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6個智慧與美貌並存的女醫生!

6個智慧與美貌並存的女醫生!

一組數據顯示,早在2014年,中國女醫師人數就已接近執業醫師總數的50%。向女醫生們致敬!


作者 |丹萌


來源 |"醫學界"微信號

1849年一個寒冷的冬夜,28歲的伊麗莎白·布萊克威爾接過了日內瓦(紐約)醫學院的博士學位證,查爾斯·李教授從椅子上站起來,親自授予了她羊皮書,並向她深鞠一躬。


這個鞠躬,標誌著美國歷史上,或許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有女性拿到醫學博士學位。


一百多年後的今天,當你走進醫院,看到那些身穿白大褂、懷揣聽診器的醫生們無論是剃著小平頭還是留著飄逸的長髮,似乎都很正常了。


一組數據顯示,早在2014年,中國女醫師人數就已接近執業醫師總數的50%,對醫學發展的貢獻不可小視。

作為世界上最早出現女醫生的國家,時逢「三·八」婦女節,《醫學界》帶你盤點一波女性醫學大家的巾幗風采。


1


金韻梅


中國第一位留洋女醫生


金韻梅出生於寧波一個普通的牧師家庭,但2歲時,一場疫病襲擊寧波,她的父母和奶奶相繼離世,後被美國傳教士麥嘉締收養。


1882年,18歲的金韻梅進入紐約附屬婦幼醫院女子醫學院,這所大學正是美國第一和第三位女性醫學博士布萊克威爾姐妹創立的,她有幸成為中國第一位女留學生。


布萊克威爾姐妹的故事在當時鼓勵了無數有志從事醫學事業的女性,4年後,金韻梅以一等學位畢業,在紐約婦幼醫院任住院醫師3個月,後在費城、華盛頓和紐約等地進一步學習。

6個智慧與美貌並存的女醫生!


1906年,袁世凱在天津開辦一所面向婦女兒童的醫院「北洋女醫局」,邀請金韻梅擔任「北洋女醫學堂總教習」,次年又創建北洋公立女醫院(局)附設北洋(長蘆)女醫學堂。


1916年,學校改名為天津女醫局附設護士助產學校,金韻梅兼任校長,潛心致力於醫學教育事業,將在國外學到的近代醫學科學知識經驗傳授給國內學生。


金韻梅因肺炎在70歲時去世,去世時將所有積蓄捐給幾家教育機構。她一生輾轉世界各地,但一生致力於醫學教育,不忘中國使命。

6個智慧與美貌並存的女醫生!


2


南梁北林


有她們接生,生孩子最放心



「萬嬰之母」林巧稚的故事,從醫的人大多不會陌生。


她是北京協和醫院第一位中國籍婦產科主任,首屆中國科學院唯一的女學部委員(院士)。


她一生親手接生了5萬多名嬰兒,培養了眾多優秀的醫學後輩,卻為了忙碌的醫學事業,終身未嫁。

6個智慧與美貌並存的女醫生!



3


梁毅文這個名字,就稍顯陌生。


1899年,美籍女醫生富馬利發現當時的一些女患者不敢向男醫生求醫,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培育女西醫師的女醫校,取名「廣東女醫學堂」,後改名「夏葛女醫學堂」。


梁毅文在1919年走入這裡,5年後畢業,後在1931年獲費城女子醫學院學博士學位。


她從醫之初就立下了這樣的理想:要做一名不為錢的好醫生。一生從事婦產科專業的臨床和研究長達67年,接生孩子無數,梁毅文與林巧稚並稱「南梁北林」,並與林巧稚、上海的王淑貞共同成為中國婦產科三大奠基人。

6個智慧與美貌並存的女醫生!



在當年,梁毅文待病人如親人是有目共睹的。據說,有一次,產房來了一位難產急需手術的產婦,梁毅文得悉後,飛奔過去,下樓時不慎踩空,從樓梯上倒栽下去,之後又立即爬起來跑去產房指揮搶救。


她的左臂在那次摔倒中骨折,但還是看手術進行了三個多小時,母子平安,同時另一台已預約的重大手術正等著她主刀,她不顧疼痛地投入到第二台手術中。


術後,左臂已腫脹得袖子都脫不下來。


這是梁毅文留給後世為數不多的故事。如今人們回憶起她,喜歡用一個詞,「不著文字」,除了專業著作、翻譯,她幾乎沒留下什麼額外的文字,只是聽說,當年許多產婦都說:「有梁醫生接生,生孩子最放心。」


4


楊崇瑞


中國婦幼衛生事業的開拓者



同樣是婦產科醫生,楊崇瑞的人生則走上了另一條路。


她1917年畢業於協和醫學院並獲得醫學博士學位;1925年,她被選送到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進修婦產科,被國際婦產科權威威廉教授視為自己最好的兩名學生之一。


但揪心於國內廣大農村婦幼衛生工作,她毅然回國,並離開了精耕10年、卓有成績的婦產科臨床工作,轉入當時不為一般人重視的群體保健事業。


1929年,她多方呼籲,排除困難,籌建了北京國立第一助產學校和附屬產院,1933年又創辦南京中央助產學校,親任校長,把「犧牲精神,造福人類」定為學校「校訓」……


她在全國陸續建起了60餘所助產學校,培養了大批婦幼衛生人才,填補了我國婦幼衛生事業的空白。

6個智慧與美貌並存的女醫生!



1948年,楊崇瑞被國際衛生組織聘為聯合國婦幼衛生組副組長,但第二年她就聽說了新中國成立的消息,毅然放棄了聯合國的高薪和要職,輾轉回到祖國,並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第一任婦幼衛生局局長。


她在20-30年代幫助建立了初級衛生保健的基本原則,這些基本原則在1978年世界衛生組織和兒童基金會召開的「通過初級衛生保健達到人人健康」的會議上得到了國際認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早在30年代初,她就預見到了人口問題的嚴重性,提出「限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的主張,主編《節育訊》,創辦「節育指導所」,堪稱我國倡導計劃生育的先驅。


她一生終生粗茶淡飯,過著儉樸的生活,臨終前,她把一生積蓄的6.9萬元和書籍雜誌全部捐贈給國家。


5


史軼蘩


臨床內分泌學界第一位院士



史軼蘩是我國臨床內分泌學界的第一位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從醫60年,她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醫學中。


1946年,史軼蘩考入燕京大學醫預系,畢業後進入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工作。

6個智慧與美貌並存的女醫生!



內科住院醫師工作不僅繁忙,而且瑣碎,史軼蘩卻憑藉著紮實的功底和極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很快脫穎而出。


比如那個著名的「抽枕頭」的故事,就是在史軼蘩帶心內科師妹時提出的。她在查房時問:「一個心力衰竭的病人,經過你的治療後,怎麼判斷他的病情是比進病房時好還是壞?有什麼具體的現象能夠說明?你應該怎麼做?」師弟師妹們嘰嘰喳喳地討論,她只是走到床前,把原本墊在病人身後的兩隻枕頭抽去一隻,詢問病人是否仍感覺舒服。


「原來不能平卧的,經過治療可以平卧,這個簡單的現象就能說明病人的病情有所緩解。」

6個智慧與美貌並存的女醫生!



1956年,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內分泌組從胃腸組獨立出來,1958年內分泌科正式成立,那是我國第一個內分泌專科,史軼蘩根據自己的興趣,進入內分泌組,師從內分泌專家劉士豪;再之後,內分泌科進行分組時,她被分到了垂體組。


幾乎是從零開始,史軼蘩帶領團隊開展激素分泌性垂體瘤、特發性生長激素缺乏症、男性內分泌性性功能減退症等疾病的防治研究,完成了一系列具有系統性、完整性、創新性的研究成果,並在臨床醫學領域「罕見」地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6個智慧與美貌並存的女醫生!



同時,她還關注病人的心理健康,一項對身材矮小兒童行為問題和心理學問題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近1/5的患兒存在心理障礙,這種心理問題反過來又會影響治療的效果。史軼蘩主張,對矮小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必須輔以積極有效的心理治療。


6


陳賽娟


與丈夫一起登上Cell封面



陳賽娟的學醫種子是在17歲那年埋下的。


那一年,她進入上海第五絲織廠,工廠離家遠,她每天要步行45分鐘,其間要路過上海第二醫學院(現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看到那些師生,她的心中開始升起一份期待:「將來能當個醫生為病人治病該有多好啊!」

6個智慧與美貌並存的女醫生!



1972年,她如願以償,進入上海第二醫學院,並在後來認識了未來伴侶陳竺。


1983年,她同陳竺結為伉儷,86年,她毅然拋下2歲的兒子追隨陳竺,赴法國巴黎著名血液病研究中心聖·路易醫院血液病研究所進修。


在法國,她學習細胞遺傳學核型分析的方法,在「費城染色體」陽性的急性白血病中鑒定了一種新的分子畸變,發表多篇論文,成果喜人。許多朋友因此勸他們留在法國,但陳賽娟還是與陳竺一同選擇回國。

6個智慧與美貌並存的女醫生!



當時的瑞金醫院雖然條件不如法國,但陳賽娟還是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與合作,建立了完整的細胞和分子遺傳學技術,儘可能創造條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包括用全反式維甲酸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在臨床上的巨大成功。


2003年,陳賽娟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今年,她還與陳竺院士一起登上了《Cell》雜誌封面。

6個智慧與美貌並存的女醫生!



向這些女醫生致敬!


版權申明:本文為"醫學界"微信號原創內容,轉載需經授權,並在文前顯要位置標註作者和來源。(歡迎界友轉發朋友圈)


責任編輯:Alice


過往的君子給我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 的精彩文章:

醫生搶救3歲孩子後,忍不住發了條消息……
罰款2萬多!醫生拖延病歷歸檔被罰慘了
一份價值33萬餘元的術前談話記錄……
年門診量30萬,這家社區醫院「逆天」了!
3·8節醫護版《朗讀者》,她們都聽哭了!致從醫路上的女紙

TAG:醫學界 |

您可能感興趣

貌美女醫生
產科里的男醫生
被封「全世界最美女醫生」,日本超美女醫科生神似佐佐木希!
病房中最美的婚禮:生命最後10小時和女友完婚,醫生為證婚人,眾人含淚獻唱!
靜醫生備孕: 15個素食備孕指南,生個聰明健康的素寶寶
醫生多年的總結,健康養生的幾個小方法收好不謝!
21歲女生確診宮頸癌,就交過一個男友,醫生:就是這個男友害的
醫生都羨慕!中老年身體健康的8大特徵,你符合幾個?
產科醫生:胎肚形狀與胎兒性別有關係?肚圓生女孩,肚尖生男孩
醫生的愛,醫生的責任
靜醫生備孕:子宮內膜異位症與懷孕的那些事兒
韓女子體內發現「異物」,過安檢必響,網友:無良的醫生
病態美:女生追求的蝴蝶背,醫生眼裡是種病
5種食物對健康有神奇功效,美國醫生都推薦!
直擊婦產科的男醫生:一度因職業對女性產生心理障礙,影響戀愛
靜醫生備孕:遺傳病也會「重男輕女」?
醫生力薦的的養生食物,滋補健身、延緩衰老,全吃過請給個贊
兒科醫生:1歲內的寶寶,這4個健康隱患最容易被忽視
80後醫生患癌:世間最偉大的不是醫生,而是與死神搏鬥的病人
【送護膚品啦】城野醫生,真是個醫生!在日本有多家激光美容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