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每天一味中藥|三七

每天一味中藥|三七

三七

廣西的田陽、雲南的文山、硯山,值得說的一點是,在如今人類大環境嚴重污染以及人類的愚昧下,三七被當作寶貝一樣生長在別人制定好的環境中,在野外,已經很難看到它的身影了!

三七

每天一味中藥|三七

來源

本品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乾燥根和根莖。

相關名

三七、田七、參三七、漢三七、旱三七、田三七、田漆、滇七、山漆、金不換、文山七

產地

原植物

每天一味中藥|三七

三七等級

每天一味中藥|三七

由於主根大小與生長年限、功效密切相關,因此,聰明的人類就按500克以內有多少個叫多少頭,(切記:這個頭跟我身上的疙瘩完全不相干!)分為20頭、30頭、40頭、60頭等!

人類中有好人、壞人、美的、丑的等區分。那我們挑三七的時候一定記得要挑個大、體重、質堅、銅皮鐵骨的為最好,銅皮是指三七外表皮成灰黃色,似金屬銅的顏色,而鐵骨則指藥材內部(中心)似貼鐵色,質堅硬如骨,體重而堅實不易折斷!

三七特徵

每天一味中藥|三七

中藥上講究炮製,有句話叫做:「凡葯製造,貴在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

而三七的炮製品較少,包括三七粉和熟三七,三七粉則是取三七,洗凈,乾燥,研細粉。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市面上的三七粉要麼摻有其它粉末,要麼採用三七的毛根或者筋條打粉包裝後出售,建議購買三七後當面讓商家打粉!

而熟三七則是取三七,打碎,分開大小塊,用食油炸至表面棕黃色,取出,瀝去油,放涼,研細粉。

或取三七,洗凈,蒸透,取出,及時切片,乾燥。以第一種方法最為常用。

三七作用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主要用在:

1、出血證。

本品味甘微苦性溫,入肝經血分,功善止血,又能化瘀生新,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傷正的特點,對人體內外各種出血,無論有無瘀滯,均可應用,尤以有瘀滯者為宜。單味內服外用均有良效。

2、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本品活血化瘀而消腫定痛,為治瘀血諸證之佳品,為傷科之要葯。凡跌打損傷,或筋骨折傷,瘀血腫痛等,本品皆為首選藥物。

可單味應用,以三七為末,黃酒或白開水送服;若皮破者,亦可用三七粉外敷。若配伍活血行氣葯同用。則活血定痛之功更著。

本品散瘀止痛,活血消腫之功,對癰疽腫痛也有良效。

潛在功效

不得不佩服現在人的思維,為了將三七賣出去,不停地挖它的潛在功效,不過這些潛在功效你相信嗎?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下面就細數一下這些不為人知的功效吧:

1、美白皮膚

祛斑祛暗瘡生三七有散瘀活血之效,故能清除體內毒素,祛除面部斑塊、暗瘡、黑頭等。

推薦:9克生三七+2支珍珠末+3克西洋參,煮水或煲雞肉湯,每周1~2次。

建議膚色差、臉上有斑、易起暗瘡的人應用。連續3~6個月。

2、調理月經

月經不調是血瘀的表現,生三七散瘀,故對調理月經不調有良效。

推薦:9克生三七+5克阿膠+1克人蔘,煮水或煲排骨、雞肉湯,每周1次

建議有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癥狀的女性應用。連續3~6個月。

3、補血抗疲勞

三七熟用能增加造血功能,提升血紅細胞數、血紅蛋白量,令貧血患者癥狀改善,臉色紅潤、氣分充足,不易疲勞。

推薦:9克熟三七+5克阿膠+3克西洋參,煮水或煲排骨、雞肉湯,每周1次。

建議貧血、體寒怕冷、臉色青暗、易疲勞人士服用。連續3~6個月。

4、提高免疫力

三七含三七皂苷,能讓機體的免疫力增強,且加上熟三七有補血功能,故能提高免疫力。

推薦:9克熟三七+3粒紅棗+1~3克紅參,煮水或煲排骨湯,每周1~2次。

建議易感冒生病人士服用。如小兒體質虛弱多病、虛汗;老人體虛易感冒、虛弱;婦科炎症易複發者。連續3~6個月。

5、抗氧化延衰老

從中醫角度解釋,補血、散瘀活血能清除體內毒素,讓人抗氧化能力增強,人自然年輕靚麗。

推薦:9克熟三七+5克阿膠+3克西洋參,煮水或煲排骨、雞肉湯,每周1-2次。

建議中年女性、男性養生。長期應用。

6、治三高防心腦疾患

三七的散瘀活血清除體內、血管內的有害物質,疏通血管微循環,有效降低血壓、血糖、膽固醇,降低三高患者的心腦疾患併發症的風險。

推薦:9克生三七+9克丹參+5克西洋參,煮水或煲雞肉湯,每周1~3次。

或用上述三者打粉沖調湯水服用,更簡便。建議糖尿病、高血壓病、高脂血症人士用此方配合治療。長期應用!

7、保肝護肝

三七活血散瘀、補血,清除過多的脂肪,讓肝血充盈,故能降低脂肪肝、慢性肝病的風險。且葯入肝經,對肝鬱人士也有良好療效。

推薦:9克生三七+9剋薄樹芝+5克枸杞,煮水或煲雞肉湯,每周1~3次。

建議肝病人士、飲酒傷肝人士常服。連續3~6個月。

8、助長增高

熟三七因其良好的補血效果,勝於人蔘,故民間用熟三七配伍海馬(鈣鎂等礦物質微元素多),用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有助增高的效果。

推薦:5克熟三七+5克鹽炒海馬+3粒若姜棗,煲雞肉湯服用,每月1~2次,一年不超過12次。

建議購買鈣片、鋅製劑類家長應用此方,中醫藥關愛兒童。

9、治扁平疣

三七粉有抗病毒作用,臨床用來治療扁平疣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推薦:3克生三七粉沖服,每天1次,連用3~6個月。

10、治胃病

三七藥效入胃經,能止血、促進受損的胃粘膜癒合。故臨床用於胃炎、胃潰瘍等胃病者治療,效果極佳。

推薦:3克生三七粉沖服,每天1~3次,連用3~6個月。

建議胃病人士在服用胃病葯時同時服用三七粉。

11、治頭痛

三七藥效入肝經,活血化瘀。故臨床用於頭暈、頭痛的治療。

推薦:3克生三七粉+10克天麻燉湯服用。每天1次,連用一周。

建議頭痛病人士在服用正天丸、羚羊角片、天麻素片時同時服用三七粉。

三七粉的鑒別

相對於三七主根,三七粉的鑒別難度更大。也可以概括成一句話:「一看二聞三嘗四泡水」。

「一看」:即觀色,正常的三七粉顏色不白也不綠,呈灰白色,三七粉顏色泛綠泛白或是泛黃都不正常。

「二聞」:真正的三七粉有股濃濃的中藥味,這個氣味是三七特有的,濃烈但絕不不刺鼻。

「三嘗」:手指蘸點三七粉放在舌尖,真的三七粉微苦而回甘的。苦口不到喉,回甘而不太甜。

「四泡」:取一個透明玻璃杯,放上三七粉再沖入清水。真正的三七粉會起很多泡,很難攪勻,這是因為三七中含有豐富的三七皂甙,皂甙是一種表面活性劑,最明顯的特性反應就是起泡。

三七選購

1、以採收時間來選購

三七分「春三七」和「冬三七」兩種。品質上「春三七」為最佳,是採購首選。

「春三七」氣勢足、飽滿、體重、堅實、不空泡、無裂痕,細紋緊密,橫斷面菊花心明顯,品質好。

「冬三七」氣勢不足,瘦而皺縮,不飽滿,質地泡松,品質相對較差。

2、從產地上來選取

三七像人蔘一樣,是很挑生長地的,其中以雲南文山所產最佳,全國90%的三七均來自於雲南文山。

廣西也有產出,但所產次之,品質不及文山。其他地區所產均不為地道產品。

3、從外觀上來判斷優質

三七在加工時不使用任何化工原料,顏色為本色,表面灰褐色有光澤,肉色黑褐帶綠無裂隙(俗稱「銅皮鐵骨」),且個大、根部粗壯、顆粒大而圓(俗稱「猴頭」、「獅子頭」或「田螺篤」形狀),整體均勻飽滿。

較差的三七乾癟,或者加工時使用石蠟、炭墨、滑石粉等,使三七有光澤並滑膩。

4、根據自身需要選購

三七全身都是寶,各個部分功效也不一樣。對於需要從三七裡面提取三七總皂苷作為其他產品成分的買家,基本上都選擇購買三七剪口,因為三七剪口裡面三七總皂苷的含量是最高的。

一般自用的多選擇購買三七頭、鬚根、筋條,家裡用來燉雞的話可以購買鬚根。

注意事項

1、初次服用三七粉常會出現口渴、四肢無力的癥狀,癥狀輕微,這是由於三七粉的活血功效起作用的表現。

2、適量使用:一般正常體質的人,服用三七粉的一日總量在3~6克,最好不要超過9克。因為人體每天能吸收的三七的量是6-9克,超出部分將被排出體外,發揮不了效果造成浪費。

3、12歲以下兒童不宜長期服用三七粉,三七粉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12歲以下兒童自身免疫力還沒有發育完善,長期服用可能會影響自身免疫力的發育。

4、孕期不宜服用三七粉,這和不能服用很多西藥同理。但是產後三七用於補血就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5、血壓偏低的患者,在正常保健使用的時候。可以配合每周2~3次熟吃三七,效果更好。

6、感冒期間:三七粉性溫,風寒感冒期間可以服用。而患風熱感冒則不宜服三七粉。

7、月經期間:不宜服用三七粉,三七粉活血化瘀是第一聖葯,月經期間服用,易導致出血過多。

8、服用三七粉也有忌口,服用三七粉當日,應忌食蠶豆、魚類及酸冷食物。

每天一味中藥|三七

醫學空間—醫療科技領域學術社群平台

四大主版塊:MS.TV,醫學文獻,行業資訊,醫友圈

長按二維碼關注

每天一味中藥|三七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空間 的精彩文章:

老年衰弱、肌少症與營養
他汀類藥物是慢性腎臟病患者的朋友還是敵人?
重視炎症性腸病的鑒別診斷和合并症的監控
炎症性腸病高凝狀態與干預策略
高脂飲食促進炎症性腸病發生的機制研究進展

TAG:醫學空間 |

您可能感興趣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三七
每天記一味中藥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三棱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半夏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枸杞子
每一味中藥背後都有一個美麗傳說之三棱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枸杞子!
每一味中藥背後都有一個美麗傳說之七葉一枝花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蓽茇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蒼朮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薑黃
一二三四五六七 數字中藥真神奇(下)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沉香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蓮花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瓜蔞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乾薑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紅花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冬蟲夏草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鹿茸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