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郝少如講武式太極拳的意念

郝少如講武式太極拳的意念

武式太極拳中的意念---郝少如


打太極拳不能離開意識活動,拳書上說「意識在先」,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心發命令就是意念,胸來執行是胸的運動受命於意念。胸動主持方向角度,並和腰密切呼應,互相配合,即所謂「全在胸中腰間運化」。都是由意識指揮,由此可見意念對太極拳的重要性。


意念在先也就是說意在先,比如,練習太極拳的起勢之前,並不是太極,而是無極,不可以把身法預先做做好,然後再動拳腳,而應該是在運動開始時全身一齊運動,才叫「一動無有不動」。也就是把內形、外形、眼法、身法、手法、步法各個組織一致行動,合為一個整體。

但在起勢之前,可以有足夠的思想準備,這叫意識在先。練拳如是,推手亦復如此。如對手挨觸我到哪裡,我的意念就到哪裡。書雲「彼挨我皮毛,我意入彼骨里」始終用意而不丟不頂,總是不放鬆警惕,隨時準備對方突然襲擊。時時注意運用接、蓄。發進行還擊或主動出擊。凡此種種,都叫做「意念在先」。還有練拳時要常問問我的手和腳是不是聽我的意念指揮和控制,如果孜孜練拳卻又無意識,拳和意脫節,這不是練太極拳,只能叫做練拳。


在練拳運動中,不要剛不離柔,柔不離剛。剛代表精神,先把精神掌握好,由分開、統一、再分開。剛是先動,同時必須保持柔的跟動。打拳時不可時起時伏。時升時降,像波浪形,必須保持一定的高低水平線,還要保持空、松。一開始練拳,便保持立身中正安祥,兩膊兩腿都要保持一定的弧度。摟膝打掌,後腿不可蹬直,兩上膊不可伸直,為了符合」動宜曲蓄而有餘」的要求。


做身法總是要受意念的支配,沒有它便做不成功,所以在身法之外,的確還存在著意念這個東西。比如身前要豎起一根直線,從頭到腳在垂直線中產生橫的一寸一根,和兩寸間距的一根根前伸線,從上到下,都是同一個尺寸,上中下都是一個枰,猶如身前豎著有刺的屏風。


又如,眼視前面遠方目標時,而自己的身、手、腰、腿也要完全一致地向著這個目標發去等等,都是在用意念,這是屬於虛的一面。那麼實的一面又是什麼呢?實的不言而喻就是拳法,拳的勢法。內形又叫內因,外形就是動作,內外相合,就是有虛有實,有陰有陽,有表有里,而合乎太極原理了。

再就」開合」來說,合是收,開是放。要合中有開,即外形在合時,有放鬆,又有意念放出而不丟,這就是合中寓開。開中有合,就是手腳開大,意念放遠而放鬆,內中有含蓄,就是開中寓合。 開中寓開,就是在形的放大中再求放鬆沉氣,就是開中寓開。 合之再合,即在外形合攏時,內中再緊湊含蓄,便是合之再合。不論怎樣,都是意在外,神在內,主要在蓄勁,勁發於腳跟,形於手指,最終氣沉丹田為根本,用意非用力。


(本文根據郝少如講課筆記整理)



郝少如講武式太極拳的意念



(轉載文,謝謝作者辛苦之作,不便處立即處理)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高手在民間!太極哥站電動腳踏車練武,網友笑稱:耍完就升仙!
太極拳松功對「胯」的要求
什麼是太極拳的用意不用力 需要掌握哪些要領呢
太極推手的控制放摔技法是太極推手常用的技法之一
太極拳「氣沉丹田」玄不玄

TAG:太極 |

您可能感興趣

武式翟維傳談太極拳中的靜與松
葛傳武式太極拳推手與勁法
劉積順詳解郝為真武式太極拳的「13種輕靈練法」
郝少如先生講課筆記,武式太極拳心法傳授!可反覆閱讀校正自身動作!
武式太極掌門翟維傳談太極拳中的「順勁」「摸勁」功夫!
武式太極拳大桿概述
郝少如「秘而不宣」武式太極拳的「氣貼脊背」身法訓練!武術界能夠唯一見到的從郝家傳出的「氣貼脊背」訓練法則的文字描述
各式各派太極拳的修鍊指南:武式太極拳內功心法精要
得真傳大器晚成——訪武式太極拳傳人之一劉積順
太極拳最全視頻集錦:陳式、楊式、孫式、吳式、武式!
武式太極拳之蓄力與吐力,身體完全放鬆,自然有如彈簧蓄勁的感覺,猶如壓彈簧蓄勁!
法演先天背絲扣,武式太極拳背絲扣演練法
武式太極拳名家楊寶安到訪本刊 詳談弘揚合作事宜
中赫國安划了4條線,以人民的名義向足協申訴,再現楊祖武式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