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伏羲文化專家:中國是量子力學故鄉 易經乃本源

伏羲文化專家:中國是量子力學故鄉 易經乃本源

圖為淮陽伏羲文化研究會會長楊復竣

文/在前線 梁欽

在前線從剛剛閉幕的2017年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淮陽研究中心、淮陽伏羲文化研究會首屆中國數術研討會暨第33屆學術年會上獲悉,我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精華《易經》與當代最前沿的量子力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淮陽伏羲文化研究會會長楊復竣在會上指出,伏羲文化、易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結晶,源遠流長,對全人類的進步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楊復竣談到,《易經》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源泉和寶庫,一直源遠流長。如今,復興傳統文化成為社會主旋律,此次此刻,我們應該為伏羲和易經正名,這是中國文化自尊、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和文化自強的根源所在。

我們應該正視易經

如今,西方科學、文化十分盛行,在科技前端,量子力學、量子計算成為發達國家角逐的焦點。

而楊復竣在會上指出,量子力學是中華人文始祖伏羲的一個古老命題的復活,《易經》是量子力學的母體理論,中國是量子力學的故鄉,可惜的是,我們至今還沒有太多認識。

圖為淮陽一景

近百年來,人類和科技的發展以歐美為主流,以計算機、互聯網等代表的信息科技引領了新一輪技術革命。

放眼未來,量子力學、量子計算則是科技產業的下一個競爭高地。

IBM、微軟、谷歌等國外巨頭,包括我國的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也紛紛涉足相關領域,我國的「墨子號」量子號年初交付使用,可以說全人類正在迎來量子力學、量子計算的競賽。整體看來,歐美巨頭對於量子相關的研究處於領先位置。

但是,楊復竣則指出,實際上,中華民族的文化要比西方更早。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創製的《易經》,包羅萬象,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總集。

量子力學來源於易經

「量子力學顛覆了經典力學,顛覆了當代科學。」

在楊復竣看來,量子力學存在著波粒二象性、量子糾纏、量子疊加、量子吸引、量子干擾等特性,而事實上這些量子力學圍觀的世界正是來自《易經》天道規律揭示的內容。

他舉例說:

一、量子波粒二象性,就是伏羲八卦的陰陽二象性,物質分陰陽;

二、量子單位疊加,即陰陽疊加;

三、量子糾纏,就是《易經》陰陽吸引、對偶吸引、萬物對偶存在;

四、量子多體疊加,就是太極圖的S線,既是陰又是陽,既是有又是無;

五、量子干擾,《易經》陰陽時刻發展變化,瞬間改變形態,導致波函數坍塌……

圖為淮陽伏羲太昊陵

楊復竣表示,「科學只是宇宙本源真象的碎片,再拼接也只能接近、不可能準確表達宇宙是一個完美的生命整體。而《易經》之『道』是當今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母體,因而,我們可以說擁用幾千年淵源文化的中國是量子力學的故鄉。」

科學挖掘易經乃課題與使命

本次大會3月30日開幕,4月1日閉幕,旨在復興中國傳統文化,尋根祭祖,推動伏羲文化、易經,探討中華瑰寶《易經》在眾多科技領域的科學應用。

據悉,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學家、數論家、數術家以及各地伏羲文化研究會會員等300餘人參加了大會。

圖為淮陽特產「泥泥狗」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科學是經典物理學,是偉大的。而用異樣的眼光來看待《易經》,事實上半導體領域的0和1緣起易經的陰陽。而此次楊復竣會長提出的量子力學與《易經》的關係,讓人振奮不已。

《易經》,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寶藏。復興傳統文化,是科學地看待、正視、挖掘、發揚、推廣。

接下來,如何挖掘博大精深的《易經》,併科學地加以推廣、發揚,為我國、全球科技發展做出貢獻,是伏羲文化研究工作者、更是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共同的課題和使命。

贊:淮陽——人類文明的發祥地

龍祖伏羲,淮陽發跡。

八卦肇始,開天立極。

從無生有,是生兩儀。

四象八卦,生生不息。

天地人間,陰晴風雨。

吉凶禍福,相伏相倚。

抗禦災害,避凶趨吉。

德善仁政,民眾受益。

天道行健,自強不息。

地道厚德,載物不語。

人敬天地,天人合一。

流傳萬世,哲理精闢。

一帶一路,發展經濟。

大同和諧,世界讚譽。

超前大道,無人可及。

龍顯神威,東方崛起!

在前線:zaiqianxian121(←長按複製)《在前線》是新興的移動互聯網媒體,不但擁有40多年的媒體運作經驗,更擁有前瞻的思維模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經 的精彩文章:

【鋆說】品茶論道
易點通——爐丘山人話易49《易經》(周易)包含哪些內容?
借勢《易經》、搭檔《孫子兵法》,屌絲的《三十六計》如何逆襲!
伏羲創立了八卦,韓國卻用來當國旗
諸葛亮巧借東風,純屬機緣巧合?

TAG:易經 |

您可能感興趣

發現中國科幻文學溯源:從舶來品到本土化
一個史學家+文學家眼中的中國文學史
萌萌噠日本的妖怪文化,其實源於中國
中國佛教哲學形成的根源之「文化環境」
源自中國景泰藍的日本七寶燒
中國量子衛星從根本上改變加密學 永久性解決安全問題
中國傳統文化——扇文化
從中國藝術收藏中窺探文學氣息
法國巴黎銀行助力中國鋼琴學子登台雅各賓國際鋼琴節
用意念控制世界?中國學子的發明力壓哈佛學生。
中國農民兩月造出科幻武器?各國科學家臉紅!
文化中國專訪李守力:中國崛起離不開國學
視野┃合體字:中國民俗學裡的奇葩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宗教學實踐基地在重慶華岩寺授牌
不學金正恩,中國科學家這樣征服太陽
英國經濟學家:中國企業為什麼不賺錢?
陳子善:中國文學史無法迴避夏志清
中國原始人化石挑戰人類起源非洲學說
張學智:中國哲學中身心關係的幾類形態
尋源中國之尋夢徽州——探尋中國文房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