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艾灸補瀉之法,你掌握了嗎?

艾灸補瀉之法,你掌握了嗎?

艾灸不只是找好穴位就可以了,艾灸的手法也很重要,可補可瀉。

因為現在大家基本上都是用艾灸盒、艾灸罐來艾灸,所以大家往往忽略了艾灸手法的補和瀉的區分。

今天就給大家提個醒,艾灸的手法有補瀉之分:虛者補之,實者瀉之。

艾灸補瀉之法,你掌握了嗎?

1、明火暗火

《靈樞·背腧》:「以火補者,勿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

凡火力由小到大,慢慢燃盡者為補法,有溫陽補虛的作用。如吹旺其火,使病人覺燙者為瀉法,有祛寒散結的作用。

艾炷灸補法——點燃艾炷後, 不吹旺艾火,等待它緩慢地燃燒,直至自己熄滅。這樣火力溫和,熱力緩緩透人深層,以補虛扶蠃,溫陽起陷。灸治完畢後 再用手按其施灸穴位,使真氣聚而不散。

艾灸補瀉之法,你掌握了嗎?

艾炷灸瀉法——施灸,點燃艾 炷後,以口迅速吹旺其火,促其快燃,火力較猛,燃燒速度快, 不燃至皮肉,當患者感覺局部燒燙時,即迅速更換艾炷再灸, 施灸完畢後不按其穴,是謂開其穴而消散邪氣。

艾條灸補法——艾條點燃艾條後,不吹旺艾火, 等待它緩慢地燃燒,像溫和灸法樣施灸,使火力緩緩透人深 層,灸治完畢後用手按住施灸穴位,再移開艾條,使真氣聚而 不散。

艾條灸瀉法——點燃艾條後,用嘴不斷吹旺艾火, 像溫和灸法樣施灸(或像雀啄灸法樣施灸),火力較猛,艾條燃燒速度快,施灸完畢後不按其穴,移開艾條即是。

2、雀啄灸或蒜泥灸湧泉穴,可滋陰瀉火,治鼻出血,咯血;

用溫和灸或蓖麻仁敷灸百會穴,補氣固脫,以治胃下垂、脫肛、陰挺等臟器下垂。

3、急性病,採用直接灸、雀啄灸以瀉實;

溫性病,採用溫和灸、迴旋灸、溫針灸以補虛。

4、隔物灸和敷灸中所用的藥物,按藥物的功效可進行補瀉,如甘遂灸可以逐水瀉水,附子灸可以溫陽補虛。

還有一些補和瀉的說法,不詳細說了,畢竟大家日常都用不到。只希望大家能對艾灸的博大精深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艾灸不僅僅有溫補的作用,還可瀉熱。補的話,大家基本上都會,泄熱的講究多一些,自己不會操作的話可以來北京用艾養生艾灸館找專業的艾灸師來做。

[找經絡、查穴位在我們「湖北蘄艾廠」 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你點進去就可以了,更可以學到很多不一樣的穴位知識。經絡不通百病生,補什麼都沒用。不一定要吃藥打針,因為每個穴位都是一味中藥,每天學點經絡穴位小知識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蓬軒 的精彩文章:

太陽是天之陽,艾是地之陽!
打通眉心,百病不侵!
夏日將至,小心濕氣上身!
《灸法秘傳 》· 七十症,不收藏後悔終生

TAG:艾蓬軒 |

您可能感興趣

粗艾條是瀉,細艾條是補?艾灸手法大於天,補瀉不對,努力白費!
針灸里的補瀉手法
何謂「子母補瀉法」?臨床上如何應用?
快速掌握針灸補瀉的手法及注意事項
醫話李辛:針灸是如何實現補瀉和治癒的
五味入髒的補瀉法則
補瀉並用,以補為通,以通促補,治療胸悶胸痛氣短癥狀
道醫千古一絕:迎隨補瀉針法的千年誤解
補瀉並用,治療胸悶胸痛氣短癥狀
陳全新針灸補瀉手法
《輔行訣》之腎臟補瀉
十二經的溫涼補瀉及引經葯都在這裡了,值得收藏!
有關五臟虛實、補瀉的問題
十二經的溫涼補瀉及引經葯都在這裡了,值得收藏!(歌訣版)
虛實補瀉,以平為期
真言補瀉,《針經指南》中的經典,值得學習
王俊峰-漫談醫貴中和與虛實補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