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用我從醫20年的經驗教你:該選中醫還是西醫?

用我從醫20年的經驗教你:該選中醫還是西醫?

作者:郎中堂李老師

在中國,醫患關係一直是件讓人揪心的事。在利益熏心、誠信缺乏、急功近利的現今社會,確實有那麼一些不「不文明」的醫生給醫生抹黑,他們一切向錢看,沒能及人之所急。

但是,扒開這些醫患關係緊張的事件,發生在西醫醫院的遠比中醫醫院多。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都是救死扶傷,為何在醫患關係上會有如此大差異?這樣說,並非排擠西醫,也不是給西醫抹黑。

中醫、西醫,只是在治療方式、用藥上不同,他們各有所長。對於目前些西醫醫生排擠中醫、中醫醫生排擠西醫,都是極端做法,是在認識上存在誤區。

西醫——人體被獨立研究

西方近代醫學,發展於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在封建社會裡,各民族無一例外的禁止解剖屍體,因此解剖學得不到發展。文藝復興的興起,人們的思想得到解放,把人作為注意的中心,這反映在醫學領域,就是首先要重視人體的構造,於是解剖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首先革新解剖學的是義大利的達·芬奇。他認為作為現實主義畫家,有必要深入了解人的解剖結構,尤其需要了解骨骼與肌肉,於是他開始從事人體解剖,並繪製了700多幅解剖圖。

醫學界對於達·芬奇的大膽嘗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關注並深入研究人體結構,《人體構造論》也是在這時期成書。

人體解剖學的發展,讓醫學對人體研究得以深入。在之後的17-18世紀,西方醫學在疾病的治療上都圍繞對人體解剖的認知開展。雖然醫學解剖對人體構造有了深入了解,但對人體器官的研究卻是分開獨立開來,於是就形成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療方法和理念。

西方醫學真正發展起來是19世紀細胞學說的出現。細胞的研究,是通過實驗生理、藥物作用實現治病的目的,依然是獨立開來。

西醫,治標難治本

西醫的研究方法和理念,決定了西醫在治療疾病上只能治標不治本。西醫在某些重大疾病的治療上,確實是更勝一籌,中醫只能望洋興嘆,這點無可置疑,但西醫也有短處。

由於西醫治療的前提是「病」,任何身體的不適,都需要通過檢查後的治標判斷,對於像氣虛、血虛、腎虛、虛弱、疲勞等這些癥狀,西醫沒有指標可判斷,就不能判定為病,無法通過治療某個器官達到改善。

氣和血,是人體運行的根本,這點西醫是認可的,可西醫卻對補氣補血、調理氣血運行束手無策,但中醫卻能有效解決。像大手術、化療、長期服用西藥後,醫生會建議用中醫調理,有助於快速恢復。

所以,西醫雖然治標及時、快速,但是很難治本。

中醫——人是一個有生命的整體

春秋戰國時期,中醫基本理論就已經形成,比西醫要早一千多年。中醫以氣血、穴位、經絡為基礎理論,認為人體的運行是靠氣血推動。人體的虛實、陰陽、精氣,都和氣血密不可分。

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這個整體中的任何一個組織器官、部位,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們在結構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協調、互為補充,在病理上則相互影響。

同時認為四時氣候、地理位置、環境等因素的變化,對人體生理、病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既強調人體內部的協調、完整性,也重視人體和外界環境的統一性。

人體由五臟六腑及其附屬的皮、肉、脈、筋、骨等組成。各個臟腑與組織之間,存在著有機的聯繫,共同完成人體統一的機能活動。而人體生理活動的正常與否,主要決定於五臟系統之間的活動是否協調。

所以中醫在調理,其實就是去泄虛實、平衡陰陽、恢復精元、暢通氣血為主,從而讓人體達到自然平和的狀態。

中醫——標本兼治

中醫的整體觀念、辨證論治、因人施治、復方用藥等優勢和特色,奠定了中醫標本兼治的地位。

現在的中醫診斷和治療主要的思想就是「辨證施治」和「對症下藥」。這兩句話說的都是針對病症來治療,而沒有說到如何診斷患者所患疾病的本是什麼。也就是說沒有牽扯到「本」的診斷和治療,而《黃帝內經》當中多數疾病的治療都是「先本而後標」。

那麼什麼是「本」,什麼是「標」?「本」乃患者疾病的源頭,而「標」是患者表現出來的癥狀,也即表症。

實際上,中醫通過找到「本」的癥結所在對「本」進行調理,從而消除「標」的癥狀,所以說中醫是標本兼治。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中醫也有短處,就是中醫調理大多數情況下時間相對比較長才見效。

因為「本」的調理需要過程,而且不同人體質差異,就不能像西藥那樣能一針見血、藥到病除。尤其是像調理腎虛、氣虛、體虛這樣的癥狀,不會立竿見影,但是一旦調理好後,卻是很難複發的。

中西醫怎麼改善男人腎虛?

通過對比中西醫在改善男人腎虛的問題,我們就能清晰的對中西醫在治療「標本」問題的深入認識。

男人腎虛,會導致陽痿、早泄、勃起無力、疲軟、無快感等。西醫在對待這些問題上,也是費盡了心思,在上個世紀90年代研發出了「偉哥」,在治療陽痿早泄確實效果不錯,立竿見影。

但是,西藥(偉哥)只是能解決陽痿早泄,並不能解決腎虛。所以西藥(偉哥)沒有治腎虛作用,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陽痿早泄。

中醫調理能從根本改善男人腎虛,讓男人告別陽痿早泄等功能障礙。中醫認為:腎藏精,主骨生髓,開竅於耳,其華在發,腎主管生殖和生長發育。腎虛,會引起陽痿早泄等功能障礙。

所以,要想從根本上改善功能障礙,唯一靠中醫調理。中醫通過補充腎中精氣,溫補腎陽,激活腎動力,讓腎恢復到健康狀態,從而達到增強勃起力度、延時目的。

--THEEND--

郎中堂,始於清·道光元年(1821年),傳承宮廷秘方,地道原產地藥材,古法炮製,傳承至今近兩百年,現第十代傳人為陸榮森老先生,歷代傳人恪守「醫者,仁心智術」祖訓,懸壺濟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從醫50年的5句話,解決疾病的根本問題!
咽炎治不好?從醫53年老中醫給你支招
從醫20年,我看到了比治癒更重要的東西
郝萬山老中醫從醫40年,發現了4個重要健康因素!
從醫20多年的健康感悟——(1)我的醫路生涯
50個健康常識,從醫20年的老醫生才知道,收藏!
從醫20年的口腔科醫生告訴你,口腔潰瘍基本不!用!治
如何提高孩子免疫力?一位從醫20年的兒科醫生給出了4個忠告
60萬醫學生僅10萬從醫:在中國當醫生有多難?
「從醫6年,我已經對人性絕望」
部分診療術瀕臨失傳!從醫70年,老中醫喬鴻儒再收十徒
皮膚醫生:從醫30年,就4個方法能真正去掉黃褐斑!別的都不行
放射醫學專家李德泰:從醫60年不改初心,耄耋之年堅持每周會診
每天這樣做,勝過走6000步!從醫50年的大師自用長壽秘方~
從醫71年,義務坐診近40年,95歲醫生吳合去世捐獻遺體角膜
每天這樣做,勝過走6000步!從醫50年的大師自用長壽秘方
每天這樣做,勝過走6000步,從醫50年的大師自用長壽秘方
英女子靠假文憑竟成公立醫院醫生,從醫超22年治療數千精神病
從醫30年總結:補氣血,這是我用過最見效的食療方!
在參軍與從醫的抉擇中,我的選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