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江爾遜辨證治療腹脹案4則,非常寶貴的中醫經驗
右上角點「關注」,帶你走進中醫的神聖殿堂。
01脾虛氣滯
代某,男,44歲。1986年4月7日診。
腹脹半年余,近來日漸加重,彎腰亦感困難,午後尤甚,納可,大便初溏,矢氣臭穢,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沉。
辯證為脾虛氣滯,投以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蔘湯加減:厚朴、黃芪各30g,法半夏、白朮、乾薑各10g,甘草5g,南沙參、茯苓各15g。服3劑,腹脹消失。
按: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蔘湯見於《傷寒論》太陽病篇:「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蔘湯主之。」原治汗後脾虛,氣機壅滯而生脹滿,但臨證不必拘泥。只要證屬脾虛氣滯,以「腹脹滿」為主症者,即可用之。嘗見治此證有慣用香砂六君子湯者,往往取效較緩。雖二方同有健脾理氣之功,但香砂六君子湯更長於濕中散寒,而稍遜於寬中除滿;此方重用厚朴為君,特長於寬中除滿,取效迅捷。故余治脾虛氣滯腹脹,恆首選此方,取效後輒可改用六君子湯或香砂六君子湯善後。
02心脾兩虛
萬某,女,20歲,教師。1985年7月8日診。
腹脹10個月余。因長期伏案工作,夜以繼日,漸致頭昏失眠,多夢紛紜,食不知味,脘腹脹悶。曾服天王補心丹、硃砂安神丸、保和丸等乏效,腹脹反而加重。
刻診:面色蒼白,頭昏失眠,心悸、乏力,自覺脘腹脹滿難受,但按之柔軟而不拒,終日不知飢,勉強進食兩許,便感胃脘堵塞,腹脹有加,舌質淡苔薄白,脈細乏力。擬細乏力。
擬診為心脾氣血虧虛,胃氣不降。投以歸脾湯合六君子湯加味:黃芪30g,南沙參、建曲、麥芽各15g,茯苓12g,陳皮、白朮、當歸、酸棗仁、法半夏、廣木香各10g,炙甘草3g
服4劑,腹脹明顯減輕,已知飢,每日可食8兩,余症亦稍減。原方加厚朴20g,乾薑6g,又服4劑,腹脹消失。乃囑其晨服歸脾丸10g,晚服香砂六君子丸12g,未及1個月,頭昏、頭脹、心悸、乏力諸症漸愈。
按:長期伏案工作,思慮勞神,則心血暗耗,既而脾失濡潤,焉能升清?《內徑》云:「脾氣不濡,胃氣乃厚」,何能降濁?脾胃升降失調,腹脹在所難免,此乃「二陽之病發心脾」之要妙也。陳修園曰:「歸脾湯,二陽旨」,故選歸脾湯合六君子湯加味,養心血,健脾氣,升脾兼降胃,實為圖本之治。
03濁陰凝聚
於某,男,23歲。1970年6月30日診。
患者素體健壯,因常深夜自學,每飲苦丁茶解乏,未及1年,漸感納食不香,食後胃脘滿悶,腹脹。醫予消導、理氣皆不效。因見其舌苔黃膩,又予甘露消毒丹、中滿分消丸,共服10餘劑,黃膩苔未退,腹脹益甚,遷延半年,納食日減,身體減贏瘦。
刻診:面白神疲,氣短懶言,腹脹凌晨加劇,伴胃脘滿悶,無論空腹或食後,腹部均澎澎脹滿,腹中雷鳴,連連噯氣,舌淡苔黃膩,脈沉弱。
擬診為脾胃陽虛,濁陰凝聚。投以附子理中湯:熟附片(先煎)、党參、白朮各15g,乾薑10g,炙甘草3g。服2劑,腹脹削減,後予附子理中丸,每次10g,日服3次,服至漸消,余症亦漸瘳矣。
按:苦丁茶性味寒苦,病者竟日夜頻頻飲此濃茶,幾近1年,未有不戕伐脾胃陽氣者。脾胃腐熱,運化精微,濁陰易於凝聚。《內經》云:「寒氣生濁」,「濁氣在上,則生?脹」,腹脹之作在所難免。而舌苔黃膩,似乎屬熱,實乃「茶客家」之常見苔;且舌質淡,更為寒傷中陽,陰霾上布之徵。故而理氣消導,徒傷脾胃;清熱利濕,尤耗中陽。又前賢云:五臟之虛,窮必及腎。凌晨腹脹加劇,腹中雷鳴,是脾胃陽虛已涉陽矣。故予附子理中湯(丸)溫中祛寒、補陽破陰,緩緩奏功。
04寒實氣滯
魏某,女,50歲。1986年8月20日診。
半月來少腹?脹,微痛,不拒按,腰亦墜脹,舌質淡苔薄白,脈弦沉。細詢起病之由,知其夏日喜食冷飲瓜果、吹電扇,擬診為虛寒腹脹,投以小建中湯加味。服2劑後,言納谷不馨,胃脘滿悶,時而噯氣,矢氣,遂改投保和丸加味。服2劑亦不效,病者惶悚。又經西醫多項檢查,均未見器質性病變。其時病者已卧床不起,少腹脹甚,拒按,疼痛無已時,3日未解大便,腰部脹墜亦劇,乃放膽投以厚朴三物湯加味:
厚朴30g,枳實12g,酒軍(後下)、小茴香、台烏、細辛、乾薑各10g。
服1劑後解大便3次,少腹脹滿、腰脹墜均大減,疼痛止。乃去大黃,厚朴減為15g,又腹1劑,少腹脹滿消失,腰亦不脹墜矣。
按:此案值得反思者有二:其一,忌乎「定向思維」。初診時舌脈為寒象,腹脹不拒按,遂診為虛寒腹脹,但服補中散寒方乏效;三診時少腹脹甚,拒按,3日未解大便,猜考慮為寒實氣滯。由此可見,疾病有時實在發展變化過程中,才逐漸暴露其真真象的。臨證時責乎審證精詳,當機立斷,方隨證變。其二,宜乎活用經方。厚朴三物湯治腹痛,仲景雖有明訓,但原治「痛而閉者」,其病機為實熱內積,氣滯不行,不宜於寒實氣滯之證。但余加小茴、台烏。細辛、乾薑等辛溫散寒之品,便成破氣攻積,溫散寒邪之方,投之奏速效。此亦活用經方,擴大其運用範圍一法。
友情提示: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下載「中醫智庫」App,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高建忠讀中醫古籍的感悟:書有未曾經我讀
※古人傳下來的三仁湯,可是個對付便秘的「法寶」
※中醫引火湯應用:腎中水火,共處一宅,水火相抱,陰平陽密
※人體有一「奇穴」:不僅能強身健體,治療鼻炎也有奇效!
TAG:神黃中醫智庫 |
※中醫辨證治甲亢
※肺癌的中醫辨證治法
※同仁堂名醫錢英:中醫辨證治療脂肪肝
※美尼爾的中醫辨證論治
※國醫大師臨證經驗之劉嘉湘——中醫辨證治療支氣管肺癌
※周靄祥老中醫談白血病的治療法則及辨證論治
※中醫辨證施治五種過敏病症
※中醫辨證證型西醫本質的探索
※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的臨床效果觀察
※對話張仲景國醫館鄒敏濤:經常頭暈,中醫辨證治療更有效
※常考、常用、常見的7種心絞痛中醫辨證論治!中醫醫師必會!
※品味賞析明醫醫案 中醫雞湯醫案 42 按語:辨證中風病
※中醫治療腫瘤-辨證論治之直腸癌
※中醫兒科:小兒各個系統常見疾病的中醫辨證論治方法匯總!
※中西醫結合辨證論治鼻腔病
※頸椎病的辨證治療
※乾貨!2018流感醫生治療方案——中醫辨證療法
※中醫辨證論治成人痴呆—阿爾茨海默病
※中醫治病是一個辨證哲學的過程
※中醫辨證分型治療慢性前列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