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宋沒落之際變法廢黜之時,中國迎來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北宋沒落之際變法廢黜之時,中國迎來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感謝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責編張老師提供文本,感謝廖水聰老師的作品。

北宋沒落之際變法廢黜之時,中國迎來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

北宋元豐七年(1084年),在山東濟南章丘這座歷史悠久的千古名城裡,著名婉約派代表人物李清照誕生了。李清照與生俱來的才華為擁有悠久文化的章丘城添寫了華麗的一筆,使章丘城在整個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華美的篇章。

一個人的成就與修養多半與其出身有很大關聯,李清照出生在一個鴻儒世家,父親李格非是北宋文學家,字文叔,一生刻意於經學,著《禮記說》。宋神宗熙寧九年中進士,初任冀州(今河北冀州)司戶參軍、試學官,後為鄆州(今山東東平)教授。李格非與廖正一、李禧、董榮被稱為蘇門「後四學士」,他還得到了當時著名的文豪蘇軾的指點,且與「蘇門四子」之一的晁補之關係極好,常常一起把酒當歌,吟詩作對。

在官場,李格非也是一個很正派、很有氣節的官員。宋朝有兼職兼薪制度,郡守見他清貧,欲讓他兼任其他官職,他斷然謝絕,其廉潔清正的風骨可見一斑。

據史料記載:「有易安室者,父祖皆出韓公門下」,這有可能是暗指王珪是她的外祖父。李格非在熙寧九年中進士時,已經是二十大幾歲,李格非娶王珪長女,是在其中舉之後,約在公元1080年,據記載,李格非前後應有三房妻室,而李清照作為長女,她的生母只能是前兩房中的一位,應該是王珪長女,而生母早卒,李格非又娶王振辰的孫女為妻,生有與李清照同父異母的弟弟。

這大概就是李清照的身世,可以看出,清照早年喪母,父親李格非對她極其疼愛,讓她憑著自己的喜好博覽群書。這樣的環境,讓其性格更為獨立,為之後的文學造詣打下基礎。

元豐六年,正是宋神宗在位的最後一年,此刻的大宋朝已經危機四伏,據《宋史·食貨志》記載,至治平二年國庫虧空已達一千五百多萬兩白銀。神宗在位十七年,雖然「不治宮室,不事游幸」,致力於實現富國強兵的目標,但依然改變不了大宋朝沒落的境況。

宋神宗矢志做一個中興圖強的皇帝,然而卻始終搖擺於新舊兩黨之間,終難使國富民強。但他依然沒有氣餒,即使是在那樣的內外憂患、財政睏乏之際,他仍力圖「思除歷世之弊,務振非常之功」,表現出「勵精圖治,將大有為」,「憤然將雪數世之恥」的政治氣概。

宋神宗支持王安石變法,大力推崇王安石新法,他極力調和朝中老臣的反對之聲,推行變法,然而也因神宗變法的決心不夠堅決,雖幾經周折,變革始終沒有徹底執行。神宗一直在搖擺不定,他極力在新舊勢力中調和,使變法的政治決心沒有得到全面施展。可是在變法已顯根基,眼看北宋要恢復一線生機之時,神宗卻英年早逝。

北宋沒落之際變法廢黜之時,中國迎來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王安石

宋神宗在位時,宋軍在慶州(今甘肅慶陽)大破夏軍,佔領西夏兩千里土地。不過宋軍後來在永樂城之戰中慘敗,滅夏之舉未能實現。事後,宋神宗在朝中當眾痛哭。他有抱負,勵精圖治,想滅西夏,惜壯志未酬,於元豐八年含恨而死,卒年三十八歲。

那一年李清照一歲。

那一年由司馬光主持編撰的《資治通鑒》全書編撰完畢,前後歷時十九年。

那一年李格非依然不在汴京為官。

那一年蘇軾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又往京都,任中書舍人。

同年,年僅九歲的宋哲宗登基,由高太后執政,改年號元祐。

李清照的童年是在父親李格非的臂膀之下無憂無慮地成長的,李格非對於子女的教育也不同於一般家庭。當時的社會,盛行著「女子不出閨閣」的風俗,但李清照卻能夠和玩伴外出划船遊玩,甚是少見,更是難得。

李清照年少時就極其聰慧,她眼眸裡面透著靈氣,以她小小的年齡,看著世間的靈動。她常常在夜裡挑燈看書,不知不覺到天亮,也常常抄寫一些似懂非懂的片段,然後大聲地讀出她喜歡的句子,口中大讚:「太美了,太美了!」

李格非治學治己的態度嚴謹,對小清照文學方面的啟蒙更是極為仔細,這種來自家庭耳濡目染的熏陶,直接影響了李清照的人生。生在齊魯大地上,本就受著深厚的中原文化底蘊的浸潤,又加之父親和家族的影響,這些無疑都是李清照成為詞宗大師最初的啟蒙。

宋哲宗元祐四年,李清照開始了在汴京的生活,等待她的是另一段人生的開始,是年,李清照六歲。

北宋沒落之際變法廢黜之時,中國迎來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李格非

「蘇門四學士」之一的晁補之於這年農曆五月二十八日撰寫《有竹堂記》,曰:「濟南李文叔為太學正,得屋於經衢之西,輸直於官而居之,治其南軒地,植竹砌傍,而名其堂曰『有竹』,諸棟間,又為之記於壁,率午歸自太學,則坐堂中,掃地置筆硯,呻吟策牘,為文章數十篇。」

這段話是記載李清照一家在汴京的生活狀態。彼時,其父李格非官太學正,在汴京置屋,題名「有竹堂」,李格非攜帶妻女家眷入汴京,開始在寬敞明亮、富有詩意的「竹堂」生活。

李格非在汴京一展宏圖之時,正是高太后垂簾聽政時期,高太后垂簾後「以復祖宗法度為先務,盡行仁宗之政」,起用保守派大臣司馬光、呂公著、文彥博、范純仁等,這其中也包括蘇軾。

高太后廢除了宋神宗和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史稱「元祐更化」。

蘇軾復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東蓬萊)。四個月後,他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個月後,升中書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學士知制誥(為皇帝起草詔書,三品),知禮部貢舉。

廖正一,哲宗元祐二年,為秘書省正字。六年,除秘閣校理。

晁補之,元祐初年,任太學正,著作佐郎,後以秘閣校理通判揚州。

這時期的李格非正處於事業上升期,宋哲宗元祐元年,李格非官至太學錄,他專心著述,文名漸顯。元祐四年,官至太學正。

元祐六年,李格非「再轉博士,以文章受知於蘇軾」,與廖正一、李禧、董榮同在館職,俱有文名,稱為蘇門「後四學士」。十月,哲宗幸太學,李格非奉命撰《元祐六年十月哲宗幸太學君臣唱和詩碑》。這段時期李格非與「蘇門」的命運和官運都是前所未有的順利。

北宋沒落之際變法廢黜之時,中國迎來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宋神宗

這個時期,在清照的家中,常常都有學士的聚會,幾個文人,泡一壺清茶,談論古今,談論政治風雲,談論風雅,談論詩詞,談論歷史更替。

在竹堂上,清風伴著文人雅士爽朗的笑聲,李清照耳濡目染,她有時在盪著鞦韆,有時在認真地聽著父親和他們的對話,偶爾露出會心的微笑,偶爾蹙起眉頭略略沉思,偶爾發出內心的讚歎。

清照的家教很寬鬆,沒有束縛,家庭給予她最大的寬容,她的生長環境不同於那個時代的其他家庭,整天把女兒禁閉於閨閣之中。李清照從在章丘開始,就常常走出閨閣,和玩伴出外遊玩,她經常隨著家人遊覽名勝古迹,早已比同齡的女伴有過人的見識。

李清照很小的時候就喜歡置身於自然之中,對萬事萬物都帶有濃烈的感情,她喜歡抒發自己的情懷,看著朝陽、看著晚霞、看著過往的人群、看著鷗鷺、看著月光、看著庭院的花朵……她喜歡寄情于山水,在詩詞之中孕育著無窮的味道。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初唐狂士楊炯:我很慚愧排在盧照鄰前,但王勃憑啥在我前面!
華工口述:上個世紀我在南洋打工的日子
胸懷何其廣闊:大唐族際婚、國際婚簡介及案例
100年前歐洲強國在利比亞地爭奪,義大利兵鋒介入

TAG:坐古談今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古代十大痴情帝王 排在第一的竟然是他!
這是中國史上第一個因玩 洋妞 荒廢朝政,而被趙匡胤滅國的皇帝
武則天不是唯一!中國古代「女皇」曝光
中國古代史上唯一遭受牢獄之災的傳奇帝王—漢宣帝劉詢
中國古代玩轉四代皇帝第一人是誰?逍遙山野,笑傲朝堂,古今無雙
此時之朝鮮與彼時之中國
千古一帝秦始皇,讓中國走一條與歐洲截然不同的道路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狀元皇帝——李遵頊
中國帝王之最,兩歲就當皇帝,被毒殺而死
千古一帝秦始皇,讓中國走了一條與歐洲截然不同的道路!
令世界人眼紅的中國九件鎮國之寶,孫子兵法只排第六
中國八大元老之一,李先念
名人眼裡中國最傑出的七大帝王,成吉思汗老末,他是第一當之無愧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戰神竟然是他?呂布只排第七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美女排名:西施第四,虞姬第七,第一是她!
中國古代十大未解之謎 古墓長明燈不熄之謎!
中國古今十大軍事謀略家 孫武第一排第二人的是他
她是「中國古代三大女主」之一,和武則天一樣女漢子
這才是一百年來中國陸軍不變的傳統!
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昭君出塞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