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隆中對》的怪圈

《隆中對》的怪圈

《隆中對》的怪圈



說諸葛亮是個英雄,這一點沒有人會懷疑;說英雄也經常會犯錯誤,諸葛亮並不例外,這一點同樣有人相信。千百年來評騭諸葛亮功過得失的文章、言論不知幾何,其中直言不諱批評諸葛亮缺點失誤的亦不在少數,這種情況早在魏晉時代便已開始,如《三國志》一書作者陳壽就不客氣地指出,諸葛亮「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並說諸葛亮的北伐中原純粹是「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云云。然而它們多糾纏於一些細枝、末節,局限於講他軍事指揮水平不高,用兵過於謹慎膽小,用人不免摻雜個人感情因素,事必躬親以致沒有及時培養好接班人等等,卻放過了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即諸葛亮的戰略思想從一開始就發生了失誤,《隆中對》並不像論者所普遍認為的那樣,是什麼古代戰略預測和運籌思想的典範之作,是傑出軍事智慧的集中體現。恰恰相反,它的基本戰略方針乃建立在虛幻、空想的沙灘上面,即戰略籌劃的前提本身就是錯誤或說是不存在的,故爾在實際操作中註定要碰壁的,正是它構成了諸葛亮一生悲劇命運的怪圈,不論諸葛亮怎麼拚搏,結果仍是跳不出這個怪圈,「有意栽花花不發」,「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只好讓後人一掬同情之淚:「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 《蜀相》)

《隆中對》的核心,是建議處於多極競爭中弱勢地位的劉備集團,乘天下動蕩混亂之際,玩弄厚黑手段,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從劉表,劉璋等人的手中,奪取戰略要地荊、益兩州,同時避免過早地和強敵直接碰撞,「跨有荊、益,嚴其險阻」。在此基礎上調整好各種關係,坐大實力,為逐鹿中原準備條件,「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內修政理,外結好孫權」。然後等到「天下有變」,時機成熟後,再分別以荊、益兩州為基地兵分兩路,進擊中原,消滅曹操勢力,實現所謂「復興漢室」的戰略目標,「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從邏輯上看,這個著名的戰略構想絲絲入扣,天衣無縫,它既有全面具體的戰略預測和分析;又有明確無誤的戰略目標和任務,內容充實的戰略指導思想和戰略方針;更有執行戰略方針,實現戰略目標的基本戰略措施,真的是沒有不料想到的,沒有不安排好的。無怪乎,古往今來,會有那麼多的人對它頂禮膜拜,盡揀最動聽的言辭讚美它!「孔明創蜀,決沈機二三策,遽成鼎峙,英雄之大略,將帥之弘規也!」 (王叡:《將略論》)


可是,常識告訴人們,最完美的東西往往是最虛假的,完美(《孫子兵法》中稱之為「全」)無疑是一種美好的事物,然而正因為它太美好了,太高尚了,故爾只能是「夢中情人」,變得可遇而不可求,在戰略上,如果處處求全,事事求備,就會不分主次,面面俱到,「眉毛鬍子一把抓」,結果顧此失彼,進退難容,雞飛蛋打,兩頭落空,正如《孫子兵法》所講的「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總之一句話,追求十全十美,結果常常是事與願違。《隆中對》的弊病,同樣恰恰在於它的完美,從而成為一廂情願,在實際活動中根本行不通的戰略假設。


這中間的關鍵,在於諸葛亮所設想的劉備集團既要「跨有荊、益」兩州又要「外結好孫權」兩者之間的水火不相兼容。荊州北靠漢、沔兩水,南毗鄰華南,東與吳郡和會稽郡相連,西和巴蜀地區相通,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誰控制了這一戰略要地,誰就可以四通八達,進退自如,攻守皆宜。利益之攸關,使得誰也不肯放棄佔有它的企圖。不但曹操方面要前來爭奪,而且江東的孫權也不會眼睜睜地看著這塊地盤落到劉備的手中。這樣的形勢,決定了蜀漢要在保有荊州的前提之下,維繫和東吳的聯盟關係,只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這就好比一個人借了人家的巨款不還,還要同對方講友誼,套近乎,做好朋友的願望註定要落空的情況一樣。所以,只要劉備一天賴在荊州不走,孫權就會跟他沒完沒了,雙方聯盟破裂,兵戎相見,大打出手乃是絕對無法避免的事情。在這個棘手問題面前,不但關羽這樣的武將計無所出,就是智慧超群的諸葛亮本人也將束手無策。畢竟在現實中魚與熊掌實難兼得,誰都不是容易被算計的傻瓜!

《隆中對》的怪圈



一旦孫劉兩家鬧翻臉孔兵戎相見,不僅「外結好孫權」的願望要徹底破滅,曹操集團可以從中大漁其利;而且從實力和地理形勢等綜合條件來看,輸家也肯定是劉備一方。因為從實力上講,劉備勢力與「立國已三世」的孫權政權相比,處於相對劣勢的地位,實力不逮,在戰爭中自然只能佔下風。從地理形勢來說,荊、益兩州中間隔著大巴山、巫山,交通極為不便,戰事甫起,兩大戰區孤立分割,首尾遙隔,相互間難以支援;而荊州和孫權盤據的揚州,在地理格局上則聯成一片,形成相對完整的吳、楚地區,可以做到進退自如,配合默契。從這個意義上看,地理形勢也是有利於孫權而不利於劉備。與兵要地理條件的不利相聯繫,劉備集團本來兵力有限,而「跨有荊益」,實際上是將有限的兵力再加以分散,這誠屬用兵之大忌。毛澤東指出:「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第106頁),一語道破了其中的癥結。戰局的發展果然證明了這一點,經過江陵之戰和彝陵之戰,孫權不僅一舉剷除劉備勢力的頭號大將關公,輕輕鬆鬆地從劉備手中奪回了荊州,而且還徹底挫敗了劉備重占荊州的企圖,贏得了荊州爭奪戰的最終勝利。


蜀漢勢力「委棄荊州,退入巴蜀」之後,要再北伐中原,完成統一也就失去了基本的條件,這也意味著《隆中對》的戰略目標從此變成了水中之月,鏡里之花。因為巴蜀畢竟是出入不易、偏居一隅的「獨守之國」,用於自守,尚勉強可行,用於進攻則實難思議。這一點古人早就有論說,且是言之成理:「吾嘗觀蜀之險,其守不可擊,其出不可繼,兢兢而自安,猶且不給,而何以制中原哉。」(蘇詢《嘉祐集》卷三《權書》)它的局促與閉塞,決定了蜀漢的人力、物力處於劣勢。用張儼《默記》的話說,就是「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指曹魏),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這一現實,聰明睿智如諸葛亮者當然也心中明白:「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前出師表》)而其主要對手曹魏,卻佔有壓倒性的優勢,「據天下十倍之地」,「據牢城,擁精銳」,真可謂是「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更為不幸的是,諸葛亮所面臨的敵方統帥,恰恰又是同樣具有雄才大略的司馬懿,「所與對敵,或值人傑」。諸葛亮軍事指揮能力上也有欠缺的地方,「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客觀形勢的不利,所遇對手的強悍加上自身指揮水平的局限,使得諸葛亮的北伐之舉雷聲大雨點小,只開花不結果,「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距離《隆中對》的戰略目標是越來越遠。


既然《隆中對》戰略目標和戰略措施之間存在著不可克服的矛盾,「跨有荊益」和「外結好孫權」兩者之間是永遠無法接軌的敗筆,那麼它就是一個無法用具體行動來證實的怪圈,是一座沒有實際使用價值的空中樓閣。脫離實際的理想,便是幻想;不能實現的計劃,等於空談;無法成功的戰略,實屬擺設。諸葛亮走不出《隆中對》的怪圈,這意味著諸葛亮自己終結了《隆中對》的前途。這雖然令人遺憾,但是卻教人信服。

可見,《隆中對》不但不是諸葛亮的光榮和驕傲,相反它倒是諸葛亮人生追求中的一大敗筆。杜甫稱頌諸葛亮「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詠懷古迹》其五),這作為同情之辭,可以理解;但作為篤評之論,當屬臆度。


當然,《隆中對》的不足,並不有損於諸葛亮的形象。在人們的眼裡,諸葛亮的人格始終是極其偉大的,這種偉大,集中體現為崇高之美,悲情英雄,即諸葛亮勇於向悲劇性命運挑戰,是不計成敗、知難而進、鍥而不捨、捨生就義、臨危不懼、九死不悔等高尚道德情操的化身。用他自己的話講,便是「鞠躬儘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裴氏以此表出《默記》)。大家熱愛他,崇敬他,主要不是沖著他的功業去的(歷史上比他功業顯赫的人多得去了,他同時代的曹操論事功就遠遠超過了他),而更多的是出於對他那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英雄人格與獻身精神的仰慕和嚮往,即所謂「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朴民讀史 的精彩文章:

TAG:黃朴民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韓信的《漢中對》與諸葛亮的《隆中對》
諸葛亮的《隆中對》是韓信的《漢中對》的抄襲版?
諸葛亮堅決貫徹《隆中對》,能問鼎中原嗎?
關羽的絕唱之戰,卻令諸葛亮的《隆中對》化為了虛談
歷史演義:當年隆中對,後世又出窩闊台和耶律楚材的「獄中對」
揭秘:諸葛亮的隆中對到底「對不對」?
朱元璋和劉基的房中對,比三國隆中對更牛逼,虎狼相爭論點太經典
魯肅「吳中對」的評價為什麼比不上諸葛亮的「隆中對」?
諸葛亮北伐和隆中對中的北伐是完全不同的
諸葛亮《隆中對》中三分天下 之前已有兩個類似版本
諸葛亮千古一策《隆中對》,對在哪,錯在哪?
他如亂世中璀璨的流星 自比張良 更是有媲美孔明隆中對之布局
諸葛亮《隆中對》中的致命缺陷,毛主席一針見血給了這樣的評價
「隆中對」中暗藏的政治陰謀
毛澤東為何認為蜀國失敗始於諸葛亮的《隆中對》?
三國|都知南陽「隆中對」, 卻不知孫權在江東也有「隆中對」
魏蜀吳三個國家,其實有三個版本的「隆中對」?
被傳唱千年的諸葛亮《隆中對》,竟一開始就出現誤區
"隆中對"與三國時代的地緣戰略 | 地球知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