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材料獲得重大突破,中國發動機趕超加速
美國國防部前官員約翰·康法拉曾稱:「為保證美國在全球事務中的領導地位,在美國對外技術輸出和核心材料問題上,尤其在具有戰略意義的關鍵領域,美國必須維持至少二十年到三十年的領先優勢。」
過去很多發動機關鍵才料中國都沒有掌握,除了技術發動機關鍵才料也是制約中國發動機研發的關鍵難題。
如今中國在新型材料研發上取得突破終於破解了這一核心難題。中國加力研製的研製定向單晶、定向共晶、鎢絲增強鎳基合金、陶瓷材料,彌散強化鎳基合金和新型粉末渦輪盤合金等都取得重要進展。
南京理工大學研製的新型鈦鋁合金承溫能力比現有發動機核心部件材料的耐高溫能力提高150℃-250℃,使中國航空發動機材料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研製的鈦鋁合金家族的新成員「聚片雙晶鈦鋁單晶」(PST鈦鋁單晶),不僅使其強度、塑性大大增強,其耐高溫能力更是達到900℃以上。
這一新材料,一下將承溫能力提高了150℃-250℃以上,是重大突破,屬於我國原創性、引領性的科技成果。
航空發動機的特點是體積小,功率大,各部件的工作條件嚴酷,特別是轉動件在不同的溫度、載荷、環境介質(空氣,燃氣)下工作,大多須用比強度高、耐熱性好和抗腐蝕能力強的材料製造。
航空發動機的使用期限不盡相同,軍用飛機發動機一般為100~1000小時;民用機發動機甚至要求1萬小時以上,所用材料的組織和性能須保持長時間穩定。現代試驗型發動機的渦輪進口溫度已達到1650°C,更高的要求達到1930°C。
對於中國來說,研製發動機,最大的難度就在於材料。材料是中國基礎最脆弱的一部分,所有要研製新一代的航空發動機難度真的非常大。
為保證中國在全球事務中的領導地位,在中國對外技術輸出和核心材料(稀有金屬)問題上,尤其在具有戰略意義的關鍵領域和材料,中國必須維持至少二十年到三十年的領先和庫存優勢!
公開資料可知,中國在美國長期壟斷的大塊結構納米材料方面也取得了相應進展。這類材料在高溫下可保持穩定,這對於渦輪發動機內部的高溫尤為重要。
另外中國還可以將如鎳、鈷或鈦材料,希望未來通過改良這些微觀結構,將材料性能最大化,從而徹底擺脫美國發動機材料控制,為最終發動機量產鋪平道路。
在美國首次突破傳統耐熱鈦合金,實現阻燃鈦合金後,中國和俄羅斯也摩拳擦掌般加緊落實了這方面的研究,並且迅速推出了成分、性能方面與之相似的材料。目前中國這方面的材料水平進步也比較大。
看到中國發動機材料取得重大進步,美日也不淡定了。美國認為,材料是美國封鎖中國發動機研發最關鍵抓手,一旦這個抓手被突破,那麼中國發動機快速研發將無法阻擋。
日本媒體認為,中國如果實現發動機材料突破,並最終實現發動機量產,那麼中國新型戰機殲20、轟20和其他戰機量產將不再是難題,這對於日本來說真是夢魘,應為日本將會被中國甩在身後,徹底失去趕超中國的機會。
據中航發動機公司透露,中國發動機研製的技術目標時間表已經排到了2030年。可以看出,中國航空發動機的攻堅戰和衝鋒戰已經打響。
中國已經在研究國產變循環發動機,有著相應的計劃來研究未來先進發動機。
在諸如先進的巨型計算機模擬模擬試驗、先進航空理論的創新、鈦合金精密加工技術、3D激光列印異形件整體一次成型技術方面.中國和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在同一檔次,甚至個別方面還實現了超越。
中國的潛力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比不了的,暫時的落後只是因為起步的時候一窮二白,而且西方全面封鎖。但中國能一個骨頭一個骨頭的都啃下來。
現在航母,北斗,玉兔,919,運20,東風,超算,高鐵,遠程火箭炮,驅逐艦,核潛艇,載人航天,殲20,艦載機等等都弄出來了,今後發動機,晶元等也會逐步被攻克。
發動機研製周期很長,技術含量非常高,可能比其他的晚了一點,但肯定在最近幾年就會有收穫。


※最新圖-154MD電子偵察機曝光,裝新式武器令美軍嚇到
※軍方高層看中C919,改裝時機已經成熟了?
※解放軍殲15B艦載機現身遼寧,一大改動震感世界
※美國空天戰機突然返回地球:背後竟暗藏大秘密
※盤點史上最好6種機槍:94歲M2重機槍仍然強悍
TAG:軍事觀察匯 |
※中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發動機研製獲得重大突破
※殲31上艦定了,又一國產發動機獲得重大突破
※總師又立下大功!我國六代機獲得重大突破,新型發動機4倍音速
※中國又一發動機獲得重大突破,已鎖定裝備殲-31!
※中國芯研發將獲得重大突破,掀開中國市場半導體爭奪序幕!
※振奮!中國又一發動機獲得重大技術突破:殲31上艦定了
※重大突破!我國核心晶元技術獲得了重大突破,將不再懼怕晶元封鎖!
※彎道超車!國產飛機發動機技術獲得突破!
※國產航空發動機獲得重大技術突破,一張照片給出明確答案!
※F35發動機獲得突破性進展,發動機推力高達22噸,可實現超音速巡航
※人類鈾技術獲得重大突破,從海水中提取,或引發一場革命
※我國航空發動機技術獲得重大突破:壽命達到國外三分之一
※中國核動力航母:一重要技術需獲得突破
※中國芯發展獲得新突破 高通這回選擇低頭:只能自斷臂膀
※國產大飛機獲得突破性進展,中國航空實力進一步增強
※中國最新發動機壽命獲得突破:達到美空軍一半值得自豪
※中國高性能碳纖維材料獲得重要突破 再不用看別人的心情
※微軟量子計算研究獲得重大突破,有望實現拓撲量子計算機
※中國這一領域獲得重大突破
※中國核動力航母為何遲遲沒有消息:一重要技術需獲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