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物 | 唐朝丟了67年的這塊領土,此人僅用一晚就把它奪回

人物 | 唐朝丟了67年的這塊領土,此人僅用一晚就把它奪回



歡迎讀者轉載分享到朋友圈,其它公號如需轉載,

請回復『

轉載

』了解事項。





大唐忠良張議潮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李彥




這一年是大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距大唐帝國河西走廊最後一個據點沙洲(今敦煌)被吐蕃攻取已經過去了六十七年。漢冠已變,鄉音混雜,當年孩童早已成白骨青灰。




十月時節果熟粟出,前往沙洲城內的漢人突然增多,例行鎮守的吐蕃蕃將對這些變動卻視而不見,只顧未時二刻關閉城門回營歇息。這一晚,沙洲城內靜謐的星空下涌動著不安。




天泛白,一隊身披重鎧的士眾迅速朝南門聚集,守夜的吐蕃軍卒這時才發現形勢不對,朝領頭的火把迎去。燈火閃爍間,一支支長箭從黑暗中射來,城頭的蕃軍紛紛應聲倒下。




被一箭射穿的蕃將死前看得十分清楚,為首射箭的正是常與其把酒作樂的漢人首領張議潮,而到嘴邊的「唐人反了」卻已經喊不出來。




張議潮身披堅銳,目光堅定的指揮手下將城門蕃軍屠殺殆盡,登上城樓振臂一聲,大量漢人云集於城門之下,隨即呼號四起。




伴隨著信號的發出,黑暗之中瞬間湧現出萬千火光,隨之而來的便是沙洲城內吐蕃士卒此起彼伏的慘叫聲。





(圖)張議潮,張議潮(799年3月11日一872年),唐朝節度使,民族英雄。

張議潮率領沙州各族人民起義,驅逐了盤踞河西地區上百年的吐蕃,以大唐節帥之名克複瓜、沙等十一州。






01




唐大曆五年(公元770年),劫後餘生的大唐王朝尚未從安史之亂中恢復過來,雄踞青藏高原的吐蕃趁機拿下涼州、甘州、肅州、瓜州後,舉大兵直撲河西最繁華之地沙洲。




沙洲也稱敦煌,其名字來源自「敦,大也,煌,盛也」,早在漢代與涼州便以富裕聞名於河西走廊。後又經過唐王朝多年的悉心發展,《資治通鑒》記載:「是時中國強盛,自安遠門西盡唐境萬二千里,閭閻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可見沙洲之繁盛。




安史之亂後,唐廷為平定內亂將河西諸軍精銳盡數撤回內地,吐蕃趁勢先取涼州,將河西與長安之聯繫斷絕,唐廷忙於內亂根本無力抗衡。隨即吐蕃將領尚綺心兒領兵十餘萬進逼河西中心沙洲,沙洲刺史周鼎知曉朝廷無力救援,一面堅清壁野、回城固守,一面迅速遣使赴回紇請兵,然而此時的回紇也是自身難保,前後一年援兵仍未到達。




被圍困一年後的周鼎認為孤城難守,召集手下將領商議毀壞城池,率軍東奔。當時城內的軍事首領兵馬使閻朝知曉周鼎有棄城之意,便親自捉拿周鼎,在沙洲人民前將其縊殺以示堅守之心,之後自領州事率領將眾抵抗吐蕃包圍長達八年。




八年之餘,沙洲城內軍糧睏乏,閻朝下令用州府綾綢一段換取糧食一斗,沙洲百姓紛紛拿出存糧響應號召。閻朝見此大喜,未曾想到民眾存糧豐裕且抗敵之信念依然強硬,便安下心來繼續死守待援。




此時正處唐德宗建中五年(公元784年),大唐剛從安史之亂脫身,更為甚者在前一年即建中四年爆發涇原兵變,唐德宗被趕出長安並被叛軍包圍一月有餘,所以唐廷根本無心也無力顧及河西之地。而此時的吐蕃國勢大增,河西繁榮之地已盡數掌握,只剩中間沙洲一城,因此也能放心地長期圍困。




茫茫大漠之中,一脈唐民孤城就這樣又堅守了兩年有餘,此時的沙洲城內糧草軍械全部用完,已經無力再抵抗吐蕃。閻朝在得到吐蕃不遷徙沙洲人民的承諾下,無奈開城出降。自此,堅守十一年的沙洲城最終仍然淪陷。





(圖)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是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促使唐代開始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由於發起反唐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02





自建中元年(公元781年),吐蕃舉大兵歷時十一年攻下大唐在河西最後一塊領土沙洲後,河西、隴右一帶就徹底從唐王朝版圖中被分裂出去。沙洲漢族人民的生活便從天堂墜落到了地獄,而張議潮便是其中一部的漢人首領。




佔據了河西後的吐蕃對漢人的暴行令人觸目驚心,史料記載吐蕃「每得華人,其無所能者,使充所在役使,輒黔其面;粗有文藝者,則涅其右臂,以候贊普之命」,「令穴肩骨,貫以皮索,以馬百蹄配之」,唐民甚至為奴而不得。




建中元年(780),作為唐使的韋倫與吐蕃會盟歸鄉途中,經過河隴地區,當地漢民聽聞故國來使,紛紛前來拜見,「皆毛裘蓬首,窺覷牆隙,或捶心隕泣,或東向拜舞,及密通章疏,言蕃之虛實,望王師之若歲焉」。甚至還有早年隨王師出征,敗亡散落在此的耋耄老人拉住唐使,「問天子安否?今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說完已是老淚縱橫不能言語。




吐蕃在河西進行慘無人道的統治,作為當地漢人首領的張議潮早已忍無可忍,一直私下結交豪傑,募兵籌劃歸唐。




時過境遷,經過唐武宗多年慘淡經營,大唐已有中興之像,而此時的吐蕃卻因為贊普王位之爭陷入內亂,大將擁兵相互攻伐,國勢大頹。大中二年張議潮抓住時機於沙洲順勢振臂一呼,漢人聞之百應,便發生了文章開頭的一幕。一夜便將沙洲光復,沉陷六十七年的敦煌終於再次回歸大唐。




為了及時獲得唐廷的支援,張議潮拿下沙洲後便立即遣十隊信使,手持十份相同文書,各自從不同方向朝唐都長安進發。




河西走廊南面是巍峨雄壯的祁連山脈,北面是黃沙大漠,東面臨近唐國境被吐蕃封鎖,可知十隊信使所歷艱險。萬般艱難之下,唯獨由敦煌高僧悟真率領的一隊從東北方向貫穿茫茫大漠,到達天德軍鎮所(今內蒙烏拉特前旗)。天德軍防禦使李丕聽聞張議潮起義一事,大為驚嘆,在其庇護下,歷時整整兩年的這一隊使者終於在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成功到達長安,朝堂上下大為震撼,皆讚歎連連。




張議潮知曉使者歸都不易,唐廷一時也難以發兵相助,便整頓兵甲,發展生產,做好獨自應敵的準備。同時利用吐蕃內亂勢窮,在吐蕃河隴兩大勢力尚婢婢和論恐熱之間縱橫捭闔,到大中五年接連率領沙洲軍眾收復瓜州、伊州、西州、甘州、肅州、蘭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等十一州之地,河西走廊除涼州以外已盡數被收復。同時恢復了元氣的唐廷也派軍收復了陷於吐蕃多年的三州七關,一時河西關隴遙相呼應,大唐聲威大振。




大中五年八月,張議潮派其兄張議潭為使者,攜十一州地圖再次前往長安告捷,為表示對唐廷忠心,特留張議潭於長安為質,朝廷大為感動將其封為金吾衛大將軍。




自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河西完全淪喪之後,河西走廊便成大唐心中陣痛,唐憲宗之後歷代君王都試圖收復河隴,再造帝國之榮光。然而終忙於內政紛亂,根本無力企及。熟料萬里之外的西域竟有如此英雄人物,以一己之力復千里河山,河西唐民淪陷敵境近七十年,仍能一心繫國,實為難得。




唐宣宗李忱接見使者聽聞張議潮奇蹟後,頗為驚喜,大讚「關出西將,豈虛也哉」,便以其為「歸義軍」節度使,全權掌管這十一州的行政軍務。




與唐廷接洽後的張議潮更加振奮,守備治下十一州抵抗吐蕃入侵之餘,歸唐之心更加強烈。而河西之地周邊民族眾多,勢力交錯會於一處,事物雜亂,張議潮「朝朝秣馬,日日練兵,以備凶奴,不曾暫暇」。




大中十年,吐蕃不甘失敗,盤踞在沙洲附近的吐渾王趁九月麥熟前來劫糧。張議潮迅速點兵前往迎擊,吐渾王深知議潮軍事能力超眾,本意只圖劫糧,不敢應戰。歸義軍在西同附近追上敵軍,蕃軍一交鋒便知不敵,一路潰敗。議潮下令諸軍窮追不捨,行徑千餘里一直追趕到吐渾國境,吐渾王無奈之下只能迎戰。




議潮急令將士分軍整隊,揮展旌旗,鼓聲雷動。步兵兵分兩陣,左右上前合圍敵軍,議潮率精騎手持白刃,於陣中待步兵分道後爭先突進,直踏敵陣。一時黃沙漫起,狼煙衝突,唐軍再顯天兵風采,而處于歸義軍包圍的蕃軍早已勢窮、一擊即破,「蕃戎膽怯奔南北,漢將雄豪百當千處」。




獲勝後的張議潮抓住吐渾宰相三人,於眾軍前梟首,隨後全軍齊奏《大陣樂》,慷慨而歸。




「旗隊渾如錦繡堆,銀裝背嵬打回回。先教凈掃安西路,待向河源飲馬來。」






(圖)吐蕃曾長期統治河西走廊,張議潮率沙州(今敦煌)民眾起義,推翻吐蕃統治令唐朝恢復河西疆土,張議潮部眾被封為歸義軍






03




掌管河西政務的張議潮在接連擊破吐蕃圍攻,將局勢打開以後再也按捺不住歸鄉之情。張議潮可以說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沙州人,自小受到吐蕃的嚴厲掌控和文化傾浸,只能從老人口中得知大唐何等盛世,但僅憑老人早已模糊的記憶卻足以令其馳思遐想。




大唐漢民之榮光不斷激勵著年輕的議潮,驅使其於壯年之時舉旗一方,如今逐漸步入晚年的張議潮歸國念想卻更加強烈。




但此時連接河西和祖國的樞紐涼州仍被吐蕃佔據。一心歸國的張議潮不再猶豫,於大中十二年八月二日,命其侄張淮深率精銳七千直指涼州,兵貴神速四日便到城下。可這最後的歸鄉之路卻走的異常艱苦,吐蕃深知涼州之重,派遣重兵駐守,歸義軍從大中十二年至咸通二年歷時三年才將涼州拿下。




涼州一役因文獻缺失不能詳知其過程,但這歷經艱辛的一戰卻對大唐王朝控制河西關隴具有決定性的意義。自此之後,河西關隴連成一片,「西盡伊吾,東接靈武,得地四千餘里,戶口百萬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舊」,唐之中興,自此方成。




歸國路途已被掃清,但作為鎮守一方的節度使是不能輕易離開治所的,張議潮只能時時面東興嘆。咸通八年,議潮苦等良久的歸國之事終於出現了轉機,他留守京師為質的兄長張議潭去世。依唐舊制,大將在外,必有親近留質京師,已近古稀之年的張議潮毅然決然將河西政務交由侄子張淮深,忠誠赤子終於踏上了歸國之路。




議潮到達長安之時,滿朝文武嘆頌,唐廷授以右神武統軍,晉位司徒,享以厚遇。




咸通十三年八月,民族英雄張議潮安度五年後,於長安駕鶴西去,享年七十四歲。耗訊傳至河西,萬眾悲念,四境齊哀。






04




蒼山巍巍,大漠茫茫,華夏再興,司徒歸闕。雖漢之蘇武,不承其功;明之吳雲,無享其名。張議潮以彪炳萬世的壯舉,成為中華民族三千年歷史長河湧現出的無數民族英雄中極為閃耀的一個。




願如此英雄人物,不再沒於青竹,謹以此文,以表崇敬。




「稿酬作者招募」點擊詳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詩詞 | 古詩詞里愛情的十種境界
事件 | 歷史上第一個敢公開承認錯誤的皇帝,竟是一場騙局?
魏晉名士為什麼愛吃五石散?其實它就是春藥
民國最窩囊總統,孫中山卻稱此人為「民國第一偉人」

TAG:歷史大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唐朝丟了67年的這塊領土,此人僅用一晚就把它奪回
唐朝丟了67年的領土,此人一晚上就把它奪回
唐朝丟了67年的領土 此人一晚把它奪回
花10000多買了只狗,當天夜裡就遭賊了,名表現金都在,就丟了它
那年,我哭的像是丟了魂的人
粽子千萬別這麼吃!年年都有人因此丟了命
這些年,我們每個人都丟了這10件東西,看的好想哭啊
這兩人和領導下棋都贏了,一個丟了腦袋,一個成了名家
為了當皇帝,把自己爹丟了,一氣這下,他跟人吵了二十年
蔬菜這麼做,營養全丟了!99%的人都做錯了
6月的「龍鬚」是降暑瘦身的良藥,但99%人都把它當垃圾丟了
90%婚後不幸的女人,都是丟了這種能力
這麼做菜營養全丟了,99%的人都做錯了!快轉給家裡掌勺的人!
女人,千萬別丟了這幾件寶貝,值得一看
走丟了20多天,被壞人虐待拔了牙齒,奄奄一息的被寵主找到時
貓咪走丟了19個月,回來第一件事居然是大睡一場
一個干金融的跟我說他媳婦丟了,只要我找到就給我15萬 | 夜行實錄0049
這張錯版幣價值380萬,弄丟了就再也不可能一夜暴富了!
只為在皇宮請人吃頓飯,他就謀反,結果丟了100多人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