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一個孩子經常做好事,未來在3方面危險率遠低同齡人

一個孩子經常做好事,未來在3方面危險率遠低同齡人


【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


如果孩子經常做好事,僅僅是被幫助的人得到好處嗎?其實受益最大的,還是做好事的孩子。看看具體是在哪些方面受益吧?


小木是個皮孩子,經常在課堂上搗亂,愛欺負別的孩子,放學後也不願寫作業,對父母的教育如同耳邊風。打也打了,罵也罵了,最後父母竟無計可施。在一個暑假,小木跟一位同學以及這位同學的爸爸去了一趟山區,回來後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不僅體貼父母,對同學也友好了,更重要的是學習也努力了。原來,小木是跟這位同學給山區的小朋友送書去了。回來後的小木,經常會跟家人說起當地那些小朋友的努力和艱辛。他最後還決定用自己的零花錢資助一位因為晚上燒火看書被燒傷右手,沒錢治療導致最終殘疾的8歲小姑娘。後來,小木的父母驚喜地看到了一個差孩子到好孩子的蛻變。

我的一位前老闆大K,企業做得還不錯,但他的兒子小K在旁人看來是壞到骨子裡了。孩子小小年紀不僅吸煙、染公雞頭、偷東西、撒謊,還夥同其他人欺負女同學,被學校多次勸退,很多人都說將來只能進少管所。後來,大K做了一個超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決定,關閉公司,賣掉房子,帶兒子到非洲最貧窮的國家尼日幫助當地貧困的孩子。一年後,大K帶兒子回國,小K的改變可以用震驚來形容,現在小K就讀重點高中,還被推選為班長。不認識他們的人,還以為小K從小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後來大K的不少家有孩子的朋友紛紛效仿。



一個孩子經常做好事,未來在3方面危險率遠低同齡人



那麼,其他有不良行為的孩子,如果這樣做也能起到「脫胎換骨」的效果嗎?

還真的是試了才知道,但至少能給孩子帶來不少正面的衝擊和影響,即使對一個平時規矩聽話、沒有任何不良行為的孩子來說,也有好處。


心理學家皮列文(Piliavan)和蘇珊.安德森經過大量的研究證實,一個孩子經常做好事,Ta將擁有積極的社會價值觀,未來較少出現犯罪、早孕、輟學等狀況,即一個經常做好事的孩子變壞的可能性極低,他們趨向於以更積極的心態對待生活。這不是所有父母都期盼每個孩子擁有的嗎?



一個孩子經常做好事,未來在3方面危險率遠低同齡人



為什麼孩子常做好事,將改變他們的命運?

對比帶來珍惜和感恩,推動著孩子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對待自己和人生。孩子做好事常常是幫助那些遭受災難、不幸和困難的人,孩子親身目睹那些不如自己的人的生活和場景,在對比中,會產生對對方的同情和憐憫,這是通過電視電影所不能觸及的視覺和感覺上的衝擊。就如同我們通過電視知道某個地方颶風多少人喪生讓我們感覺遙遠,還不如目睹眼前一個孩子被長釘刺穿腳板給你帶來的感覺那樣強烈。這些深刻的觸及他們靈魂的瞬間,有利於幫助這些孩子從自己以往的生活中走出來,重新審視人生的價值,幫助他們以積極的態度去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對孩子們來說,是遠勝所有教育的人生大課。


所以,鼓勵孩子做好事,受益的不僅僅是得到幫助的人。作為父母,我們需要知道做好事給孩子帶來的,更多是一些難以言表的正面效應。


孩子常做好事,性格更樂觀


除此之外,做好事能給孩子帶來快樂和樂觀。哈柏夫和其他研究者經過實驗發現,做好事會激活人與報酬相關的腦區,即做好事會給孩子帶來快樂,有利於養成樂觀性格。



一個孩子經常做好事,未來在3方面危險率遠低同齡人


記得小時候正逢學雷鋒活動日,老師讓學生做好事,並且寫一篇做好事作文。當時我比較純潔,守株待兔般站在路邊等待機會。站了半天,終於等到了一位駝背的老奶奶扛著一麻袋從路邊的草叢中出來。我衝過去拎著麻袋扛肩膀上就跑(麻袋裡大概是樹葉什麼的,體積大但是不重),心裡撲通撲通地跳,因為第一次那麼故意地做好事緊張啊。一直跑到老奶奶家門口,老奶奶氣喘吁吁地上前跟我說:「閨女,你讓我追得好慘……但……我帶了一輛小推車……」我的臉「唰」的一下子紅了,後來我執意回去幫她把推車推回家了,好歹也算做了一回好事,所以心裡還是挺高興的。


如何讓孩子做好事變得簡單?


有些父母會說,讓孩子做好事不容易,一開始不知道如何跨過這道門檻。心理學家斯托布說,幫助行為能促進進一步的幫助行為。父母可以做好榜樣,做好事給孩子看;如果父母沒有這樣的習慣,那麼就看別人做好事,比如帶孩子參加當地的義工團或志願者團體。

斯托布發現,讓那些從沒做好事意識的孩子親手製作禮物送給孤兒院的孩子們,這些孩子一下子變得樂於助人。


(*^_^*)你今天又看完一篇!離優秀父母又近了一步(*^_^*)


本文關鍵字:做好事、兒童心理、做好事與性格、幼兒教育、家庭早教


幼兒說的作者是一位心理諮詢師,二胎媽媽、專註親子心理學,從兒子的故事書模仿來的漫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說 的精彩文章:

不懂美國心理學家這個「好感金律」虧大了,4個字讓孩子人見人愛
幾乎所有孩子害怕上學都是因為它,父母一定得注意!
當心!這種玩具超市很常見,但沒幾個人知道它的危害
一道題,檢驗出你是不是有智慧的父母!
好媽媽與壞媽媽唯一區別,其實是有沒有情感「刻印」

TAG:幼兒說 |

您可能感興趣

父母在孩子睡覺時注意好這些,孩子現在不僅有個好睡眠,將來孩子還會身體棒顏值高
孩子一歲後,父母要是能做好這些事,孩子幸福感就會蹭蹭的上漲
一天當中,這3個時間段最好不要讓孩子多喝水,害處多過好處
孩子不是任何時間喝水都有好處,這幾個情況是例外,媽媽要注意
冬季溫度低,特別在睡覺時,父母這3件事不要做,當心會傷害到孩子
這幾種常見的水果,原來還有這麼多好處,最後一種是女孩子的摯愛
再愛孩子也不能經常抱,這兩個時候總抱孩子,對孩子沒好處!
這3個時間段的孩子,抵抗力最差,照顧不好就生病
生完孩子頭兩年,很忌諱這3件事,不想夫妻感情變淡就要避免
別以為女人生完孩子就輕鬆了,產後的這9種病痛只有當媽後能真正體會
孩子常做這件事,說明他比同齡人聰明,父母要好好培養!
如果你想要孩子,但年齡已經過了35歲,這幾件事一定要做好
這幾個年齡段,不管多生氣都不要打孩子,處理不當影響孩子一生
孩子有這幾種表現,長大了異性緣會很好,看看你家孩子有沒
抱孩子可不是隨便就能抱的,這兩個時間段不要經常抱孩子
做父母的,對著孩子做足這3件事,他心裡可不會把你當親人看待
習慣影響一生,媽媽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寶媽們做好這7件事,輕鬆培養孩子的記憶力,高於同齡人
孩子能做好這件事,寒假就成功了一半
這個部位發育的過快,不一定是好事,將來孩子可能長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