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媽媽服用中藥要謹慎
孕期服中藥遵醫囑
孕期不能隨便服藥,這是每一位準媽媽都知道的。尤其在懷孕的頭3個月內,這一時期屬於胎兒的器官形成期,對藥物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響非常敏感,一旦胚胎受到影響,就可能發生胎兒畸形,也有可能引起流產、早產等。
但懷胎十月,有時難免會受涼、發燒,或者出現一些感染徵象,許多孕婦已經難以忍耐,這時就必須就診,但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對胎兒相對安全的藥物。這時有必要考慮用一些中藥,畢竟中藥的毒副作用要比西藥弱一些,相對而言比較安全。而且中藥對於感冒、安胎、水腫甚至貧血都有較好的調理效果。
但中藥由於配伍禁忌比較複雜,藥物之間的相互影響不甚清楚,對母體與胎兒本身會造成的影響,也無一定的規範可尋,所以,孕婦在孕期服用更應慎重,一定要按醫生的要求服務中藥。
中藥依據其藥性,分為孕期禁用和慎用兩種。禁用藥包括硃砂、三棱、莪術、甘遂、天花粉等,中醫認為,這一類藥物為重鎮、滑利、攻破等型,如孕婦服用,將有可能引起流產;第二類為慎用藥物,如牛膝、桃仁、紅花等。另外,有些藥物雖然單味用藥並無毒副作用,但如果同其他藥物配伍,可能會產生一些新的成分,有可能對孕婦及胎兒有潛在危害。下面列示幾味中藥對孕婦的影響。
●牛黃:清熱葯,泄下力強,易導致孕婦流產。
●紅花、川七:活血葯,活血化瘀力強,易導致流產與早產。
●牛膝:活血葯,有損胎兒健康。
●車前子:除濕利水葯,過度食用會影響胎盤循環。
●補骨脂:溫陽葯,孕婦須經由醫生指示後再服用。
●薏苡仁:除濕利水葯,內含薏苡仁油,會降低子宮肌收縮作用,也會造成羊水過少。
●通草:除濕利水葯,會造成孕婦羊水過少。
●溫和中藥給准媽媽的溫暖呵護懷孕期間經常會有下面一些癥狀出現,服用一些性味溫和的中藥會減輕或消除這些癥狀。下面這些經驗方都有較好的療效,不妨一試,當然,孕婦的個體差異大,服用前最好請從醫生的建議,孕期服藥須謹慎。
嘔吐
許多孕婦會有嘔吐的現象。一般懷孕1個月以後才會發生,有些在3個月以內就會緩解,有些則持續較長時間,中醫認為是因脾胃虛弱及肝氣失和而產生。如果胃酸分泌較多,可喝小杯檸檬汁,如分泌過多者則可改喝生薑湯,或將生薑磨一磨,含在嘴巴里,而肚子脹者,將柚子皮煮來喝,可以消除脹氣。
抽筋
抽筋在懷孕後期最為常見,因為懷孕時鈣質都被胎兒吸收了,這時應該多吃豆腐、豆乾、魚乾等,也可以服用珍珠粉,珍珠粉主要目的在增加鈣質,附加作用可清熱解毒、降火、美白皮膚。
眩暈
懷孕時陰血不足,腸胃吸收及消化不佳、低血壓者,較易發生眩暈。可多吃一些蘋果、葡萄、豬肝、櫻桃等補血的食物。
心悸
當胎兒愈來愈大,供血量越來越多,心臟負荷不了時就會產生心悸。可以燉些參須加麥冬、紅棗、五味子,或選擇服用西洋參。
水腫
懷孕6個月之後較容易出現水腫。如果有水腫出現可以服用千金鯉魚湯,用1條鯉魚剖肚,將內臟清理乾淨。用當歸、白芍、茯苓各10克,陳皮6克,肉桂5克,將這五種藥材塞到魚肚中煮湯或清燉來吃。另外要調整情緒,多做運動。
感冒咳嗽
懷孕時感冒最好不要吃藥,但如果嚴重可以將水梨挖空加入貝母粉6克,外面加上少許冰糖,隔水加熱食用。或以甘蔗汁和檸檬汁一比一混合吃等,均對陰虛咳嗽有幫助。
妊娠黑斑
懷孕時內分泌失調臉上會產生黑斑,可以吃珍珠粉或以五白散敷臉。
腰酸
腰酸多由於姿勢不良或韌帶沒有力氣引起,可以用杜仲粉炒腰花來吃,而腸胃不好易腹瀉的人可以杜仲片熬水喝。
歡迎加入qq群:540025101 吐槽party!


※孕婦肚子發硬怎麼辦?懷孕肚子硬怎麼辦?
※旅順60歲孕婦順產生下龍鳳胎,多大年齡屬於高齡產婦?
※2名孕婦拿牛肉乾裹海洛因發快遞運毒
※你要是普通人沒關係,但是孕婦就不行,這5個行為能戒則戒
※孕婦吃雞蛋好嗎?
TAG:孕婦 |
※服用中藥要注意的禁忌
※生活中什麼時候需要服用緊急避孕藥呢?
※准媽媽中暑了不能隨意服用解暑葯
※中西藥結合降血糖 藥物服用要謹慎
※孕婦要不要服用抗精神病藥物?
※服用胃藥要掌握正確時間
※服用中藥能安胎?這10類常見中藥,孕婦要慎用!
※葉酸服用不當帶來副作用,孕媽咪要注意了!
※長期服用止痛藥物需謹慎
※准媽媽不宜服用的中藥,以下切記不可使用!
※安眠藥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失眠了一定要服用安眠藥?注意這些不良反應
※你為什麼要服用營養補充品?
※哪些人應謹慎服用感冒藥?
※備孕期哪些藥物要慎用?這些藥物要避免服用
※服用抗抑鬱葯要注意什麼(二)
※服用甘草要注意這些副作用
※對乙醯氨基酚不安全,超量服用會中毒,服用須謹慎
※醫生指導服用降壓藥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