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玄德堂——道教的主要儀範

玄德堂——道教的主要儀範

玄德堂由中國道教協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武當山道教協會副秘書長。中國著名道學風水大師,玄學大師。衣福強道長創建。文章內容均為正中道教文化。由中國道教協會教務處及衣道長本人撰寫。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展現道教文化精華是玄德堂的宗旨。

玄德堂——道教的主要儀範

玄德堂——道教的主要儀範

一、早晚功課

早晚功課是全國現有兩大派全真、正一派的早晚必修課。早晚課約起於南北朝以後。住觀道上每日卯酉二時上殿作課,誦念香贊、開經偈、凈心咒、凈口咒、凈身咒以及《清靜經》、《玉皇心印妙經》等經,唱贊禮拜,一是修真養性,二是祈禱崇拜,三是堅定道心,四是為了體現宮觀道風的管理。早晚功課現在各常住都按傳統定製早晚上殿。

玄德堂——道教的主要儀範

二、全真傳戒

傳戒,又稱開期傳戒。指從開壇傳戒到傳戒圓滿的整個過程。道士出家,初入道觀者為道童,在子孫廟拜師學經,等到了十方叢林開壇傳戒之時,子孫廟的師父便薦其赴叢林受戒。

道教全真傳戒,是從金元全真教出現以後,長春真人邱處機逐根據道教已有的戒律,訂立了道教全真傳戒儀範。清順治年間,全真龍門派第七代律師王常月方丈又創全真叢林,在北京白雲觀首次公開設壇傳戒。他承襲全真派戒法科儀,講說《初真戒》、《中級戒》、《天仙大戒》,合稱「三壇圓滿大戒」.王常月說:「學道不持戒,無緣登真籙。」傳戒時,戒壇一般分為三期進行。傳戒由十方叢林的方丈負責,稱為「傳戒律師」,又調傳戒本師。

傳戒期間經過「考偈」:受戒弟子分清名次,按《千字文》次序排號,傳戒圓滿後,編入《登真籙》。獲得戒名後,自願遵守戒律不犯規戒,經審查合格,發給「戒牒」,以為憑據。

玄德堂——道教的主要儀範

三、正一授籙

「籙」通常指記錄有關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屬,召役神吏,施行功法術的牒文。正一道士只有得受法籙,才能名登天曹,才能有道位神職。有了道位神職的道士,其齋醮中的章詞,才能奉達天庭,才能得到神靈護佑,反之齋醮章詞無效。

道士受籙之後,籙牒中拔付受籙者有護身將帥,協助受籙者在主持齋醮時,斬妖除邪。拔度生靈,救濟困厄。未受籙受職,就無權遣神役鬼。

「受籙」的意義是「戒除情性,止塞愆非,制斷惡根,發生道業,從凡入聖,自始及終,先從戒籙,然始登真。」

道士受籙後,頒發給職券牒文,以證其所得之法職,名所錄之神界,以通達神靈。簡稱為「職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玄德堂 的精彩文章:

玄德堂——道教源
玄德堂——如何是善護持教法
玄德堂——道教守庚申的含義
玄德堂——道教課誦有哪些禁忌
玄德堂——道教常識

TAG:玄德堂 |

您可能感興趣

玄德堂——道教戒律與道德
玄德堂——道教塑像禮儀
玄德堂——道教文化內容
玄德堂——全真教的主要教義
玄德堂——道教宮觀里的鐘鼓文化
玄德堂——道教與茶文化
玄德堂——道教源
玄德堂——道教哲學
玄德堂——道教建築藝術
玄德堂——道教常識
玄德堂——道教仙道貴生
玄德堂——道教守庚申的含義
玄德堂——民間信仰與道教
玄德堂——道教思想漢語釋
玄德堂——道教承負說
玄德堂——道教開光和佛教開光的區別
玄德堂——道教八卦的稱呼和代表的涵義
玄德堂——道教慈善文化在當代的意義
玄德堂——道教及其基本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