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基督王國「分裂」:教皇22世為何被指為異端

基督王國「分裂」:教皇22世為何被指為異端


2017年2月4日清晨,羅馬街頭的海報欄上出現了一張張批評現任教皇方濟各的海報。自從1870年教皇國滅亡後,這種直接公開批評在任教皇的情況在羅馬鮮有發生,所以這些海報一度成為國際媒體關注的對象。雖然在今天的天主教內,教皇一般不會成為公開批評的對象,但是在中世紀歐洲,教皇卻時常公開受到攻擊,甚至被貼上「異端」的標籤。這其中最著名就是約翰二十二世。



基督王國「分裂」:教皇22世為何被指為異端


1314年4月,克萊蒙五世在法國南部小城羅克莫爾去世。同年5月初,選舉教皇的會議在教廷所在地卡龐特拉舉行。選舉團分成三股不同的勢力:加斯科尼(今日法國西南部)背景的樞機、義大利背景的樞機,以及來自其他不同地區的樞機。但是,由於各派勢力的鬥爭,非但沒有選出一位新的教皇,而且還引發了暴力事件。加斯科尼背景的暴徒們在7月24日武裝暴動,他們襲擊卡龐特拉城裡的義大利人,包括義大利的樞機所在的居所,甚至包圍了選舉會議召開的主教宮。這些暴徒在主教宮外面大喊,「義大利樞機主教去死!」,「我們要教皇!」。原本就不團結的義大利樞機們見勢,紛紛計劃逃離卡龐特拉。由於主教宮被一群有武器的人士包圍著,這些義大利樞機只能在宮牆上打洞逃出。這一事件直接造成了選舉團中各方勢力的互不妥協,從而在幾乎長達兩年的時間中都無法選出新教皇。


轉機出現在1316年3月,在法國普瓦捷的伯爵飛利浦施壓下,選舉團在里昂的道明會修院重新舉行選舉教皇會議。巧合的是法王路易十世在6月去世,飛利浦為了北上巴黎,需要儘快處理里昂的教皇選舉。因此,他下令封鎖選舉教皇的修院,直到樞機主教們選舉出新的教皇。在這種壓力下,1316年8月7日,樞機主教們選出出生於法國卡奧爾的雅克-杜艾茲為教皇,他取名為約翰。因為他是第22位取名約翰的教皇,所以又稱約翰二十二世。這位教皇得到了飛利浦以及那不勒斯的羅伯特的青睞,並與他們保持著不錯的關係。



基督王國「分裂」:教皇22世為何被指為異端


教皇約翰二十二世


約翰二十二世加冕成為教皇時候已經是72歲了,據說看上去也是頗顯病態。對於中世紀歐洲人來說,這個歲數無疑已經是相當高齡了。由於前任教皇克萊蒙五世性格軟弱,且欠缺管理才能,教廷一半的收入進入了他親戚的口袋,另外的三分之一又借貸給了法國與英國國王。加之克萊蒙去世後兩年宗座空缺期,教廷管理混亂,約翰二十二世上任時需要面對一系列的財政、管理與外交問題。但是,年齡並沒有成為約翰施展宏圖的障礙。據說,這位年老的教皇在生活上沒有很高的要求,穿著簡單,也不追求生活所需以外的奢華。同時,他有著超群的管理天賦,也曾經在那不勒斯王國積累了豐富的政治管理經驗。此外,他具有絕不妥協的堅定意志力。這些經歷與人格特質都讓重建完整的教廷財政體系這一任務得以順利進行,同時他還加強了教皇的中央集權——比如他跳過主教座堂司鐸直接任命主教,從而讓這些主教成為教皇在地方上利益的代表。約翰二十二世在其任內還致力於提升教廷的獨立性,以及尋求在歐洲國際事務中(特別在義大利)各方勢力的平衡,以保證教皇在義大利中部穩固的影響力。也正因為如此,十九世紀的歷史學家蒙茲(Eugène Müntz)稱他為「無與倫比的管理者」。


雖然約翰二十二世的強硬、自信與極具執行力的領導幫助他達成了完善教廷管理體制的目的,卻也讓他陷入了各種政治與宗教的爭論中。在他任內發生了兩件牽涉教皇的神學爭論。而在這兩個事件中,約翰二十二世都受到了同時代著名神學家的指責,甚至被稱為「異端」。


1331年11月1日,當天是基督教的一個重要節日——諸聖瞻禮,也就是紀念所有的聖人的節日。在阿維尼翁聖母大教堂約翰二十二世發表了一篇講道,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在這篇講道中,約翰認為在耶穌重新降臨這個世界進行最後審判之前,基督教的聖人們都是在祭台之下,默觀基督的人性;只有在最後審判之後,他們才被提升至祭台之上,面對面地看見上帝。12月15日,他宣布在末日審判之前,亡者與肉體分離的靈魂,無法享受永恆的榮富。在1332年1月6日主顯節,約翰宣稱只有在世界的末日審判之時才有對惡人的審判以及耶穌神性的完全彰顯。雖然中世紀有神學家在論述關於肉體復活的問題時,有與約翰相似的觀點,但是基督教主流的觀點還是認為,單個個體死亡後按照其行為接受審判(私審判),而非要等到末日審判(公審判)。


教皇約翰偏離普遍共識的講道激起了許多神學家的強烈反應。比如英國道明會(又譯多明我會)會士瓦雷思(Thomas Waleys)於1333年1月3日在阿維尼翁的道明會教堂宣稱約翰二十二世的講道「讓整個上帝的教會蒙羞」,為了糾正教皇在教理上的錯誤觀點,他會不惜一切,也願意接受所有將受到的懲罰——瓦雷思最後因為其他哲學論點被指為異端,拘禁在教皇宮裡,繼續他的神學寫作,直到1342年被釋放回到英國。而在巴黎的奧古斯丁會會士斯特拉斯堡的托馬斯也遙相呼應。他認為約翰的觀點「震撼了整個基督教世界」。在巴黎大學與牛津大學,神學家激烈討論約翰的觀點,但是大部分的神學家都不支持約翰的立場。比如, 1333年12月,小兄弟會會長奧特(Guiral Ot)在巴黎為教皇的觀點辯護,再次強調即使聖人去世後也不能完全地直觀到上帝,只有在末日審判之後他們才能完全地看見上帝的本質。12月19日,法國國王菲利普六世在巴黎東郊文森的寓所召集至少23位巴黎大學神學家詢問他們關於奧特觀點的立場,根據記載,每位神學家都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而且多數傾向於不贊成奧特所提出的論點。聞名於當時的道明會神學家杜蘭德也參與了討論,可是他也並不支持教皇的觀點。

約翰二十二世的主張並沒有受到大部分神學家的認同,甚至許多神學家都倒向反對教皇的一方。於是就有了下面這幅手抄本上的微型畫(大約完成於1333年春季):



基督王國「分裂」:教皇22世為何被指為異端



畫中四大托缽修會(小兄弟會、道明會、加爾默羅會、奧古斯丁會 )的會士舉起石塊投向約翰二十二世,同時,教皇頭上的天使保衛著教皇,反擊會士


約翰二十二世在神學家中間激起的反對聲浪正為對手巴伐利亞的路易乘機利用。1314年聖神羅馬帝國發生選舉糾紛。這場糾紛發生在盧森堡家族支持的路易與哈布斯堡家族奧地利的腓特烈之間。教皇沒有站在路易一邊。隨後路易在義大利發動的軍事行動,使得教皇與路易的關係惡化。1328年1月,路易佔領羅馬,並在4月立了一位對立教皇尼古拉五世。路易的這一系列對抗教皇約翰的行動,又與另一樁牽涉教皇的爭論有關。

1322年,小兄弟會內部產生爭論,這場爭論的主題圍繞著這麼一個問題:耶穌與他的門徒是否堅守絕對的貧困,以至於棄絕任何的個人與團體財產。小兄弟會的創始人亞西西的方濟各就是以追求物質上絕對的貧窮而聞名,但是隨著團體的擴大,他的繼任人就必須面對如何協調團體的原始精神與團體擴展中所需要的物質支援之間的矛盾。1322年5月30日,在切塞納的米歇爾的領導下,方濟各修會大會在佩魯賈召開,會議認定耶穌和他的門徒堅守絕對的貧窮。此時教皇約翰二十二世對此議題尚在諮詢討論階段,而米歇爾認為精於政治與財政收入的教皇並不會對絕對貧窮有任何真正的興趣。他的行動與魯莽言論激怒了教皇。後者在1323年11月發布教義憲章Cum inter nonnullos譴責佩魯賈會議的決議。約翰二十二世把米歇爾召集到阿維尼翁,並限制他的行動。1328年5月26-27號,米歇爾逃出阿維尼翁,尋求巴伐利亞的路易的庇護。與米歇爾一同出逃的一行人中還有哲學史上以「奧坎剃刀」聞名的威廉-奧坎。米歇爾留下的會長空缺,就是由我們上面提到的那位在巴黎為約翰二十二世辯護的奧特來填補。


這些在路易麾下尋求庇護的神學家在「榮富直觀」爭論中就成了挑戰教皇約翰二十二世的中堅力量。他們指責教皇是異端,是「新的亞略與撒伯流」(兩者皆為早期基督教異端),並且以卡奧爾的雅克來稱呼他。他們甚至宣揚一位異端佔據了教皇的職位。1334年秋,牛津大學神學家不支持教皇約翰的信息也傳達到阿維尼翁。面對來自神學家的責難,約翰申明自己表達的只是個人意見。不過,阿維尼翁教廷內部依然暗潮湧動,一場召開大公會議來審判教皇約翰的計劃正在一些樞機主教中醞釀。


年邁的教皇在此時卻已經走到人生的盡頭。1334年約翰身染重病,12月3日他立下遺囑,並在眾多樞機主教和神學家的見證下部分地放棄了自己關於「榮富直觀」的立場。次晨,九十歲的約翰二十二世離開了這個世界,這位曾經精力充沛、極具政治管理天賦的教皇留給後世的一場爭論——他是否是「異端」,直到今天,但凡有人希望論證教皇在教義上也可以提出荒謬論點,依然會求諸於這樁「前朝故事」。



基督王國「分裂」:教皇22世為何被指為異端

阿維尼翁聖母大教堂內約翰二十二世墓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華志堅談《洛杉磯書評》:今天我們為何要做書評?
連勝國乒三大將奪冠!這位17歲日本少女已是中國頭號勁敵
對話|平野美宇教練:製造國乒頭號對手,模式到教練源自中國
首飛前最後一關:C919完成首次高速滑行測試
「玉泉山顯聖」新解:關羽亡魂為何要向呂蒙索命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CSP2017-徐勇教授:精神分裂症外周血分子標記物研究進展
林彪堂兄在中共地位高原因:教育張國燾放棄分裂
美國大選「二辯」:顯美國分裂與分歧程度之深
韓國執政黨分裂 潘基文屬意黨派成焦點
CSP2017-劉鐵橋教授:對精神分裂症藥物治療程序的思考
特朗普獲《時代》2016年度人物 被稱美利堅分裂國總統
1949年,被分裂了的德國
CSP2016:施慎遜教授談精神分裂症的治療
宗教的紛爭,基督教也會鬧分裂
八國聯軍中有一個稱霸世界的超級大國 如今已分裂成11個小國
德國曾被分裂為314個邦國,最後終於實現了統一!
二戰後從地圖上消失的9個主權國,其中一超級大國分裂為15國!
羅傑·埃爾斯:分裂美國的人
「英拉」被判刑5年,外媒:泰國走向分裂的信號!
普京稱美國政治分裂現象滋長
近代中國國土分裂史:日本鯨吞滿蒙,孫文如何化解?
美國要完!7500萬美國人支持種族分裂
《海賊王》876話分析,布琳人格分裂,終愛上山治
徐勇教授:精神分裂症的治療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