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姿上的中醫養生
中醫學認為:正確的睡覺姿勢應該是向右側卧,微曲雙腿。《論語》有言:「寢不屍」,「睡不厭屈,覺不厭伸」,意指睡眠以側曲為好。除此之外,古代名醫孫思邈的《千金要方·道林養性》中也有寫到:「屈膝側卧,益人氣力,勝正偃卧」。《老老恆言》也有所云:「如食後必欲卧,宜右側以舒脾氣」。
現代醫學對此也有合理的解釋:
因為,這樣,心臟處於高位,不受壓迫;肝臟處於低位,供血較好,有利新陳代謝;胃內食物借重力作用,朝十二指腸推進,可促進消化吸收。同時,全身處於放鬆狀態,呼吸勻和,心跳減慢,大腦、心、肺、胃腸、肌肉、骨骼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氧氣供給。
除了特別推薦的右側卧姿勢之外,古人還有所謂「側龍卧虎仰攤屍」說法,可緩解不同的癥狀。一起學習起來吧!
1側龍
側龍即側睡,在臨床上,胃不和的時候,卧就不安。側卧的時候,不管是左側卧或右側卧,都是在養肝氣,人一卧,血就歸到肝里去了,血暢通後就睡著了。
2卧虎(趴睡)
即趴著睡,和老虎睡法一樣。道家比喻龍就是肝,肺就是虎;一個主血,一個主氣,卧睡的時候是養肺氣,增強肺臟機能。
3仰攤屍(仰睡)
就是人仰面朝天躺在床上,無拘無束,這種睡法最舒服。
基本上,當人肝氣不足時,喜歡「側卧」;肺氣不足的時候,喜歡「趴卧」。而「攤屍睡」(仰睡)是最健康、最自然的睡法,這種睡姿,後背跟床板密切地接觸,五臟六腑處在一種很平靜自然的狀態,這樣氣血經脈流通就會很祥和。
雖然,右側卧在古代醫書中有明確記載並被推薦。但是實際上,人們在整夜的睡眠過程中,不可能固定在一個姿勢,到一定時候就自行翻身或改變四肢的位置,以求得舒適的體位。現代醫學則更多提倡,如果在睡眠過程中,只要能迅速入睡,沒有不舒服的感覺,掌握一個卧位就可以了,不必太拘泥,開心就好。
反正,睡著的人總是能睡的著,給ta說睡姿並沒有什麼卵用……只是舒服與不舒服的問題。
點擊播放 GIF/65K
而睡不著的人呢……
溫馨提示
把把脈線下醫館國醫匯中醫診所
將為社會各界人士提供優良的中醫就診服務。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 許鳳全將長期坐診國醫匯中醫診所
許鳳全
全國第三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2007年榮獲突出貢獻專家稱號。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參編醫學專著5部,參與國家級課題3項,獲得省級科技成果獎三項,參與完成了「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重大疑難疾病中醫防治研究。
在治療失眠、抑鬱、焦慮、耳鳴、腦鳴、(偏)頭痛、自汗、盜汗、關節炎、原發性高血壓、心臟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征、亞健康狀態、腸易激綜合征等多種心身醫學疾病積累了較豐富的臨床和科研經驗,為廣大心身疾病患者解除了病痛,多次收到患者錦旗和表揚信。
預約方式:


※清明上的中醫養生
※春困、乏力?中醫輕鬆教你擺脫!
※要私密,更要健康!
※經典小兒推拿手法,輕鬆學起!
※一起身,就頭暈,這是病嗎?
TAG:把把脈 |
※立夏上的中醫養生
※淺談中醫的睡眠養生
※清明上的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經絡養生操
※中醫養生:睡前六個小動作,養心養生助睡眠
※中醫養生——大暑如何養生
※床上養生:哪種睡姿最養人
※小滿上的養生
※拔罐里的養生知識,中醫健康養生!
※養生之法-睡眠養生
※中醫養生保健
※營養與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 夏至如何養生
※道家養生:善養生者,上養神智、中養形態、下養筋骨
※中醫養生與腫瘤預防 中醫養生方法都有哪些
※中醫養生:腳底按摩養生法
※中醫養生:中老年人養生之十五「常」
※中醫養生中的那些小技巧?
※中醫養生:養生食療進補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