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小日子」美學?誰製造了是枝裕和在中國的流行

「小日子」美學?誰製造了是枝裕和在中國的流行

作者:馬程


編輯:俞斯譯


「比起跑步來說我更喜歡走路,喜歡走路時看到的景色,以及走路速度變化帶給我的感覺。」


是枝裕和穿著家常的棉襯衫,一手拿著話筒,同時用一貫平緩的語速給台下的中國影迷解釋,為什麼他的作品中常用到「走路」的情節。


因為這位日本導演的到來,位於北京當代MOMA的庫布里克書店狹小的空間比平時更為擁擠。這是他為期三天的北京行其中一站,為《步履不停》小說的中文版發售站台。

「小日子」美學?誰製造了是枝裕和在中國的流行



是枝裕和和止庵對談作品《步履不停》


這也是枝裕和第一次來到北京,三天的行程被安排得滿滿當當。包括兩次北京電影節是枝裕和電影展的映前見面會,一次圖書分享會,一次大師班,以及參加電影節閉幕式,還附帶了一整天的媒體採訪。


面對熱情的粉絲和閃光燈,他不斷微笑,每次發完言都會低頭說感謝。他彷彿誤入了一個盛大的派對,然後驚訝地發現派對的主角竟然是自己。


今年二月,《知日》雜誌出版了一期《是枝裕和·步履不停》的人物特輯,為了製作這期雜誌,出版人蘇靜和團隊在東京和這位導演待了一周。聊天中得知自己在中國有不少粉絲時,是枝裕和面露驚訝。他的電影發行方從未在中國內地做任何的宣傳,他不明白為什麼會受到這樣的關注。


你也可以從另一件事上感受到他在中國不斷高漲的人氣。今年北京電影節為他主辦了一次專題影展,這個專題影展的套票在開票46秒就被一搶而空,而8部電影單場次的票也很快售罄。

「小日子」美學?誰製造了是枝裕和在中國的流行



《幻之光》劇照

從處女作《幻之光》提名金獅獎,到《無人知曉》和《如父如子》在戛納大放異彩,再到《海街日記》引發了觀影熱潮,知道並喜歡上是枝裕和的人群從最早的專業影人、影迷,一步步擴大到更大範圍的對日本電影和文化好奇的人。


他的作品中對家庭生活細節和情感的描寫細膩而生動,這也讓他成為了日式生活美學的代名詞。《海街日記》里的服飾、美食都受到了國人的追捧。是枝裕和也逐漸成為了更多的人了解日本的一個窗口,成為了一個文化符號。


為什麼是是枝裕和?

「小日子」美學?誰製造了是枝裕和在中國的流行



是枝裕和


電影資料館館長沙丹是是枝裕和的老影迷之一,他說這位日本導演最早在中國引起關注,是因為《下一站,天國》的DVD。


那時是2000年,他還在大學讀書,這部「偽記錄片」,有些實驗風格的電影,在專業電影人的群體里評價很高,大家都把他看成是「日本的新星」。


是枝裕和是日本新生代導演里影響力最大的人之一,這主要得益於他不斷捧回的國際電影獎項。


紀錄片導演出身的他第一部作品《幻之光》就拿下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在他職業生涯的早期,嘗試了不同類型的風格,多次入圍戛納、威尼斯電影節。

百老匯影院節目策劃及推廣經理楊洋參與組織了這次北影節「是枝裕和」電影展。她第一次注意到是枝裕和就是在2004年的戛納電影節。那時,他的電影《無人知曉》入圍了金棕櫚,裡面的小演員成為戛納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在這部關注社會話題的電影里,人性的善惡在平靜如水的鏡頭下被無限放大。

「小日子」美學?誰製造了是枝裕和在中國的流行



《如父如子》


2008年的《步履不停》和2013年的《如父如子》對是枝裕和來說是里程碑意義的兩部作品。前者是他把創作重心轉向了對家庭生活和親情的探討,確立了自己風格獨特的電影;後者則通過與日本當紅明星福山雅治合作,取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如父如子》日本票房高達30億日元,而此前他沒有一部作品票房超過10億日元。


明星的效應是讓是枝裕和從小眾向大眾過渡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三聲》記者現場隨機採訪的觀眾里,不少人都是通過福山雅治,或者長澤雅美等影星,進而了解到是枝裕和的作品,然後開始喜歡上這個日本老頭。


2015年,《知日》雜誌開始策劃一期人物特輯,蘇靜和編輯部在幾個人物備選中挑中了是枝裕和。「放眼到日本的話,21世紀之後,在世界上嶄露頭角的日本導演,有三個人特別出眾,和瀨直美、黑澤清和是枝裕和。最近5年,在導演這個領域,有著固定風格,固定的製作班底,然後質量比較穩定,產量高,而大部分電影評分都不錯。是枝裕和幾乎是唯一的選擇。」蘇靜告訴《三聲》。


從《步履不停》、《如父如子》到《海街日記》、《比海更深》,是枝裕和的產量從四年一部增加到了近兩年一部,而作品質量卻一直穩定。豆瓣上這四部電影的打分均超過了8分。


是枝裕和在中國知名度的爆發,歸功於2015年的作品《海街日記》。這部同樣入圍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影片,通過清新的日式風格,四姐妹感情的細膩表達,以及當紅影星長澤雅美、綾瀨遙等人的加盟,吸引了不少日劇和喜歡日本文化的觀眾。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他極具變識度的作品風格。是枝裕和導演在國內的幾個見面會上,有不同觀眾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他的電影里有那麼多美食,甚至放大美食的聲音?

是枝裕和給出的答案是,他喜歡做飯的過程和對話,以及在吃完收拾桌子時候的對話,家庭人物之間在不經意間會產生很多的碰撞,這是很有意思。

「小日子」美學?誰製造了是枝裕和在中國的流行



是枝裕和電影里的日式生活


「最真實的生活反而是影響很難表達的。」是枝裕和深有體會。在拍一個關於家庭或者四姐妹的電影前,他都會去實地找人採訪,他會去一個喪子的家庭,了解他們每一年生活和心態的變化,在這裡他知道了到寄託亡靈的黃蝴蝶,他也會和四姐妹交談,細緻到她們每天泡澡的次序,會因為什麼小事吵架,這些也後來成了《步履不停》和《海街日記》的素材。


作品中許多關於家庭和人生的感悟來自他本人的經歷。在圖書《步履不停》的扉頁,他寫下了「人生總是來不及」,表達了對母親的思念。沙丹印象最深的,也是他寫在隨筆集序中的一段話,「一次拍完《奇蹟》,很久沒有回家看女兒,女兒送他出門的時候說『下次再來』。我苦笑一下,心裡很狼狽也很受傷」。


對家庭和親情的重視,是是枝裕和的電影和很多日劇里吸引觀眾的重點。而蘇靜認為,這種迷戀,正是源於缺失。


「日本國內的人口流動性小,家庭氛圍濃厚是自然的。在國內北上廣都是漂流不定的人群,對這樣的生活更加嚮往。」蘇靜告訴《三聲》。同時,國內的影視劇作品都在走IP和高大上的路子,真實的生活場景也是芳蹤難覓,這讓很多人都愛上了日式的生活節奏。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 的精彩文章:

你的钱和时间,都去哪儿了
是時候告誡自己別再瞎忙活了
科學觀點必須到期去死嗎?
兔子這種生物賣起萌來,還有你家主子什麼事
新手跑全馬要注意的坑

TAG:界面 |

您可能感興趣

傳統的中國美學是什麼樣的?
是枝裕和電影中的吃貨美學
雅,才是中國人的美學
中美學者:中國的老子是一個從印度婆羅門教留學歸來的楚國人!
雅,中國人的美學!
宋人茶事,中國美學最巔峰的樣子
雅,中國人的美學
他用4VS美學讓中國女性站在世界的高度,製造最美的中國精神文明
歷代傳統中國美學是這樣的!
中式家居,中國人骨子裡的生活美學
日劇中的小戶型改造,欣賞日式家居美學!
他輸了帝國,卻讓中華美學領先世界一千年
宋瓷姿色:中國美學的巔峰
他締造了宋朝的盛世美學,卻一夜之間輸掉帝國
被一眾追捧的詫寂美學源流竟是中國的禪宗?
音樂人李健:美男子的中年美學
梨園行中一雄才:「麒麟童」周信芳的「力」之美學
《蛇它蟲》:中國古典美學和幾何空間美學的完美結合!
美學的極致在宋朝
中國傳統美學亦能打造時尚潮流中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