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發冷、麻木需警惕,很可能是「腿梗」,早期癥狀別忽視!丨推廣
受訪專家:江蘇省醫學會血管外科分會主任委員、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血管外科 李曉強教授
人體動脈是將血液從心臟運送至身體各個部位的通道。由於動脈內壁脂質沉積和斑塊形成,造成動脈管腔狹窄、甚至堵塞,這個過程稱之為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由此導致動脈缺血。當人體腿部肌肉沒有充足的血液供應後,活動時可感覺腿部乏力、酸脹及疼痛,這稱為下肢動脈缺血,醫學上定義為「下肢動脈閉塞症」。
在16世紀初,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才科學家列奧納多·達·芬奇的手稿中第一次出現類似動脈粥樣硬化的記載,達·芬奇和一位老人交談時,突然毫無預兆地在達·芬奇面前倒下去世了,老人突如其來的死亡促使達·芬奇對遺體進行了剖檢,他的筆記中這樣描述:「老人可能源於對心臟和其他器官的供血不足……血管內膜的增厚阻礙了血流的通行。」但他並沒能破解這一兇險的疾病——直到20世紀,動脈血管堵塞的致命性和普遍性才引起人們的警覺。
達·芬奇手稿
動脈粥樣硬化
關於下肢動脈閉塞症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血管外科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是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與年齡有關,30多歲的年輕人一般不會得。然而,有些年輕人不注意飲食和生活方式,也會出現血管閉塞,但這僅僅是下肢動脈閉塞,有多種原因,大多不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如果本身就發生過腦梗、心梗的人,要及早去查一下有沒有「腿梗」的可能。糖尿病患者也要警惕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出現。另外,如果走路感覺酸、麻、脹,甚至走一段歇一段的時候,就要去看看是不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達·芬奇留下的死亡密碼在400多年後還在困擾著我們—— 72歲的耿大爺,去年開始雙腿發冷、麻木,晨練或晚上散步後易疲勞,偶爾還伴有抽筋,他一直誤認為這些是缺鈣或是腰椎病引起的。今年開始耿大爺平常走路時,也會出現小腿疼痛加劇、疲乏無力,必須停止活動才能緩解,最近在休息時也感到疼痛、麻木和感覺異常,這引起了耿大爺的警覺,於是來到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就診。經過該院血管外科醫生檢查後,告知耿大爺,出現這些癥狀的原因是他患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下肢動脈閉塞症的癥狀及分期
1、無明顯癥狀期:感覺患肢皮膚溫度降低、怕冷,或輕度麻木,活動後易疲勞。
2、間歇性跛行期:患者在行走時,由於缺血和缺氧,小腿的肌肉產生痙攣、疼痛及疲乏無力,必須停止行走,休息片刻後,才能繼續活動。
3、靜息痛期:如再行走一段距離後,癥狀又重複出現。是下肢缺血病變最常見的癥狀。當病變進一步發展,而側支循環建立嚴重不足,使患肢處於嚴重的缺血狀態,即使在休息時也感到疼痛、麻木和感覺異常。
4、壞疽期:而當病變繼續發展至閉塞期,患肢出現營養障礙。早期壞疽和潰瘍往往發生在足趾部,隨著病變的進展,感染、壞疽可逐漸從腳趾向上發展至足踝部、小腿,嚴重者可以出現全身中毒癥狀。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截肢以阻止病情進一步惡化。
下肢動脈閉塞症的診斷檢查
1、懷疑自己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醫生通過患者自己的描述,比如有沒有間歇性跛行,有沒有小腿肚子酸、麻、脹等,就能做出初步判斷。
2、腿上的動脈血管由於動脈粥樣硬化堵住了,導致腿腳供血不足,從而出現的一系列癥狀:不走路的時候不覺得疼;由於動脈閉塞,導致腿腳的血供不足,就會出現走路彆扭、小腿酸痛。這種酸痛類似於正常人突然跑步一段時間後,第二天出現的那種腿腳酸痛。
「我們不是達·芬奇,但我們跟達·芬奇一樣對患者的康復充滿期待與信心。」「江蘇省醫學會血管外科分會主任委員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李曉強教授在談到耿大爺病例時提到。「我們現在擁有跟達·芬奇的作品一樣的藝術化、創新化的解決方案為耿大爺儘快減輕病痛、重新恢復日常健康的生活,這種技術方案被稱之為斑塊切除系統和藥物塗層球囊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手術。「
下肢動脈閉塞症的預防治療
1、做好預防
(1)一級預防
· 提倡飲食清淡,多食富含維生素C(如新鮮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類及其製品)的食物;
· 不吸煙,不飲烈性酒;
· 保持樂觀的心態和輕鬆愉快的心情;
· 40歲及以上人群堅持至少每年體檢一次;
· 從兒童期開始,即不宜進食高膽固醇、高動物性脂肪的飲食,也應該避免攝食過量,防止發胖。
(2)二級預防
· 積極治療與本病有關的疾病,如高血壓、肥胖症、高脂血症、痛風、糖尿病、肝病、腎病綜合征和有關的內分泌病等;
· 終生使用阿司匹林抗栓,長期或者終生使用他汀類調脂藥物,積極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2、手術療法
(1)經皮穿刺動脈腔內成形術:局部或多處短段狹窄者,可經皮穿刺法向狹窄的動脈段,插進球囊擴張導管,也可用腔內激光術或斑塊旋切導管,施以擴張。
美敦力HawkOne定向斑塊旋切系統
(2)斑塊旋切系統是將帶有旋切刀片的導管送入病變部位的動脈腔內,通過旋切刀片多次推送導管經過病變部位,把血管壁上的斑塊切除下來,並儲存在導管頭端收集腔內,旋切完成後將導管和斑塊一起取出,可以形象的理解為血管的清道夫甚至「血管機器人「。斑塊旋切技術不僅可直接切除斑塊,改善患肢的血流,且術後血管腔內不會留下任何異物。系統針對堅硬鈣化的斑塊,採用更加靈活的設計,貼壁性好,提高了斑塊切除效率。
達·芬奇大師多少年前可能也會想到有一天醫學科技的進步已經能使得患者可以在微創條件下輕鬆地通過斑塊切除系統的應用,改善、緩解、治癒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僅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血管外科就已為100多位患者提供了相應的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吃了這麼多年飯,才知道原來這種筷子最好!
※紅糖、白糖、冰糖,不但營養各不相同,用對了「療效」還不一樣!
※96歲國醫大師腿腳好過60歲人,靠的是這個動作!簡單不花錢!
※吃法不對,全部白費!喝果汁不如直接吃水果,這樣吃才健康!
TAG:健康時報社 |
※一發現尿尿是紅色的,就很可能是膀胱癌,需警惕!
※女性腰圍變粗未必是「發福」,有可能是卵巢癌的警報,需警惕!
※腰部疼痛不一定就是腰肌勞損,很可能是腎結石,警惕發展成腎衰竭
※吳川人警惕,有這些小毛病不能拖!因為可能會因為忽視發展成癌!
※腿腳麻木,警惕糖尿病併發症,不要成為「鐵拐李」!
※警惕!單手或雙手持續性麻木,不是頸椎病,很可能是這種病!
※腎臟最「害怕」這三件事,經常做的人,腎可能會慢慢壞掉,需警惕
※經常胸口疼痛,警惕心臟病發作,這些癥狀不可忽視!
※警惕,你的腿抽筋可能不是缺鈣,而是得了這些病……
※肝是人體最沉默的器官,平時不痛不癢,爆發就是大病,警惕這四點
※心絞痛一旦發生變化,需警惕發展為急性心梗,最可怕,千萬別忽視
※淋巴瘤很奇怪,發病易被忽視,看這些癥狀提高警惕!
※警惕!別再把便血誤診為痔瘡,它有可能是腸癌
※身體若有3個「敲門聲」,可能是大腸癌在作怪,不能放鬆警惕!
※肝病,不痛不癢,身體3處發「臭」,需警惕肝已受損,莫忽視!
※警惕!這種很容易被忽視的「小病」,竟能損傷腎臟,甚至致命!
※常出汗是「病」,不愛出汗也可能是「病」!要警惕!
※出現以下這些癥狀,要警惕,可能是結直腸癌的早期癥狀
※心情煩躁、愛發脾氣,警惕是不是患上了產後抑鬱
※孕期,胎盤早剝危害大!常見的2種原因,孕媽容易忽略,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