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美媒:科學家破解章魚「聰明」之謎 犧牲基因換取RNA編輯

美媒:科學家破解章魚「聰明」之謎 犧牲基因換取RNA編輯


參考消息網4月8日報道美國每日科學網站4月6日發表了題為《「聰明」的頭足綱動物犧牲基因組進化來換取大量RNA編輯》的報道。


章魚、魷魚和烏賊以能夠完成複雜的行為而聞名,比如打開水族箱的蓋子逃走或是迅速改變皮膚偽裝色以躲避捕食者。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它們的神經系統在進化至如此複雜的過程中包含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機制:犧牲基因組DNA的進化來換取大量的RNA編輯。


這項研究由美國海洋生物實驗室的喬舒亞·羅森塔爾、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伍茲·霍爾、伊萊·艾森伯格和諾亞·利什科維奇-布勞爾領銜,研究報告已發表在本周出版的美國《細胞》雙周刊上。

該研究基於科學家此前的一項發現,即魷魚在RNA編碼區——特別是神經系統的細胞內——呈現出異常高的編輯比率,從而使細胞能夠製造出多樣化的蛋白質。魷魚大腦中有60%以上的RNA轉錄體被重新編碼,而人類或果蠅的RNA只有不到1%被編輯過。


在此次研究中,科學家在另外三種「聰明」的頭足綱動物(兩種章魚和一種烏賊)體內也發現了同樣高的RNA編輯水平,並且在這類被稱為「鞘形亞綱」的頭足綱動物體內找到了數以萬計在進化中被保存下來的RNA編輯位點。他們發現,鞘形亞綱頭足綱動物的神經系統內的編輯活動尤為活躍,對在神經元興奮性和神經形態中發揮關鍵作用的蛋白質產生了影響。


他們發現,相比之下,較為原始的頭足綱動物鸚鵡螺和軟體動物海兔體內的RNA編輯水平要比鞘形亞綱頭足綱動物低得多。羅森塔爾說:「這表明,較高的RNA編輯水平並不總是軟體動物所特有的;它是鞘形亞綱頭足綱動物的發明。」


哺乳動物體內只保存了很少的RNA編輯位點,而且這些RNA編輯位點並不被認為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羅森塔爾說:「(鞘形亞綱)頭足綱動物體內有一些截然不同的活動,許多編輯事件被很好地保存下來,顯示出清楚的自然選擇的痕迹。」

科學家還發現,這類頭足綱動物體內存在一種令人驚訝的交換行為,即犧牲基因組進化來換取更高的RNA編輯水平。最常見的RNA編輯形式是由ADAR酶來完成的,這個過程需要位於編輯位點側面的大型結構(dsRNA)。這種結構可能包含數以百計的核苷酸,與編輯位點本身一起被保存在鞘形亞綱基因組內。研究團隊在報告中說,這些編輯位點側翼區的基因突變速率受到了嚴重抑制。


羅森塔爾說:「我們的結論是,為了保持這種RNA編輯的靈活性,鞘形亞綱頭足綱動物不得不放棄編輯位點周圍區域很大一部分進化能力。基因突變通常被認為是自然選擇的手段,而這些動物壓抑了基因突變以保持在RNA層面上進行編輯的靈活性。」


目前,羅森塔爾及其美國海洋生物實驗室的同事正在製作善操控基因的頭足綱動物模型系統,以研究它們的大量RNA編輯活動的機制和功能性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外媒稱全球煙民人數破10億 中國為第一吸煙大國
新三板做市企業數量緣何下降?
德勤:中國內地與香港新股融資金額或於二季度起縮小差距
台灣客輪疑因船艙漏水擱淺 300餘名乘客無生命危險
台灣客輪疑因船艙漏水擱淺 346名乘客已全部救回

TAG:參考消息 |

您可能感興趣

科學家破解章魚 「聰明」 之謎 犧牲基因換取 RNA 編輯
安全有效!美科學家用基因編輯修正人類胚胎DNA
科學之眼:NBT雜誌發文擔憂韓春雨基因編輯論文
韓春雨基因編輯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艾滋病新療法,科學家利用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成功消滅所有 HIV 病毒
韓春雨NgAgo技術有待科學論證,基因編輯究竟是什麼?
《科學》刊文評述中國科學家領先基因編輯臨床應用
MIT美女科學家利用多重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建立癌症葯篩新模型
《Nature》子刊最新論文: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導致小鼠體內上百種非目標基因突變
FDA將嚴格管理基因編輯動物,科學家認為會阻礙科學進步
Cell:中國科學家首次成功建立基因編輯瑞特綜合征猴模型
科學家質疑美國首批基因編輯人類胚胎
基因編輯大牛Nature子刊發文:CRISPR單鹼基編輯準確!
兩家基因編輯公司強烈反擊批評CRISPR的文章,稱應將其撤稿
《科學》:魔剪快速靶向!CRISPR/ Cas9基因編輯系統需滿足這個條件!
「CRISPR導致基因突變」研究結論有錯?兩大基因編輯公司要求《自然》撤銷論文
美科學家推出最新編輯DNA技術,轉基因嬰兒或再引熱議
新技術操控CRISPR基因編輯系統
顛覆CRISPR?基因編輯領「黑馬」公司融資上億美元,遭學界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