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查道炯:中企到國外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必須要學會做對方社會的企業公民

查道炯:中企到國外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必須要學會做對方社會的企業公民

查道炯:中企到國外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必須要學會做對方社會的企業公民

査道炯在研討會上。攝影:杜軍帥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黎萌)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查道炯今天(10日)在北京表示,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資企業自身的國際經營知識還有局限,還有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另一方面,國外的社會人文環境也不是自動為這一倡議添加正能量的,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很強的結構性挑戰。」

查道炯是在當天舉辦的「『一帶一路』建設:成就、機遇與前景」中外專家主題研討會講這番話的。他說,在國際跨國投資發展史上,傳統的跨國投資基本上是貿易先行,但中資企業到海外,是從對外援助、實施工程承包,甚至僅僅是簡單地提供勞務開始的,而非有一個中國公司的國際貿易網路。

到目前為止,支撐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產品貿易網路的,主要還不是中資企業。這樣,我們的中資企業還有一個漫長的學習曲線要走。有了「一帶一路」倡議和這次峰會,都是有益的促進。但是,中資企業有自身的局限,要繼續學習外國同行是怎麼做的。

我們在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過程中,遇到境外的社會、人文環境,實際上並不是自動地為這個概念添加正能量的。簡單地說,一個外國社會希望有你的錢進來,但不希望有你的人進來,這是肯定的。同時你產品進來也有一個問題,人家進口不進口你的產品,還有一個是誰在生產這些產品的問題。「你光是有物美價廉是不行的。」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社會也有一段時間認為外商在中國的足跡太明顯了。中國那時候沒有多少商品,外商的產品來了,很多人就認為是外國人把中國人的錢拿走了。也就是說,我們提供的產品僅僅是物美價廉還不行,這個產品必須給當地創造就業。這是我們要記住的,這跟某個社會反對或不反對中國沒有關係。

因此,我們企業到國外去經營,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到國外去做「一帶一路」,不管這個國家的領導人是不是來參加了這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我們的企業都不能只想著為自己的國家做事,還必須是去做對方社會的企業公民,需要被對方的社會所接受。

査道炯說,「一帶一路」的推進不得不面對一個很強的結構性挑戰,不是一個簡單地把中國經濟、中國模式搬到國外去的過程,必須有創新。

跟這個創新相關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就是投資糾紛的解決機制,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怎麼解決中資企業和他國企業之間的投資糾紛?中資企業的取勝,並不是你投資了多少,也不是有多少領導人多麼重視某些項目,而是以你在國外的合法經營、善始善終地經營為最重要考量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中央追逃辦首次集中公布「百名紅通」歸案人員後續進展
迅雷發布2017年Q1財報 總營收連續五季同比上漲
【高端訪談】義大利駐華大使:義大利重視「一帶一路」倡議蘊含的發展機遇
以中國的理論、方案和機會 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中外記者絲路之旅」外媒記者手記:一個「購物達人」錦里之行

TAG:國際在線 |

您可能感興趣

西方社會學理論,怕是對中國「面子」有點誤解
一場火山難倒了整個美國,中國留學生:這才是不為人知的西方社會
從中國拒收「洋垃圾」事件看西方社會的「民主」假說
國粹文化與西方社會的碰撞
【重探「帝國」與「地方社會」】蕭鳯霞評論:對專號的一些意見
為什麼印度人比中國人更容易融入西方社會?某印度網民這麼解釋
為什麼李光耀會說:我決不能讓新加坡變成一個西方社會
劉擎談西方社會現狀與廣義政治學理論
西方社會結構理論:反思不停,重構不止
【重探「帝國」與「地方社會」】邱源媛:土地、繼承與家族
東方社會科學 學科六:傳 媒
美國波士頓學院歷史學家朱利安·博格:法國是西方社會變化的晴雨表
日本關東軍間諜拍攝的中國北方社會
母乳哺育的歷史——西方社會
美國加州大火:一場大火,映襯出西方社會最真實的模樣
老照片:日本關東軍間諜拍攝的中國北方社會
瑜伽在西方社會失去精髓了嗎?
明清易代之際的方誌編纂與地方社會——以渾源州為例
甲方社會人的要求,豈能至於Photoshop
它把西方社會諷刺了個遍,卻奪得了戛納金棕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