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為了宣揚善惡果報,地府中竟設了這麼多險惡機關

為了宣揚善惡果報,地府中竟設了這麼多險惡機關

前文書說到,李世民被朱太尉引著魂魄出了森羅殿,一路和崔珪閑話,方才知道,原來十殿閻王只要南瓜,竟是暗藏隱喻玄機,是教他用喜樂來化解陰間積滯的悲怒。世民聽聞喜樂之術乃是西方佛派所長,悟到該從南海觀音菩薩那裡求助。崔珪見世民上道,心中暗喜,一路談笑,便到了殺氣密布的背陰山。


踏上背陰山路,世民驚悚四顧,只見怪石嶙峋,崖間隱藏邪魔,又見荊棘叢生,內有鬼怪藏匿。又行十幾步,忽覺一陣陰風吹過,漫山黑霧壓頂,一派鬼哭之聲隨風飄來,直聽得世民毛骨悚然,只得緊緊傍著崔珪亦步亦趨。

為了宣揚善惡果報,地府中竟設了這麼多險惡機關


行至高處時,世民忍不住左右張望,但見牛頭馬面亂喧囂,魑魅魍魎時對泣,無數兇惡目光直盯著自己,只是礙於追魂太尉的威風,催命判官的權勢,不敢靠近半步。世民心下稍安,緊隨崔珪,總算過了背陰山,只覺後心一片冰冷,早已被冷汗浸濕了內衣。


行過山腳小徑,便是一條大路,兩邊排列著許多衙門官府,處處悲聲振耳,惡怪驚心。世民忐忑問道:「先生,這裡又是何處?」


崔珪道:「此處便是陰山背後的十八層地獄了。」

世民駭然道:「原來十八層地獄就在這裡!只是陰魂既在十殿陰司處置了,為何還須得這許多地獄?」


崔珪笑道:「十殿陰司只是依律處置陰魂,有行善者,直接送入三善道輪迴投生;有為惡者,須得先經歷諸般地獄受刑,然後才送入三惡道報應。便如陽間衙門審案,監獄施刑一般。」


世民大悟道:「原來如此!卻是何為三善道,何為三惡道?十八層地獄又是如何施刑?」


崔珪道:「三善道乃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生前上善者入天道為神為佛,中善者走人道再世為人,善惡之間者進阿修羅道為精為怪,此非人非神,亦正亦邪——這便是三善道也。三惡道乃是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生前為非作惡,一世可報者,入畜生道托生為畜生,任人戲弄宰割,以償前世宿怨;作惡更甚非一世可報者,打入餓鬼道,飽嘗飢餓之苦、刑罰之痛,再行超脫;更甚者則淪入地獄道,內有八熱地獄、八寒地獄、游增地獄、孤獨地獄,往複循環,嘗盡世間萬般苦楚,不得超脫。」

為了宣揚善惡果報,地府中竟設了這麼多險惡機關


世民沉聲問道:「何等樣人謂之善,何等樣人謂之惡?」


崔珪聽出世民聲音有異,自然料到其所想所慮,當下假作不知,故作輕鬆道:「其實倒也簡單,善者無非『仁孝』二字,仁者愛人,孝者敬長,能為此者,便是不入天道,亦能竟人道而求來生之富貴也。」


世民聞言沉吟不語,暗想:「照這姓崔的說時,朕殺人如麻,又有倫常之禍,哪裡還有的躲避,定然便是要進那地獄道了。其實也不必地獄道,就只父皇、大哥和四弟他們的冤魂,我也決討不了好去。如此卻怎生是好?總不成朕生時榮光無邊,死後卻萬劫不復?」心中正默想著,忽見一夥鬼卒迎面過來,不覺大驚,正要躲在崔珪身後,卻見眾鬼卒分列兩旁,跪下迎拜道:「橋樑使者聽說判官和太尉兩位老爺親自押送鬼囚前來,特命小的們迎候,便請老爺把這賊漢子交給我們便了。」


世民聞言大驚道:「崔先生,這話怎麼說?」

崔珪且不答話,先對著鬼卒斷喝道:「胡唚什麼!也不睜大眼睛瞧清楚了再說!這位是當今大唐天子,是十殿大王請來的貴賓,你怎敢無禮?還不快快謝罪!」


眾鬼卒大驚,好在他們平素見風使舵慣了,雖是前倨後恭,也不覺得如何慚愧,紛紛打躬作揖,連聲道歉。世民大感受用,驚懼既去,心情大好,也笑眯眯地拱手還禮,連道:「不知者不罪。」隨後又向崔珪致謝。


崔珪連忙還禮,又轉向鬼卒喝令道:「還不前面帶路?」眾鬼卒諾諾連聲,點頭哈腰地走在前面帶路,引著世民到了一座金橋上。


世民見金橋高大輝煌,甚是歡喜,正要誇讚幾句,抬頭望見旁邊不遠處也有一座橋,略一凝望,卻是一座銀橋,雖不及金橋富貴壯麗,卻也耀眼生光。再看橋上,影影綽綽也有幾人正在過橋,都是儀態端莊,舉止方正,前面也有幾個貴族舉著幢幡引路。

崔珪看見世民眺望銀橋,不等他開口詢問,便先解釋道:「陛下,那個乃是銀橋,專一走忠孝賢良之人,公平正大之士。」


世民聞說甚是歡喜,暗想:「銀橋尚且如此,朕走的金橋卻不更勝一籌?」正要開口答話,卻見銀橋那廂還有一座橋,定睛望去,只見橋上寒風滾滾,橋下血浪滔滔,號泣之聲遠遠傳來,不絕於耳。世民臉色一變,問道:「崔先生,遠處那一座是個什麼橋?」


崔珪微微一笑,答道:「陛下,那座便是大名鼎鼎的奈河橋了。」


世民自然聽過奈河橋之名,不由脫口道:「原來那個便是奈河橋!朕聽說奈河橋上有個孟婆,專一給人灌迷魂湯,吃了便忘掉前世之事。卻怎地不見有人,莫不是民間訛傳?」


崔珪笑道:「陛下見聞廣博,微臣佩服!陛下所言甚是,只是若能吃到孟婆湯的,便是有運氣、有本事的了。多少鬼魂想要吃還吃不上呢!」


世民大奇:「先生此言何意?願聞其詳。」


崔珪手指遠方道:「陛下請看,這奈河橋長有數里之遙,寬卻只有三拃之闊,僅能容下兩腳並行。這橋高處不過百尺,橋下深處卻有千重,腥風撲鼻,寒氣鑽心,血浪滾滾,業鬼浮沉,專等投生之人失足跌落,便被業鬼纏身,萬劫不復了。」


世民聽得心驚肉跳,嘴上卻笑道:「如此卻是兇險,想必過橋之人斷無敢大意者。」


崔珪笑道:「那是自然,誰敢大意?便是小心謹慎,也不免十之三四失足遭殃。陛下請看,橋那邊不是有幾個過橋的?且看他們運氣如何?」


世民順著崔珪手指望去,果見幾個身影過橋,卻都是枷鎖纏身,儼然罪人模樣。世民看那幾個人走得戰戰兢兢,這才注意到原來奈河橋雖是極窄,卻沒有扶手欄杆,橋下不時從水中躍出鬼怪,想要撲食橋上之人,手爪伸處,離橋上不過數寸之遙,有兩個經不起驚嚇,略一疏神間,便被水下鬼怪抓走,頓時哭聲震天,慘叫連連。

為了宣揚善惡果報,地府中竟設了這麼多險惡機關



餘下幾人顯是嚇得不輕,越發走得如履薄冰一般。好容易到了對岸,卻見盤踞著幾條銅蛇,兩隻鐵狗,從過橋諸人中拖過一個,爭先啃食起來。


世民雖有百戰雄威,卻也看不得這些,只覺悚懼噁心,不禁以手掩目,問道:「崔先生,這幾個人既是已經過了奈河橋,卻怎麼還有此劫?」


崔珪笑道:「上天有好生之德,陰間也不能一網打盡。前番橋上落水者,多是心中有鬼而該遭此劫的。亦有大奸之徒,竟能過了奈河橋,只是橋那頭的銅蛇鐵狗不容糊弄,定能將之揪出啃食,不留後患也。」


世民見說,默默無言,走了幾步,忍不住問道:「崔先生,朕有一事請教。既是奈河橋為草民所用,銀橋供方正臣子所走,這金橋想是君王專用了。」


崔珪搖頭笑道:「非也,非也。金橋乃是貴賓專用,銀橋乃是士人君子所用,待其業滿,是要成仙成佛的。唯有這奈河橋上,魚龍混雜,非用此計不能分辨善惡。奈河者,奈何也,任他生前如何姦猾善偽,一上此橋,便也無可奈何了也!」


世民聞言沉吟不語,想要問問自家前途命運,又覺不便開口,只是點頭暗嘆,默默悲傷,相隨著橋樑使者和太尉判官,不覺已走過金橋,把那奈何惡水、血盆苦界拋在身後。


(本文節選自長篇連載小說《大聖心猿》第五十七回:崔判官巧言解玄機,李世民驚心渡奈河)


【作者簡介】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百家爭鳴 的精彩文章:

他當過奴隸、強盜,最後成了皇帝
廉頗並非只會守,更是攻守兼備
一條未完成的鐵路所連接著的帝國的命運
數易其主,終成五子良將
二二八事變沒有贏家,受苦的都是老百姓

TAG:歷史百家爭鳴 |

您可能感興趣

因果報應,作惡得的病,什麼葯都治不了!
我們為什麼看不到善惡的因果報應
人的一生與因緣果報有什麼關係?
不要亂髮誓,詛咒真的有因果報應
面對痛苦不要害怕,這是在償還果報!
不懂得因緣果報會有哪些嚴重的後果?
墮胎惡業的果報真實不虛,怎樣才能有效的解決?
家庭不合不一定是邪淫業,也可能是惡口的果報
犯邪淫後如何使果報變小或不一定受果報?
因果報應,善惡之報!
行善積德,你的後代一定有好的果報
先報善業不報惡業可能嗎 果報的成熟有三種情況
大仙是做了什麼業才得的這種果報?
人生與因緣果報有什麼關係
一個人造惡業不得果報,有兩種原因
惡業果報不可不知
斷疑生信 因果皆空是否會導致善惡果報的顛倒錯亂?
因果報應不饒人!一句惡言竟招來如此不可思議的苦報
貪瞋痴是因,三惡道是果報,貪瞋痴要不能放下,跟三惡道就結了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