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二首·其一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作者】王之渙 【朝代】唐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譯文


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裡,顯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注釋

1、涼州詞:又名《出塞》。為當時流行的一首曲子(《涼州詞》)配的唱詞。


2、原題二首,此其一,郭茂倩《樂府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詞》載有《涼州歌》,並引《樂苑》云:「《涼州》,宮調曲,開元中西涼府都督郭知運進」。涼州,唐隴右道涼州治所在姑臧縣(今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


3、黃河遠上:遠望黃河的源頭。遠上:遠遠向西望去。「遠」一作「直」。


4、孤城:指孤零零的戍邊的城堡。


5、仞:古代的長度單位,一仞相當於七尺或八尺(等於231cm或264cm,約等於2.3m或2.6m)。

6、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帶。羌笛是羌族樂器,屬橫吹式管樂。屬於一種樂器。


7、楊柳:《折楊柳》曲。古詩文中常以楊柳喻送別情事。《詩·小雅·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


8、不度:吹不到。度:吹到過。


9、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於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時關址東移至今安西雙塔堡附近。

10、何須怨:何必埋怨。何須:何必。


12、楊柳:楊樹的柳條,又指的是《楊柳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愛好者之家 的精彩文章:

王羲之《筆勢論》十二章釋文
楊凝式《新步虛詞》高清附釋文
清·成親王行書《書論三則》,清·趙之謙楷書《精拓本》,美極了
清·趙之謙楷書字帖《集字唐詩》上部
清 朱和羹《臨池心解》

TAG:書法愛好者之家 |

您可能感興趣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丨讀典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樣的玉門關你知道嗎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景色著實遼闊壯美
玉門關早已什麼也沒有!你知道春風為何不度玉門關嗎?
「誰說春風不度玉門關?且看泉湖勝景賽江南」——西漢酒泉勝跡
從漢到唐,四遷玉門關,今天的玉門關,真是古代的玉門關嗎?
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
漢武帝因何對李廣利說:膽敢退入玉門關,就斬首
為什麼班超說,「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
十三將士歸玉門,感動中國,震撼古今,結局卻並不太好
不為大漢恥——十三將士歸玉門
玉門關與陽關是一對?原來是蘊含陰陽信仰的雙關
玉門關:昔日一派繁榮景象,如今只存斷垣殘壁
玉門魔山越野跑,你準備好了嗎?
兩首玉門關詩作,藏匿著多少波雲詭譎的滄桑變化!
千年軍事要塞玉門關 為何選址一望無際的戈壁灘無人區?
電影都是騙人的,玉門關位置不一?
《楚喬傳》上演漢朝「十三將士歸玉門」的經典橋段
唐僧前往西天取經有多難?唐太宗為了阻止他,甚至在玉門關射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