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皇后死亡,她的兒子們為啥都不哭?可悲啊
1931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時,裕仁天皇剛剛30歲,他最頭疼的問題不是國事,而是家事,生育皇嗣的問題。
結婚10年,生了4個女兒,沒有兒子繼承皇位。大臣們在考慮推舉他的弟弟當天皇。
這段時間是裕仁家庭壓力最大的兩年。
大臣們給他海選美女納妾,以續香火。但他表示,寧願沒有兒子,也不納妾。
裕仁 良子 和孩子
皇位問題怎麼辦?
一次,他媳婦良子抽泣著問他這個問題。
裕仁輕聲寬慰她說,沒事的,沒有兒子,「不是還有秩父宮嗎?」
秩父宮,裕仁的弟弟雍仁,比自己小1歲。
說出來這話,說明他心理上已做好讓位的思想準備。
但此時他才30歲,生育還有很多可能。
在這裡,其實延伸出一個問題:裕仁有什麼心結,讓自己恪守一夫一妻,死不納妾?
裕仁 良子
他跟媳婦良子是青梅竹馬同學,他們的婚姻經歷很大的阻力,最後才走到一起,他們的婚姻有感情基礎。但感情因素只是一方面。
日本皇室歷史上,實行一夫一妻的,並非裕仁開先河。而是他的父親,大正天皇,嘉仁。
嘉仁一生體弱多病,但媳婦節子爭氣,結婚後連生4個兒子。
根據皇室規定,生下的皇子在滿月後就被抱走,由獨立的宮內機構養育,由精挑細選的老師教育。其原因是「溺愛下的皇子,得不到很好的教育」。
嘉仁
正是這個原因,天皇的童年很孤單。試想,缺少母愛的孩子,成長起來後會有什麼樣的心理缺陷?
可悲的是,皇子皇女大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畸形」成長起來的。
母子父子見面,像進行一個儀式一般,有固定的時期,經人安排才可會面,大概是每周一次。以及逢年過節喜慶之時。
那時的研究尚無證明母愛對一個人的影響多麼深遠。
順便說下,中國皇帝大概也是這樣。晚清皇帝溥儀曾回憶說,「雖然我有很多位母親,但我從來不知母愛為何物。」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年後的裕仁對親情極為渴望,對家庭極為看重。不缺吃穿,皇位無憂,維護一灣親情,成了他的生活追求。
裕仁夫婦和兒子明仁
再一個原因是,怕孩子「母親」太多。
他的父親嘉仁原本有14個兄弟姐妹,是他爺爺明治天皇與不同的妃子所生。但由於內宮爭鬥激烈,不少孩子難以倖免,最後傻的傻死的死,只活下來1個嘉仁,還是個精神病。皇室基因缺陷是一方面,但內宮女人爭鬥,殃及子女,也是非常可怕的現實。
所以,到了嘉仁這裡,就娶一個老婆。到了裕仁這裡,就直接堅持一個老婆好。
「母親」多了不好,性命危險。母愛少了也不好。
節子和兒子們
缺少母愛的裕仁兄弟,有多大的心理傷害呢?
1951年,當裕仁的母親,貞明皇后節子逝世時,他的兒子都沒有哭泣。裕仁的一個弟弟後來告訴日本作家河原敏明說:
「當我母親過世時,我一滴眼淚也沒流;但當我的侍女辭職時,我非常難過,以至於無法停止哭泣……」
【飛春讀傳,一個專註歷史名人傳記的原創號】


※連生4個女孩,皇室無後,日本天皇為啥堅持一夫一妻制?
※驚艷了我的神,美國世博會上慈禧畫像是這樣!她為啥要親自參展?
※慈禧晚年最在乎的事,和所有老人一樣,一句話無限悲涼
※日本軍官對屬下說出戰爭實情,鬼子立即崩潰,徹底喪失鬥志
※為每個美國將領配3個侍女!日本人一席話,美國又收回了此要求
TAG:飛春讀傳 |
※媽媽在打麻將,孩子在身邊死亡竟渾然不知…每個人都該看看!
※為過毒癮他們寧可餓肚子,等待他們的卻是死亡
※別親了,又一個小寶寶因親吻死亡?!哎,可以不要隨便嚇唬媽媽們嗎?
※母親怕留疤拒絕剖腹產,近一天都生不下孩子,導致孩子不幸死亡!
※狠心母親將孩子從高樓摔下死亡,得知背後真相,都覺不可思議!
※墳坑都挖好了!死亡男子大叫坐起!事情最後結果,卻讓人憤怒!
※可怕!一個日本女人用《死亡筆記》害了自己丈夫!這個網站可能就要被封掉了……
※瞪誰誰懷孕!大佬們「死亡之瞪」就問你怕不怕
※孕婦三年生倆孩子,都因為缺氧死亡,父母到底做錯了什麼?
※「捂月子」致孕婦死亡!不洗澡,不吹空調?要命還是要坐月子?
※無論你怎麼想像死亡,它都不是你以為的樣子
※「捂月子」導致孕婦死亡?!不洗澡,不吹空調?要命還是要坐月子?
※如果小貓咪不是餓死的,那它死亡的原因是什麼呢?
※死亡在身邊!養個孩子到底是有多難?日本父母總結家中這些東西都有可能害死小嬰兒!
※母狗剛找來食物,卻親眼見證孩子的死亡,最一張沒有人看了不哭!
※爺爺怕死亡孩子過的不好,自殺前殺死兩孫子,太無知!
※这些做法都可能导致君子兰的叶黄、死亡,你还在做?
※面對親人的死亡,我們該怎麼做?
※為啥美國人的癌症發病率、死亡率都在下降?原因竟然在這裡!我們也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