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廈講金匱要略 第09講—痙濕暍病脈證治法第二03
痙濕暍病脈證治法第二03
痙病過了以後呢?哦,這樣講,濕,我光是把這個濕講完,風濕關節炎,痛風,皮膚表面的濕疹、蕁麻疹,哦,給蚊蟲咬的傷,通通給你講完,就那一點點幾篇,經方就是經方,哦,我們大家慢慢看。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中濕。濕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中濕。中到濕,哦,不是中焦的濕,是濕中到身體裡面去了。脈只要出現沉脈,關鍵只要是沉,哦,病就是在里,哦,那細,為什麼那麼細呢,就是被東西束到哦,有寒,哦,有東西束到,有寒凝,這是中濕,(亦名濕痹,)也稱為濕痹。濕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因為他寒濕在裡面,堵在身體裡面去,那,造成小便排不出來,那,我們人身上的寒濕呢,如果是,這個,我們要去治症的時候,一般來說利小便,所以治所有風濕的病,哦,不管怎樣,通通是在利尿,在利尿。大便沒有問題,因為濕呢,不會影響大便,大便很喜歡濕啊,大腸喜濕啊,不喜燥,太燥大便排不出來大承氣湯證,濕越多越好啊,所以濕不影響到大便,哦,大便就自然而然就排出來了。哦,但如果老師,一個人一天大五六次廁所,那你問他精神好不好,講話也很大聲,精神也很好,指他濕很盛,大便也很多。哦,濕很盛,他可以自己排嘛。哦,平常我們大便一天一次就好了,那他大個五六次,濕還盛。(但當利其小便,)那我們要治他的濕,原則上要利他的小便,這種脈,常常摸到,一摸就知道,那以後作為臨床的時候看的時候你只要摸過一次,哦,第二次你不要問病,你只要一摸到脈,就知道他關節開始疼。哦,那你摸久了,自己關節會疼,老是這種脈,你自己會中濕,哦,奇怪,關節疼,有的人會觀想嘛,觀想到自己關節就會疼了。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熏黃也。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熏黃也。為什麼,因為在中醫的觀念裡面呢,認為是,脾主濕,濕呢,全身的濕是脾藏在管,脾呢,顏色是黃色的,所以說,如果說,濕很盛,中到濕了以後呢,這個濕把脾藏束住,黃色的營養應該要進入脾藏,由脾藏來統一,因為脾是土啊,土是黃色的,結果這個黃色的營養要進入脾藏,沒有辦法進去,因為裡面都是濕,就往外走,往外走就跑到皮膚表面上,看到就是熏黃咯,熏黃並不是說發黃疸啊,膽堵到了,肝病啊什麼的發黃,不是,而是因為濕太盛了,所以黃逆出來,這個黃不是病色,而是營養,這個營養應該是在脾藏裡面的,而它因為有濕在脾藏裡面,所以它進不去,就會看到外面是黃色。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一雲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得飲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那一般來說,有濕病的人,比如說有風濕的人或怎麼樣子,他就想靠近火,靠近火很舒服啊,因為濕來大部分都是寒濕,寒的話接近熱比較舒服一點,有點循環會比較舒服一點。所以比較靠近火。那人體這樣子代表哦,這是身體,那如果說,你中間濕很盛在這裡地方的時候,那麼下面你肺的津液要往下走,從肺上面呢要入腎,入到腎藏裡面去,濕擋在中間,沒有辦法下來,這個津液就要往回頭走,當它往回頭走,因為人津液一定有個固定的量,沒有辦法下去,它一定找個辦法去發散,那這個時候你一吃東西的時候,或一運動的時候頭上都是汗,哦,我們看到,頭面非常容易流汗的人呢,都是濕家,本身濕很盛的人,哦,(若下之早,則噦)那如果說,你如果說濕症的,我們只能利尿,那你如果下之早則噦,哦,你不能攻它,用湯劑去攻它,攻它大便,病人會噦,噦就是胃氣會沒有,因胃太冷了,因為你攻下的葯呢,都是比較寒的葯,哦,張仲景,我前面在介紹霍亂篇最後的時候我們講過,我們傷寒論呢有113個方,113方裡面呢,我們用的寒葯都是瀉的葯,都是寒性的葯。所以你如果用寒性的葯去攻下了以後,會造成胃裡面噦,後邊我們會專門介紹噦,從淺到深的噦,(或胸滿,小便不利)有的人呢,或者只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指著人體圖)就在這裡面,當你濕很盛的時候,上升的津液往外走啊,你會口渴,口渴的時候想去喝,可是你中焦濕又很盛,哦,又不想去喝,因為濕也是水的一種,累積在這以後,慢慢慢慢,水氣在裡面太久了,就會變成濕在這裡面。因為有濕在裡面,所以想渴想喝呢並不是能夠喝得下去,喝下去呢又有時候會吐掉,因為濕太盛了,或者是流汗又流掉,哦,都會有這種情形。那,這個呢?為什麼會造成這樣子?下焦呢這個丹田在這裡,哦,丹田呢,本身是熱的,丹田這個熱,是因為經過心臟,這個血管到了小腸這裡,從這個下來到了小腸,所以造成丹田是熱的,那胸腔呢,肺裡面是寒的,為什麼這個寒熱不能夠接收在一起,就中間呢,濕阻,所以,濕擋在中間的時候,把寒熱分隔開了,就這種情形哦,造成這種情形。我們大家都了解,小便呢,出來的原因呢,是因為,膀胱貼到我們的小腸,小腸是熱的,哦,就會,尿液就會出來。但是你濕很盛的時候,這個,就好像你去煮那個一般的自來水,一煮滾,它就氣化就冒出來啦,但是煮那個粘膠看看,粘膠有沒有?漿糊,你煮它就沒有煙冒出來,漿糊還是漿糊,越來越粘,所以小便不利。哦,那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治療濕症呢,一般來說,就是,哦,就是用小便解,小便解。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濕家的人不可以攻下,哦,忌諱攻下。因為中濕啊,中焦是濕的,哦,我把那個圖換過來,這個中濕的,那,如果你把它攻下,一攻下的時候,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都是死症,哦,原來濕在這邊的時候,我們的食物啊,一些精神的營養,身體的精髓啊,哦,食物的精髓等等通通在裡面,那你把它一攻下了以後,濕還是在這邊,但是呢,陽熱就在往上走,哦,這個熱往上走,往上走的時候,額上會汗出,我們正常的熱應該往下走,寒往上走,所以頭面身體是冷的,手腳是溫熱的,哦,這才是正常的人。但是你如果是遇到這種有濕的人,攻下的時候,它,因為濕,濕攻下你是攻不下來的,哦,比如說,我們知道這個人濕,你開承氣湯下去也不可能把濕攻下來的,哦,那,濕還在那邊,就反而腸裡面沒有食物的營養,哦,沒有我們真的好的精髓在裡面支撐到身體的時候,熱往上跑,就變成那樣了。那,當你在陽虛的時候,上焦虛掉的時候,病人會微喘,講話就沒有辦法喘過氣來,哦,人虛掉了。小便利者,濕家的人呢,小便不利,這個小便利,就代表,你的津液喪失掉了,等於是你的遺精出來一樣的,沒有辦法控制啊,這種是死症。所以絕對不要,濕家不要下,不要隨便亂下。如果說,中濕的人呢,你攻下,應該是利小便才對,或者發汗,我們用發汗或者利小便的方式來治濕。哦,如果是你攻下的時候造成病人下利不止,都是死症。因為它本身,你攻下的時候,濕在中間,我剛講了,去不掉,你一攻下的時候,裡面陽虛掉了,陽虛掉不能控制食物,病人不斷的下利,一直到下利完,人的津液,那個營養津液統統沒有了,一直到死亡為止。哦,這就很危險。
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雲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
在身體上面來說,風寒濕,靠在一起。中醫為什麼要把它分風,濕,寒(板書)?因為我們有的葯是去風的,有的葯是去濕的,有的葯是去寒的。所以我們會把它寫成有風寒濕,我們知道葯開去風的葯,開去濕的葯,哦,那有寒,要開去寒的葯,放在一起,風寒濕它就會去掉。哦,就是這個意思。那如果風和濕呢,相搏,風的性呢,是到處遊走,比如說,一個病人來找你,唉,我關節痛,但是這種關節痛很奇怪,今天痛左邊,明天痛右邊,後天痛肩膀,大後天痛......這樣子,所以風是沒有固定一個地方痛的。濕呢,不是,濕就是固定一個地方痛,哦,那如果說,病人跑來說,我全身骨頭都痛啊,隨時都是骨頭都在痛,那就是風濕都有。它不單單到處,全身到處都有,也無所謂到哪裡去了,再加上有濕,全身都痛,法當汗出而解,正治法,標準的治法呢,就要汗出。哦,正治。你千萬不要下,不要攻下哦,這是正治。那正好,你再開汗葯,發汗藥給他的時候,當時的天氣呢,陰雨不止,當天的濕度很盛,這個時候,可發其汗,但你汗之病不會愈,因為外面的空氣很潮濕,這個時候你發汗,病不會完全的好,為什麼呢,因為他發汗的時候,大汗出的時候,空氣裡面很多的濕,結果濕氣還在裡面,風繼續,病不會好。所以真正治療風濕的,病人吃了葯以後,微微似汗出,風濕俱去。所以,開處方開的很好,治療風濕的葯,到時候,你病人吃下去,會微出一層汗,哦,微微一層汗,你摸上去感覺有汗,上來繼續說,你平常的汗,你看不到汗,摸上去有濕濕的感覺,這是最好的處方,哦,最好的處方。這個風濕一起去,所以你處方的劑量很重要,你不能去了風,濕沒去掉,那還要再來,一直在重複的使用,哦,這個是治療風濕的技巧。
濕家,病身疼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納葯鼻中,則愈。
濕家,有這種風濕,身上很多濕氣的人呢,病身疼發熱,肌肉疼,關節疼,發熱。面黃而喘,哦,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這個講的很簡單就是說,你看起來好像其他很多,他飲食啊什麼都沒有問題,腸胃都沒有問題,就鼻子有問題,那,放鼻子葯在裡面,塞點鼻葯在裡面。一般我們用的比較淺的鼻葯,比如說,菖蒲,菖蒲呢,碰到辛夷,哦,這兩個葯是辛香發散,哦,都能夠,噴到鼻子裡面去,能夠很癢,很癢就會打噴嚏。那這是一般的,哦,鼻葯。我最常用的呢,是麝香,哦,還有礬石,麝香礬石這樣,比例呢,麝香是1,礬石是50。哦,諸位,麝香不要用太多,聽起來是叫香,實際上是臭得要死哦。那它取名香是告訴你異味,哦,異味哦。那,為什麼我要用這個,因為你光用菖蒲跟辛夷哦,治病只能停留在鼻子上面,哦,只能停在鼻子上面,哦,開一下鼻子,那跟這個比起來,功能差十萬八千。第一個,我們為什麼要選麝香,麝香是無孔不入,按照《神農本草經》哦,是無孔不入。所以說,你如果用麝香,配上礬石,礬石是燥劑啊,我舉例,比如說一個小朋友來,中耳炎,耳朵發炎,那很深啊,那個炎症擴散在那個孔裡面,那個耳膜都傷到了,用菖蒲辛夷不對啊,菖蒲辛夷只能辛香發散鼻子啊,哦,那不好用,哦,用麝香礬石,噴下去以後,因為麝香是無孔不入,把它深入到發炎的最底部,這個時候,礬石就把它乾燥,一乾燥的話,環境一改變,哦,病毒就沒有辦法生存啦,瞬間病毒沒辦法生存就死掉啦。哦,所以你不用說,讓一些殺毒的葯,放些西藥放在裡面,不需要。你環境一改變,耳朵就好了。所以我們治療小朋友中耳炎,根本,湯,那個粉葯,小孩又不喜歡吃藥,你給他噴耳朵裡面去,他逃都逃不掉,你把他耳朵抓過來噴下去對不對,然後兩邊每天給他噴一兩次,耳朵裡面沒流膿就好了。那鼻子呢,鼻竇炎也是一樣可以噴啊,噴到鼻子裡面去,讓他把那個,很強啊,進去鼻洞把裡面的粘液那個硬把它擠出來。
那我在治療腦瘤的時候,我們得腦瘤的病人呢,最怕就是積水。治腦瘤,不管你是中醫還是西醫,問題在,不是在瘤的不是在那個實上面,而是在水,那我們用麝香礬石散,噴到鼻子裡面去,中醫的觀念裡面認為,腦和鼻子相通的,所以你,如果你腦部積了很多水在裡面,你鼻子一打開來,就好像有個水管在......那個水箱,下面有個水龍頭,打開來,你不斷流鼻水出來,壓力就會有地方舒解,當你壓力有地方舒解的時候,病人頭就不會痛,哦,那如果說,水在腦部太多,不應該,水不應該在腦部裡面,那水跑到腦裡面去,病人就發痙,抽筋啊,抽搐的很厲害,哦,那你如果說,這個水排不出來,而光給病人一些,吃一些專門止痙的葯,抽筋的葯,哦,比如伸筋草啊,一些羚羊角啊,哦,這些都是止痙的葯。那你如果光是吃止痙的葯,沒有地方把這個水輸瀉掉,病人還是會抽搐,哦,所以我們會用麝香礬石散,把它噴到鼻子裡面去,讓他腦部裡面的積水有地方宣洩,當有地方宣洩的時候,這個腦部的瘤呢,哦,病,我們講病哦,這個瘤呢,一定要有水來滋養它,就好像,我們今天呢,必須要住在有水草的地方,你如果是住在沙漠,沙漠裡面,不要水你可以活,世界上就沒有這種生物,任何東西離不開水。所以當你把水一清掉以後,這個腦瘤,病灶的地方,沒有水的供應,它就開始萎縮,開始萎縮,哦,那,這個是我們中醫最好把腦部積水排除的地方,哦,排出來。當你的處方裡面呢,你看他的症,你開處方的時候呢,你可以加一些生半夏,生半夏可以把腦部的水去掉,但是這個是只是噴到鼻子裡面去,速度很快的,可以把它去掉。那如果有熱呢?
哦,做一下回憶哦,我們介紹《神農本草經》的時候,比如說,有一個人,腦瘤,腦瘤來的時候它壓迫了眼睛,眼睛看不到了,那進來的時候他看不到,可是他眼睛旁邊都是一層,很多眼屎,哦,黃色的眼屎啊,很粘稠,哦,很發炎的現象啊。哦,流一些膿水,眼部的發炎,哦,眼睛的地方。哦,眼睛看不到,又發炎。那我們會用,大黃,大黃生用,跟煮熟用完全不一樣。生用,是吃它的葯氣,熟用呢,是吃它的藥味。所以,大黃呢,能夠去實,去熱,因為大黃是寒性的葯,哦,能夠去實。那,你如果是煮熟用,煮過葯以後,煮完了以後吃它的,它就到大腸去了哦,那你如果是大黃不煮熟,你就用溫水泡一下,泡完以後就喝大黃水,哦,口渴就喝大黃水,不難喝的,一下子眼熱就去掉了。哦,眼熱去掉。那,有的媽媽,家人呢,替老外看不會有問題,老外你跟他講得很清楚他不會煮啊。中國人呢,常常會自作主張,「醫生拿來大黃肯定是煮的嘛」,把大黃便煮了。這個吃腦瘤的葯跟大黃的葯他分開來煮,煮完之後,然後病人來說,我怎麼下利呢?你知道他吃錯了,你如果是生用在泡水喝的時候,眼睛的紅疹,紅血絲啊,眼屎很多呀,長遍眼睛,早上眼睛起來,張不開,因為眼屎太多了,所以濕熱在眼部,頭部的,統統可以用大黃的生飲。哦,泡水就可以了。哦,比如小朋友頭上生個癤子,哦,所以在臨床的時候,我們美國那個,那個腦瘤裡面,顱咽管裡面有長瘤的,他是律師的。第一天來的時候呢,眼睛都是發膿發炎的,眼皮都睜不開的。哦,吃了不少抗生素,照樣發炎,我用大黃給他吃下去,第二天就好了,全部褪掉。就是一片大黃而已,哦,你不要給他十幾片啊幹嘛?一天泡一片,那個茶嘛,可以來回泡的嘛,只要有味道就可以繼續喝,對不對?這樣可以省一點嘛,呵,大黃很便宜省點,哦,讓他泡那麼多幹嗎?對不對,就一片,我常用大黃一片,其他還沒開始用,眼睛的炎都去掉了。
你看中藥,你要會用的話,好不好?對不對哦?那麝香礬石散,鼻葯,我們這個鼻葯呢,哦,噴鼻的葯,哦,除了鼻塞以外,還有應急的時候用。比如說,一個,我們在開車在高速公路上或者是看到有車在旁邊,人昏迷過去了,然後那個白布都蓋起來了,等著那個人來收了,收屍了,對不對,已經確定他死了,那個救護車都走了。你去摸他的胸部還有餘溫,你把麝香礬石散噴進去,哦,噴進去只有兩個結果,一個是反正他死掉了嘛,第二個呢是打個大噴嚏,一打噴嚏,那紫血噴出來,噴出來後人醒過來,他第一句話講什麼你知道么?―――whodid?誰幹的?你知道,氣醒也很難過的。哦,說這話,還被罵一頓哦。這個是救急的時候用,那一般西醫用嗅的很臭的鹽啊去那裡聞。中醫呢用麝香礬石散,所以,我會用麝香礬石散,我不會去用菖蒲辛夷,因為你帶一小塊就好了嘛,對不對,為什麼帶那麼多?而且鼻子圍著來噴,這個,不需要,反正就用那一罐,方便嘛。所以,我們中國中醫走在過去在江湖上走啊,哦,在江湖上走,舟車,那個各種很勞累,他拖一大堆行李嗎?不用啊,他一點點帶在身上就可以了。哦,我們帶點五苓散啊,帶點這個麝香礬石散,諸如此類的。
——END——


※怪病多痰:看國醫大師如何治痰飲!
※老幹部麻木8年,不是氣鬱?血瘀?那是什麼?175期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麥冬
※倪海廈講金匱要略 第08講—痙濕暍病脈證治法第二02
※師承免費名額簽約成功 醫承有道,圓夢中醫人
TAG:醫承有道 |
※經方大家胡希恕講金匱:濕家之為病
※馬雲上台演講金句頻出,以色列總理:我要和你一起瘋
※經方大家胡希恕講金匱:脈沉主寒
※經方大家胡希恕講金匱:水氣病
※經方大家胡希恕講金匱:大青龍湯和小青龍湯的要點!
※經方大家胡希恕講金匱:大建中湯的使用思路
※經方大家胡希恕講金匱:精氣是什麼?
※經方大家胡希恕講金匱:虛勞腰疼!
※經方大家胡希恕講金匱:澤瀉湯的用藥經驗
※經方大家胡希恕講金匱:血不足養心
※經方大家胡希恕講金匱:風濕相搏
※經方大家胡希恕講金匱:虛勞里急,小建中湯主之
※經方大家胡希恕講金匱:經方如何面對身體機陳衰
※如何優雅地和女朋友講金融?保證她聽完學會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