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您讀書之《未來簡史》每天一萬字第12集

為您讀書之《未來簡史》每天一萬字第12集



為您讀書之《未來簡史》每天一萬字第12集




為您讀書之《未來簡史》每天一萬字第12集



天使豬:今天講什麼?

唐老蛋:300年前,人們相信上帝,相信宗教,前現代人放棄了力量,他們相信自己的生命有意義,相信他們的生命就是一個劇本,最後好人總能上天堂。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社會的人文主義觀點的主導下,人們不再相信生命的意義,不再相信生命的劇本。


天使豬:是啊,許多人都說我們現在沒有了信仰。


唐老蛋:信仰是什麼?信仰是對虛構想像的共同體堅定不移地相信。科技讓我們知道,我們存在的這個世界是沒有神的,那些只是想像的共同體,目的是為了維護我們的社會秩序,僅此而以。


天使豬:有時我倒是覺得,300年前的人比我們幸福,現代生活就是在一個沒有意義的宇宙里不斷追求更多的力量罷了,想一想都讓人覺得沒有意義......


唐老蛋:赫拉利教授認為,科技會用另一種方式讓人生命的意義再度回歸。


天使豬:真的嗎?快去看看



為您讀書之《未來簡史》每天一萬字第12集



讓我們以墮胎為例。虔誠的基督徒常常反對墮胎,而許多自由主義者則擁護墮胎權,雙方主要的爭議點其實在於事實,而非倫理。不論基督徒還是自由主義者,都認同人命神聖,謀殺是一種可憎的罪行。但他們對某些生物學事實有不同意見:究竟人命是始於受孕那一刻、出生那一刻,還是兩者之間的某一刻?事實上,有些文化甚至認為,就算到了出生那一刻,生命也還沒真正開始。比如卡拉哈里沙漠(Kalahari Desert)的庫恩人(!Kung)和北極的因紐特人(Inuit),都認為人命始於嬰兒得到名字之後。嬰兒出生時,家族會先等待一段時間,如果決定不留下他(可能因為肢體畸形,或因為經濟困難),家族就會把他殺掉。這時只要還沒有舉行命名儀式,就不算是謀殺。 這些文化的人群可能也和自由主義者或基督徒一樣認為人命神聖、謀殺是種可憎的罪行,卻能允許殺嬰。


宗教的自我宣傳往往只強調它們美好的價值觀,只不過,上帝卻往往藏在那些用小字印製的事實聲明之中。比如天主教,總宣揚自己是博愛和同情的宗教,這不是太好了嗎?誰能反對這些事呢?既然如此,為什麼現在不是全人類都是天主教徒?因為如果真的去讀那些小字,你才會發現天主教同時也要求你盲從某個「永遠不會犯錯」的教皇,就算他曾經號令信眾發動十字軍東征、把異教徒綁在木樁上活活燒死時也不例外。這些具體的指示,並不只是來自倫理判斷,而是來自倫理判斷與事實聲明的結合。

當我們從縹緲的哲學領域回歸歷史現實時,會觀察到宗教故事幾乎總是包括三個部分:


1.倫理判斷,例如,「人命神聖」。


2.事實聲明,例如,「人命始於受孕那一刻」。


3.倫理判斷與事實聲明相結合,給出具體的指示,例如,「就算受孕才剛一天,也不得墮胎」。


對於宗教的倫理判斷,科學無法加以反駁或證實;但對於宗教的事實聲明,科學家就大有意見了。只要是事實的問題,例如「在受孕一周後,人類胎兒是否已有神經系統、是否已有痛覺」,生物學家就遠比牧師有資格回答。


為了解釋得更清楚,讓我們深入研究一個真實的歷史案例。宗教自吹自擂的時候對這個案子絕口不提,但這件事卻對社會和政治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影響。在中世紀歐洲,教皇的政治權力無遠弗屆。不管在歐洲何處,只要發生衝突,他們都會聲稱自己有裁決權。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主張,歷任教皇都曾一再提到《君士坦丁贈禮》(Donation of Constantine)。根據這個故事,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在公元315年3月30日簽署一份諭令,授權教皇西爾維斯特一世(Sylvester I)和後繼者永遠控制羅馬帝國西部領土。歷任教皇將這份珍貴的文件留存下來,每當有雄心勃勃的君主、喜爭好鬥的市民,或是桀驁不馴的農民起身反抗時,教皇就會拿這份文件作為強大的宣傳工具。


中世紀歐洲民眾十分尊重流傳久遠的帝國法令,他們認為文件歷史越久遠,就承載著越多的權力。他們也堅信,國王和帝王都代表上帝,而由於君士坦丁讓羅馬帝國從異教領土變成了基督教帝國,因而備受尊崇。如果現在市議會想做的事與偉大的君士坦丁本人所下的諭令有所衝突,對中世紀歐洲人來說,顯然就該服從古代的文件。於是,每當教皇碰上政治上的抗爭,他總是高舉《君士坦丁贈禮》,要求對方服從。雖然也不是每次都管用,但是《君士坦丁贈禮》仍然是教皇宣傳和中世紀政治秩序的重要基石。


如果仔細研究《君士坦丁贈禮》,會發現這個故事是由三個不同的部分組成的:



為您讀書之《未來簡史》每天一萬字第12集


表1 《君士坦丁贈禮》的內容組成部分


古代帝王諭令的道德權威絕對不是什麼理所當然的事,大多數21世紀的歐洲人都會認為,現代公民的期許當然要比那些早已作古的大帝下達的諭令重要。但這種事情沒辦法用實驗或方程式來確認,因此科學根本無法加入這場道德辯論。就算有個現代的科學家時光倒轉700年回到中世紀,他也無法向當時的歐洲人證明,為何不該用古代帝王諭令來解決當代的政治爭端。


然而,《君士坦丁贈禮》的故事基礎不是只有倫理判斷,還有非常具體的事實聲明,而科學非常有資格為之證實或證偽。1441年,天主教神父兼語言學先驅的洛倫佐·瓦拉(Lorenzo Valla)發表了一項科學研究,證明《君士坦丁贈禮》實為偽造。瓦拉分析了這份文件的風格、文法以及所用詞語和片語,證明有些詞語在公元4世紀的拉丁文里根本還沒有出現,很有可能是在君士坦丁大帝死後約400年才偽造出來的。此外,文件註明:「3月30日,君士坦丁第四次擔任執政官,加利卡努斯(Gallicanus)首次擔任執政官。」在羅馬帝國,每年選出兩位執政官,文件以執政官的任期作為年代標記也是慣例。但糟糕的是,君士坦丁第四次擔任執政官是在公元315年,而加利卡努斯在公元317年才首次擔任執政官。如果這份這麼了不起的文件確實是在君士坦丁的時代寫成,絕不可能有如此離譜誇張的錯誤。這就等於美國國父傑斐遜等人把美國《獨立宣言》的日期寫成「1776年7月34日」一樣不可思議。


今天所有的歷史學家都同意,《君士坦丁贈禮》是在大約公元8世紀的時候,在古羅馬教廷偽造而成。雖然瓦拉從未質疑這份古代帝王諭令的道德權威,但他的科學分析確實影響了這份諭令的具體指示,也就是歐洲人應該服從教皇的諭令。


2013年12月20日,烏干達議會通過《反同性戀法》,認定同性戀活動屬於刑事犯罪,某些行為可能被重判到無期徒刑。整件事情得到基督教福音教派的推動和支持,他們認為上帝禁止同性戀行為。作為證據,他們引用了《利未記》18:22(「不可與男人苟合,像與女人一樣,這本是可憎惡的」)及《利未記》20:13(「人若與男人苟合,像與女人一樣,他們二人行了可憎的事,總要把他們治死,罪要歸到他們身上」)。在過去幾個世紀里,同一個宗教故事造成了全世界數百萬人受苦受難。這個故事也可以簡單整理如下:



為您讀書之《未來簡史》每天一萬字第12集



表2 《利未記》中故事的內容組成部分


這個故事是真的嗎?關於「人類該服從上帝」這個倫理判斷,科學家無從置喙。就個人來說,誰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你可能認為人權比神權更重要,所以如果上帝命令我們侵犯人權,我們就不該聽上帝的話;然而,沒有任何科學實驗能夠判斷這個問題孰是孰非。


而對於這裡的事實聲明,也就是要說在3000年前,宇宙的創造者命令智人不得從事男男行為,科學就有許多意見了。畢竟,我們怎麼知道這個主張聲明是真的?參閱相關文獻會發現,雖然這項聲明在書籍、文章和網站中數百萬次地出現過,但一切都指向一個源頭——《聖經》。因此,科學家就會問,究竟《聖經》是誰寫的?在什麼時候寫的?請注意,這是一個事實問題,而非價值問題。虔誠的猶太教徒和基督徒聲稱,至少《利未記》是上帝在西奈山吩咐摩西寫的,而且從那一刻開始,從未有一字增減。科學家又會繼續追問:「但我們怎麼能確定?」畢竟,就連教皇都曾經說《君士坦丁贈禮》是君士坦丁自己在公元4世紀寫的,但事實上卻是在400年後教皇的手下偽造的。

我們現在已經有大量科學方法來找出是誰、在何時寫成的《聖經》。相關科學研究已經進行了一個多世紀,如果對這些發現有興趣,有許多文獻可供參考。歸納這些結論可以發現,多數經過同行評議的科學研究都一致認為,《聖經》是許多不同文本的集合,而這些文本則是由許多不同的人類作家、在他們聲稱所描述的事件過了幾百年之後寫成的,即《聖經》時代過了許久,這些文本才終於集結成一本宗教經典。舉例來說,雖然大衛王的時代應該是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但一般認定《申命記》是在大約公元前620年、在猶大王約西亞(Josiah)的宮廷寫成,並將其作為加強約西亞權威的宣傳活動。《利未記》的成書年代甚至還要更晚,絕不早於公元前500年。


至於說古代的猶太人很小心地保存了《聖經》文本、絕不增刪任何一字,科學家也指出了破綻:《聖經》時代的猶太教根本不是以經文為基礎的宗教。相反,當時的猶太教正如許多中東的鄰近宗教一樣,是典型的鐵器時代異教,既沒有猶太會堂、猶太初等學校,也沒有拉比,甚至連猶太經典都沒有。當時擁有的是繁複的聖殿儀式,多半就是將動物獻祭給一位善妒的天神,希望他保佑人民,並賜予每季雨水和戰爭的勝利。此時的宗教精英是來自祭司家族,只談出身,不論智力。祭司多半是文盲,忙著處理聖殿儀式,無暇書寫或研讀任何經文。


在第二聖殿(Second Temple)時期,另一批對立的宗教精英逐漸形成。他們部分受到波斯和希臘的影響,撰寫和詮釋文本的猶太學者地位越來越高,最終成為我們所知的「拉比」,而他們編纂的文本也成了《聖經》。至於拉比能享有何種權威,則是出於個人的智力,而非出身。這些新的文人精英和舊有的祭司家族之間的衝突已無可避免。拉比的幸運之處在於,羅馬人為了鎮壓猶太起議(Great Jewish Revolt),於公元70年一把火燒毀了耶路撒冷及聖殿。聖殿成了殘垣斷壁,祭司家族霎時失去了宗教權威與經濟權力基礎,甚至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以猶太教聖殿、祭司和英勇戰士為特點的傳統猶太教,從此消失於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個以書籍、拉比和吹毛求疪的學者為特點的新猶太教。學者的強項在於詮釋,而運用這種能力,他們不僅能解釋為何全能的上帝允許自己的聖殿被毀滅,還能說出一套道理,解釋為何《聖經》故事裡的舊猶太教與當時的猶太教大不相同。 5


因此,從目前最科學的證據來看,《利未記》里反對同性戀的看法,反映的不過只是古代耶路撒冷幾個祭司和學者的偏見。雖然科學無法判斷人類究竟是否應該服從上帝的旨意,但對於《聖經》的源頭就有許多話可說。如果烏干達的政客認為,只要兩個男人在一起找了些樂子,創造出宇宙、銀河和黑洞的那股力量就會因此震怒,這時科學就能派上用場,駁斥這個實在沒道理的念頭。


神聖教條


事實上,要分辨倫理判斷與事實聲明並不總是那麼容易。宗教有種麻煩的傾向,即喜歡將事實聲明轉化為倫理判斷,使得原本應該很簡單的爭議變得混亂而模糊。例如,原本只該是事實聲明的「《聖經》由上帝所著」就常常變為道德命令:「你應該相信《聖經》是由上帝所著」。於是,只相信某項事實聲明就成了美德,而懷疑這項聲明則成了罪過。


同時,倫理判斷之中卻又往往隱藏著事實聲明,支持者不會特別去提,因為他們認為這早已是不證自明的事實。於是,像「人命神聖」這種倫理判斷(無法用科學測試),裡面就可能包含著「每個人都擁有永恆的靈魂」這種事實聲明(而這是可以用科學來爭論的)。同樣,美國民族主義者宣稱「美國民族是神聖的」,這種看似屬於倫理判斷的說法,實際上仍是以某些事實聲明為基礎,例如「在過去幾個世紀,美國引領著大多數的道德進步、科學進步和經濟進步」。雖然我們不可能用科學來檢驗究竟美國民族是否神聖,但只要拆解一下這個論題,我們就能用科學來檢驗美國帶來的道德進步、科學進步和經濟進步是否確實高於正常比例。


正因為人類的價值觀里永遠都藏著一些事實聲明,也就讓薩姆·哈里斯(Sam Harris)等哲學家認為,科學能夠解開一切的道德困境。哈里斯認為,所有人的終極價值都是相同的——將痛苦最小化、快樂最大化,因此,所有的倫理爭論都是關於「如何將快樂最大化」的事實論證。 宗教激進主義者想上天堂,是為了快樂;自由主義者想增加人類自由,是因為這樣能得到最大的快樂;德國民族主義者也認為,如果讓柏林控制整個世界,每個人都會更快樂。哈里斯認為,宗教激進主義者、自由主義者和民族主義者之間並沒有倫理上的爭議,只是對於如何達到共同的目標而彼此出現了在事實上的意見不合。


然而,就算哈里斯說得沒錯,即所有人都重視快樂,實際上也很難用這種觀點來平息倫理爭議,特別是「快樂」根本沒有科學上的定義或測量方法。讓我們再次以三峽大壩為例。就算我們同意,這項計劃的終極目標是讓世界成為一個更快樂的地方,該怎麼才能判斷「製造出廉價電力」會比「保護傳統生活方式」或「拯救稀有的白鰭豚」更有益於全球的快樂呢?只要我們還無法真正理解這種意識,就無法為快樂和痛苦制定出通用的度量標準,也就無法比較不同人之間的快樂和痛苦,更不用說跨物種的情況了。十多億中國人享有更廉價的電力時,會產生多少單位的快樂?整個白鰭豚物種滅絕時,又會產生多少單位的痛苦?再回歸到根本,難道快樂和痛苦真的是個可以用數學相加或相減的實體嗎?吃冰激凌很愉悅,找到真愛更令人愉悅,但難道只要有足夠的冰激凌,累積起來的快樂就能等於找到真愛的快樂嗎?


因此,雖然科學在倫理爭論方面能發揮的作用比一般想像的要多,但仍是有限的,至少目前如此。如果沒有一些宗教元素作為引導,就不可能維持大規模的社會秩序,就算是大學和實驗室也需要一點宗教的支持。宗教能為科學研究提供倫理上的理由,也因此能夠影響科學研究的議題以及科學發現的使用方式。因此,想要真正理解科學的歷史,就不能不談宗教信仰。科學家很少會談這一事實,但科學革命的背景也正產生於史上最教條武斷、最褊狹,也最具宗教色彩的社會。

獵巫行動


我們常常認為科學與世俗主義、寬容包容的價值觀有關。但真若如此,我們絕對難以想像科學革命竟出現在早期的現代歐洲。在哥倫布、哥白尼和牛頓的時代,歐洲的宗教狂熱者全球密度最高,而容忍度又是全球最低。科學革命中那些傑出人物生活的社會,驅逐了猶太人和穆斯林,燒死了成批的異端分子,把每個愛貓的老太太都當作女巫,每月滿月之日都要發起一場新的宗教戰爭。


如果你在約公元1600年前往開羅或伊斯坦布爾,看到的是擁有多元文化和充滿寬容的大都市,遜尼派、什葉派、東正教基督徒、天主教徒、亞美尼亞人、科普特人、猶太人,甚至偶爾還有印度教徒,比鄰而居,和平共處。雖然也有意見分歧和爭端騷亂,奧斯曼帝國也經常出現宗教歧視,但和歐洲相比,這裡仍然是自由主義的天堂。如果你再去當時的巴黎或倫敦,看到的會是城市裡充斥著宗教極端主義,只有主流教派得以生存——在倫敦他們殺害天主教徒,在巴黎他們殺害新教徒,猶太人長期被驅逐,而穆斯林連進城都是一種奢望。然而,科學革命卻始於倫敦和巴黎,而非開羅或伊斯坦布爾。


講到現代性的歷史,一般把它視為一場科學與宗教之爭。理論上,科學和宗教都是為了追求真理,而因為各自推崇不同的真理,也就註定有所衝突。但事實上,科學或宗教都不那麼在乎真理,因此兩者十分容易妥協、共存甚至合作。


宗教最在乎的其實是秩序,宗教的目的就是創造和維持社會結構;而科學最在乎的則是力量,科學的目的是通過研究得到力量,以治療疾病、征伐作戰、生產食物。就個人而言,科學家和神職人員可能很在意真理;但就整體而言,科學和宗教對真理的喜好遠不及秩序和力量。因此,兩者一拍即合。對於真理毫不妥協的追求,其實是一次靈性之旅,在宗教或科學機構之內卻很少見。


因此,對於現代歷史更準確的一種看法,其實是科學與特定宗教(也就是人文主義)達成協議的過程。現代社會相信人文主義教條,而科學的用途不是為了質疑這些教條,而是為了實現它們。就算在21世紀,也不太可能有純粹的科學理論取代人文主義教條,但讓兩者目前攜手同行的契約可能會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科學與其他後人文主義宗教之間截然不同的契約。接下來的兩章,將會談談科學與人文主義之間的現代契約。至於本書的第三部分,也是最後一部分,將會解釋這項契約為何正在瓦解,又將由什麼新的契約取而代之。


第6章


與「現代」的契約


「現代性」就是一項交易,所有人都在出生的那天簽了契約,從此規範了我們的生活,直到死亡。很少有人能夠撤銷或超越這份契約,這份契約決定了我們吃什麼、做什麼、想什麼,也決定了我們住在哪裡、愛什麼人,甚至如何死亡。


這份契約乍看之下非常複雜,於是很少有人會去了解自己究竟簽了什麼。這就像下載某個軟體後,有一份使用同意書,裡面有幾十頁的法律術語,可是你只瞄了一眼,就立刻向下滾到最後一頁,勾選「我同意」,接著完全忘了這件事。但事實上,這份契約簡單到不可思議,只要一句話就能總結——人類同意放棄意義、換取力量。

在現代社會之前,多數文化都相信人類是某個偉大宇宙計劃的一部分。這個計劃的設計者是某些萬能的神或是永恆的自然規律,人類無法改變。這個宇宙計劃讓人的生命有了意義,但同時也限制了人的力量。人類就像舞台上的演員,腳本讓他們所講的每個字、所掉的每滴眼淚、所做的每個手勢都具有了意義;但同時也對他們的表演設下嚴格限制。哈姆雷特不能在第一幕就殺了克勞狄斯,也不可能忽然離開丹麥而跑到印度打坐冥想,莎士比亞不可能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同樣,人類也不可能永生不死,不可能免於一切疾病,也不可能一切恣意妄為,這些事情並不在腳本之中。


前現代人放棄了力量,他們相信自己的生命有了意義。對當時的人來說,是否在戰場上英勇戰鬥、是否擁護合法的國王、是否早餐吃了禁忌的食物,甚至是否和隔壁鄰居有了姦情,都被賦予了重要的意義。當然,這會帶來一些不便,但卻能讓人心裡覺得受到保護。如果發生什麼可怕的事,比如戰爭、瘟疫或乾旱,大家還是能安慰自己說:「我們都是在一場宇宙大戲裡扮演著自己的角色,這一切都是神或自然法則的旨意。雖然我們不知道腳本,但可以放心,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有其目的。就算是可怕的戰爭、瘟疫或乾旱,也都是某個更偉大計劃里的場景。而且,我們知道這位劇作家值得信賴,故事最後一定有個美好而有意義的結局。因此,就算髮生了戰爭、瘟疫或乾旱,也都是為了最後的美好結局;就算現在看不到,來世總會等到的。」


現代文化則不再相信有這種偉大宇宙計劃的存在。我們並不是活在高於日常生活的戲劇之中,生活沒有劇本、沒有劇作家、沒有導演、沒有製片人,而且,也沒有意義。就我們目前最進步的科學所知,整個宇宙就是個盲目而沒有目的的過程,充滿各種雜音和憤怒,但這些都毫無意義。我們只是在一個行星上佔據著再小不過的一點位置,存在著再短不過的一段時間,如麥克白所說的那個可悲演員,在台上得意或失意了一會兒,就再也悄無聲息。


既然沒有劇本,人類也不是在什麼大戲中扮演什麼角色,雖然人類還是可能面臨各種可怕的事,但並不會有什麼神來拯救我們,或是讓這一切痛苦有什麼意義。整件事不會有什麼快樂的結局,也不會有什麼悲慘的結局,其實根本就不會有結局。事情一直發生,一個接著一個。現代世界並不相信目的,只相信原因。如果要給「現代性」安個座右銘,應該會是「壞事總會發生」。


但是,如果說壞事總會發生,而且沒有什麼劇本或目的,那麼人類也不用將自己局限於任何預定的角色。只要能找對方法,我們就能為所欲為。除了自己的無知之外,沒有什麼能限制我們。瘟疫和乾旱的背後沒有什麼宇宙意義,我們能夠消滅它們;戰爭並不是通往美好未來的必然災難,我們也能創造和平;我們死後並沒有天堂等著我們,但我們能夠在地球上創造天堂,並永遠活在天堂里。我們只需努力克服一些技術困難。


投入更多研究資金,就能促進技術突破、加速科技進步。新科技會促進經濟增長,而經濟增長又能為科學研究投入更多資金。時間每過去10年,我們就能享受到更充足的食物、更快速的交通工具和更有效的藥物。總有一天,我們會累積足夠多的知識和先進的技術,也能夠發明各種靈丹妙藥,讓人青春永駐、快樂幸福,而且這一切將不會有什麼神靈前來阻擋。


於是,這份現代契約對人類形成巨大的誘惑,但也伴隨著巨大的威脅。「無所不能」似乎是唾手可得,但在我們腳下卻有一個完全虛無的深淵。具體而言,現代生活就是在一個沒有意義的宇宙里不斷追求更多的力量。現代文化的力量是史上最強的力量,而且還在不停研究、發明、發現與增長。同時,現代文化也比以往任何文化感受到了更大的存在性焦慮。


本章討論現代社會對力量的追求,下一章則會審視人類如何利用這種不斷增長的力量、如何以某種方式將意義重新帶回這個無限空虛的宇宙。沒錯,我們現代人曾承諾放棄意義以換取力量,但也沒人逼迫我們實現這個承諾。我們認為自己夠聰明,能夠盡享這份現代契約的好處,而無須付出代價。


銀行家與吸血蝙蝠有何不同?


科技進步與經濟增長攜手並進,進一步推動了現代社會對力量的追求。整部人類歷史中,科學多半是以蝸牛的速度向前發展,經濟更是遭到深度冰封。雖然人口的緩慢增長確實使生產隨之增長,而且每次科學偶有進步,都有可能推動人均經濟增長,但整個增長過程極度緩慢。

如果在公元1000年,100個村民生產了100噸小麥,到了公元1100年,可能是105個村民生產了107噸小麥,這種增長可以說有名無實,既不會改變生活節奏,也不會影響社會政治秩序。今天所有人都在熱切追求增長,但在前現代時期,人們對此卻毫不在意。不論王公貴族、牧師神父還是農民大眾,都認為人類生產大致就是維持穩定,某人想得到更多,就只能偷別人的,而且到了他們的孫輩,生活水平大概也不會有什麼發展。


這種停滯現象,大部分原因在於很難為新計劃籌措資金。沒有足夠的資金,就很難排干沼澤、建築橋樑、開闢港口,更別提培育新的小麥品種、發現新的能源來源,或是開拓新的貿易路線了。當時資金稀缺,是因為沒有信用的概念;之所以沒有信用,是因為人類不相信增長;而之所以不相信增長,正是因為經濟停滯不前。於是,停滯就成了惡性循環。


假設你住在一個每年都會爆發痢疾的中世紀城鎮,你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到治病良方。於是,你需要資金成立一個工作坊,購買藥草和各種罕見的化學品,支付助手薪水,還得前往各地拜訪名醫。另外,在你全心投入研究時,還得養活自己和家人,但你自己沒什麼錢。你想去找當地的磨坊主、麵包師和鐵匠,拜託他們在這期間滿足你的需求;而你也向他們保證,等到你找出治病良方就會財源滾滾,也會還清債務。


但很遺憾,磨坊主、麵包師和鐵匠不太可能同意,因為他們今天就得養活家人,而且對你能否找到治病良方並沒有信心。他們可不是三歲小孩,而且從小到大,他們哪裡聽說過有人能為可怕的疾病找出新的藥物?想得到食物和各種生活必需品,就得支付現金。但你還沒找到這種藥物,而所有時間又都投入研究,怎麼可能有錢?你只好心不甘、情不願地回去耕作,痢疾依舊每年給城鎮帶來苦難,但卻沒人試著找出治病良方,也沒有產生任何交易。如此,經濟沒了活力,科學停滯不前。


到了現代社會,因為人們開始相信未來,促進了信貸這項奇蹟,才終於打破這個惡性循環。信貸正是「信任」在經濟上的表現。如今,如果想開發新藥物,但手上資金不足,我們可以去向銀行貸款,或是尋找私人投資或創投基金。2014年夏天,埃博拉病毒在西非暴發疫情,你猜猜那些忙著開發抗埃博拉藥物和疫苗的製藥公司股票表現如何?它們的股價簡直是一飛衝天。特克米拉(Tekmira)製藥公司的股價上漲五成,百歐克斯(BioCryst)更大漲九成!在中世紀,每當瘟疫暴發,人們只能淚眼望天,祈求上帝原諒自己的罪過;而在今天,如果聽說又有了什麼致命的新流行病,人們則立刻拿起手機,趕快打給股票業務員。對於證券交易所來說,流行病就是商機。


如果有足夠多的人創業成功,民眾對未來的信任就會增加,信用擴張,利率下降,企業家更容易募資,於是經濟增長。因此,民眾對未來更加信任,經濟繼續增長,科學也隨之進步。


這件事說來容易。如果真那麼簡單,為什麼非得一直等到現代社會,經濟增長才開始啟動呢?幾千年來,人類之所以不相信未來會增長,不是因為前人太過愚昧,而是因為這一想法從根本上違反直覺、進化經驗和世界運作的方式。自然系統多半呈現出平衡狀態,而且生存之爭又多半是零和博弈,有一方蓬勃發展,另一方就必會付出代價。


例如,在某個山谷里,每年長出的青草量都差不多。這些青草能夠養活大約1萬隻兔子,而其中動作慢、腦袋笨或運氣差的兔子,又差不多能養活100隻狐狸。如果某隻狐狸特別聰明努力,吃掉的兔子比較多,那就意味著某些其他狐狸可能餓死。而如果所有狐狸忽然都比以前更會抓兔子,兔群數量將會大減,但來年就會有更多狐狸餓死。就算這個「兔子市場」偶有波動,但長遠來看,狐狸絕不會期望每年都能有3%的獵兔增長率。


當然,真正的生態更為複雜,並非所有生存之爭都是零和博弈。許多動物能合作愉快,甚至有些還有貸款機制。自然界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吸血蝙蝠。這些蝙蝠成千上萬地住在洞穴里,每天晚上飛出來找尋獵物。只要發現有鳥類睡著,或是哺乳動物心不在焉,它們就會在獵物的皮膚上切出一個小口,吸血為食。然而,不是每隻吸血蝙蝠每天晚上都能找到受害者,為了應付這種生命里的不確定性,吸血蝙蝠就會彼此「貸血」。沒找到獵物的吸血蝙蝠回家之後,會去找那些運氣比較好的朋友,借一些它們偷來的血。這些蝙蝠對於自己曾把血借給誰記得一清二楚,所以如果哪天自己餓著肚子回家,就會去找那隻欠「血債」的蝙蝠,然後討點血回來。


然而,蝙蝠不像銀行家,它們從不收利息。如果A蝙蝠曾讓B蝙蝠吸過10毫升的血,B蝙蝠就還10毫升。而且蝙蝠之所以「貸血」,並不是為了創立什麼新的蝙蝠業務,或是促進吸血市場增長。因為血液源自其他動物,蝙蝠並無法控制產量的增長。雖然血液市場也有波動,但蝙蝠並不會假設2017年的血量會比2016年增長3%,而且到了2018年還會再漲3%。因此,蝙蝠也不相信會有增長這回事。 1 幾百萬年的進化,人類的生活條件也和吸血蝙蝠、狐狸和兔子相去不遠。因此,人類也很難相信增長的概念。


為您讀書之《未來簡史》每天一萬字第12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使豬與唐老蛋 的精彩文章:

TAG:天使豬與唐老蛋 |

您可能感興趣

2016年讀書總結:《誰著史》戲言之四
恐懼與虛無,看完《未來簡史》,我寫下了這6000字讀書筆記
這是我今年第二篇讀書筆記
2017年讀書28:《胡適四十自述》讀後感
讀書徵文600字
讀書徵文400字
2017讀書之六十五:《蘇東坡傳》
讀書要查祖宗十八代家宅 每日輕鬆一刻7月17日晚間版
第149期:扎堆讀書
讀書過程分三個階段,100天讀完33本書7個秘訣,快速閱讀
第十四次國民閱讀調查公布,2016年人均讀書近8本
2017年讀書計劃第十本——《外婆的道歉信》
2017 六月讀書報告
為什麼單篇未達10萬+,卻每天有100萬人在閱讀書房記?
2017年讀書22:《月亮和六便士》讀後感
清朝皇子讀書堪比高考:每日三四點起床背夠120遍書,苦讀十小時
《傷寒論傳真》讀書筆記之301至315條
2017書單‖八月讀書推薦清單
為你讀書-《好好做父親》·第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