言地跟他過了一生。
一說起愛情,葉先生提到了呂碧城,
說呂碧城有一句詩非常清高,
叫做:「不遇天人不目成。」
意思是說,不遇到萬中無一的人,
自己寧願單身過一輩子。
葉嘉瑩自己不是那麼清高的人,
但她一生卻未遇到最好的愛。
上大學時,
葉嘉瑩很少與男生說話,
她自覺得古板、保守,
男孩子寫了信想交往,
她一次也沒有回過人家。
大學畢業之後,她在中學教書,
突然一個女同學打電話給她,
說父親去世,在家守制不得外出,
想約幾個同學見見面,
就在這次聚會上,她認識了趙鍾蓀。
趙鍾蓀不但主動送她回家,
此後還常常來找葉嘉瑩。
那時趙鍾蓀在秦皇島工作,
為了見葉嘉瑩就常往北京跑。
那兩三年里,趙鍾蓀一直表白,
但葉嘉瑩從來沒有答應過他,
直到趙鍾蓀突然丟了工作,貧病交加,
葉嘉瑩便覺得有幾分內疚,
想是自己害得人家耽誤了工作。
後來,趙鍾蓀要去海軍學校教書,
再一次找到了葉嘉瑩:
「我要跟你訂婚,不然我不走。」
見趙鍾蓀多年來一直這樣執著,
葉嘉瑩最終答應了他。
這場婚姻,
也算是改變了她的人生。
1948年,趙鍾蓀去往台灣,
葉嘉瑩也跟著到了寶島上,
不久後,白色恐怖瀰漫開來,
趙鍾蓀因莫須有的「諜匪」罪名,
直接就被關進了監獄。
半年後,葉嘉瑩和女兒也被抓,
等到被放出來的時候,
她所任職的彰化女中里的老師,
多半都遭到了政治上的迫害。
葉嘉瑩沒有工作,也沒有住處,
只能帶著女兒寄宿在親戚家,
鋪一條毯子抱著女兒睡地板,
中午怕孩子哭聲吵到大家,
只能帶著孩子在屋外轉悠。
為此,她曾寫下《轉蓬》:
轉蓬辭故土,
離亂斷香根,
已嘆身無托,
翻驚禍有門。
覆盆天莫問,
落井世誰援,
剩撫懷中女,
深宵忍淚吞。
突來的災難,
並沒有將葉嘉瑩打倒,
一切如她所說的:
「我從來不想什麼成敗,
對於人世的得失也不去考慮,
現實的利害並不放在心上,
但就是那麼一步步走過來了。」
為了生計,她四處奔波,
通過一個親戚到台南私立女中,
忍受著極為簡陋的食宿,
晚上睡草席,白天喝米湯,
甚至要帶著剛滿周歲的孩子上課。
課上到一半,孩子鬧著上廁所,
葉嘉瑩只好對學生說對不起。
但就是憑著生命的韌勁,
她熬過了那段艱苦歲月。
1952年,
關押三年的丈夫被釋放了,
葉嘉瑩的生活卻並未好起來。
趙鍾蓀出獄後丟掉了工作,
由於政治迫害整個人性情大變,
每天都對著葉嘉瑩亂髮脾氣。
至於還有更多的冷漠和暴怒,
葉嘉瑩從來沒有對外界提起,
她唯一說的就是,在那之後,
自己夜不能寐,精神面臨崩潰,
一度想過:「如果自殺的話,
我要用什麼樣的方式減輕痛苦呢?」
葉嘉瑩最終選了默默承受,
而在備受折磨的歲月里,
她亦是明白了一些世情禪思,
例如王安石的一首詩:
風吹瓦墮屋,
正打破我頭,
瓦亦自破碎,
匪獨我血流。
眾生造眾業,
各有一機抽。
讀到這首詩時,
葉嘉瑩忽然明白了,
也許丈夫的性情突變,
和他的命運遭際有關係,
他也是一個「受害者」,
對於他的所作所為,
自己選擇承受,但在承受中。
她還是會走出自己的路。
在葉嘉瑩看來,每個人都在受苦,
又在這過程中影響著別的生命,
眾生造業,唯有悲憫才能共生。
後來,葉嘉瑩提出「弱德之美」,
之所以提出這樣一個名詞,
是研究中國古典詩詞時,
她發現許許多多的詞人,
是在無比艱難和壓抑的環境中,
還有自己的品格與操守。
無論「弱德」還是「悲憫」,
都是她在人生中的大悟,
詩詞中的大悟。
丈夫沒有工作,
生計重擔落在她一人肩上。
幸運的是,1966年,
葉嘉瑩受邀到美國講學,
並接受了加拿大一所大學聘請,
和家人在溫哥華定居下來。
當時她已經42歲,
必須重新開始學習英語。
可是當她用國外的語言,
來講解中國的古典詩詞文學時,
總覺得這裡面隔了萬重山水:
「比如王國維講詩詞要有意境,
這個意境我怎麼翻譯給學生呢?
在英語裡面根本就沒有對應的詞。
中國古詩詞的那種精妙、幽微,
根本不是西方語言能表達領會的。」
身處西方,葉嘉瑩思念祖國,
可是當時全家生計靠她支撐,
她根本沒有更多的選擇。
「我不幹了,我的家怎麼辦?」
拿到終身聘書後,
葉嘉瑩以為自己的人生,
終於進入了一個平順的階段。
可就在1976年,
大女兒和女婿遭遇車禍去世,
在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中,
她強忍著悲痛寫下無數詩作。
當被問到如何看待這些痛苦時,
葉嘉瑩先生後來說道:
「如果能平靜地生活當然好,
但我也覺得,如果一個人一輩子,
都是非常平順,沒經歷什麼挫折,
可能體會不到生命的大悲和大喜,
經受不到患難的磨鍊,
也不一定是件好事。」
十年浩劫結束後,
聽說中國恢復了高考,
葉嘉瑩便有些坐不住了。
這時的她不用再為生計奔波,
終於可以做一次自主選擇,
馬上就寫信給大陸,希望回國教書。
浩劫當中,一切文化被打倒,
葉嘉瑩非常擔心古典文學的未來,
直到偶然有一次在火車上,
看到一個年輕人捧讀《唐詩三百首》,
她認識到,詩歌是不死的,
它飽含的人類感情不會因劫難毀滅,
會生生世世激發讀者內心的共鳴,
這種共鳴不止於藝術,
而是淬鍊了人生的悲喜,
穿越時間讓每一個人感同身受。
葉嘉瑩曾說:「王國維有句話,
我一直不願意在講課的時候提,
那就是,天以百凶成就一詞人。」
但也正是承受百凶的詞人們,
把人生中的難言之情,
用最美的形式表達了出來。
從1979年開始,
葉嘉瑩每年自費回國,
在加拿大和大陸之間輾轉,
每天授課從早到晚,
最多的時候要在三所大學開課。
她用「興發感動」的方式講解,
用極具個人特色的口吻吟誦,
每次授課反響都極為熱烈,
在高校之間颳起一陣陣旋風。
對於葉嘉瑩先生而言,
能夠把中國古典詩詞的美與真,
傳遞給更多的中國人,
讓中國人了解到這瑰麗的寶藏,
是她幾十年從未斷過的理想。
「我不想我們炎黃子孫,
如入寶山,空手而歸。
你來聽我的課,並沒有實用,
不會讓你漲工資,也不會讓你陞官,
但是哀莫大於心死,身死次之,
古典詩詞蓄積了偉大詩人的心靈,
其智慧、品格、襟懷與修養,
可以讓你的心靈不死。」
在退休之後,
加拿大給她20萬美元退休金,
葉嘉瑩先生拿出一半成立獎學金,
為的就是讓中國詩詞發揚光大,
這可是先生教一輩子書換來的錢吶。
葉嘉瑩先生向來不看重錢財,
自己生活簡樸,每事親力親為,
直到後來腿腳不便才受人照顧,
她平時餐飯十分簡單,
早餐不過是麵包和牛奶。
很多人勸她盡量少出席活動,
能少講一點課就少講一點課,
但只要身體無恙,葉先生仍舊堅持,
如今90多歲高齡依然授課。
她把所有精力投注在此,
並不是為了什麼名利、得失
只是自己一生喜愛詩詞,了解詩詞,
深知其中有多麼美好的東西,
如果現在的年輕人不能體會,
那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
「我不覺得自己有什麼成就,
我只能盡我個人的力量去做,
我只會做這個,也應該做。」
當被問起是否有遺憾,
葉嘉瑩先生說:
「我不知道,我所盡量去想傳達、
想要培養的,能不能有什麼結果,
所以我也曾經寫過一首小詞:
又到長空過雁時,雲天字字寫相思。
荷花凋盡我來遲,蓮實有心應不死,
人生易老夢偏痴,千春猶待發華滋。」
葉先生說,自己儘力去做,
也許並不能做出大成就,
但只要將詩歌傳遞下去,
中國詩歌的種子不死,
那麼也許將來後繼有人,
會有更好的完成。
葉先生這一生歷經磨難,
但對古典詩詞的熱愛從未改變。
時至今日,她已授課七十餘載,
仍不遺餘力地傳播著古典文化的火種,
先生這樣的智慧、襟懷與品格,
就像中國燦爛的詩詞一樣,
沉澱著「士」的風骨與修為。
《一代宗師》裡面宮老爺子說:
「憑一口氣,點一盞燈,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幸而有葉先生這樣的傳燈人,
中華詩詞傳承千年,
於時光長河中光彩不墜的美景,
才能一代代繼續盛放。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END-
轉載須知
個人轉發至朋友圈無需獲得授權。
無授權圖片的童鞋會被舉報的哦!
大衛傳奇藝術
發現生活
發現美
···


※他將2000幅畫作沖毀在馬桶里,一個時代的美在他身後倒了下去
※我想有一個這樣的家
※常青藤計劃2017報名正式啟動!
※80後姑娘回到人人都想逃的小村,將最窮村落打造成時尚寶地,外國人來了不想走
※這才是吃貨的最高境界:僅僅因為吃,這個姑娘就撩到了李易峰、方大同………
TAG:大衛傳奇藝術 |
※你從不知道的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背後的驚人秘密 !一覽無餘
※這個小縣城,是中國誕生人才最多的地方,自古被稱為才子之鄉
※新中國唯一一生都沒有子女的元帥是誰?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上古神獸,你知道哪幾個?
※中國古代十大痴情帝王 排在第一的竟然是他!
※中國古代七大奇書!絕對不是你聽過的那些
※經典收藏: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數字詩,妙不可言
※中國古代魔法第一人,古書有明確記載!他是誰?
※中國古代玩轉四代皇帝第一人是誰?逍遙山野,笑傲朝堂,古今無雙
※中國有殭屍,歐美有喪屍,但道士我只服他一人!
※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文字獄,不怕抨擊誹謗的王朝,竟然是這個
※說出他的名字,原來他才是中國乞丐的祖師爺!
※比曲筱綃還有錢的中國富二代,為了在英國做名媛也是蠻拼的
※名人眼裡中國最傑出的七大帝王,成吉思汗老末,他是第一當之無愧
※他是中國古代首富,妻妾成群,家裡的廁所像桑拿房,總是爆滿
※寧澤濤就是天然春藥,是中國最牛的小鮮肉沒有之一!
※她是「中國古代三大女主」之一,和武則天一樣女漢子
※她是中國的奇女子,晚年卻孤寂死去,一周後才被發現!
※這本中國史上著名的小說荒誕不是它的名字,而是……
※中國古代畫像有多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