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怎樣活到100歲-人生六十才開始

怎樣活到100歲-人生六十才開始

怎樣活到100歲-人生六十才開始


人生健康的里程碑

大自然給予人類美好的生命120歲,其中0—60 歲是第一個春天,61-120歲是第二個春天。第一春是播種耕耘,辛勤勞作的春天,很辛苦;第二春是收穫碩果,享受人生的春天,很幸福。60歲後,離開了工作崗位,進入了第二春,時間富裕了,空間廣闊了,閱歷豐富了,經驗成熟了,生命得到了全面、自由的舒展,在一定的意義上說,是從「必然王國」進入了「自由王國」。

孔子在談人生時說:「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愈矩」,意思是,只有到這個時候,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才能符合外界的客觀規律,左右逢源,得心應手。英國有句諺語:「人生六十才開始」,也是這個意思,只有到60歲以後,人才能真正感悟、回味,享受人生。六十一個甲子,經歷了風風雨雨、成敗悲歡後,跨進了一個平淡恬靜的新里程。

所以,我認為,在新的時代,人生健康的里程碑應該是:60以前沒有病,80以前不衰老;輕輕鬆鬆100歲,高高興興一輩子。

大自然是無限奇妙的,它的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生命的生老病死猶如花開花落的春夏秋冬一樣,本是自然界的美麗現象。死亡就像出生一樣,都是自然辯證法的勝利,並不可怕。自然的生,自然的走,無病無痛,無疾而終,百歲之後,悄悄離去在睡夢中。但在現實中,大多的人並不是這種按照生物鐘的自然凋亡,而是病理死亡即提前死亡:中年患病,肉體痛苦,精神折磨,身心煎熬,人財兩空。

本應該健康快樂一百歲,實際上我國人均壽命71.4歲,健康壽命62.3歲,名列世界第81位。什麼原因呢? 原因只有一條,就是違背了自然規律,違背了生物鐘,受到了自然的懲罰。

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大森林是人類的搖籃,而人類一直在征服自然,惡化環境,母親身上傷痕纍纍;人類早已遠離森林,進入喧囂的鋼筋水泥城。現代社會的地球生態,人類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劇烈的變化;而人類古老的基因,人的本性卻沒有多少變化。基因學研究表明: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有99.2%是相同的,但生活方式卻迥異。科技的飛速發展,生活方式的劇變和基因、本性改變的滯後,形成了強烈對比,造成了巨大的衝突。社會物質再豐富,但人們的心理不能適應,心靈依然痛苦,生活方式疾病成為當代疾病和死因的主流,也就不足為奇了。


健康是座「金字塔」

(1)四個層次。按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健康是一座有四個層次的金字塔,健康是指軀體的、心理的、社會人際適應的和精神道德上的良好和完滿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因此,假如一個人去醫院作體檢,一切化驗和心電圖、B超都正常,那麼他是不是就健康呢?不一定,如果他做了虧心事,他貪污了,他已經不健康了。一個人肌肉發達,比如世界拳王,他是不是就健康呢?也不一定,因為他犯罪了,進監獄了。所以健康分四個層次,一層比一層高,一層比一層重要,特別在今天競爭激烈的社會裡,心靈健康尤其重要。

(2)四大因素。健康的組成元素是什麼?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影響健康的四大基本因素是:父母遺傳佔15%;環境因素佔17%,其中社會環境佔10%,自然環境佔7%;醫療條件佔8%;個人生活方式佔60%。其中父母遺傳及環境因素屬個人不可控因素,而醫療及個人生活方式屬可控因素共佔68%。在這68%中,個人生活方式佔60%,相當於可控因素的88%,也就是說:治病靠西醫,養生找中醫,若想壽而康,九成靠自己。自己才是自己健康的主人。2400年前,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指出:「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醫生,而醫生是幫助本能的。」

人人都希望能自然凋亡,不希望病理死亡,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不怕掙得少,就怕走得早。」怎麼辦呢?美國社會福利局報告:單靠醫療技術,花費成百上千億美元可以減少10%的過早死亡;而養生預防,不用花多少錢,可以減少70%的過早死亡。更重要的是,養生預防不只是為了省錢,養生使你健康,不得病,結果自己少受罪,兒女少受累,節省醫藥費,還造福全社會,何樂而不為呢?

(3)四大基石。健康的金鑰匙是什麼呢?這就是1992年維多利亞宣言提出的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這四大基石可使高血壓減少55%,腦卒中減少75%,糖尿病減少50%,腫瘤減少33%,平均壽命延長10年,而且生活質量大大提高。上面已提到,如果健康算100分的話,健康生活方式就佔了60分,其中合理膳食佔13分,心理平衡佔30分,其餘佔17分。應當指出,這裡每一分都非同小可,因為醫療技術只佔8分,但2001年,我國醫療衛生資源消耗就達6100億元人民幣,今年將超過7000億元,因此合理膳食、心理平衡所起的作用是金錢難以估量的,是無論如何宣傳也不會過分的。正如我國傳統醫學所強調的,「葯療不如食療,食療不如神療」。

(4)四種人。健康是座金字塔,塔下有四種人。

第一種是聰明人,他們主動健康,投資健康,結果是使健康增值,走向120歲。

第二種是明白人,他們關注健康,儲蓄健康,結果是使健康保值,做到平安90歲.

第三種是普通人,他們漠視健康,隨心所欲,結果是使健康貶值,只能帶病70歲.

第四種人是糊塗人,他們常是中年精英,白領金領,他們透支健康,提前死亡,生命濃縮,往往是50、60歲而已。他們常想,40歲以前,用命換錢,40歲以後用錢買命,卻忘了,生命是條單行線,沒有來回票,恰如一江春水向東流,奔流到海不復回。而金錢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失去了健康失去了 1,後面的零還有什麼意義呢?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人性的一個弱點是短視,鼠目寸光,只顧眼前功利。近期的利益被放大,根本的利益被忽視,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結果總是適得其反。研究表明:一元的預防投入可節省醫療費8.59元。臨床測驗表明又可相應節約100元的重症搶救費。美國新近報告:中年注意養生,各項心血管危險因素少的人,進入老年期後,醫療費用可減少1/2至2/3。真正體現了「一兩預防勝過一磅治療」的哲理。

所以,我認為應當大力提倡「多做保健、少去『兩院』」,首先是多做心靈保健,有高尚情操,不要道德敗壞,突破道德底線,進入法院被判刑;其次是多做身體保健,促進健康,不要一身是病,最後進了醫院躺在病床上熬日子。早期保健,可謂防微杜漸,事半功倍,「四兩撥千斤」,對個人和社會都有根本性意義。


健康一百歲關鍵頭六十年

健康新觀念是:健康快樂一百歲,天天都有好心情。

六十以前沒有病,八十以前不衰老。

輕輕鬆鬆一百歲,高高興興一輩子。

什麼是好心情呢?好心情就是好心加好情。

好心是愛心、善心、真心。愛心使人健康,善心使人美麗,真心使人快樂。

好情是友情、親情、愛情。友情使人寬容,親情使人溫馨,愛情使人幸福。

有了好心加好情,就是好心情。

心好,抵抗力就強,身體就好,所以「心好身方好」;

好情,心情平和友善,各種病都少,壽命就長,所以「情長壽亦長」。

一個人,要想健康100歲,關鍵就一條,就是六十以前沒有病,當然感冒,小傷病不算。過去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慢性病患病率隨年齡增高而明顯增高,但 2004年10月12日公布的「中國居民營養和健康就醫調查」表明,60歲以前和以後慢性病患病率的變化不是很大。而新近的一項研究則指出:60歲以後,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心絞痛不但不上升,反呈下降趨勢,60歲以前,則隨年齡增長而明顯上升,並有低齡化趨勢。這表明,60歲是一個真正的關口,這以前,慢性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一過60歲,立即平穩或呈下降趨勢,因此,只要60歲以前沒有病,60歲離退休後,好好注意養生,就基本上可以做到80歲以前不衰老。而80歲不衰老的人,此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讓生物鐘按自然節律走,就能輕輕鬆鬆一百歲,而不是病病怏怏,靠著打點滴、輸氧氣、卧床不起維持到一百歲,這樣自然就高高興興一輩子了。因此「健康快樂一百歲」這一共六行四十二個字的新時代健康新觀念,核心就是一句話:六十以前沒有病。做到這一點,就一通百通。


六十沒有病把住二十年

怎樣做到「六十以前沒有病」呢?關鍵在哪裡呢?

關鍵就是二十年,男性30歲-50歲,女性40歲-60歲。

流行病學的研究表明,慢性病的發病是有其規律的,相關因素有幾十種之多,但簡單說來最具意義的是年齡與性別。總的說來慢性病患病率是與年俱增,隨年齡增長而增高,但增高的幅度不同。大學畢業25歲前後,青年人豆蔻年華、意氣風發、胸懷壯志,這時慢性病患病率很低,個體之間的差異也很小。但再過25年,到50 歲,一看就完全不同了,有的青雲直上,有的事業有成,有的平常百姓,有的進了「兩院」,有的甚至已作古。什麼原因呢?其中關鍵是40歲。

據對5萬多人的調查顯示:40歲時人群慢性病患病率為9.9%,而45歲時,患病率為20.9%,短短5年時間,所增的患病率超過前40年的總和,速度之快,讓人吃驚。這其中男女有別,以心血管病為例,人群屍體解剖顯示,男性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增長最快是30歲-50歲,女性是40歲-60歲,這20年結束時,幾乎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已有不同程度的動脈弱樣硬化斑塊,當然這是病理解剖所見,並不是臨床上的冠心病。

這20年既是慢性病的快速增長期、健康的脆弱期、生命的易損期,而同時又是人生家庭事業、工作學習的黃金時期、是豐收期,如何把握好兩者的微妙平衡,成為每個人的一場人生考試。

因此,健康100歲,關鍵在六十以前沒有病。要做到這一點,又要重點把住其中的二十年。

男人四十十面埋伏

男性30歲-50歲是一生中慢性病增長最快的時期,其中40歲是關口。40歲前後,男人要面臨生存壓力、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學習壓力。在人際關係上,有上級、下級、左右這三方面的壓力。在家庭中,還有老、小、夫妻三種不同關係要處理。這些加起來,總共正好是十面埋伏。男人真不容易。

難怪我們社會陰盛陽衰,也難怪男人死得越來越快。剛解放時,男性比女性壽命長3歲;至60年代,基本相近;70年代,反過來了,女性比男性約長1歲;80年代,長2歲;90年代,女性比男性長4歲了。照這趨勢發展下去,21世紀,男性要變成珍稀動物了。

與女性相比,男性相對壽命越來越短,這還有性格上的原因。心理學家指出:男人有淚不輕彈,男人有話不愛說,男人有病不去看,男人有家不愛回,這些也是造成男人心理壓力不易疏解宣洩,日積月累,以致形成身心障礙的原因。

那麼怎麼辦呢?誰能救救男人呢?

男人四十,十面埋伏,誰來領路?女人和書。

這話是孫中山先生說的。上個世紀20年代,孫中山先生在日本,有位日本朋友問他,你是一個偉人,我想請問一下,你平常最喜歡的是什麼?孫中山說:我最喜歡是兩樣,第一是書,第二是女人。

為什麼這樣講呢?書是什麼呢?書是知識的源泉,精神的食糧,書是人生旅途的指南,人類進步的階梯。如果一個人能好好讀書,書能成為你的良師益友。具體來講,書能使人明白世界,明白人生,有了正確的世界觀和科學的辯證法後,你就有了正確的思路,有了思路就有出路,有了出路就有前途,一本書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有本醫學書里講到這樣一個實驗:一條狗被牽著,它平靜生活,一切挺好。當它看見一塊牛肉,想去吃,可是身子被牽著,往前走不了,只能眼巴巴地看著肉卻吃不上,狗又急又氣,暴跳如雷,心跳快,血壓高。其實,生氣對它的傷害還是有限的,最後是嫉妒,這時候,牽來另一條狗,讓它輕輕鬆鬆,有滋有味地把牛肉吃了。沒吃上肉的那條狗更生氣了,「我這麼費勁,還吃不上,你倒好,晚來的倒先吃上了」,這一來,生氣加嫉妒使狗的血壓更高,心跳更快,渾身哆嗦,而且心電圖上出現頻發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幾乎喪了命。所以英國諺語說:

「NoHurry,Noworry,NoHypertension」,即「沒有著急,沒有煩惱,就沒有高血壓」。

許多好書還告訴我們,人生本來就有酸甜苦辣,沒有人一切萬事如意,只要有好心態,不要嫉妒,不要有報復心,工作就能成為享受,苦難都能變成快樂。契訶夫說得好:「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裡燒起來,那你應當高興,而且感謝上帝:多虧你的衣袋不是火藥庫。要是你的手指被扎了一根刺,那你應當高興,多虧這根刺不是扎到眼睛裡。要是有窮親戚來找你,那你應當高興,幸虧來的不是警察。要是你有一顆牙痛,那你應該高興,幸虧不是滿口牙痛。朋友,照我的勸告去想吧,你的生活就會歡樂無窮了。」因此,凡事要對比,不要攀比。對比是理性的,取長補短,見賢思齊,使人進步;攀比是盲目的,激起怨氣怒氣,非但無益,而且首先傷害的是自己。

凡屬於你的,不要著急,慢半拍,早晚都是你的;凡不屬於你的,一定不要去爭,就算爭來了,也還會失去。常懷慈愛心、感恩心,有這樣的心態,成功一定會屬於你。

因此,一本好書,就像一把好的鑰匙,啟開生命之鎖,讓你走向光明。

還有就是女人。漢字結構很巧妙,「女」加「子」等於「好」,即一男一女在一起,不但心情好,感情好,連事情都好辦。常言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豈止是不累,還能提高效率和質量呢,因為男女間有一種天然的互相展示和表現的慾望。一位海外學人講了個故事:一次在哈佛大學講課,有一堂課效果特別好,學生們氣氛熱烈,提問活躍,一反平時鬱悶狀態,什麼原因呢?後經人提示方知,原來那天有十幾位中學生被允許旁聽,大學生見到年輕異性在座,體內荷爾蒙指數上升,精神為之一振,紛紛發言提問以展示自己的才華。

有了女人,有了家,一個和諧溫馨的家,男人得病的幾率就會大幅減少。泰國有一位公主,是研究婦女問題的專家,她有一句話講得很精闢:「男人要想得到幸福,不用什麼,只要有一位愛他的妻子就夠了。愛的女人過多,得不到真正幸福,過少也一樣。」一個好的女人,是上天給予男人的最大恩賜和最好禮物,回到家就好像回到了綠洲,而不是回到沙漠,看到妻子盈盈的笑臉就像回到了心靈的港灣、人生的驛站。所以說,好妻子就是丈夫的天然美容霜和最佳保健品。

女人四十,如花如夢

女人四十,如花如夢;誰能護花,男人和家。

女人四十,正處於人生的十字路口。40歲以前,女性各種生活方式病相對較少,比男性更健康,顯得靚麗如花。但40歲以後,尤其是到了50歲更年期,由於卵巢萎縮,造成一系列植物神經、內分泌和心理紊亂,包括高血壓、骨質疏鬆、動脈粥樣硬化明顯增多,由於慢性病增加較快,逐步趕上男性,有一種「人老珠黃」的凋謝之感。

以急性心肌梗死為例,流行病學研究表明:50歲以前,男女比例為4~5∶1,50歲~59歲則約為3∶1,60歲~69歲約為2∶1,而70歲以上,幾乎是1∶1。這些數字足以說明,更年期是女性健康的關口。

更年期後,女性慢性病患病率上升明顯加快。因此,這段時期的自我保健就尤為迫切,因為這關係到女人40歲後是依然靚麗如花,還是迎來一場噩夢?是健康快樂一百歲,還是無可奈何花落去?女人四十,如花?如夢?任君選擇。選擇的結果就取決於有什麼樣的健康理念和有什麼樣的家庭生活,這決定了人的一生。

把好「三關」,培育「三情」

健康的家庭猶如一個等邊三角形,穩固而又美觀。底邊是發自真心、琴瑟共鳴的愛情,不是口是心非、貌合神離,更不是愛錢或愛權;左邊是責任心,不是玩世不恭的花心;右邊是包容心,不是鼠肚雞腸的嫉妒心。有了這三樣,家庭一定美滿。

怎樣選擇對方呢?把好三關。

第一關是硬體關。身高、體重、外表、風度。男人喜歡漂亮,女人喜歡瀟洒。外觀當然很重要,因此互相悅目佔15分。

第二關更重要,配件關。學歷、實力、職稱、職位。有了這二關,才能讓人賞心,叫人高興,這關佔30分。

第三關最重要,軟體關,佔55分。人格、人品、理想、追求、責任、包容,這些內在看不見的東西,但恰恰是決定家庭幸福的根本因素。人生成敗悲歡全在這第三關。外表再好,人心不好,一切都不好。把好第三關需要時間、悟性和慧眼,衝動和無知是大敵。

怎樣培育感情呢?要培育三情。

青年男女在一起,都會有激情,這個激情很強烈,很感人,也難以控制。但激情往往很短暫,激情消退猶如鮮花枯萎,花兒很美,但三月桃花一時紅,風吹雨打一場空。

要及時培育起愛情。愛情有一定深度和長度,心心相印,一般能保持5年左右,7年發癢,10年疲勞。愛情猶如盆栽花,需要精心呵護,不然稍不留意,鮮花就會變成乾花,又變成塑料花。

關鍵的是夫妻間要培育親情。親情像松柏樹常青。一些七八十歲的老年人,相依相伴,相濡以沫,一起變老。老先生坐輪椅,老太太推輪椅,知冷知熱,細心照料,這種溫情最感人。什麼叫浪漫?這就是浪漫;什麼叫真情?這才是真情。

家庭健康,需進「三補」

親情最關鍵,怎樣育親情呢?要進「三補」。

家庭也有生命,這個生命也在每天變化,是變得越來越健康還是變衰老、亞健康或亞死亡?據調查,半數以上家庭屬於亞健康,雖未解體,但只是湊合著過日子。雙方沒有感情,即使有感情也沒有愛情,即使有愛情也不甜蜜。總之,不到位。原因是缺少家庭健康的滋養品。

家庭健康需要三大「補品」:話聊、牽手和愛窩。

第一是話聊。話聊不光是用嘴說話,實際上是在用「心」交流,用「情」感應,用「理」溝通。話聊要無所不談,要有一定深度,天下大事、柴米油鹽、生活趣聞、風花雪月,信手拈來,幽默風趣。話聊能促進深度了解、磨合、包容和共鳴,話聊是親情樹的陽光,占滋補品70%的作用。難怪美國白宮總統保健醫生給布希總統的健康處方中,頭兩條都是話聊,每周夫妻至少要相處15個小時以上;每天夫妻至少相處2個小時以上,還要包括一次共進晚餐或共進午餐。

第二是牽手。人有生理、心靈和皮膚三大饑渴,皮膚渴望接觸和撫摸。和相愛的人親近時,肌膚相親,心靈感應,通過生物電的傳導,雙方體內放出「快樂激素」——內啡肽。內啡肽能使人心神寧靜,情緒愉快,痛覺下降,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全身免疫力。牽手使夫妻感情倍增,容光煥發,神清氣爽,其保健作用遠遠勝過昂貴的化妝品。牽手是親情樹的空氣,很重要。唯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牽錯手。

第三是愛窩。家是愛的綠洲,在家的愛窩裡,什麼都可以說,不管外面有多少煩心事,在家裡都可以盡情放鬆地宣洩一下。一個傾訴,一個傾聽,開導疏解,輕聲細語。請注意這是宣洩,不是發泄,因為發泄傷人傷己,有害身心。

家庭這個愛窩裡最核心的,是夫妻間有一種非常自然和諧、有益健康的性愛。性愛是夫妻間第一等補品,是親情樹的水,樹沒有水是不能活的。但從現在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看,夫妻性愛不理想不如意的居多。為什麼呢?因為沒有很好的教育和學習。

有人問,這還需要學習嗎?性是一種科學,既然物理、化學、幾何要學習,性也是科學,為什麼就不要學習呢?性愛是一種藝術,既然美術、音樂、舞蹈要學習,性愛當然也要學習,不然就不會完美。所以我國著名醫學大家、泌尿外科泰斗吳階平院士說:不但要對青少年進行性教育,還要對成年人和老年人進行性教育。

性教育不光包括生理的,更重要的是心理的,而最重要的是倫理的,也就是精神道德層面上的。各國經驗表明:科學的性教育是抵制各種黃毒的最有效利器。事實上早在上世紀50年代,敬愛的周總理就已提出要在青少年學生中開展性教育。難怪有一位老人在看了一次性知識展覽後感慨萬分,不無幽默地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 「看來,我這一輩子啊,算是白活了!」

家庭如花,遠離「三不」

第一是不愛回家。男人只要不愛回家,問題就來了,女人是歸心如箭,你卻不愛回家,安的什麼心?後院遲早要著火。

第二是不愛說話。有話悶在心裡,女人感情細膩,眼光敏銳,粗心男人的任何心事絕對瞞不過她們。研究指出:法國的離婚案,80%是由女方提出的,她們提出最多的一個理由是:「他不和我說話,也不聽我說話,更不願意看我。」天哪!這也是離婚的理由。不過國情不同,可以理解,但不說話一定導致矛盾,雞毛蒜皮也會引得星火燎原。

第三是不愛說好話。許多人以為,既然結婚了,沒有必要再甜言蜜語了。其實,真誠地讚美和欣賞對方是健康人格的體現,會使雙方互相賞心悅目,良性互動,產生神奇的心理學效應。一位百歲老人談及健康之道時只講了一句話:「我逢人就誇兒媳婦好,果然兒媳婦越來越好,全家其樂融融,越來越好,比給買貴重禮物效果還好。」真是精闢至極。看來,真誠讚美的「馬太效應」,是名不虛傳的健康法寶。

「金星男」與「水星女」

女人如花花如夢,男人護花花常紅。那麼,什麼樣的男人是好的護花使者呢?

國外一位專家曾幽默地比喻說:根據天人相應的原理,歐洲人來自金星,美國人來自火星,中國人來自水星。這只是開玩笑地說歐洲人金貴,美國人火爆,中國人親和。如果作為比喻的話,可以說來自水星的女人是最美的,最可親;而來自金星的男人是最忠誠的,最可信。而千萬別找來自火星的女人,女人火爆脾氣,居高臨下,家庭不就成了火藥庫了嗎?也別找來自土星的男人,品位不高,難以共處。

水有什麼優點呢?水的品格是世上最美的。老子說:上善若水。水清澈澄明又公平公正;水不爭名利又無私無畏;水品質高潔又甘居人下;水性至柔而無堅不摧;水性優雅又容納百川,真不愧是「善中之上」了。世上只有母愛有最接近水的偉大情懷。《紅樓夢》里賈寶玉說: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土做的骨肉。家庭中有一位水一樣的女人,是人生絕頂的幸福。

和女人不同,男人要有金星的品格、「金子般的心」,這樣的男人才能護花,才是可信賴可依託的。因為幸福家庭的「金三角」是:底邊是真情,左邊是責任,右邊是包容。這樣的家庭像金子一樣是最穩定最可靠的。金子最純凈,純度達99.99%;金子最穩定,歷經千年,永不生鏽變質,代表永遠不變的責任心;金子最能經受打擊而富有延展性,在所有金屬中,金箔面積最大,代表博大胸懷,兼容並蓄。這些品質正是男人的最可貴品質,女人可以放心託付一生給金星的男人,他會為你撐起一片天空,他「有錢不變壞」,永遠不離不棄,永遠忠貞不渝。金星男人與水星女人的搭配,是女人永遠靚麗如花的愛窩。


切實回歸「四大基石」

上面講了健康百歲的關鍵是60歲沒有病,而60歲沒有病的關鍵又是把好20年,把好20年的關鍵則是家庭健康,家庭健康的關鍵又是雙方的科學理念,而再好的理念也離不開四大基石。

這裡,再在原來講的基礎上作一些補充說明。

(一)合理膳食,加上「什麼都吃,適可而止;七八分飽,百歲不老」。當前的誤區是偏食與貪食。平衡膳食的第一原則是食物多樣化。原因是世上沒有一種食物可提供人體的全部需要,因此食物越雜,種類越多,互補作用越強就越好,不偏食才可避免礦物質和維生素缺乏,什麼病都少。不貪食,只吃七八分飽,可防肥胖,就可以防止絕大多數的慢性病。對肥胖的界定目前認為腰圍是一個比較敏感可靠的指標,具體是男性低於2尺8寸(93.3厘米),女性低於2尺6寸(86.3厘米)。預防肥胖的關鍵是「管住嘴,邁開腿」,即少食多動。

蘇東坡養生有方,他說長壽其實很簡單:「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中醫認為:粥易消化、養胃、富營養,是益壽良方。這裡介紹一種有滋陰、補腎、養顏、潤肺作用的「四色營養粥」:枸杞、小米、綠豆、百合、大米適量,文火煲成。枸杞、百合後放。這粥,紅、黃、綠、白,色美味香。

另一種是減肥食譜,供參考:

世界糧農組織根據新近研究結果,提出理想的食譜結構是每餐一葷,一素,一菌(食用菌)。

一、總熱量:1200千卡~1400千卡。

二、飽脹感:六七分飽。

三、適用人群:超重、肥胖,或伴有高血壓、脂肪肝、冠心病者。

四、內容:米飯3兩,瘦肉類2兩,牛奶250毫升,雞蛋1個(蛋黃去半),蔬菜2斤,油15克,鹽3克。

五、分配:早餐:「四色營養粥」1兩,煮老雞蛋1個(蛋黃去半),牛奶250毫升;午餐:米飯1兩,清蒸魚2兩,拌黃瓜,黑木耳5兩,生西紅柿5兩;晚餐:扒雞3兩,熬白菜(蘑菇,蝦皮少許)5兩,米飯1兩,綠豆麥片粥1兩。

六七分飽,一般每月可減體重約1公斤。七、八分飽,每月減體重約0.5公斤。

(二)適量運動。從進化論的角度看,人體最適合直立步行。從醫學的角度看,自上世紀20年代美國心臟病學之父懷特博士第一個提出步行有益心臟康復,並用於心肌梗死功能恢復取得良好效果後,全世界許多研究都證明:步行能減少身體脂肪,增加肌肉,健美體形;能降低血脂、血壓、血糖,減少各種慢性疾病;能改善體能,提高免疫力而且幾乎不產生運動傷害。步行是世上最好的運動.其優越性是許多昂貴運動所無法比擬的。目前北美每天有8500萬人從事步行運動,而在歐洲,也把徒步旅遊作為最時尚的休閑方式。

據報告,每周步行三、四、五次,經對照研究,能使糖尿病發病率分別減少28%、33%、42%。北京市曾組織糖尿病人爬香山,上山前後各測一次血糖,時隔2小時,結果所有病人的血糖都下降了,最多一例下降96mg%。

步行時越親近自然,效果越好。自然環境,藍天白雲,空氣清新,和親人手牽手,聊聊天,天倫之樂,身心交融,一舉兩得。

運動也是雙刃劍,運動傷害和意外也不可忽視。青年人要注意「三有」:有恆;有序,即循序漸進;有度,適度適量,不攀比,不爭強,不過量。

(三)戒煙限酒。吸煙之害眾所周知,關鍵是「聞道,悟道,行道」的落差。調查顯示:95%的成年人知道吸煙有害,但願戒者僅佔50%,而真正戒煙成功者不足5%。

酒也一樣,酗酒有害。監獄裡罪犯的50%,交通事故的40%,住院病人的25%,都與酗酒有關。由於酒的成癮性加上人性的弱點,所以世界衛生組織對酒的新觀點是:酒,越少越好。

(四)心理平衡。由於當前社會浮躁、急躁、煩躁的流行,一個好心態真正成了健康、長壽、幸福的金鑰匙。

心理平衡並非心如枯井,更非麻木不仁。心理平衡是一種智慧的平衡,理性的平衡,它使人在錯綜複雜、變幻莫測的環境中正確地把握自己、對待自己,做到「世事滄桑心事定,胸中海岳夢中飛」。遇事莫大喜大悲,大驚大恐,而是冷靜看待,理性分析,把握自己,適度應對。「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外雲舒雲展。」

正如健康面前人人平等一樣,快樂面前也是人人平等。快樂是自己找的,痛苦也是自己找的。生活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不可能不比。理性對比,比出向上,比出快樂,讓你天天快樂,促進健康;盲目攀比,比出怨氣,比出怒氣,讓你天天痛苦,導致死亡。

世界就是這一個,快樂和痛苦,不在外界,而在你自己。「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在心頭,人間都是好季節。」

與其天天痛苦,不如天天快樂,換一種心態就行了。

這裡,建議大家常喝「四君子湯」,天天當茶飲,一定神清氣爽,百病俱消——「君子量大,小人氣大;君子不爭,小人不讓;君子和氣,小人鬥氣;君子助人,小人傷人。」

像心臟那樣工作

世界上誰的工作方式最好呢?

如果是用高效、低耗、耐久、安全這四項指標來衡量的話,那麼冠軍非心臟莫屬了。正是心臟的出色工作,才使地球上的生命如此繽紛多彩。

人們都說,心臟的工作是不分晝夜、不知疲倦、從不休息的。這固然是對的,但心臟並非傻干,它也休息。心臟的工作是有智慧、有理性、有原則的。

以正常人為例,正常人心率為66次/分(當然上下有波動),即每一次心跳為0.9秒,其中收縮期(工作)為0.3秒,舒張期(休息)為0.6秒,即1/3時間工作,2/3時間休息,相當於我們的8小時工作制。到了夜間入睡,心跳變慢為50次/分,這時心臟每跳為1.2秒,收縮期還是0.3秒,舒張期變成 0.9秒,也就是說1/4時間工作,3/4時間休息,心臟自行主張改為6小時工作制了,心臟多麼有智慧!

心臟也很有理性,能從大局出發,當人體遇到緊急情況需要時,馬上能服從大局,加快到150次/分,每次心跳才0.4秒,收縮期0.2秒,舒張期0.2秒,即每天工作12小時,毫無怨言,表現出很高的自覺性。

心臟又是有原則的,這原則就是為了保證生命的長治久安,百年健康,不能接受「連續工作」的指令,再忙都可以,但必須有休息。可以少休息,不能不休息。所以心臟在收縮期是處於「絕對不應期」,不接受任何指令,只有休息後才接受指令,如果指令過早發出,心臟提前工作,就是「早搏」,它緊接著就要求同樣時間的補休,真正做到了「有理、有利、有節」,妙不可言,所以才能日夜不停工作一百多年。

一些中年精英,不分日夜,連續工作,英年早逝,平均壽命不足53歲,真該好好學學心臟工作法。一位副主任醫師,為趕寫3篇論文,連續72小時不休息,發現時已猝死在辦公桌上,可惜啊!

像蜜蜂那樣生活

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最好呢?蜜蜂是個榜樣。

人們一直把蜜蜂當作勞模,因為它一直在工作,不知疲倦。現代科學已經弄清楚了,其實蜜蜂很會休息,不但在工作中邊跳舞邊休息,而且回蜂巢時,也不馬上回巢,總先花些時間在外面休閑一會。

蜜蜂的生活妙在與螞蟻不同,螞蟻只收集原材料,原封不動搬回家,沒有創新性;與蜘蛛也不同,蜘蛛雖然也很忙,但工作單調刻板,只照固定程式,並且不學習,只吐絲,吐出的永遠是一樣的絲。蜜蜂就不同了,它工作得很快樂,一面工作,一面又唱歌又跳舞,它採集萬紫千紅,經過加工提煉,釀成百花之蜜,成了保健品,奉獻給人類。蜜蜂不愧是人類的朋友和老師。

人的一百年生命確實是六十歲以後才能真正感悟、品味、活明白了的,但前提是要健康。關鍵是把好二十年,核心又是家庭健康。

「四君子湯」可作茶飲,主食是什麼呢?有了,就是「養生八寶飯」;「日行八千步,夜眠八小時;三餐八分飽,一天八杯水;養心八珍湯,健體八段錦;米壽八十八,茶齡百零八。」



約稿啟示:歡迎各級醫務工作者,尤其是中醫針灸臨床、教育、科研人員投稿,一經發表,支付高額稿酬。投稿郵箱:wfasedu@qq.com

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培訓中心(北京世針傳統醫學培訓中心)是北京市民政局註冊,教委備案的國家最早從事中醫、針灸、按摩的培訓機構,2016年被中國社會組織評為5A級機構,三十年來培養了大批國內外中醫針灸人才。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廣渠門內夕照寺街東玖大廈B座7層

課程諮詢微信:13811920563

責任編輯:水生木

怎樣活到100歲-人生六十才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中醫 的精彩文章:

奶水不足 調養有方
如何治療偏頭痛 偏頭痛的刮痧療法
四逆散方證應用心得
孕媽媽經常熬夜 嬰兒也會睡不好
油光滿面沒臉見人 臉愛出油該怎麼辦?

TAG:傳承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2017年1月運氣爆棚的幾個星座,人生贏家啊
2017年富貴滿堂財運連連的3大生肖,會賺到人生第一個百萬
從25歲到55歲,人生三個十年的規劃和目標
90後美女自述1000元賺到人生第一桶金是如何做到?
雞血!15歲退學,17歲懷孕,23歲掙到百萬英鎊:看完她的開掛人生,不服不行
2017年了,分享17條人生經驗
11歲酗酒,12歲染上毒癮,20歲人生開掛!
如何迅速賺取人生的第一個100萬?
15年砸了4000萬裝修豪宅,71歲時還交到了25歲的嫩模女朋友,老爺子的人生簡直開掛,不過房子最後卻送人了
2016年,書讀了那麼多,人生怎麼樣?
三句話陪伴 走過20、40、60人生的三個階段
2017開始,未來十年之內肖羊人都是人生贏家!
二戰2000多名日本兵被一群怪物殺死 最後只有20人生還!
再見我們的20歲!接近30歲的你,才深深體會這20種人生徵兆
如何快速賺取人生第一個100萬
40歲的年齡,才是人生的開始
20歲到30歲,可能是人生最艱苦的時期
從183斤減到113斤,成功減肥,開啟新人生!
2017年事業紅紅火火的3大生肖,運氣好賺到人生第一個一百萬
11歲酗酒,12歲染上毒癮,20歲人生開掛,這是最完美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