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世界上最繁忙的「傳達室」管家
掌控數以億計天地對話數據傳輸關鍵環節的李安鼻樑上架著一副眼鏡,看起來不像氣定神閑的「將軍」,倒是書生氣十足。
遞給記者的名片上印著「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主任」,也有人將他比作世界最繁忙、最特殊的「傳達室」管家。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以下簡稱地面站)目前共接收20顆國內外衛星數據。每隔約一百分鐘,衛星要『路過』一次我國上空,最長逗留十幾分鐘,地面站的核心業務是將衛星上的觀測數據可靠地『拿』下來並存檔、處理,並為全國用戶提供服務。」李安說,地面站要保持長期安全可靠,對運行任務安排、系統維護都提出了高要求。
解決引進系統中出現的問題
這是全球應用最廣泛的民用陸地觀測衛星,當時我國對地觀測領域的主要衛星觀測數據都來自它。
當時衛星數據處理系統是從美國引進的。與自主研製的系統相比,引進系統中發生的問題解決難度更大。剛參加工作的李安最終發現並修正了原系統中的一個關鍵錯誤。
實現系統由量變到質變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受限於當時的計算機能力水平,地面站一直採用特製的高密度磁帶記錄衛星遙感的原始數據。但存放一段時間後磁帶質量下降,嚴重威脅數據安全,此外成本非常高。
1997年,地面站啟動了我國陸地觀測衛星地面系統歷史上的第一次更新換代相關工作。作為核心技術骨幹,李安負責數據處理與產品生成系統的研製任務。
「更新換代完成後,存儲介質更可靠,衛星數據的處理速度提高了10倍。」李安舉例說,1986年地面站成立之初,用戶拿到數據最長需要一周,1997年縮短為1天,如今通常能在一小時內。
衛星視角下的青島港
遙感衛星地面系統複雜、龐大,李安帶領團隊實現系統能力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如「多元衛星海量數據處理與存儲系統」的研製完成,使數據處理系統告別主要依靠人工操作的歷史,極大提高了數據處理效率。
2009年,李安當選中科院第一批關鍵技術人才。
甘為他人做嫁衣
過去十年間,我國空間對地觀測、空間科學研究迎來發展黃金期。目前地面站擁有接收站,實現了覆蓋我國全部國土和亞洲70%陸地區域的實時數據接收能力。
1996年9月26日,地面站與加拿大MDA公司簽定RADARSAT衛星系統項目合同
李安說,如今地面站每年接收的衛星數據量是建站時的200多倍,共成功接收了近16萬條衛星軌道,保存了自1986年以來的衛星原始數據資料,是我國最大的對地觀測衛星數據檔案庫。
在1987年的大興安嶺森林火災中,地面站首次將衛星遙感圖像應用於國家重大自然災害監測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後歷次重大自然災害中,地面站都為國家決策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保障與信息支持。
註:文中圖片均由被採訪對象提供
編輯:王小龍
審核:管晶晶


※5000年前的「國產啤酒」會是什麼味兒?
※洞庭湖「拆圍」網友點贊,重現「八百里洞庭」?專家卻「呵呵」了
※美國漢福德核工廠突發坍塌事故,老舊核設施「安全退役」不容忽視
※「植物活化石」資源冷杉人工繁育成功,800餘株幼苗生長正常
TAG:科技日報 |
※管家見聞|世界上最古老的書店
※管家見聞 | 寶石中的王者 吸引世界眼光的絕世孤品
※陳凱琳榮升老婆做 「管家」 鄭嘉穎:整個家都是她管!
※陳凱琳榮升老婆做 「管家」,鄭嘉穎:整個家都是她管!
※《水滸傳》中盧俊義的老婆賈氏,為什麼會看上管家李固?
※吳月娘的管家之道
※《水滸傳》里盧俊義的老婆賈氏,為什麼會看上管家李固?
※梅根得到黛安娜王妃前管家忠告:小心事與願違,你已主演世界上最出名的肥皂劇
※《水滸傳》盧俊義的老婆賈氏,為何會看上管家李固?被忽略的5年
※民間故事:老管家
※母親的管家之術
※山茶油:中老年人的健康管家
※空鐵管家祝您邂逅遺世香巴拉!
※法蘭克王國的浪漫:二國王三王后迷情亂世,管家控制王權
※【花園管家】仙客來
※如何像王室一般喝茶,英國王室管家告訴你
※《水滸傳》盧俊義老婆賈氏,為何能被窮管家李固勾搭上?
※朱家棟:銳意創新的財資管家
※中國最豪華的三家酒店,還具備私人管家,你覺得哪一家最好?
※史上最強管家婆 皇帝最喜歡的女兒也拿她沒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