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面膜的科普(上):真的有功效嗎?

面膜的科普(上):真的有功效嗎?

  


  卓老闆的好盆友瓜美將菌又搞出一篇化妝品科普-面膜,又寫了好多,看得我都想試試了,這說明面膜市場無限大。可惜瓜美將菌堅決不做代購,只想科普。牆裂推薦大家關注她,還有《科普面膜(下)》等著呢。


  ------------------------------- 我是分割線


  聊一聊火爆的面膜。


  

  照片里是Lady Gaga,如果沒認出來的話。


  面膜題目很大,今天重點說說:它真的比面霜精華素等等效果好么?真的有什麼功效是面膜做得到,面霜精華素做不到的么?


  還是說,面膜只是生產商為了刺激新一輪消費而創造的產品?


*****


  在開始技術討論之前,你想沒想過,為什麼一夜之間冒出來那麼多新的面膜品牌,使勁做廣告,迅速佔領櫃檯?為什麼那麼多名人蜂擁而上賣面膜 —— 他們怎麼不賣面霜不賣洗面奶?為什麼我們都喜愛的papi醬代言的是面膜,而不是比如…呃… 手機?


  一個明顯的原因是對面膜的需求越發強勁。面膜屬於非必需的護膚品,大家有閑錢了,不滿足於面霜精華素了,面膜從很少用的奢侈品變成了一周敷幾次的日常品。


  大家不僅有錢了,而且非常捨得在膚白貌美這件事上砸錢,巨大的花錢慾望需要個出口,生產商和銷售商再一發力,摻雜著忽悠,這個市場就起來了。


  目測面膜是是國內過去幾年間增長最快的護膚品種類,據說年複合增長率20%以上。


  未來幾年恐怕會保持這個勢頭:只找到了老舊的數據 —— 3-4年前,中國大陸面膜的滲透率應該在20-30%,也就是說20-30%的人用過面膜,一年一次也算用過。這個比例太謙虛了,肯定還得漲得厲害啊,男性用面膜的都越來越多了呢。


  

  呃… 鬍子不用先剃一下么…


  作為生活習慣和消費心理和大陸最相近的台灣地區,面膜滲透率據說到了70-80%。


  形勢如此一片大好,國內國外、正規野雞,各種品牌爭先恐後,搶灘市場。


  另一個原因是因為賣面膜賺錢快。咱們一起算一算。


  拿一個不高不低的品牌舉例吧,歐萊雅。隨便說一個,它的復顏抗皺緊緻系列,Revitalift(就是紅瓶子鞏俐代言那款),一瓶面霜50毫升,在歐萊雅官網售價日霜220塊人民幣、晚霜230。而這個系列的面膜,貼片式的,4片賣150塊。


  50毫升的日霜像瓜美將這種臉大的也能用上少說兩個月,而4片面膜最多兩個星期吧。按日霜晚霜一起用來算,平均每天花在面霜上的錢,與花在面膜上的錢是3:4。


  比面霜更貴的精華素,和面膜比起來也不是對手:歐萊雅這個系列的精華素最貴的賣30毫升300塊錢。精華素只在晚上用,而且用得量更小,就算這30毫升用2個月,平均每日消費也只有面膜的一半。


  


  其它的,比如洗面奶、眼霜、彩妝、香水,每日花費都不如面膜高。而且像香水彩妝這種東西還有個接受度的問題,最近興起的自然潮流,無香、素顏什麼的,對香水彩妝的銷量有剎車作用。而面膜就不同了,提升肌膚的自然美,可謂根紅苗正。即便明天冒出來一個新潮流,也只會影響什麼樣的面膜暢銷,但不會改變面膜作為一個整體暢銷的狀況。


  何況面膜不能替代面霜精華素,因此不會影響其它護膚品的銷量。

  所以說,對於生產商,面膜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創收利器


  有意思的是,在德國,歐萊雅Revitalift系列不賣貼片式面膜,甚至歐萊雅這個牌子就不賣貼片式面膜。下文會解釋原因。這裡說的是L』Oreal Paris這個牌子,不是歐萊雅集團。


*****


  開始技術討論。


  都知道面膜有這麼幾種形態:貼片式的(無紡布等),乳霜的或啫喱的或泥膏的,能撕剝下來的(比如去黑頭的),用水和面膜粉現用現調的。


  貼片式面膜的歷史短,據說2000年前後在亞洲被發明出來,有的說是SK-II發明的,有的說是韓國發明的,無所謂啦。


  儘管貼片式如今在亞洲輕鬆碾壓其它面膜種類,不過在歐洲,至少在德國,貼片式的接受度還很低。瓜美將的德國男性同事們,大部分都不認識貼片式面膜,可見媳婦女朋友不用,也可見廣告曝光率低。


  德國商店裡的狀況是:膏狀啫喱狀的塗抹式面膜占絕對多數,只有少數貼片式的。有數據有真相:在德國最大的日化用品連鎖超市dm(大致相當於屈臣氏),面膜一共66款,貼片式的5款;在德國最大的護膚美妝連鎖店Douglas(大致相當於Sephora),面膜一共300+款,貼片式的大約40款。

  接下來的幾天會發個短文,比較貼片式和其它形式孰優孰劣。

  瓜美將原先是面膜懷疑論者。

  記得本科時這種壓縮乾麵膜開始流行。


  


  噢唷,透露年齡了。


  當時的建議用法是:找個乾淨的小碗,撕開面膜包裝,把大藥片似的面膜放到碗里,然後往裡倒護膚水,或是牛奶什麼的,直到面膜喝飽水伸展開來,就可以用了次聽到肌膚喝飽水之類的說法就起雞皮疙瘩,不好好說話,那擦地擦桌子也可以說讓墩布和抹布喝飽水)。


  瓜美將當時很不解:這麼做除了浪費護膚水(除非把面膜擰乾,但估計沒誰這麼省),還有什麼別的效果么?


  還有其他的面膜懷疑論者。


  都聽過這個段子吧:今天一女生告訴我,生命科學院院長演講一場,徹底改變了她。院長痛心疾首地說:我就不明白你們女生為什麼喜歡敷面膜。不知道膠原蛋白大分子不能被皮膚吸收也就算了。那厚厚一層玩意,不就是在臉上抹了層培養基么?還一敷敷半小時,皮表各種菌各種蟲高興壞了,等你敷完都四世同堂了。


  教授很有說相聲的天賦,鼓勵一下。不過說的不全對:大分子確實不能吸收,不過一來細菌繁殖不至於那麼厲害,二來面膜還是可以有效果的


  面膜,還有所有含水的護膚品都會添加抑菌劑,否則不等面膜出廠門,細菌就已經十八代同堂了,畢竟護膚品生產線不是超級無菌環境,而所有含水的護膚品都是理想的培養基。添加的那些抑菌劑在你把面膜敷在臉上的時候,也在持續發揮作用。


*****

  面膜的效果體現在哪裡?或者說,回到開始的那個問題,面膜和面霜區別在哪裡?


  區別不在於有效成分的種類不同。而在於有效成分的劑量不同


  作為佐證,咱們來比較一下面膜和面霜的配料表


  拿alverde舉例 —— 看過瓜美將以前文章的同學知道這個牌子,為了新來的同學我再重複介紹一下:這是德國最大日化超市dm的自有Naturkosmetik天然護膚品品牌。之所以拿它說事兒是因為便宜,又不過度便宜,而且在德國銷量大,所以算是有代表性吧 —— 不是因為瓜美將賣alverde,瓜美將啥都不賣。


  


  對數字敏感的同學不知注意到沒有:alverde的50毫升面霜的價格大約是1片面膜的7倍;之前舉例的歐萊雅是6倍。定價都很精確嘛~


  瓜美將做了下面的配料表比較。順便把成分的英語名稱也附上,方便海淘愛好者。


  


  


  不知道你看了這個配料是否也有這種感覺:像在做飯,管它什麼植物油,都加一點…

  綠色高亮的是面霜和面膜共同的成分。可以看到,關鍵的有效活性成分都是綠色高亮的,比如野玫瑰果油,透明質酸鈉,甘油。也就是說面霜和面膜的關鍵有效成分是一樣的


  沒有高亮的是各自獨有的成分。我們來看看獨有的成分都是什麼:

  • 部分潤膚劑和保濕劑的選取不同,瓜美將猜和二者不同的質地有關,反正都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原料,和野玫瑰果油比起來都是便宜的。

  • 一些輔料的選取不同,比如乳化劑,抗氧化劑等。面膜開封之後一次用完,因此對抗氧化劑的需求小些。面霜的質地稠一些,因此加了增稠劑。等等。

  保濕劑(humectants)和潤膚劑(emollients)不是一回事,再加上封閉劑(occlusiveagents),共同完成保濕(moisturizer)功能。接下來幾天會發短文解釋,科科。

  所以說,面膜的特殊之處不在於用了什麼面霜精華素沒有的猛料,而是面膜的有效成分劑量可以更高


  這裡說的是良心面膜。有不少面膜忽悠人,拿一堆沒有護膚效果的輔料,做成粘稠又晶瑩的質地,讓你感覺很水潤滋養,實際就是一堆黃原膠。


  換句話說,保濕面霜和保濕面膜,大家都用玻尿酸配幾種植物精油達到保濕效果,面霜可能加了1%的玻尿酸,面膜可能加到10%。


  為什麼面霜精華素不多加點有效成分?


  一個原因是之前提到的售價問題,面霜如果加那麼多昂貴的有效成分,成本會變得太高,而面霜作為一種成熟產品,大家對價格早有預期,不好標價太高,否則不好賣。

  第二個原因是配方。護膚品里成分很多,相生相剋,某種成分加多了可能會導致配方不穩定,或是質地改變,比如面霜質地過於稀。要你選的話,你是是覺得果凍式半透明的晶瑩面霜更滋養呢,還是更願意買稀了吧唧的?而大家對面膜的賣相就相對寬容得多,稀點稠點都是好面膜,你想想是不是?


  所以有些成分如果想升高濃度,只能通過面膜的方式


  因此當你覺得皮膚需要一劑猛葯補一補,選擇面膜還是有效果的。


  比如當你覺得皮膚幹得厲害的時候,別管是因為空氣干還是熬夜。


  比如當你覺得皮膚剛被風吹痛了或是太陽曬痛了。


  還有人喜歡在飛機上貼面膜。飛機里的空氣干,確實的,於是在飛機裡邊閉目養神邊敷一片。可能是瓜美將太害羞,覺得這個有點怪,不是很像臉基尼么?


  


  除了劑量高,面膜還有一個功能面霜沒有,就是清潔


  這裡說的是敷一會就洗掉的面膜。既然會被洗掉,就可以在面膜里加清潔成分。


  比如有的面膜加磨砂顆粒,讓你在邊塗抹面膜的時候,順便去污去角質了。

  比如有水油平衡功能的面膜,幫你處理皮膚多餘油脂,怎麼辦呢?在面膜里添加能和油脂結合的成分,洗的時候就把臉上的油也洗掉了,看上去就比抹面霜的效果更不油。


  那你肯定問了:那如果我天天勤勉的用去油去污的洗面奶,加面霜精華素,而且厚厚的抹,多多的抹,我還需要用面膜么?


  坦白講,用面膜的附加效果恐怕不大。


  個人來講,如果說護膚預算比如只有每月500塊錢,那瓜美將寧可花500 買瓶真的有效的面霜或精華素,而不是250塊買面霜,250塊買面膜,都半半落落。


  如果你碰巧是有錢淫,面霜已經用最好的了,當然沒人攔著你買貴面膜。


  最後要牽扯到面膜的第三個功能了:the feel-good factor,純心理的,享受感,放鬆感,奢侈感,彷彿在家裡做SPA。


  最早面膜只在美容沙龍里才有,絕對是尊貴的享受。後來才變得在家裡也可以做。


  躺在床上,看瓜美將,敷一片面膜。


  窩在沙發里,翻著雜誌,敷一片面膜。


  或者歐式一點:坐在浴缸里,點一圈蠟燭,手邊放一杯香檳,敷一片面膜。

  說實話,做面膜時有沒有一股油然而生的幸福感?是不是覺得自己正在變得更好看?


  這種享受感是洗臉加抹面霜帶不來的。


  


最後一句


不管怎麼說,面膜討姑娘歡心的功能肯定是有的。

  預告:面膜(2/2)將分析幾款不同價位面膜的成分,教你看配料表買面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芽 的精彩文章:

性價比超高又巨好用的舒緩爽膚水,我只服它 |推廣
這樣穿搭逛街才最有范兒,街拍達人的穿搭小心機都在這啦!|推薦
徵集| ?1+1>2 哪些口紅疊塗美炸天!
眼線筆/液/膏到底怎麼選?你想知道的都在這了!
新手必看| 眼線筆/液/膏到底怎麼選?你想知道的都在這了!

TAG:美芽 |

您可能感興趣

面膜真的那麼有效嗎?
微雕面膜真的有抗皺效果嗎?
面膜的功效到底有多大,面膜你真的敷對了嗎?
美白面膜,真的有用嗎?
傳得神乎其神的「面膜」,真的有皮膚急救的功效嗎?
范冰冰帶火的面膜、護膚、美容儀器、小吃!真的有那麼好嗎?
醫美面膜乾貨總結,敷爾佳、綻妍、可復美、菲爾思真的好用嗎?
面膜真的可以做到真正的補水嗎?
范冰冰等大明星都推薦的平價面膜,真的好用嗎?
網紅「可以喝的面膜」,真的靠譜嗎?
看到古力娜扎和關曉彤才知道 面膜的功效和顏值同等重要
美白面膜有用嗎?面膜的功用是什麼?
林允、張鈞甯、佘詩曼都在用的海洋幸福面膜,你真的不要Pick一下嗎?
閨蜜問,為啥敷的面膜沒啥效果?你的面膜真的敷對了嗎?
5塊一片的面膜效果媲美小燈泡?!國產面膜真的這麼神??
網傳的那些自製面膜真的有用嗎?
風這麼大的醫美面膜,真的好用嗎?
面膜也能起泡泡?歐陽娜娜都在用的清潔面膜,真的有點好用哦
林允、景甜推薦的面膜真的好用嗎?我試過之後...
乾貨:清潔面膜、保濕面膜以及功能性面膜的區別分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