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獨家:2017 微信用戶與商業生態系統報告

獨家:2017 微信用戶與商業生態系統報告



獨家:2017 微信用戶與商業生態系統報告



在過去6年中,微信已經建立了一個以生態為中心的大型生態系統,這個即時通訊應用已成為當今中國移動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今日的微信,已經不再是「日活」、「時長」、「用戶數量」這些維度所能詮釋的了。


從社交遷徙到商業變革,我們來細看《2017微信用戶&生態研究報告》是圍繞哪些視角來呈現。圍繞微信的產品與商業,都發生了哪些真正的變化?圍繞微信的用戶與內容,正在經歷著怎樣的迭代更新?


截至2016年12月,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躍用戶數已達8.89億,同比增長28%。除了微信用戶本身規模越來越龐大,微信移動支付也越發流行。微信支付月活躍賬戶、日均支付交易筆數,都超過了6億;據中國科學院信息和通信技術(CAICT)統計,微信近一年直接驅動的消費金額為1742.5億元,同比增長26%.2,相當於2016年中國信息消費總規模的4.52%。


獨家:2017 微信用戶與商業生態系統報告



(微信2016:8.89億月活躍用戶)


2016年微信深度用戶比例較2015年有所上升,日均使用時長在4小時以上的用戶,較2015年增加一倍。QuestMobile(北京貴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專註於移動端大數據商業服務,聚焦移動APP及移動用戶行為數據拾取、分析研究等) 2016年12月數據表明,微信APP人均月度使用時間在2016年12月達到1.967分鐘,超過QuestMobile年度用戶規模百強榜上第二名1倍以上。



獨家:2017 微信用戶與商業生態系統報告



(微信2016:用戶粘性上升,重度用戶顯著增長)


微信社交變遷是從熟人社交到泛關係社交,而整體關係鏈已經進入穩定期。2014~2016年,微信用戶好友的規模有了較大增長。2016年,表示好友數量在200人以上的被訪者比例近45%;其中好友數量達500人以上的用戶,占被訪者比例的13.5%。


起初被大家作為一個溝通工具的它,近年來正不斷幫助用戶拓展關係鏈的上限,其背後的產品邏輯,和用戶社交目的變遷,值得關注。但在每月新增好友數量上,多數用戶每月新增好友數量平均在5人以內。在經歷了好友網路快速擴張潮後,目前微信用戶的關係網路已相對穩定。



獨家:2017 微信用戶與商業生態系統報告


而這些關係網路近六成用戶新增好友來自職場。57.22%的受訪者表示新增好友多為泛工作關係。其中,擔任企業管理崗位的受訪者中,有高達74.3%的用戶表示,新增好友多為同事或同行。微信關係鏈正由強關係鏈條銜接的家人、好友向弱關係的泛工作網路延伸,之處社交顯然成為微信社交的重要一環。



獨家:2017 微信用戶與商業生態系統報告



(新增好友的來源)


朋友圈承載了微信的社交屬性,但相較於微信通訊整體泛工作化的趨勢,多數用戶仍更傾向於將朋友圈視為私人領域。六成以上用戶選擇將朋友圈用於個人生活記錄,同時也更傾向於在朋友圈看到私人化的內容,如果生活點滴,觀點表達等。工作相關內容在用戶的個人分享於消費傾向之間的差距最大,33%的用戶經常使用朋友圈分享工作相關內容,但僅有23.6%的用戶願意看到於工作相關的內容。



獨家:2017 微信用戶與商業生態系統報告



微信的場景變遷


微信的場景變遷。超過80%的用戶在微信上有過工作行為,約70%個體經營者使用過微信進行轉賬,微信大群成為承載工作的主要渠道之一。

八成以上用戶在微信上有工作相關行為,其中主要以工作對接、安排以及通知為主。而一線城市用戶就是微信辦公的主力軍,其中57.5%受訪者通過微信進行工作安排,較4、5線城市高出10%以上。



獨家:2017 微信用戶與商業生態系統報告



(微信+移動辦公)


此外,隨著微信支付功能的進一步升級簡化,通過微信轉賬交易也成為了個體經營者微信辦公的重要一環,有70.8%的受訪者表示通過微信進行轉賬交易,自由職業者中,這一數字達到48.8%。對於微商而言,微信在移動辦公中的作用更為突出。



獨家:2017 微信用戶與商業生態系統報告



(個體經營者:九成採用微信辦公)


整體而言,在辦公通訊方面,微信已經成為了工作中的重要通訊工具。為了保證工作中的溝通效率,用戶更傾向於能夠保證信息即時到達的微信、電話等形式的通訊媒介。郵件工具則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裡是較其它媒介而言,更受用戶重視。



獨家:2017 微信用戶與商業生態系統報告


(工作溝通:微信第一,郵件地域差距最大)


作為弱關係鏈條的核心樞紐,微信群成為而來職業社交的重要載體。四成以上用戶表示,已加入百人以上微信大群的主要原因是為了企業內部溝通,同時基於工作需求拓展人脈。但也有37.3%的用戶表示自己是被動情況下被他人拉進群,如營銷及客服等。



獨家:2017 微信用戶與商業生態系統報告



(微信百人大群更多承載工作內容)


作為針對移動化辦公方向的嘗試,微信於14年推出企業號,在16年則推出企業微信。目前80.9%的受訪者對微信在工作中的定位核心仍是通訊、社交拓展的工具,認同微信提供了便利的移動辦公功能的用戶佔34.5%



獨家:2017 微信用戶與商業生態系統報告



(微信的工作價值:溝通和社交推廣最被看重)

微信的商業變遷


微信的商業變遷,從線上交易到多元商業融合。微信等移動支付工具滲透率驚人,線下便利店基本成為了微信線下支付的第一場景。92%的受訪者選擇移動支付作為自己線下消費的主要支付方式,一線城市用戶僅有38.6%選擇現金作為常用支付方式;在三線以及下級別城市,佔比則仍在50%左右。無現金化仍有下沉空間。



獨家:2017 微信用戶與商業生態系統報告



(線下消費,常用的支付方式)


在線下消費場景中,用戶最關心的是支付速度及操作簡易程度,避免找零和假幣現象。在無現金化的浪潮下,不帶現金成為新習慣,因此無法提供非現金服務逐漸成為商務的劣勢之一。



獨家:2017 微信用戶與商業生態系統報告



(線下消費:用戶最關注支付便捷性)


而與微信支付打通後的微信卡包,目前在線下消費場景中則展現了更高程度的融合能力。42.5%的使用表示,進店消費獲得會員卡而多次點開微信卡包。此外,相較於優惠、積分,針對微信卡包的使用,用戶最在乎的還是便利性:50.1%的用戶選擇能夠減少實體卡的管理。


獨家:2017 微信用戶與商業生態系統報告



(微信卡包:打通支付,線下整合加速)


微信的內容變遷


與2015年相比,受訪公眾號運營者中,所運營公眾號粉絲規模在萬人以下的大幅增加,而在百萬人級別以上的則有小幅度增長。收2016年內容創業浪潮影響,有大量新公眾號創業者湧入,但長尾效應日趨明顯,僅有1.8%的公眾號能構成百萬級別的影響力。目前在運營中遇到最大的新挑戰,在於流量獲取難度加大,閱讀量增長趨勢放緩,同質化內容嚴重。



獨家:2017 微信用戶與商業生態系統報告



(粉絲規模:76.1%的活躍公眾號,粉絲在萬人以下)


隨著互聯網整體內容付費體系的建立,以及近年知識付費的風潮,便捷的支付方式,中國用戶逐漸培養出內容付費習慣。在此次調查中,57%的受訪用戶在微信平台上願意為內容付費,但多數用戶為內容付費的心理預期尚在百元以內,因此小額高頻的定價策略可能更適合目前的微信內容付費生態。



獨家:2017 微信用戶與商業生態系統報告


(內容付費:近六成用戶有付費意願,小額為主)


相較於按篇付費、訂閱等形式,受訪用戶更傾向於閱後打賞的形式。家庭月收入在2W元以上的用戶,整體更偏好打賞。受蘋果規則變更影響,微信於2017年4月關閉IOS系統上的公眾號平台讚賞功能。



獨家:2017 微信用戶與商業生態系統報告



微信「新啟示錄」


從微信生態遷移,可以看到五大領域的機遇與挑戰,它們分別是社交遷徙,場景遷徙,消費遷徙,商業遷徙,內容遷徙。


社交遷徙的機遇與挑戰:精準觸達&超級關係鏈下的沉澱。


我們可以看到,隨著微信好友從熟人關係,擴展向工作與服務的泛關係時代,信息冗餘將迫使用戶對精準、定向分發有更強烈訴求。2016年,多數微信用戶的好友數量已突破「鄧巴數」(150人)限制,在這樣的趨勢下,用戶與商戶如果不能給關係對象提供價值信息,那將會被打入冷宮。


場景遷徙的機遇與挑戰:業務模塊集成&職場社交獨立性

微信基於點對點通信、群通信、社交場(朋友圈)、內容/服務平台所構建了一個無處不在、場景化的集合體。在其中,基於服務平台的商業和經營體系構建,輔以微信社交鏈的高場景滲透,將成為敏捷型公司的標配。在另一面,微信生態中工作場景和業務模型繁榮同時,是中國獨立職場社交產品的需求困擾。因此,在線上複製線下場景的背景下,獨立職場社交工具和平台,目前並沒有得到用戶和市場的正真重視。


消費遷徙的機遇與挑戰:線下小微繁榮&大額消費待激活


通過對用戶支付消費場景的認知,可以看出便利店,商場等線下場景具有較好勢頭,微信整體消費生態、第三方服務機構和商戶,都將進一步受益。但目前微信支付月度消費額主要集中在500-5K區間,在移動支付的大額消費金融限制尚未完全打開情況下,線下大宗消費的支付空間仍有很大想像空間。


商業遷徙的機遇與挑戰:線下服務受益&外延破冰


比如微信小程序和卡包服務、功能,均取得相對可觀的用戶認知和滲透率。在小程序上,以服務為主,基於用戶剛需搜索的內容上可做更多機會。在卡包中,有較強線下門店布局和品牌認知的蝴蝶效應,不過其運營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內容遷徙的機遇與挑戰:付費環境成熟&中長尾內容變現


近六成微信用戶有為內容付費的意願,目前微信打賞功能的滲透率已超過行業其它產品一倍以上。在行業及用戶適應新規則後,內容創業的整體環境將進一步成熟,付費意識提升,也將對高質量內容生產者給予更多正向回饋。


溫馨提示:若有需要完整PPT《WeChat User & Business Ecosystem Report 2017 | Exclusive》全英文版的讀者,可關注公眾號獲取。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IT戰略家】,這裡是IT界和金融圈交集的風眼。切記勿用戰術上的勤快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歡迎爭議,擁抱您獨特的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戰略家 的精彩文章:

工信部關於雲服務監管規定徵求意見稿誤解
技術收購狂潮:美國科技行業單季度486宗收購,同比增28%
紅帽聯合亞馬遜,將AWS封裝進OpenShift

TAG:IT戰略家 |

您可能感興趣

2018 JVM生態系統報告
2018中國人工智慧應用與生態研究報告
2018中國服務機器人產業生態圖譜
2018 年 JVM 生態報告
易觀: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生態圖譜2019
小程序總量達100萬,用戶超6億:《2018年小程序生態進化報告》
阿里健康2018財報勁增:確立用戶、專業、生態三大關鍵詞
2018年中國電競行業研究報告:預計2019年電競生態市場規模將達138億元
權威報告:《中國智慧城市生態系統白皮書2017 2018》要點提煉
2018中國軟體生態大會北京站 320+軟體渠道商與廠商共達成500+合作
2018-2022年中國金融科技產業生態結構
AWE2018萬家樂 創見未來家電行業生態
55000位生態夥伴都選「A」丨華為中國ICT生態之行2018
海信家電智能生態3.0戰略亮相AWE2019智慧生活生態起航
新聞客戶端信息生態指標2018年8月榜
弘化社2018年9月生態護生項目簡報
2017年營銷技術領域生態圖:Martech 5000
2018年中國區塊鏈應用生態發展報告
網站信息生態指數2018年8月榜
2018「孝親報恩」月 生態護生工作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