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媒分析韓國抗議文化的成因和利弊

美媒分析韓國抗議文化的成因和利弊


參考消息網4月2日報道美國石英財經網站3月13日發表記者特里普蒂·拉希里題為《韓國的抗議文化取得成果,但其根源絲毫不值得羨慕》的文章稱,新聞曝光韓國總統朴槿惠受閨蜜擺布後,從去年10月開始,韓國人每周都舉行集會,抗議朴槿惠。去年12月,首都光化門廣場舉行大規模集會,幾天後,韓國議會表決決定彈劾朴槿惠。上周五,法院維持表決結果不變。


聽到消息後,韓國人自然又來了一番遊行集會,基本都是慶祝勝利,不過也不乏一些支持朴槿惠的遊行。


周末,一些美國人問自己,在反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這件事上他們是否應當向韓國取經。

然而,談到抗議,韓國卻屬於個別案例,原因是,抗議在韓國司空見慣。政治學家說,在韓國,人們參加抗議並非參加一下就回歸正常生活,而是把抗議活動變成日常生活。


文章稱,去年倒朴集會達到高潮時,《外交政策》雜誌指出:「無論是領導人還是民眾,都非常了解他們有權走上街頭宣揚自己的不滿,他們經常這樣做,以至於聲勢浩大的集會對參加者來說似乎平常至極。」


另外,抗議在韓國也是一種家庭活動。為了向下一代灌輸對領導人保持警覺的傳統,韓國人經常帶孩子參加抗議。在去年11月的一次抗議活動中,有一個人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記者說:「我帶孩子來了,以便讓她親眼目睹民主的操作。」抗議人群散去後沒有留下垃圾。


韋爾斯利學院政治學教授凱瑟琳·穆恩說,這些策略是經過數十年沉澱形成的———有些經歷往往是痛苦、危險的。例如,上世紀80年代,韓國人在抗議軍政府統治和虐待的過程中與催淚瓦斯和警察對抗並且獲勝。韓國的抗議文化起源甚至可以更早地追溯到1919 年韓國針對日本的統治宣讀獨立聲明。

文章稱,1960年,韓國爆發抗議,反對美國扶持的一名獨裁者,促使這名獨裁者流亡。1987年,當政的軍政府領導人企圖指定繼任者,遭到民眾抗議,不得不同意舉行選舉。


穆恩說,韓國結束獨裁統治後,圍繞新聞自由、貿易政策、農民權益以及美國駐軍等廣泛目標,人們通過抗議活動來體現表達異見的自由。


穆恩說:「抗議運動實際上變得非常有威力。」「民眾不再懼怕被關押、被虐待,甚至可能獻出生命。」


文章稱,正是這些經歷造就了這五個月的抗議。雖然檢察機關已經開始調查朴槿惠的閨蜜是否利用她的政治關係強迫企業集團捐錢———她正在受審但否認了所有指控,但是抗議者卻一點也沒有放鬆。他們一周接一周地抗議,帶有老道的表演感。


聖誕節前後,人們打扮成聖誕老人,帶著包有禮物的盒子參加抗議,高呼「禮物歸孩子,手銬歸朴槿惠」。新年前夜的抗議讓步給新年焰火慶祝活動。在另一次裝置藝術活動中,抗議者擺出了救生衣,代表在2014年渡輪災難中喪生的韓國學生。韓國的渡輪慘案引發民眾對朴槿惠的憤怒。

可是穆恩說,這種嘆為觀止的持續不斷的街頭抗議與其說是令人興奮,倒不如說是令人不安。


她說:「我發現對韓國抗議的這種美化令人不安。如果治理結構運作順暢,公民一般會通過體制內程序表達自己的關切———比如拜訪當選的領導人和訴諸公堂等。走上街頭宣揚不滿是政治機制運作失靈的一個表現。」


反對羨慕韓國抗議的理由


文章稱,還有一些跡象表明,韓國除了抗議外,還在發展一切別的民主程序,比如建立網站幫助韓國人聯絡當選官員,敦促他們彈劾朴槿惠。不過,穆恩說,韓國人大多極其不信任領導人及政府機構,所以才如此嚴重地依賴抗議,而不是其他民主行為。她說:「美國人不應完全羨慕韓國人通過這類大規模抗議找到解決辦法的傳統。」


事實上,美國人大多不參加或者不願參加無休止的街頭抗議,是民眾對制度的信心仍然處於良好狀態的表現。如果這種信心消失,他們可以從韓國借鑒一些讓運動長期化使用的辦法。這包括讓抗議具有通常與工作有關的那種效率和規劃,進行人員劃分,輪換抗議,方便有工作在身的人參加抗議。例如,個人或組織可以在某個指定地點抗議一個小時,然後由另一個地點接著抗議,穆恩稱之為「接力式」抗議。

在美國,要想通過抗議說服共和黨控制的國會啟動彈劾程序,恐怕永遠不會成功。但是,美國的抗議有其他益處。紐約大學法學教授羅德里克·希爾斯在博客上說,民眾抗議對於賦權低層法官和官員,對可能違背憲法的行政令表明立場至關重要。


希爾斯在法院裁決叫停禁止七個穆斯林國家人員進入美國的行政令後撰文說:「將數百萬示威者拋到街頭,大規模抗議活動的組織者可能賦予那些非民選官員骨氣,不然他們恐怕會懼怕民選官員的施壓和報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英媒:美應承認中國南海軍事優勢 避免意外滑向戰爭
漂亮也是戰鬥力!越軍文藝部隊美女多
從甲午到淞滬:這家軍火商幫中國抗日
越軍特工部隊號稱叢林變色龍?曾炸沉美航母
忽必烈為啥重視海軍?只因攻宋教訓太慘痛

TAG:參考消息 |

您可能感興趣

英國如何抗拒美國的文化殖民?
被低估的「文化綠洲」——香港漸成國際文化藝術中心
中國企業的「會議」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民族特質和風采的民族文化
外媒:美聯航事件背後的美國特權文化
科普 中國文化和美洲文化同根同源
文化丨中國文化 國粹的遺留 麻將
中國的「福」文化
盤點那些成為韓國文化遺產的中國國粹
韓國和中國不同的文化對比
美國人文主義與中國新文化運動
中國的「門」文化
韓國拔河申遺成功,中國文化「被韓國」了多少
中國文化裡面的最文化1
樓宇烈: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人文化成」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聯合利國文交所與湖南省藝尚源文化達成戰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