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懂《禮記》10句,做「會說話」之人

讀懂《禮記》10句,做「會說話」之人

俗話說: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無論是說多話,或是說錯話,都有可能直接影響到個人的人格褒貶。言由心生,智者慎言,該說則說,適時而言,說話是一門藝術,用心揣摩和學習說話之道,這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

讀懂《禮記》10句,做「會說話」之人



1、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憚也,言足信也。——《禮記·表記》


譯文:君子的舉止要不失體統,儀錶要保持莊重,言語要謹慎,不要說錯話和說不該說的話。所以,君子的外貌足以使人敬畏,儀錶足以使人感到威嚴,言語足以使人信服。

感悟:此句意在說明做人要謹言慎行,對人不要說不該說的活,也不要做不該做的事。這既可以避免授人以柄,招致非議,也是君子的個人修養。事情的成敗得失,很多時候取決於說話之人能否在適當的場合說出適當的話。

讀懂《禮記》10句,做「會說話」之人



2、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反於身,不辱其身,不羞其親,可謂孝矣。——《禮記?祭義》


譯文:一開口說話而不敢忘記父母,因而不說惡毒傷人的話,也就沒人用忿恨惱怒的話說你,然後才能做到不辱身體,不讓父母蒙羞,這樣做可以說是孝了。


感悟:曾子說「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反過來怎樣對待你。對別人惡言相向,別人也會如此對你,這不僅是對自己的不利影響,更是不「孝」的體現,古人認為輕「身」就是輕父母,輕人倫,辱「身」就是辱父母,辱祖先。因此說話之前先想到父母,不要放肆言行,這不僅僅是個人修養的體現,更是「不羞其親 」的要求。

讀懂《禮記》10句,做「會說話」之人



3、言必先信,行必中正。——《禮記?儒行》


譯文:說話必須首先要體現誠信,行為一定要持中端正。

感悟:開口說話,是一件最簡單不過的事,但做到言而有信,言出必行,似乎就不那麼容易了。《論語·衛靈公》記載:「子張問行。子曰: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只有言而有信,言行一致,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如果獲得他人的信任,那麼即使是在蠻荒陌生的地方也會行得通;如果說話不忠誠信實,行為不恭敬實在,就是在本鄉本土,也處處受阻。信用是一個人內心真誠的外在標誌,也是成大事者必須堅守的重要品質。

讀懂《禮記》10句,做「會說話」之人



4、侍於君子,不顧望而對,非禮也。——《禮記·曲禮下》


譯文:禮尚謙,若多人同侍長者,長者向眾人發問,侍坐者當先看看周圍,待他人來回答,不宜率然搶先回答,要察言觀色來對答。少頃,若終無人說話,再來回答長者的問題。


感悟:言由心出,智者慎言,該說則說,適時而言。在與長者說話時,如果還沒有輪到自己說話,不要急著先說,這是極其不禮貌不恭敬的行為,也是急躁輕率的表現。

讀懂《禮記》10句,做「會說話」之人



5、侍坐於先生,先生問焉,終則對。《禮記·曲禮上》


譯文:侍奉先生,如果先生問話,一定要等先生問完,再回答。

感悟:不要打斷先生的話,不要插話。同樣,在與別人交流時,出於對對方的尊重,最好不要主動打斷別人。孔子曾說:「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與人交往,對方沒說完就打斷別人搶先說,是急躁;該自己說了還不說,是隱瞞;不看對方臉色就冒然說,是「眼瞎」。

讀懂《禮記》10句,做「會說話」之人



6、居其位,無其言,君子恥之;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禮記·雜記下》


譯文:處於一定的職位,而沒有在那個職位上提應該提供的意見,是君子就應當感到羞恥;有那樣的言論,卻沒有那樣的行為,是君子就應當感到羞恥。


感悟:這幾句話多用於說明處於一定的職位就應該有符合那個職位的言行。也可用於譏諷居於一定的職位而不稱職的人。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言、行的問題。有些人總喜歡把話說得很大很滿,但總是缺乏行動,更沒有結果。古人非常鄙視這種人。我們生活、工作中,寧肯把話說得樸實、謙虛,也不要自誇。

讀懂《禮記》10句,做「會說話」之人



7、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庫言庫,在朝言朝。——《禮記·曲禮下》


譯文:朝庭之上,言動都要合理。官、府、庫、朝,都是辦公場所。在相應的辦公場所,就要談論所應處理的事務。

感悟:一個人不能圓滑,但要圓融,說話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一個有修養的人,跟不同的人談話,其主題都要符合對方的身份,所談都是合乎道理的事情,這樣就會使對方受益。

讀懂《禮記》10句,做「會說話」之人



8、公事不私議。——《禮記·曲禮下》


譯文:不要在私下偷偷地議論公事。


感悟:有口不以私言,公事當公議、公辦,如果私下議論,則有姦邪謀私之嫌疑。公事私辦不可取,同樣,言其所當言,「公事私議」同樣不是智者所為。

讀懂《禮記》10句,做「會說話」之人



9、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則不可奪志,死則不可奪名。——《禮記?緇衣》


譯文:說話實在而行為有法度,所以活著的時候志向堅定不移,死了以後也不會影響他的好名聲。

感悟:言與行是人主體活動的兩種方式,而語言又是與人溝通交流的最直接方法,《詩?大雅?抑》中有言:「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白圭的斑點可以磨掉,而說出口的錯誤無法挽回,所以說話必須要慎重,不能信口開河,而要因時因勢,實實在在。

讀懂《禮記》10句,做「會說話」之人



10. 君子約言,小人先言。——《禮記?坊記》


譯文:有德行的人謹慎說話,注重干實事,說到做到;品德低下的人妄言妄語,搶先說大話,說到做不到。


感悟:人們常說「小人話雜而虛,君子話簡而實」,老子也說「輕諾必寡信」,他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言不辯,辯言不善」。巧辯和飾美會傷害言語的真實和誠信,不是正道所為。。「實幹勝於雄辯」,任何真理都不是由論辯和互相詰難而生的,欲要達到目標和求知,就要做到實幹,就如詞人陸遊所說:「絕知此事要躬行」,有志之人要謹記於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那些流淌著春意的成語
張大千畫馬,詩情畫意濃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讀《詩經》,做溫柔敦厚之人
見字如見人,唐宋八大家絕妙書法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讀了《禮記》這10句,才知道什麼是「會說話」
讀書明「禮」,《禮記》精選10句
《禮記》這十句告訴你,什麼才叫「會說話」!
讀懂《禮記》這幾句話,方知中國禮儀之大
《禮記》十句話,感悟待人處事
《禮記》精選20句:不學「禮」 無以立
不學「禮」,無以立丨《禮記》精選20句
讀《禮記》總結出來的十四句良言
《禮記》二十四句:人際交往,貴而有禮
《禮記》十大經典名句(讀完獲益匪淺!)
《禮記》:為什麼要為父母服喪三年?
學禮記之,名字稱位如何叫
學禮記之,知人情,懂義理
學禮記之,了解古代之93個國家
《禮記》中的傳世金句
《禮記·中庸》:君子慎其獨也
學禮記之,懂祭祀之器,懂祭服之用
謝娜收禮記,話說,怎麼只看到收禮物
讀《禮記》精華,品中華禮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