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國四公子之孟嘗君,是追逐名利還是治國大才

戰國四公子之孟嘗君,是追逐名利還是治國大才

|昨日讀史記/第三十五篇|

孟嘗君田文,其父是齊國相國,平生喜歡養門客,禮賢下士,聞名於諸侯。傳播最廣的就是雞鳴狗盜之士,本來是褒義的,結果現在成了貶義。

好客養士

田文在薛邑,招攬各諸侯國的賓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歸附了田文。田文寧肯捨棄家業也給他們豐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賢士無不傾心嚮往。他的食客有幾千人,待遇不分貴賤一律與田文相同。

戰國四公子之孟嘗君,是追逐名利還是治國大才

有一次,田文招待賓客吃晚飯,有個人遮住了燈亮,那個賓客很惱火,認為飯食的質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辭別而去。田文馬上站起來,親自端著自己的飯食與他的相比,那個賓客慚愧得無地自容,就以刎頸自殺表示謝罪。

賢士們因此有很多人都情願歸附田文。

而孟嘗君養士,從來不分高低貴賤,身份地位。只要有一技之長,都可以來薛地,這也導致了薛地民風彪悍,犯罪猖獗,很多犯了罪的人都來投靠他。

結怨秦國

秦昭王聽說田文賢能,就先派涇陽君到齊國作人質,並請求見到田文。田文準備去秦國,而賓客都不贊成他出行。

公元前299年,齊湣王終於又派田文到了秦國,秦昭王立即讓田文擔任秦國宰相。臣僚中有的人勸說秦王道:「田文的確賢能,可他又是齊王的同宗,謀劃事情必定是先替齊國打算,而後才考慮秦國,秦國可要危險了。」於是秦昭王就把田文囚禁起來,圖謀殺掉。

田文知道情況危急就派人冒昧地去見昭王的寵妾請求解救。那個寵妾希望得到田文的白色狐皮裘。田文來的時候,帶有一件白色狐皮裘,天下沒有第二件,到秦國後獻給了昭王,再也沒有別的皮裘了。

田文為這件事發愁,有一位能力差但會披狗皮盜東西的人,於是當夜化裝成狗,鑽入了秦宮中的倉庫,取出獻給昭王的那件狐白裘,拿回來獻給了昭王的寵妾。

戰國四公子之孟嘗君,是追逐名利還是治國大才

寵妾得到後,替田文向昭王說情,昭王便釋放了田文。田文獲釋後,立即乘快車逃離,夜半時分到了函谷關。昭王后悔放出了田文,就立即派人駕上傳車飛奔而去追捕他。

田文一行到了函谷關,恐怕追兵趕到萬分著急,賓客中有個能力較差的人會學雞叫,他一學雞叫,附近的雞隨著一齊叫了起來,便立即出示了證件逃出函谷關。出關後約摸一頓飯的工夫,秦國追兵果然到了函谷關,但已落在田文的後面,就只好回去了。

心胸狹窄,屠戮百姓

田文經過趙國,趙國平原君以貴賓相待。趙國人聽說田文賢能,都出來圍觀想一睹風采,見了後便都嘲笑說:「原來以為田文是個魁梧的大丈夫,如今看到他,竟是個瘦小的男人罷了。」

田文聽了這些揶揄他的話,大為惱火。隨行的人跟他一起跳下車來,砍殺了幾百人,毀了一個縣才離去。這也是孟嘗君的一個污點,這事要是放在平原君和信陵君身上,絕對是一笑而過。

戰國四公子之孟嘗君,是追逐名利還是治國大才

合縱攻秦,攻入函谷關

孟嘗君痛恨秦國,公元前298年,孟嘗君率領齊、韓、魏三國之兵,攻入秦國的函谷關,到了鹽氏。秦國求和,以山西臨汾之西南的武遂還給韓國,今風陵渡所在之地的封陵還給魏國。

這點幾乎和大秦帝國之崛起演的差不多,在戰國後期,很少有人能夠領兵打入函谷關的,孟嘗君算是一個,也是風光一時。

促成五國伐齊,滅掉母國,之後絕嗣

隨著田文的名聲進一步提高,田文專權也進一步加強,以至於天下知有孟嘗君而不知齊王,齊湣王感受到了來自田文的威脅,借田甲挾持案,嫁禍田文,田文恐懼,就到了魏國,魏昭王任用他做宰相。

戰國四公子之孟嘗君,是追逐名利還是治國大才

田文從此痛恨齊王,公元前284年,在田文的配合下,魏國同西邊的秦國、趙國聯合,幫助燕國攻打併戰敗了齊國。齊湣王逃到莒,後來就死在那裡。齊襄王即位,當時田文在諸侯國之間持中立地位,不從屬於哪個君王。齊襄王由於剛剛即位,畏懼田文,便與田文和好,與他親近起來。

田文去世,謚號稱孟嘗君。田文的幾個兒子爭著繼承爵位,隨即齊、魏兩國聯合共同滅掉了孟嘗君的封地薛邑,田文絕嗣沒有後代。

本文由昨日學堂原創發布,昨日讀史記(三十五),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昨日學堂 的精彩文章:

戰國四公子之首信陵君,比其他三位強在哪裡
毛遂自薦,膽略勇氣具佳,可惜死的冤枉
戰國四公子之平原君趙勝,比電視里的故事多了去了
人屠白起之死,白起的三宗罪

TAG:昨日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
三國版本的戰國七雄:董卓是秦國,袁紹是魏國,曹操是趙國,其他四國是誰?
越國吞併吳國,連敗齊國,卻為何最終沒能名列戰國七雄?
戰國四公子——孟嘗君
戰國七雄中,楚國和齊國誰更強大?
戰國七雄之一,魏國的由來
秦朝滅亡之後,戰國七雄都能復國,最強的秦國為何無人復國
戰國七雄最弱國國君後代,張良輔佐之人,其子也叫韓信!
戰國最強亡國之君居然是他?
戰國雄主,躬身納賢,慧眼辨才,魏國由此強大
為何有些人認為戰國初期秦國是小國,而商鞅變法是秦國的無敵光環?
戰國七雄裡面趙國和秦國竟是同一個祖先,看樣真的是手足相殘
戰國版「勾踐」,被敵國滅國後,卻靠著敵將的孫子成功復國
決定戰國格局和走向的六大關鍵之戰:四大強國衰退,秦國獲益匪淺
為何說戰國四公子是六國最大的毒瘤,除了信陵君沒一個好人
為何說戰國四公子是六國最大的毒瘤,信陵君卻不算其內。
戰國七雄的最強的是秦國,最弱的卻不是韓國,這個國家比韓國還差
王翦是秦國名將,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後世之人對其多有讚賞!
戰國七雄中唯一的姬姓諸侯國,實力不強,卻是秦滅六國的最大助力
戰國四公子之孟嘗君,心胸狹隘濫殺無辜,死後被兩國聯合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