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人幾近失傳的百年中國技藝,27歲日本青年卻用它驚艷了世界
後台回復「
設計說
」
日站君會為您推送一條設計物語
365天,365句經典,每天只更新一次哦
以物動人
·
以手言心
一個糖人,一段回憶。
吃下,滿口香甜;
看著,就是童話。
糖人,一種漢族傳統手工技藝。
糖料由蔗糖和麥芽糖加熱調製而成,
本色為棕黃色,
也有的加入顏料,
或色素使之呈紅色或綠色。
使用時火候的控制是關鍵,
過熱則太稀易變形,
冷了又會太硬無法塑形。
按照其製作工藝的不同。
製作糖人是一種中國傳統手工技藝,製作者都挑一個擔子,一頭是加熱用的爐具,另一頭是糖料和工具。製作時把糖稀熬好,用一根麥秸桿挑上一點糖稀,在對這麥秸桿吹氣,糖稀隨即像氣球一樣鼓起,在通過捏、轉等手法配合吹起塑成各種造型。最後用竹籤挑下,冷卻後成型。吹糖人以動物造型居多,體態豐滿,常見的是以十二生肖為內容。
這門手藝就一傳十、十傳百,
可如今,陪伴我們走過爛漫時光的糖人,
卻面臨古老工藝失傳的窘境。
這門有600多年歷史的手藝,
在日本平安時代,糖人傳入日本。
經過一代一代的創新和改進,
最後形成了名為「Amezaiku」的糖人製作手法。
並在江戶時代開始流傳。
在東京淺草,這家叫做
「飴細工アメシン」的小鋪子里出售的
就都是這樣活靈活現的漂亮糖人。
在那個甜食還比較匱乏的時代,
能買一個漂亮又甜蜜的糖人是很多普通人極大的享受。
「Amezaiku」的製作工藝相當考驗匠人的技藝。
▲一臉萌意的小柴犬
▲栩栩如生的猛虎
▲彷彿剛從海里撈上來的章魚
雖然做糖人是一項已經流傳了1000多年的傳統老手藝。但「飴細工アメシン」的店主手塚新理,可是出生於1989年的年輕人。
手塚小哥從小就很喜歡糖人,高中畢業之後完全是憑著興趣不斷自學,一步步成了一個專業的糖人師。
最近石原里美主演的大熱的日劇《校對女孩河野悅子》里,手塚小哥還客串出演了一小段。他在劇中說:「當我在思考手工製作業里有沒有什麼好玩的工作時,頭一個映入腦海的,就是捏糖人。」毫無疑問,就是他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出生於1989年的手塚新理
雖然工作是一個傳統手藝職人,但手塚新理可完全不是個老氣橫秋的人。相反,他可是非常的外向活潑。
除了做糖人,他最大的興趣愛好居然做DJ打碟!完全是巨大反差的另一個畫風。
手塚新理的愛好是做DJ打碟
就是這樣的性格,讓手塚新理在做糖人時的思路也非常外放包容。再加上完全是自學成才,所以就更沒有什麼傳統包袱的束縛。
平時在店裡,他很喜歡跟客人聊天,聽各種不同人天馬行空的建議和意見,從中尋找新的靈感。
首先,要把糖漿加熱到90攝氏度,太熱不能成型,太涼又會變硬。
所以要求製作者在動手前就胸有成竹,開始製作後就要動作迅速。
隨後要在三分鐘內用特殊的剪刀工具塑模,以防糖漿凝固變硬。而等糖完全凝固後,再用有機色素上色。
每個糖人都是一塊糖整體成型。絕不會出現先做頭、再做尾然後融化一點拼起來的情況。
由於塑模時需要忍受高溫,而且必須眼疾手快,製作過程十分艱難。匠人的手部往往難免各種燙傷和割傷。一位糖人工匠的手,只需幾年時間就會變得面目全非。
要做到這些,不光要有靈感和思路,也要求手上千百遍的實際練習才行。
但是,手塚新理並沒有因為艱難而放棄。在高中畢業後,他就一直痴迷於練習這種手藝,並且努力鑽研創新。他的手法細膩、用色巧妙,在同行中脫穎而出,受到媒體的極大關注。
這也才有了下面這些彷彿藝術品一般的糖果。
一個個造型玲瓏剔透,
只要看上一眼,
彷彿就能感受到絲絲地涼意。
然而,在產品熱賣的同時,
手塚新理表示,
自己精心地製作這些糖人,
不僅是希望能夠賺錢,
更是希望這門藝術能夠被人傳承下去。
據統計,在流傳了將近5個世紀後,現在全日本僅有兩家店掌握了Amezaiku古法製糖手藝。可以說,這門手藝已經瀕臨失傳。
手塚新理曾表示:「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Amezaiku能夠再流傳5個世紀。」 他也的確在努力實現這個夢想。
手塚新理在東京晴空塔下開了一家新店,
專門出售自己的糖果。
位於東京淺草區的老Ameshin糖果店,
則已經不再售賣糖果,
而是變成了專門的展示工坊。
在這裡,手塚新理每天會向客人展示自己製作糖果的過程。感興趣的人可以自己親自動手嘗試,還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帶回家。
手塚新理則會從中招收自己的徒弟,
並加以培訓,以便這門手藝可以被傳承下去。
在Ameshin糖果店的官網上,
也赫然印著如下字樣:
我們這裡不售賣糖人,
只展示Amezaiku技法並在這裡製作。
和中國很多傳統手藝面臨失傳的窘境差不多,日本的這些傳統手工藝其實也面對著同樣的問題。
這也是手塚新理最初選擇自學做糖人的原因。
西式的點心、巧克力之類,都有專門的學校和老師,還有相關的書籍可以學習。但類似糖人這種傳統手藝很少人在做了,沒有系統的文字書籍,也沒有地方專門可以學習。
手塚新理覺得,傳承傳統手藝,不能只靠嘴上的號召和呼喊。要讓更多年輕人想學這種手藝,首先得讓更多年輕人喜歡糖人才行。
所以,要先打破傳統糖人製作比較粗糙的印象,讓糖人變得更加時髦、精緻、漂亮才行。
為了達成將糖人手藝傳承下去的目標,手塚新理還已經多次前往日本全國各地參加相關活動、更是經常出演電視節目,此外,手塚新理還經常到各種沙龍、學校里去,給年輕人們講他的糖人故事。或是參加各種展會,進行現場演示和製作。
就算如此,現在擁有高超技術的師傅已經非常稀少,年輕一代的飴糖製作人除了手塚新理外也就只有一位了。
而他們倆都在為了,
將手藝保存下去而拚命的努力著。
突然想到,那我們中國的吹糖匠人呢?
會不會默默地消亡在,
我們所不知道的,
某天的某個地方,並無人所知?
浮生如此,別多會少,不如莫遇。
-END-
From:東方手藝人(ID:shouyiren2050)
日站君私人微信
japandesign2050
你造嗎
搭訕日站君
比看片兒還有意思
日本設計 ▼ 駐足細節

※年年銷量上榜的優衣庫……和愛馬仕居然有一腿!他們的工作室還做得那麼帥
※一位日本留學生的心聲,國內朋友來日遊玩,到底該不該陪玩呢?
※王子様、俺様……17位日本最帥男星的正確打開方式,哪款讓你看得合不攏腿?
※坦誠的面對那些破碎的曾經,人生就是一場關於金繕的修行
TAG:日本設計小站 |
※這源自中國的千年古老技藝,他用30年時間,還原了466種顏色,驚艷了所有日本人。
※痴迷14年,他復活了一門600多年的技藝!
※八旬老人手工打茅囤60年 一個賣60元盼技藝傳世
※80後拓片15年 擔心千年技藝失傳
※傳了三千年的技藝,現在全國僅3個人會了
※用傳統技藝復活了70年前俄國的老照片,驚艷了整個世界
※近1000年的中國技藝,如今卻被這些日本老人默默傳承著……
※九百多年的中國技藝,這些日本人在默默傳承
※這項技藝傳了三千年,現在全國僅3個人會了
※中國失傳了的8種技藝,全部見過的至少有90歲,其中一種很逆天
※167道工序耗時十餘年 失傳200多年宮廷「琺琅彩」技藝復活
※她是兩屆金馬獎影后,虧空7500萬,只為復原距今2000多年的中國古老技藝
※中國有一項技藝,早已被國人棄用,但千年來日本還在傳承
※這門傳承3000年的非遺技藝,全國只剩三個人會,86年的他苦心堅守,連賓士都上門合作
※他77歲吹「羊皮」就能過黃河,1500年技藝年輕人嫌臟臭,成龍《絕地逃亡》領頭學
※他復活了一門600多年的技藝:水中作畫
※保留了近200年的日本古老傳統技藝,買來根本捨不得用,堪稱口紅中的藝術家!
※2016年新式針戳技藝,萌歪眾人!
※父子傳承百年手工月餅技藝 兩月加班加點要做20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