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瀕臨破產到世界第一,吊打全球所有零售企業,馬雲看了要沉默,劉強東看了要流淚……
共和君說:
便利店的鼻祖,這才是真的便利。
(本文轉自陳列研習社,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17年零售業的關店潮仍然在繼續,萬達、百盛、沃爾瑪在各自領域響噹噹的品牌無一倖免。但有一個細分行業似乎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反而在逆勢上揚,這個行業就是便利店!
而社長聽說在零售業有一種說法:「世上只有兩家便利店,7-Eleven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一句話就道出了7-Eleven的可怕。
最近日本日經公布的各便利店品牌的經營數據中,7-Eleve即將要超過2萬家了,這是啥概念?這麼跟你說吧,過不了多久,7-Eleve就差不多跟遍布日本的郵局數相當了,這覆蓋能力簡直太!TM!變!態!
7-Eleven作為全球最大的便利店企業,2016年全世界已有近6萬家連鎖店,包括了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6年零售總額達2473億人民幣,總收入為457億,銷售額和利潤額都是全球業界第一,超過全球所有的零售企業。
去年阿里巴巴公司3.6萬多名員工,創造利潤427億人民幣,人均117萬人民幣。不過光在7-11日本公司的8000多名員工,人均創造利潤就有116萬人民幣,堪與阿里巴巴比肩。社長估計馬雲爸爸看了要沉默,劉強東看了要流淚...
在零售業利潤整體走低的大環境下,在日本經濟面臨最嚴重的衰退中,7-11日本公司為什麼能保持連續41年的增長勢頭?為什麼人效能與吸金力一流的阿里比肩?對於7-11高人效的核心,社長發現了這幾個日本7-11經營的秘密。
1、被譽為「國民生命線」的便利店服務
「桃子在冰箱內保存三小時最為甜美」,這句話被印在日本一家 7-Eleven 便利店海報上,以提醒顧客桃子要這樣吃才最味美。初到日本的人,往往很難抵抗這種入微的關懷。
1974 年,日本第一家便利店(7-Eleven)在東京一間家傳酒坊里開出。時至今日,像這樣面積在 60-200 平米之間、步行 5-10 分鐘便可到達。全年 24 小時營業的便利店已經遍及全日本。7-Eleven儼然成為日本消費文化的代表。
(7-Eleven日本的第一家便利店)
雖然在中國也有很多便利店,它們也提供很多貼心的服務,可是最多不過幾十項,而在日本的7-Eleven,你知道么?這個數字達到驚人的1285 種!
7-Eleven在日本提供的服務,從最開始的24小時營業,到支付水電煤、甚至是保險、稅金等各類非公共事業費,以及開設ATM機,收發快遞,到現在的送貨上門,7-Eleven把「便利」幾乎做到了極致。別看種類繁多,但是這些服務都能在「不經意間」就帶來附加的銷售。
社長舉一個經典的例子,就是 7-Eleven 為什麼要將 ATM 機放到自家的便利店裡:按照董事長鈴木敏文的思路,既然 7-Eleven 是一家為顧客提供生活必需品的便利店,那麼每天都要用到的「現金」,也應該是一種便利產品。
這樣大多數利用 ATM 取錢的顧客,都會順便在店內消費;排隊期間順手購物,既能解決需求、又能打發無聊。
社長還記得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期間,7-Eleven震區店鋪在短短7天內就恢復正常營業,為災民提供衛生間、自來水以及生活必需供給,是不是很厲害。
通過這件事7-Eleven讓顧客真正明白了什麼是「近距離便利」。有位日本災民曾對記者說:「即使震感已經緩和,但只要看不到 7-Eleven 的燈光像往常一樣亮起,心中就還是會有隱隱的不安。」這大概就是7-Eleven被譽為「日本國民生命線」的魅力吧。
2、不止是便利更注重細節,把握用戶需求
「消費即是心理戰,零售更是與消費者面對面的心理肉搏戰。」這是7-Eleven帝國的締造者鈴木敏文印在其自述《零售的哲學》中文版封面上的話。
鈴木敏文要求店長在選擇商品的時候,不考慮廠家給什麼優惠條件,而是考慮消費者需要什麼樣的商品。顧客需要什麼產品,我賣什麼產品。 顧客購物怎麼便利,我就怎麼布局,要給消費者最好的體驗。
比如,7-11賣盒飯,有些顧客到晚了,盒飯售罄。這時候,7-11的店員會提醒你,去隔壁的便利店也能買到,有的甚至還給你推薦他們家的那種盒飯好吃。這對很多企業來說是難以想像的,這就好比你去索尼的櫃檯問松下的店鋪在哪樣。
另外7-11很多產品是供貨商提供的,並沒有寫明使用方法。針對這樣的產品,鈴木敏文要求員工自己試吃、試用,然後為消費者提供使用的方法。
他們曾經售賣一種速食麵,包裝上沒寫使用方法。鈴木敏文讓員工自己挨個泡,結果找到了最佳口味的水量,然後貼了一個小告示貼在速食麵的包裝上,告訴消費者怎麼泡。
還比如說糖果,每次有新產品來,鈴木都會要求員工觀察,糖果幾天會化開。然後提示消費者要在幾天之內吃完。這些細緻入微的關懷,在這樣浮躁且匆忙的生活中,確實很難讓人抵抗得了。
社長不得不欽佩日本人對服務的追求。那些整日叫囂用戶體驗的公司,應該面對天空大地捫心自問,能否做到7-11對用戶的真正體貼,哪怕只做到10%也好。
3、開連鎖的最高目的:命運共同體
提起共享經濟,我們都知道mobike、Airbnb等新興企業,但在7-11面前它們都是小!打!小!鬧!
7-11日本公司,只聘用了8000多名全職員工,其餘人員全部都是加盟店、製造商和供應商的僱員。7-11基本沒有自己的直營商店,171家專用工廠沒有一個是自己的,150多座物流中心和配送車輛也不是自己的,但它卻成為近百億人民幣利潤的零售企業。
整個共享經濟體的從業人員總數超過40萬人,其中在加盟店工作的超過30多萬人,服務於工廠、物流配送的人員10多萬人。7-Eleven將工廠、配送中心和加盟店與總部結為命運共同體,前者的利益就是後者的利益,後者的革新與前者的成果直接相關。
其實最牛的共享經濟,就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之間的共享,這種模式的效率和效益遠遠高於閑置的資源做業餘的事的共享,而且體驗更好、更有保障。
(優衣庫線上的訂單,可以到日本大部分7-11商店自提)
資源的價值不在於擁有,而在於使用,只有使用才能體現資源的價值。你知道么 7-11加盟店日常營運所產生的電費的八成由總部承擔;7-11加盟店的盒飯等鮮食商品的報廢損耗由總部承擔15%。why?!!
以夜間照明為例,因為晚上的客人比較少,所以在深夜營業時間段減少照明來節省電費,這種做法看起來似乎行得通。但是,像這樣的店怎麼能讓顧客夜晚安心地走進去呢?
開放空調也是如此。包括7-Eleven在內的便利店門店有許多需要冷藏的商品,假如為了節省一點電費而降低此類商品的溫度管理水平,食品安全安全如何保障?
7-Eleven的模式並不拘泥於眼前利益,而是從長遠的利益,並沒有區分你我的利益,而是共同的利益。因為命運共生才能全心全意。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國內的一些品牌,連而不鎖、鎖而不牢,大部分都只是「連名」罷了。
以「善變」求「方便」這是 7-Eleven日本自創立以來一直遵循「靈活應對變化」的基本原則。40年間從未有過動搖。中國的便利店一直在學習7-Eleven,但為什麼總是學不好,學不會。這可能需要從對經營本質的價值觀上去思考。
最後,社長還要引用鈴木敏文的三句話,獻給所有實體人:
「我們的敵人不是同行,而是隨時變化的顧客需求。」
「改革要從全盤否定開始。」
「妥協即是終結!」


※聰明的人嘴甜,討厭的人會演 而你什麼都不會,所以只能被騙
※商品這樣陳列,銷售額暴漲300%!
※收銀台這麼做,一秒提高店鋪顏值!
※它被稱為「全球最美書店」,虐哭誠品,光靠設計就能月入上億!
※擁抱再緊,也總要鬆開,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愛是為了放手
TAG:美學范 |
※一場大火毀了一座城,卻讓世界看到了加拿大人真實的美與善!
※全球最漂亮的十顆樹,看到第一顆我就愛上這個世界了
※這是我見過世界上最大的彈弓,一般人看著就嚇尿了
※全世界最髒的河流,恆河污染竟到這種地步,還有人直接舀起喝掉
※世界最丑的狗,雙目泛白,看到的人都吐了!
※他做出了世界上最小的花瓶,美到好想咬一口!
※沒想到,世界上有這麼多搞笑的家庭,還全拍出來了
※內涵:這個把自拍玩到極限的騷年,萌哭了全世界!
※狗狗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來搞笑的吧
※世界上竟然有這麼大的鯉魚,是不是看了出乎意料
※到印度,千萬別坐火車,這場面全世界都流汗了!
※只要擁有一輛車輪上的LOFT,我們說走就走,去世界看一看!
※從和果子里,你幾乎看見了整個世界
※這是全世界最危險的公路,看看都腿軟了,你還敢去?
※大病初癒,竟然開了天眼,看到這世界駭人的一面
※大明帝國有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白銀,最終還是垮了!
※從沒見過那麼美的花花世界,簡直好看哭了!
※在你離開這個世界之前,帶你再看最後一場雪……
※這才是罕見的偷拍,整個世界都窒息了!
※她就靠一張白紙,火遍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