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當代人搞不清什麼是有文化,但他們對「假裝有文化」很有看法

當代人搞不清什麼是有文化,但他們對「假裝有文化」很有看法

當代人搞不清什麼是有文化,但他們對「假裝有文化」很有看法



知道「茴」字的四種寫法;博覽二十四史熟讀哈耶克;話劇音樂會展覽門票攢齊一鐵盒;能口算「xx 導演距離 xx 導演的水平是幾個 xx 導演」;或是混在一個中年「文化圈」品茶盤串談論仁波切……


當我們說一個人「有文化」的時候,指的是什麼?


「有文化」看起來是個再通俗不過的概念,但仔細想想,什麼才是真的「有文化」,什麼行為會讓你變成「有文化的人」,似乎以上這些都沾點邊,但又都不大對勁,操作不當就是個沒啥真本事還愛賣弄的現行孔乙己,滿盤皆輸。

一些老成持重的公眾人士還總樂於給自己貼上「文化人」的標籤,但如果說在某些奇談節目中聲稱「主流博彩公司操控世界盃」的「文化人」還能唬住一些無知群眾。那麼那些寫俳句寫書法,連微博都發繁體字的「文化人」卻脫口而出說自己「看過一些諾貝爾數學獎得主的文章」,人設真是崩壞到連義大利炮都追不上。


為了了解現如今人們對「有文化」的界定,好奇心研究所做了一項名為「你覺得真正『有文化』的表現是什麼」的調查,根據收到的共 6852 次讀者表態我們發現,人們對「文化人」的要求首先還是讀書人,排在第一位的選項「有固定持久的閱讀習慣」獲得了 1338 次認同。

當代人搞不清什麼是有文化,但他們對「假裝有文化」很有看法 點擊播放 GIF/135K



除了閱讀習慣,讀者認為「有文化」還需要具有一定的藝術品鑒能力,有「可以辨識出不同的藝術流派 / 作品」的「眼光」,更大範疇的定義可能還會推及有教養,講文明(禮貌和公德)等方面,不過也有一部分讀者建議,應該把「有文化」和「有禮貌」區分開來講。


不得不說結果仍然不夠清晰具體,甚至有一些選項令我們都感到頗為費解,比如「生氣也不會罵髒話 」「讀懂一部紅樓夢就夠了」「講禮儀,擁有傳統美德並執行,懂得珍惜、寬容、體諒、大度、有理想、博文強知」……這好像已經不是跑偏了,這是在隨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吧。

當代人搞不清什麼是有文化,但他們對「假裝有文化」很有看法



於是我們做了另一項名為「你覺得『假裝有文化』的表現是什麼」的調查,希望能夠反向理解啥叫有文化。這次我們收到了近八千次表態,結果顯示,人們對於「假裝有文化」的看法更容易達成共識。


以下這些試圖顯得有文化的行為通常會被認為是在裝腔作勢:

當代人搞不清什麼是有文化,但他們對「假裝有文化」很有看法 點擊播放 GIF/384K



1. 買書不看書,買了kindle一年多,上面下的第一本書都沒看完,從此以後它的任務就是用來壓泡麵蓋。


2. 三天打魚,兩天曬朋友圈,往往書還沒看一半就要向所有人分享心得。


3. 知乎謝邀講故事。


4. 沒主見,觀點全都照搬公眾號知乎微博評論


5. 去博物館,自拍為主,參觀為輔。


6. 從每一杯紅酒里喝出單寧感,每一杯茶里喝出禪意。


7. 熱衷劃分圈子和談論圈內八卦。


8. 「原來語出莊子,我還以為出自南華經。」

真的有在讀書仍然是評判的重要標準。而除了不讀書,附庸了流行的庸見還自以為風雅、四處賣弄的朋友,而不是純粹的無知,更容易讓人覺得是在「假裝有文化」。


美國票務網站 Vivid Seats 此前也做過一項關於有文化的調查,事實上,有 40% 的美國人也不確定到底什麼叫「有文化」。他們認為相對來說比較普遍的「有文化」的標誌應該包括這五項:


1.觀看戲院演出


2.能辨析藝術品


3.聽古典音樂


4.熟悉葡萄酒搭配


5.觀看芭蕾舞


關於閱讀,他們的指標是文化人每個月至少得讀三本書。


超過一半的人還認為有文化的人應該會一種以上語言,30% 的朋友表示去過很多地方也是成為有文化的人的先決條件之一。


27% 的人承認自己曾經假裝過「有文化」,裝作做過、讀過或者看過某些東西以顯得自己更為智慧。

五分之三的人覺得如果你對藝術沒興趣那麼基本和文化絕緣,但重點在於會欣賞而不是欣賞方式,做作地只聽黑膠唱片並不比在家聽 CD 或者 spotify 啥的顯得更有文化。

當代人搞不清什麼是有文化,但他們對「假裝有文化」很有看法 點擊播放 GIF/946K



一半的人認為,成為「文化人」意味著更貴的品位,40% 的人認為缺錢是不夠有文化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缺乏時間和興趣。鑒於 Vivid Seats 是一個購票網站,他們的調查結果會對觀賞藝術表演等付費活動有所偏重。不過「有文化」確實和消費行為密不可分。


布迪厄認為文化是財富資本和社會資本之外的第三種資本形態,是否有能夠定期看話劇、世界各地逛博物館藝術館甚至是佔有藝術品的經濟條件,是否擁有鑒賞繪畫、音樂藝術創作的「眼光」,事實上將人們區分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和附庸風雅的門外漢。


即便是人人都可以負擔得起的閱讀,真正「有文化」的人和「假裝有文化」的人其實也不只是讀或不讀的差異。


前者更多注意的是敘事方式和構思,從作品的形式而非象徵意義來考察藝術作品,後者卻由於缺乏這種經過訓練的「眼光」,往往更渴望作品提供一種感情投入與道德滿足:比如推理小說最終兇手得到法律制裁了沒,女主到底值不值得同情之類的。


「假裝有文化」的人因此更熱衷於在社交網路上分享自己閱讀時的心路歷程,正如他們的同伴或他們本人在網易雲音樂熱評區留下抒情散文一樣。


動圖來自:giphy


好奇心研究所是好奇心日報的一個調查欄目,這是一個探討各種生活方式問題的互動平台,它針對的可能是生活方式的變化和潮流,也可能是某個品牌的服務。你可以在這裡投票、吐槽、表明態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看迪拜這家蘋果店,它有一排非常不一樣的門面
這個只賣日本品牌的男裝買手店要海外擴張,先去了香港
據說,這本書總結了關於效率的八大秘訣
索尼世界攝影大獎結果出爐,來,瞧瞧這些好照片
日本福島正在復興,核災難六年後一些孩子又回到了這裡

TAG:好奇心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女人有「文化」,是不是真的很可怕?
淺談素文化——也許這裡還有你不懂的
聚會喝酒玩這遊戲,真有文化,還有更嚇人的嗎
你有對文化的渴望,但我不想只是帶你背背詩
好名字都是有出處的,當父母也得有文化呀
袁世凱是很有文化的好嗎?不要隨便什麼人都拿來比
搞笑漫畫:我說有你這麼有文化的鬼
愛好傳統書法文化沒錯,但這樣做卻不正確,很多人都不明白
沒文化,有啥可怕?
如果一個人不喜愛書法,那唯一的證明就是這個人永遠沒有文化
有文化真可怕,我都忘了原來是怎麼背的了
文化是什麼?這是我見過寫得最好的答案
你覺得荷蘭人寫的字看不懂?那可能是因為你沒文化
「這字能辟邪」,恭喜您噴對了,在傳統文化中書法還真的有驅邪功用
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沒教養
家有字畫,既是傳承,也是文化
了解這些文玩的文化含義後,你就不會覺得它們「血腥」了
輕鬆一笑:沒文化真可怕,有文化更可怕
我們經常說「傻人有傻福」,這句話在風水文化中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沒有佛教,我們的文化會是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