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4):一、不凈觀(4)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4):一、不凈觀(4)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4):一、不凈觀(4)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4):

一、不凈觀(4)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六


一、不凈所緣(不凈觀)


三、於境欲境貪

由苦惱不凈所緣,及下劣不凈所緣故;令於境相應若欲若貪、心得清凈。


《瑜伽論記》卷第六(之下):「三治第三貪,謂由第二苦惱不凈乃第三下劣不凈,令於外非情貪心清凈。」


前面說到那個「境欲」。「由苦惱不凈」,開始感覺是滿意的,結果以後就出現不如意的事情,很令人苦惱、「苦惱不凈」,「及下劣不凈」,欲界這個欲是最下劣的了,這是共於畜生的,畜生也知道這些事情。「所緣故」,「令於境相應若欲若貪、心得清凈」,作如是觀,能令行者對於與境界相應生起的欲或生起的貪得到對治,使得心能清凈。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4):一、不凈觀(4)


四、於色欲色貪


由觀待不凈所緣故;令於色相應若欲若貪、心得清凈。


《瑜伽論記》卷第六(之下):「四治第四貪,謂由第四觀行不凈,令於色界貪心清凈。」


色界的境界當然超過了欲界;若對於無色界來說,色界也不是美妙的了,所以對色界的貪心也會清凈了,也除遣了。


五、於薩迦耶欲薩迦耶貪

由煩惱不凈所緣、及速壞不凈所緣故;令於從欲界乃至有頂諸薩迦耶若欲若貪、心得清凈。


《瑜伽論記》卷第六(之下):「五治第五貪,謂由第五煩惱不凈,及與第六速壞不凈。令於三界有身貪得清凈。」


「由煩惱不凈所緣、及速壞不凈所緣」,觀察薩迦耶欲引起煩惱,以煩惱不凈為所緣境,及速壞不凈為所緣境,所執著的色受想行識五蘊,剎那無常、無恆久性、不可保信、變壞法性,這樣觀想,可以斷除我見。能作如是觀,「令於從欲界乃至有頂諸薩迦耶若欲若貪、心得清凈」,使得從欲界乃至有頂的非想非非想處天,愛著三界九地果報的薩迦耶欲的慾望或是貪愛得到對治,使得心能清凈。


是名貪行凈行所緣。

《瑜伽論記》卷第六(之下):「是貪行凈行所緣者,第三結也。」


「貪行」的「凈行所緣」,這個「凈行所緣」一共有五種,這個不凈的「凈行所緣」能對治「貪行」,是這樣子。結束這一段文。


如是且約能凈貪行,總說一切,通治所攝不凈所緣。


《瑜伽論記》卷第六(之下):「第三簡取所明中。意如是且約五停觀中,初停能凈貪行,總說一切貪慾。」


「如是且約」,「如是」就是前面這一大段文。「且約能凈貪行」,其實就是朽壞不凈。「且約」這「能凈」,能清凈內心的貪慾心,約這一方面,一說就說多了,說這個「一切」,說到六種不凈。那麼這六種不凈「通治」遍一切處對治「所攝不凈所緣」,能對治六種不凈,對治六種貪行,六種不凈都被對治。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4):一、不凈觀(4)



今此義中,本意唯取朽穢不凈,所余不凈亦是其餘凈行所緣。


《瑜伽論記》卷第六(之下):「通對治行,故明六種不凈所緣而已。今此義中,本意唯取朽穢不凈,所餘五種不凈自是其餘能凈貪行所緣,非此所明。」


「今此義中,本意唯取污穢不凈」,現在這裡說不凈所緣,這個本來的用意,就是這個目的不是那麼廣。那麼用意只是什麼呢?只是取這個「朽穢不凈」的道理,朽穢不凈有依內依外,對治內心的貪,對治貪行、淫慾、淫貪不凈這些事情。


「所余不凈亦是其餘凈行所緣」,有情的貪有五種,能凈貪行的不凈所緣除了朽穢不凈外,其餘的苦惱不凈、下劣不凈、觀待不凈、煩惱不凈、速壞不凈等五種所緣也能清凈有情的貪行,只是清凈貪的相貌是不同的。


韓清凈《披尋記》:「所余不凈亦是其餘凈行所緣者:所余苦惱不凈乃至速壞不凈,亦是能凈其餘貪行所緣,由是六種,總說名為不凈所緣。」所余的苦惱不凈乃至速壞不凈,如果對於境欲有境貪,要修苦惱不凈及下劣不凈;如果對治色慾色貪,要修觀待不凈;如果對治薩迦耶欲薩迦耶貪,要修煩惱不凈及速壞不凈所緣。這些也是能清凈其它的貪行的所緣境,這六種合起來才是不凈所緣。完整的六種不凈所緣,能對治五種不同的貪煩惱,使有情證得世間道的禪定乃至岀世間的聖道。


延伸閱讀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1):一、不凈觀(1)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2): 一、不凈觀(2)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3): 一、不凈觀(3)


《觀諸法如專欄》(2016)文章合集


正聞熏習 柔和質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蘇神與國際足聯決裂!偉大朋友梅西,卻是蘇牙不再生吃對手的轉折
肺癌到了晚期能活多久?有三大決定因素
狗狗偷藏小黃鴨在狗窩,主人問在幹嘛,那反應笑噴了!
《代號D機關》舞台劇第二彈角色定妝照及主視覺圖公開
《獸娘動物園》無論怎麼結局都是神作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3):一、不凈觀(3)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1):一、不凈觀(1)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2):一、不凈觀(2)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5):二、慈愍觀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7)四、界差別觀(1)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9)四、界差別觀(3)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8)四、界差別觀(2)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 四、界差別觀(4)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6)三、緣性緣起觀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 五、入出息觀(4):2、五種修習:一、算數修習(下)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 五、入出息觀(3):2、五種修習:一、算數修習(上)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 五、入出息觀(8):2、五種修習:五、十六勝行修習(1)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 五、入出息觀(1):1、入出息修(上)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 五、入出息觀(2):1、入出息修(下)
《瑜伽師地論》四無量心(6):解釋經義(3)
《瑜伽師地論》四無量心(4):解釋經義(1)
《瑜伽師地論》四無量心(5):解釋經義(2)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 五、入出息觀:2、五種修習:六、十六勝行修習(4)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 五、入出息觀:2、五種修習:六、十六勝行修習(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