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沈從文放棄小說創作改行古器物研究是喜是憂

沈從文放棄小說創作改行古器物研究是喜是憂


本文作者黃強


5月10日是傑出作家、服飾史學家沈從文先生的忌日,1988年5月10日沈從文先生逝世。沈從文先生早年以小說創作見長,在民國時期流傳很廣,並遠播海外。本來他有望成為中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但是諾獎有規定,不授予已經去世的作家,在他被提名時,1988年他去世了。



沈從文放棄小說創作改行古器物研究是喜是憂



【圖1,沈從文的小說】

沈從文的人生與創作,經歷了兩個時期,兩種不同的結果。本來他是小說家,很有激情,也頗為多產。1949年以後,他的小說創作進入了冬眠期,不是他不想創作,而是受到郭沫若等人的批判,噤若寒蟬,不敢寫了。



沈從文放棄小說創作改行古器物研究是喜是憂



【圖2,年輕時的沈從文】


1948年2月10日,郭沫若寫了一篇對一些人的命運產生很大影響的論文《斥反動文藝》。將沈從文的小說斥之為文學上的春宮,「什麼是紅,我在這兒只想說桃紅色的紅。作文字上的裸體畫,甚至寫文字上的春宮,如沈從文的《摘星錄》,《看雲錄》,及某些『作家』自鳴得意的新式《金瓶梅》,儘管他們有著怎樣的借口,說屈原的離騷詠美人香草,索羅門的雅歌也作女體的頌揚,但他們存心不良,意在蠱惑讀者,軟化人們的鬥爭情緒,是毫無疑問的,特別是沈從文,他一直是有意識的作為反動派而活動著。在抗戰初期全民族對日寇生死存亡的時候,他高唱著『與抗戰無關』論;在抗戰後期作家們正加強團結,爭取民主的時候,他又喊出『反對作家從政』;今天人民正『用革命戰爭反對反革命戰爭』,也正是鳳凰毀滅自己,從火里再生的時候,他又裝起一個悲天憫人的面孔,謚之為『民族自殺悲劇』。」 風派人物郭沫若對沈從文、蕭乾、朱光潛等人的批判,奠定了1949年之後,對沈從文等人的命運。沈從文成為反動文人,由此改變了沈從文的後半生軌跡。


沈從文拿小說的手,不能再寫小說了,他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敵人。原本只會搞文學創作的沈從文的人生道路發生了巨變。為生活所迫,他進入了歷史博物館,做歷史講解員,在古器物、故紙堆中尋找古代文明的密碼。



沈從文放棄小說創作改行古器物研究是喜是憂



【圖3,1950年的沈從文】


熟悉中國現代文學史的人們發現,原本很活躍,小說很多的作家沈從文消失了,人間蒸發了。其實沈從文沒有蒸發,也還活著,但是創作的權利被剝奪了,他不再寫小說,他在勞動中接受改造。從此,一個優秀的中國小說家死了,不是肉體的消滅,而是精神的滅亡,文壇容不下他這樣的優秀小說家。意識形態的劃分,將沈從文劃為反動作家。

沈從文以小說成名,立業,也因小說獲禍;小說給他帶來榮耀,小說也讓他跌入萬丈深淵。沈從文不情願,不敢,也不能再觸摸小說,遠離小說可以洗脫郭沫若定下的罪名,走向新生,而古器物、古服飾研究,可以減少禍端,獲得新生。是生存還是毀滅?沈從文選擇了他以前喜歡,又熟悉的領域——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沈從文放棄小說創作改行古器物研究是喜是憂



【圖4,明代翔鳳紋刺繡】


沈從文的改行屬於被逼無奈,他說:「我希望有些人不要罵我,不相信,還是要罵。根本連我寫什麼也不看,只圖個痛快。」沈從文到了歷史博物館,一邊鑒定文物,一邊做講解員。一代小說大家,大學教授被逼成為講解員。聽過他講解的觀眾,覺得這個講解員不簡單,懂的很多。他們那裡知道這是一位文物行家。


文革期間,沈從文沒有少受衝擊,他的小說被封存,被批判,他已經被打翻在地,還被踏上一隻腳,被下放到湖北咸寧五七幹校,接受勞動改造。


從小說家轉身成為文物專家,服飾史行家,沈從文有過痛苦,起初他對寫作沒有死心,還想重拾紙筆,繼續寫長篇小說。但是殘酷的現實,把他的夢想擊碎,他的小說被批判到底,定性定調不能再版。他只有按下萌動的創作激情,安心看絲綢、古玩,揣摩古代絲綢的紋路,深究來歷。有一個地方讓他可以工作,還能做他喜歡的事情,他還能再想什麼?於是沈從文一頭扎進古器物世界,絲綢、服飾是他研究的一個重點。



沈從文放棄小說創作改行古器物研究是喜是憂



【圖5,《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書影】

20世紀60年代沈從文就有編撰中國古代服飾資料的設想,通過簡報的報道引起了文化部副部長齊燕銘的重視。1963年周恩來總理在會見文化部領導時,談到中國是文明古國,服飾藝術很有特點,建議寫部服飾史、建個服裝博物館,周總理提出可以系統編撰服飾書,今後出國時,作為文化性禮品贈送。問有沒有人能夠寫出一部中國服裝史,齊燕銘回答沈從文可以做。於是周恩來當場拍板,由沈從文來做。1964年冬,書稿完成,20萬字,200幅圖,交付出版社。但是隨著政治運動的開始,書稿出版擱淺。1978年5月沈從文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又對書稿進行修訂,成25萬字,新繪插圖150餘幅。書稿交輕工業出版社又無下文,最後在1981年9月由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出版,前後歷經17年曲折。



沈從文放棄小說創作改行古器物研究是喜是憂



【圖6,《中國古代服飾研究》郭沫若序】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的序言由郭沫若撰寫。郭當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位高權重。由當年打倒沈從文的郭沫若寫序,頗具諷刺意義。好在,書總算出來了,對沈從文改行從事古器物研究划上一個句號。《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內容涉及的時期起自殷商迄於清朝,對三四千年間各個朝代的服飾問題進行了抉微鉤沉的研究和探討,是一部服飾史研究的經典著作。


香港版《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全書圖篇700幅,25萬字。價格相當昂貴,大約1000元一本,工薪階層根本買不起。後來,大陸的上海書店出版社出了大陸版,定價200元,黑白印刷,由於降低了成本,將此書推向了市場。不過黑白印刷,精美的古代服飾無法表現出來。



沈從文放棄小說創作改行古器物研究是喜是憂



【圖7,晚年的沈從文】


沈從文的改行是時代悲劇,如果他繼續小說寫作,他就可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然而他的被迫改行,文學界少了一位作家,藝術界則多了一位服飾史研究大家,他開創了中國服飾史研究的學科。中國服飾文化舉世聞名,包含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因素,然而我們研究的卻很少,傳統的服飾也漸漸遠離我們生活,至今我們的服飾中還有多少傳統服飾的影子?如今傳統服飾文化研究,正在越來越受到觀眾,沈從文的貢獻很大。


沈從文放棄小說創作改行古器物研究是喜是憂



【圖8,沈從文全集】


說明:本文系企鵝號簽約作者黃強原創作品,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授權微信njjinxiushufang。


黃強,字不息。服飾史學家、金學家。研究涉及中國服飾史、置業經濟史、民國史、南京地方史、明清小說等方面研究,均有著作出版。已出版《中國服飾畫史》《服飾禮儀》《消失的南京舊景》《趣民國》等著作14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強服飾史 的精彩文章:

民國離我們似近似遠 如佳人穿著旗袍款款而來
范雨素火了還能火多久
相逢一笑泯恩仇 同游鐘山共吟詩
衣冠簡樸古風存 宰相騎驢游鐘山

TAG:黃強服飾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改行從善
匠人·一對建築師戀人改行做木匠,做出的小器物成為蔣方舟的心頭愛
謝霆鋒為何放棄金嗓子改行做餐飲,理由其實很簡單
如果大熊改行做藝術家
趙麗穎改行做狗仔
改行作畫家的廚師 用顏料像是抹奶油
綜藝節目沒笑點遭觀眾吐槽,陳漢典改行去拍古裝戲了
優秀作訓參謀「改行」當指導員,咋回事
林允這是改行做遊戲博主了?她的通關秘籍竟然是……
老闆改行(幽默故事)
氣候變化導致蒙古牧草生長緩慢,牧民紛紛改行成了盜墓者
繪畫 改行作畫家的廚師 用顏料像是抹奶油
王思聰改行玩電競 神TM操作騷斷腰!
此人因不會授課被辭退,改行編寫教材影響幾代學子,發明「語文」
改行權是我們的特權
如果動漫人物老了會是什麼樣?小新改行做和尚,皮卡丘胖成球了?
烏龜會感恩 驚呆賣龜人從此改行
賈乃亮劇組拚命拍戲,李小璐改行當老闆,和好如初後心情大好!
周冬雨改行做美妝博主?她的時尚蛻變真是傳奇啊!
建築師改行做甜點師,「草莓幾何立體巧克力蛋糕」讓你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