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和書的那些糗事兒

我和書的那些糗事兒

我和書的那些糗事兒



我出身貧寒之家,長輩沒有留下什麼經典古籍。父親只讀過幾年私塾,十五六歲就到上海去拉黃包車,他留給我千字文、三字經、百家姓等幾本殘破的線裝書。我上學之初,曾經懵懵懂懂看過。我怕少掉,連同其它雜書,用繩子吊在門間的桁條上,不受潮,老鼠咬不到,別人難拿到,可是時間一長,繩子爛斷了,書捆子掉到吃飯的小桌子上,打翻了粥盆,糝兒粥潑了一桌子。家人罵了我一頓之後,避著我把一捆舊書給賣了,我好恨啊,卻又無奈,嚎哭了一場。後來,我在姐夫家裡發現了類似的幾本舊書,儘管被蟲子蛀破、老鼠咬破,我還是把它們要回來了,總算挽回了部分損失。

那個時代,能向家裡要到錢繳學費、書本費,拿到預訂的書籍簿本,就了不起了,哪有錢再給你買其他的書。五年級畢業那年的暑假,我到上海父親那裡,一天跟隨父親到本家去有事,看到桌子上有一本《初中投考指南》,我好奇地打開來一看,真好啊!語文上有升學考試必須考的項目,如容易讀錯、寫錯的字詞,什麼題目的作文,怎麼做,每個題目附上幾篇範文,而算術(那時小學不叫數學)學科,模擬了一系列升學考試題。那時小學算術沒有引進代數方法解題,如什麼流水問題、植樹問題、盈虧問題、雞兔同籠問題,一律要用四則混合運算方法解題,這是我最頭痛的。而這本書,一一列出完整的解題方法和步驟,我如獲至寶。我以為這本書是我堂弟的,就拿回去趕快抄一抄,如果追著要,我就還過去,不要,就歸我。哪知道,我才帶回父親的住所,晚上就追過來了——原來這本書不是本家的,是里弄里另一個學生丟在我本家家裡的,人家急著就要,「格邦人」用很難聽的上海話罵我什麼「江北豬玀」「十塊頭」(小偷)。父親發火了,狠狠打了我一頓。我向父親求饒,讓我抄下主要的,隔天還過去。後來本家跟這街坊打了招呼,我才把這本「寶書」匆匆忙忙摘抄了些主要的。


在海中讀高中時,我常常向任課老師借書。這種行為只能避開耳目。因為那個時代,反對「片面追求升學」,聲勢一直很緊,教我們政治課的班主任是反對「片面追求升學」的急先鋒,把我作為典型,公開批評甚至批判。所以,老師們不敢公開借書給我,我得私下登門。在校內,只能到了宿舍躲在被窩裡,打著電筒看。放了假,白天要到生產隊出工,晚上,在墨水瓶做的油燈下抄書,燈油不夠用,家裡人嘮叨,我只能向鄰居借計劃供應本打火油。抄書總要抄到半夜,第二天早上洗臉發現,鼻子尖兒上黑的!高中階段,我讀到了當時的某些」禁書」。如張恨水的小說《啼笑因緣》,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黑格爾的哲學,荷馬史詩、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雪萊詩選、彭斯詩選等,激起我年少時求知的慾望,影響了我的後來。後來能在文學上取得點滴成績,在縣內較早加入省作協,與早年尤其文革時間偷著讀禁書不無關係。


到我退休的時候,我已經是擁有數千冊書的「富翁」了。可是因為老家的房子年久失修,縣城新住的房子太小,幾個大書櫥放不下,就將就著放在學校辦公樓的頂層,等老家房子修好了,再運回。哪曉得被收廢品的洗劫一空。怎麼形容我當時的憤怒、後悔、無奈都不為過。怎麼補救呢?一是通過回憶,去書店,尤其是舊書攤購買失去的書刊,不論賤貴,但買不到的太多;二是按照我的記憶,上「孔夫子舊書網」尋購,但是,大量的書刊無法復原,記不得書刊期號,網上買不到。所以,我即便想出書,也沒有辦法找全我發表的那些文章了。這個損失是無法彌補的,引為終身的遺恨。


我一生為書所累,可還是痴心不改,糊塗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微生活 的精彩文章:

藏書家的心事
舊書之病
管文蔚的四張中央任命書
我所珍藏的「嘉禾金簡」
南京古物保存所:毀於日寇戰火的南京最早現代博物館

TAG:深圳微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鈐印的那些事兒
我和美女同事的那些事兒
讀書的那些事兒:我的漏萬鈔
看牙的那些事兒
我和宿管阿姨的那些事兒…
霸道的愛,我和總裁那些事兒
瓷磚的那些事兒
關於屁的那些事兒
我知道的孕婦那些事兒
親歷!剖腹產的那些事兒
喝湯的那些事兒
我在殯儀館工作的那些事兒
讀書的那點兒事兒
產後讓你抑鬱的那些事兒
產後讓你抑鬱的那些事兒···
下館子的那些事兒
清明的那些「人」那些事兒
這些事兒都做了,我才是個有故事的老阿姨
伍紹鳳:我與讀書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