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虛構作品《瓦爾登湖》作者亨利·梭羅 自然主義者的自給自足
亨利.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國著名作家、自然主義者、改革家和哲學家。
圖片來源:UniversalImagesGroup|Getty Images
1817年7月12日生於美國麻塞諸賽州康科德鎮,曾就讀康科德學院,16歲即進入哈佛大學。1838到1841年間,與兄約翰在康科德鎮經營一所私立學校,期間兩人曾乘船探險康科德及梅里馬克河,日後梭羅完成了著名的『康科德與梅里馬克河的一周時光』,並發表不少精採的詩作及散文。
圖片來源: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1845年春,28歲的他在瓦爾登湖湖濱建起木屋,開始過著與自然溶為一體、自給自足的簡樸生活。他在此生活了兩年,不斷對世界進行深刻思考,寫出了影響世人至深的著作《瓦爾登湖》1854年出版)。
圖片來源:Time Life Pictures|The LIFE Picture Collection/Getty Images
1860年,「森林樹木的生命傳遞」首度發表,之後梭羅更將探討主題擴展為「種子的傳播」,並開始起草「野果」。1862年,在預期死亡的心態下,整理早期的演講及論文,準備發表。
圖片來源:Bettmann|Bettmann Archive
1862年5月6日,這位十九世紀美國最具有世界性影響力的作家逝於康科德鎮,年僅45歲。
圖片來源:Time Life Pictures|The LIFE Picture Collection/Getty Images
梭羅才華橫溢,一生共創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稱為自然隨筆的創始者,其文簡有力,樸實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國19世紀散文中獨樹一幟。《瓦爾登湖》在美國文學中被公認是最受讀者歡迎的非虛構作品。
圖片來源:Library of Congress|Corbis/VCG via Getty Images


※歷史上的今天:著名文學家沈從文逝世 回顧已逝的民國文化界名人
※郵票除了作為郵資憑證 還有哪些作用呢?
※1949年,被分裂了的德國
※他是朋克精神的終極體現 卻成為了時代的犧牲品
※他的遺囑為何提到永遠不希望有任何人扮演他?
TAG:視覺中國圖話歷史 |
※羅爾斯與社群主義:虛構的交鋒?
※胡正剛《叢林里的北回歸線》獲非虛構作品獎主獎:「我以為自己會在原始森林裡被凍死」
※真實與虛構:重讀維米爾《代爾夫特一景》
※非虛構傳奇/《冷血》杜魯門?卡波特 著
※她的傳奇人生讓好萊塢也相信自己的電影並非純屬虛構
※什麼是非虛構寫作?帶你讀《寫作法寶:非虛構寫作指南》
※《守望先鋒》里虛構的盧西奧牌麥片,真的被廠商做出來賣了
※《食戟之靈》&《虛構推理》
※故事發生在名為赫爾沙雷姆茲·羅特的虛構城市中
※《切爾諾貝利》為何要設定烏拉娜這個虛構人物?本劇真與假有哪些
※真相與虛構:俄羅斯向中國出口木材
※非虛構先驅沃爾夫去世,那麼到底什麼是非虛構?
※美國將對伊朗動武?馬蒂斯:純屬虛構
※《三國演義》中刀槍不入的藤甲兵並非虛構,此村民自稱藤甲兵後代
※魯迅的現實主義創作倫理——以《葯》之結尾的「第二現實」虛構為例
※從咪蒙系「非虛構」到安妮寶貝新作:時代書寫者的不同路徑
※洪治綱:論非虛構寫作
※《迪迦奧特曼》劇情並不是虛構?恐怖場景,竟真在日本上演!
※【虛構】默克爾的內心世界,我的命運和德國前途
※電影《紅海行動》當中,蘇制坦克力壓美製坦克,虛構還是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