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紫禁城的故宮文化
故宮文化助推,區域文化建設「漢字盛典」
——故宮黃易尺牘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
暨漢字記憶空間·石敢當摩崖藝術博物館開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文物活起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習近平總書記以高度凝練而鮮明的語言,深刻闡明了文藝與國家的血肉聯繫。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漢字起始,興我萬邦。」幾千年來,漢字用神識護佑著中華民族。同時又成為人類文明記憶的瑰寶。如何欣賞漢字?感受大美漢字的自然氣息。現在,這樣的地方和相關活動出現了,那就是3月28日至31日,在位於濟南槐蔭區西城文化園區-「印象濟南」的「漢字記憶空間」石敢當摩崖藝術博物館,將要開啟「漢字盛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推廣活動暨首個活動——「故宮黃易尺牘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故宮文化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認識它。它主要表現就是宮殿建築、宮廷收藏以及宮廷中的文化活動。從多角度了解認識研究故宮文化,一定會對我們的文化建設很有裨益。3月28日至31日,在濟南槐蔭區的印象濟南「漢字記憶空間」石敢當摩崖藝術博物館,「漢字盛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推廣活動的首個活動——「故宮黃易尺牘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漢字記憶空間.石敢當摩崖藝術博物館開館」等活動成功舉行。近百位來自日本佛教大學、日本東京學藝大學、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國家圖書館、首都博物館、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遼寧省博物館、山東省博物館、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濟寧市文物局、浙江省博物館、浙江省圖書館、西安碑林博物館、四川省文物局,山東省工藝美院的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參加。
1、走出紫禁城的故宮文化,助推地方區域文化建設。故宮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從其豐富的收藏看,它擁有160多萬件的文物收藏。
「故宮黃易尺牘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是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和石敢當摩崖藝術博物館共同打造的一個國際級盛會,這兩家機構,一公一私,這種模式在歷史上是極少見的。這種模式的建立是具有示範效應和里程碑式的意義。這一點在此次故宮研討會上不斷被領導,老師所讚譽。
同時,伴隨著故宮博物院正式給山東省文物局發文在濟南建立故宮博物院學術交流點(共三個,分別是山東省博物館,山東省石刻館,石敢當摩崖藝術博物館)並在此次故宮國際研討會上正式掛牌,標誌著故宮博物院和槐蔭區印象濟南漢字記憶空間的長期互動的模式形成,讓走出紫禁城的故宮文化在漢字記憶空間產生不斷發酵的化學反應,助推區域文化建設。是對「讓文物活起來」的很好的踐行。故宮的文物從實物角度是藏於故宮,但從文物的文脈來源看,它是屬於五湖四海。清代黃易雖然是浙江人,但是他的學術成就都是產生在山東。因此這次研討會在山東濟南舉行,無疑也是對文化事件及人物的文脈一種有意義的追溯梳理,也對故宮文化如何同與其相關的地區文化產生共振,做了一次有意義的探索。
2、石敢當摩崖藝術博物館作為「故宮黃易金石學研究科研課題學術交流點」。此次提出了打造學術交流語境的學術創新理念,讓博物館更好體現社會服務功能,成為學術交流的最佳場所。通過對與黃易金石學研究學術主題時空坐標相應元素的塑造,讓學術交流環境更加富有韻味。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這個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參會,讓學者專家的交流更加自然流暢貼心,激發出學術火花,產生學術新亮點。
據了解,漢字記憶空間.石敢當摩崖藝術博物館開館的同時開啟了「漢字盛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通過故宮文化的帶動效應,結合博物館優勢,共同提升區域文化勢能。
石敢當摩崖藝術博物館館長王寶磊向記者介紹,本次研討會由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濟南市文聯、中共槐蔭區委宣傳部主辦,西城文化產業園、濟南市石敢當摩崖藝術博物館承辦,印象濟南.泉世界、北京國際文化貿易促進會、山東大學書畫研究院協辦。本次研討會雲集了國內外書法金石學研究的頂級專家學者。本次活動也是濟南市槐蔭區在文化產業建設方面取得的又一個成果。
「我們石敢當摩崖藝術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家經民政和文物局註冊的摩崖藝術博物館,也是目前國內摩崖類藏品豐富度和珍惜度上的翹楚。館藏豐富的北朝摩崖刻經和古磚,內容宏大,其中不乏珍貴孤品。」王寶磊說,「漢字盛典」系列活動圍繞「以大為美」的「大美」立意,感受漢字魅力。此次系列活動以「漢字+」為文化交流推廣的傳播模式,以「和而不同」表現文化的價值觀,展現漢字基礎要素「音形義」的脈絡。活動將通過策展、論壇、博物館文化互動體驗等形式,帶領參與者體驗「樂活漢字」,集合展示優秀中華文化,創新文化體驗模式,以此完善大眾對傳統文化的共同認知。作為「漢字盛典」活動的一部分,自3月29日開始「漢字記憶空間」石敢當摩崖藝術博物館也開展文化主題鮮明的策展。3月29日在印象濟南舉辦「黃易訪古行跡旅美攝影家塔可攝影展」,同時還有「印象濟南魅力槐蔭博士邀請展」。
「漢字盛典」文化推廣活動面向各行各業,由從事文化領域研究、經營、管理的單位和文化領域的專家學者作為中堅力量,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廣泛的共同認知為指導原則,堅持以文化資源服務於社會教育,服務於社會經濟及公益事業的工作方針。利用「漢字記憶空間」石敢當摩崖藝術博物館的歷史文化資源,努力提升區域文化勢能。另外據了解,漢字記憶空間將圍繞博物館漢字資源的學術研討、論壇、名家講壇,豐富大眾視野。3月29日,「漢字記憶空間」舉行了系列掛牌活動,分別是:故宮黃易金石學研究科研課題學術交流點,漢字記憶空間中瑞國際文化交流合作聯盟,漢字盛典-濟南市文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基地,漢字盛典-槐蔭區政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基地。
此外,將與孔子基金會一起長期開展「青春與漢字」漢字文化體驗推廣活動,踐行「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積極研發相關書法教育模式,對接中小學教育進校園。下一步,「漢字記憶空間」石敢當摩崖藝術博物館將開展文化主題鮮明的策展,打造創新文化體驗模式,豐富濟南人民的文化生活。推進齊魯文化「走出去,請進來」的文化交流。通過摩崖漢字藝術巡展,宣傳漢字文化和齊魯文化。共建文化專家智庫,服務於濟南經濟、文化社會建設。


※古裝懸疑探案巨制《竇娥奇冤》發竇娥「三誓願」海報
※喬榛老師入室弟子張宏做客《大王小王》,講述他的詩意人生!
※《綁架者》黃立行露肌肉能看出徐靜蕾的世界觀?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如此「怪壺」您見過多少?
TAG:浮躁中的頓悟 |
※走出紫禁城的清朝宮女,為何連流浪漢都不娶?溥儀道出了其中原因
※紫柏灣里走出的康震
※走出自己的「玻璃城堡」
※走出對朱泥紫砂壺的誤解
※「土味文化」走出快手
※《走出生命的荒漠》
※走出的西遊 窩住的紅樓
※走出情緒的黑洞
※張騫出訪西域走出絲綢之路見證中國漢文明的興衰存亡
※走出生命的沼澤
※老照片:見證清室人員被趕出紫禁城的時刻,圖3為宮女走出神武門
※從青樓里走出來的巾幗英雄——梁紅玉
※野戰軍揮師南下建起的石綿礦,如今走出大山發展為現代化監獄
※攝影藝術:復古文藝風,油畫里走出的人
※湘西走出的畫家
※《幻樂之城》:走出創新乏力,守住電視城池
※網易出海漸入佳境,原創遊戲成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載體
※墨海書館:最早「走出去」並推動明治維新的出版社
※從潤玉影子中走出來,「小魚仙倌」羅雲熙和宋茜聯袂出演《掮客》
※中華文化走出去的話語具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