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圍產期是預防小兒腦癱的關鍵 如何儘早發現?

圍產期是預防小兒腦癱的關鍵 如何儘早發現?


腦癱患兒的腦損害大多數發生在圍產期,圍產期是什麼?圍產期是指圍繞分娩前後的一段重要時期,即懷孕28周到生後7天內。圍產期的高危因素可能與腦癱的發生密切相關。如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宮內感染、產程延長、出生時窒息、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顱內出血、膽紅素腦病等,如果存在這些高危因素,孩子發生腦癱的概率會顯著增高。因此,做好圍產期保健,也是預防小兒腦癱的主要措施。



圍產期是預防小兒腦癱的關鍵 如何儘早發現?


具體的預防措施分3個階段實施


(1)產前預防


做好圍產期保健工作,孕期注意避免病毒感染,如流感、風疹病毒等;


不要濫用藥物,特別是麻醉藥、鎮靜葯,不吸煙、不飲酒;

避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如農藥、化學試劑、放射線的照射、電子輻射(如手機、電腦、遊戲機等);


定期產前檢查:儘早做產前診斷和諮詢,一旦發現胎兒異常,及早中斷妊娠,防止異常胎兒出生。


(2)產時預防


預防早產和難產。做好難產胎兒的各種處理,提高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避免分娩過程中對新生兒的傷害;


認真細緻地處理好分娩的每個環節。一旦出現新生兒窒息、顱內出血等病症,要積極進行治療,減少對新生兒的損害。

(3)產後預防


對於高危新生兒,需要密切監測孩子出生後神經發育的情況,儘早發現問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為啥不少媽媽一瞧見發育不對勁兒,就往壞處想,懷疑寶寶腦癱呢?


可能有的媽媽對寶寶發育的某些細節過分地關注,經常拿一些網上的資料作為對照,很輕易地得出寶寶有腦癱結論,來門診一查,結果什麼事也沒有。


還有的家長喜歡拿自己的寶寶與鄰家的孩子比較,結果發現孩子的某項能力有欠缺,就懷疑孩子有腦癱,思想負擔沉重,十分焦慮,四處求醫,給孩子遭受不必要的痛苦。

其實,每個孩子的動作和行為發育可能會存在個體的差異,發育延遲並不等同於腦癱。


小兒腦癱應該如何進行診斷?


1、運動發育落後


表現為粗大運動及精細運動發育落後。為了判斷運動發育情況有無異常,應熟練掌握正常小兒不同年齡運動發育水平。

3個月時能抬頭,4-5個月時能雙手主動抓物,雙手中線活動多,6-7個月可獨坐,8-10個月會爬(雙上肢交替向前移動),1歲時獨站,1-1歲半時能獨走。腦癱患兒在上述年齡階鍛都達不到正常小兒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如一個小兒生後運動發育正常,在某個年齡以後才出現異常,一般不考慮腦癱的診斷。


2、主動運動減少


新生兒時期常表現為動作減少,吸吮能力及覓食反應均差,3個月小兒仰卧位時常有交替的踢腿、蹬踏動作,兒腦癱患兒蹬踏動作明顯減少或表現為雙腿同時蹬踢。正常小兒4-5個月時上肢活動很多,主動抓物,而腦癱患兒上肢活動很少或手經常握拳狀。腦癱患兒很少出現前爬的動作,即使能爬,姿勢也很不協調。正常小兒1歲以內手的運動未形成左右利優勢,而偏癱患兒則經常只用一側手取物、持物,而另一側活動很少。


3、姿勢異常


(1)仰卧位時表現為頭後仰,雙下肢伸直,有時呈角弓反張樣。當頭轉向一側時,枕部一側的上下肢屈曲,面部一側的上下肢則伸直。


(2)俯卧位時表現為四肢屈曲,臀部高於頭部,抬頭困難,雙上肢移位到胸前差或緩慢,雙上肢支撐差,肩部著床或出現頭背伸姿勢。


(3)將患兒以仰卧位拉成坐位時,正常小兒4-5個月時頭不再後垂,雙上肢能主動屈肘,而腦癱患兒出現頭極度後垂,下肢伸直,有時呈棒狀拉起,有時呈後傾坐姿。


(4)腦癱患兒直立懸空位時往往雙下肢內旋伸直,足尖下垂,雙腿交叉呈剪刀狀,直立時頭背與足跟不能保持一直線,屈髖或雙大腿內旋,膝半屈,尖足著地。


4、反射異常


(1)原始反射延緩消失;


(2)保護性反射不出現。


5、肌張力異常


不同年齡小兒肌張力表現有所不同,痙攣性腦癱患兒在新生兒期除個別嚴重的表現肌張力增高外,大多數表現為肌張力低下。正常6個月以內小兒肌張力由高逐漸降至正常,而腦癱小兒卻呈漸高趨勢,6個月到1歲的痙攣性腦癱患兒肌張力明顯增高,扶成直立時雙下肢內收呈剪刀樣,扶成坐位時雙下肢不能伸直,易向後傾倒。內收肌痙攣使雙大腿外展受限,跟腱緊張使足背屈受限。手足徐動型腦癱小兒在1歲內並無肌張力增高,隨增齡,肌張力逐漸升高。


總之,腦癱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和體格檢查。頭顱CT、MRI及腦電圖檢查不能起主要作用。CT及MRI能了解腦結構有無異常,對探討腦癱的病因或判斷預後可能有所幫助,但不能據此肯定或否定腦癱的診斷。腦電圖可以了解是否合并癲癇,對指導治療有參考價值。


更多內容請點擊此處 我的診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問醫生 的精彩文章:

癲癇患兒幾種常見問題分析
打工在外辛苦不說,如果沾花惹草染了病,花錢找罪受真的得不償失
高糖飲料發起瘋來,比酒精濫用更可怕!
過敏時,你關注腸道了嗎?
被愛的渴求

TAG:愛問醫生 |

您可能感興趣

大腸癌早期有哪些癥狀?如何早期發現呢?又是如何預防?
胃癌發現時已是晚期,如何才能早預防?
最高發的癌症如何早發現?做好預防
孕期這些「壞習慣」會讓血糖不穩,對胎兒發育沒好處,孕媽早預防
孕晚期准媽媽腹瀉有哪些危害,該如何預防?
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如何預防是關鍵!
早期肺癌該如何預防?肺癌早期常見癥狀的具體表現在這些方面
糖尿病併發症後果很嚴重,如何預防是關鍵,教你幾招預防
懷孕期間多吃這幾種水果可以預防胎兒畸形,促進胎兒大腦發育
早產兒應該如何預防腦癱疾病
早產兒怎麼做可以有效預防「腦癱」的發生呢
胃炎初期早發現,可預防!一般會有這五種徵兆,要留意
懷孕期間,怎樣預防胎兒停止發育,放鬆心態產前檢查!
如何預防早期兒童白癜風的擴散
早期如何發現前列腺炎?生活中又該如何預防前列腺炎?
如何預防早期胃癌?不想患癌 早看早預防
丑哭的妊娠紋,孕期預防是關鍵
早產危害這麼大?備孕期你該如何預防
明星大S終止懷孕,導致胎兒不良的原因及如何預防,早知早預防!
如何預防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有哪些預防措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