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古今方劑大小論

古今方劑大小論

今人以古人氣體充實,故方劑分兩甚重,此無稽之說也。自三代至漢、晉,升斗權衡,異同,以今較之,不過十分之二。(余親見漢時,有六升銅量,容今之一升二合。)如桂枝湯,傷寒大大劑也。桂枝、芍藥各三兩,甘草二兩,共八兩為一劑。在今只一兩六錢,又分三服,則一服不過五錢三仞零。他方有藥品多者,亦不過倍之而已。況古時之葯,醫者自備,俱用鮮者,分兩以鮮者為準,干則折算。如半夏、麥冬之類,皆生大而干小。至附子,則野生者甚小,後人種之乃肥大,皆有確證。今人每方必十餘味每味三四錢,則一劑重一三兩矣。更有熟地用至四兩一劑者,尤屬可怪。古丸藥如烏梅丸,每服如桐子大十丸,今秤不過二三分,今則用三四錢至七八錢矣。古末藥用方寸經匕,不過今之六七分,今服三四錢矣。古人用藥,分兩未嘗從重。(《周禮·遺人》凡萬民之食,食者人四,六斗四升曰,四共二石五斗六升,為人一月之食,則每日食八升有餘矣。蓋一升只二合也。)二十年來,時醫誤閱古方,增重分兩,此風日熾。即使對病,無氣不勝藥力,亦必有害,況更與病相反,害不尤速乎?既不考古,又無師授,無怪乎其動成笑柄也。古今方劑大小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少銀專欄 的精彩文章:

三陽上下氣血多少形狀篇
氣能生血血能藏氣
陽明少陽論,醫論結合方論

TAG:吳少銀專欄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方劑詳解|小柴胡湯
淺析中醫經典方劑-半夏瀉心湯
淺析古人傳下來的中醫方劑-金水六君煎
中醫經典必背:方劑歌訣,探秘方劑智慧!
祛濕利水經典方劑五苓散
遙遙牌便當,白頭翁湯中藥方劑
一甲復脈湯中藥方劑
定期分享一個藥典古方001(十全大補湯——補氣血方劑,四君子湯和四物湯的衍生)
中醫經典必背:方劑歌訣,輕鬆領悟方劑智慧!
中醫方劑——竹葉柳蒡湯
中醫方劑詳解|桂枝湯
想當好中醫要先背方劑
中醫十大名方之補中益氣湯,治療脾胃虛弱的方劑為何能治便秘?
獼猴桃醫藥方劑選
中醫經典必背:方劑歌訣,快速領悟方劑智慧!
有趣兒的中醫方劑名稱來源,青龍白虎笑黃龍
中醫傳世名方劑白虎湯——石膏與知母的浪漫史
國醫大師方和謙:糖尿病、腹瀉、貧血,這個方劑通用!
方劑背誦七字訣,學方劑就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