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末狀元實業家張謇的尷尬科舉舞弊,其背後究竟有何貓膩?

清末狀元實業家張謇的尷尬科舉舞弊,其背後究竟有何貓膩?


文 | 劉典


「高考移民」這個詞語,相信各位朋友都有聽說過。說的是在高考前夕,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數線差異以及錄取率的高低,通過轉學或是遷戶口的辦法到分數線相對較低,錄取率相對較高的地區去考試。其實這種做法由來已久,在古代的科舉考試中,時常會看到它們的身影。



清末狀元實業家張謇的尷尬科舉舞弊,其背後究竟有何貓膩?


雖說這招在過去有著不小的風險,因為古代的考生必須要互相做報,一個考生犯了事兒,其他的考生也要跟著一起倒霉,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大家檢舉的積極性都非常高。但無論怎樣的嚴防死守,總還是會有幾條漏網的大魚,就好比我們下面要說的這位張謇,他是清末的狀元,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實業家。他在參加童生試的時候,就是冒充籍貫考中的。


他原本是江蘇省海門縣常樂鎮人,當時的海門是屬於通州,由於祖上世代務農,沒有參加科舉之人,於是就在老師宋璞齋的建議下,認了一如皋人為祖父,並改名為張育才,同治七年,在如皋參加的科舉考試,並順利通過,最後獲得了秀才的稱號。



清末狀元實業家張謇的尷尬科舉舞弊,其背後究竟有何貓膩?


按道理說考中秀才是件很值得高興的事兒,但誰曾想,他冒認的祖父是個抽大煙的主兒,為人陰險狡詐。在得知張謇考中秀才的消息後,藉機向他們家勒索錢財,從而使得張家的原本小康之家變得是負債纍纍。這還不算,一旦遭到拒絕,「祖父」還會向官府告發張謇不孝。最終忍無可忍的張謇主動請求革去自己的秀才身份,讓其回通州原籍重考。他的這一做法得到了一些正直官員的支持,最後經禮部核准,張謇終於在同治十二年被劃歸通州本籍秀才。


再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的,參加鄉試成為舉人,最後在慈禧六十大壽舉行的恩科會試中,中得狀元。


除了張謇之外,歷史上還有一人堪稱這方面的代表,那便是大名鼎鼎的白居易。



清末狀元實業家張謇的尷尬科舉舞弊,其背後究竟有何貓膩?


據《白居易年譜》中記載,白居易的祖籍是在山西,生於河南,戶口則是隨他爺爺,屬於陝西省渭南縣下邽鎮,按道理說他應該參加陝西渭南的科舉考試才對,可他鄉試那年去的卻是安徽宣城。按照當時的法律規定,所有參加科舉考試的人員必須在戶口所在地報名,所以說這種行為是違法的。那麼他為何要冒險干這事兒呢?主要就是因為當時安徽的錄取率比較高。


還有大詩人王維也是一樣,他原本應該是在本貫(籍貫地)蒲州(今山西永濟市西)考試的,但由於他善彈琵琶,頗得某位公主的歡心,於是在其干預下,跑到了京兆府去參加考試。柳宗元在《送辛生下第序略》中就曾說過:「京兆尹歲貢秀才,常與百郡相抗。」意思就是說首都地區的錄取率非常高,一個小小長安城中錄取的人數竟然能夠跟一個大省中所錄取的人數相當。


除了唐朝,兩宋以及明清也是如此。北宋時期江南的考生多而錄取少,北方的考生少而錄取多;明清時則是內地的考生多而錄取少,邊疆的考生少兒錄取多。



清末狀元實業家張謇的尷尬科舉舞弊,其背後究竟有何貓膩?


北宋時期的文學大腕歐陽修就曾給皇帝寫過一封信:「東南州軍進士取解者,二三千人處只解二三十人,是百人取一人。西北州軍取解至多處不過百人,而所解至十餘人,是十人取一人。」意思很明顯 了,錄取率低的地區比例是100:1,高的地區則是10:1。地域的差別如此之大,考生們自然眼紅,於是一個個便冒著違法的風險,紛紛玩起了高考移民的小遊戲,白居易不過是其中一個比較著名的玩家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媛媛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揭秘:義和團最後是如何把自己忽悠死的
此人當上皇帝之後,一下就追尊了二十七代祖宗,堪稱歷史之最
清朝時期的總督和巡撫究竟有多大的兵權?

TAG:媛媛說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晚清愛國實業家竟因奇葩原因不準科舉,後因一副對聯被慈禧賜狀元
晚清愛國實業家,因奇葩原因不準科舉,靠一副對聯被慈禧賜狀元
科舉狀元,書法也有狀元范!
這是最後一場科舉,也是最後一份狀元的文章
歷史上最後一位科舉狀元是誰?他能當狀元,是因為有兩個人太倒霉
福建最後一個科舉狀元,不小心發現了一塊破石頭,竟當場下跪
此人是科舉最後一名,慈禧卻要選他當狀元,原因令人痛恨
宋朝曾有位皇子偷偷參加科舉,竟然還得了狀元,這個人是誰呢?
劉墉科舉奪冠,乾隆卻不想讓他當狀元,只因他有一個很厲害的老爸
武則天養男寵不務正業,竟然也對科舉做出巨大貢獻?
你知道哪些作弊技巧?看看古人是如何科舉舞弊,各有手段
清代最後的科舉試題
秦檜干預了兩次科舉,想讓兒孫當上狀元,為何又臨陣退縮?
古代科舉考這些,這位皇帝出的題最妙!
清代是如何處理大規模科舉舞弊案的?
古代就有實名制,韓愈因相貌問題科舉落第,歷史冷知識
清朝另類的科舉,同樣是進士出身但含金量很低
中國古代科舉場上的幸與不幸,學霸們中狀元的那些喜與悲
一代鬼妖大師的悲喜人生,為何卻始終在科舉考試之中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