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徐威特:用戶量過4000萬後,創業公司怎麼做 | 千人社群公開課

徐威特:用戶量過4000萬後,創業公司怎麼做 | 千人社群公開課




如果要給徐威特貼上幾個標籤,「黑框眼鏡」、「理智」大概最能概括他的表象和里子。






▲ 火辣健身創始人徐威特。



在成為健身App火辣健身創始人之前,徐威特更為人熟知的他創立的機鋒網和機鋒網論壇。於2015年1月上線的火辣健身在去年11月完成第四輪近1億元融資,目前用戶量突破4000萬。與此同時,徐威特在健身產業內的布局越來越頻繁,已先後投資互聯網瑜伽品牌Wake瑜伽、運動時尚裝備品牌EDCO。



4月25日,在懶熊體育千人社群公開課上,徐威特從自己最初的創業故事開始,講述了這家4000萬+用戶的公司過去做了什麼、現在在做什麼、將來打算怎麼做等問題。



以下為課程分享節選



創業:按投資邏輯選方向






2012—2017年的時候,我感覺體育這塊起來了,但主要是跑步,當時已經有咕咚、悅跑圈這些比較好的產品存在了,所以沒有選擇跑步類的產品。



在選擇創業方向上,其實我們是按照投資的思路在選擇,比較理性地分析了創業的狀況,並沒有腦袋靈光一現或是衝動性地去做。



我們覺得這個方向可能最好的地方是:

第一,國家是絕對支持的;第二,有巨大的成長空間;第三,不會有政策的門檻,不會突然讓你不能做;第四,市場化程度非常高,可能市場化了95%以上;第五,這個行業信息化的普及程度比較低;第六,我們剛好處在消費的分水嶺上,沒有理由不去做健身。



我們剛開始創業走了很多彎路,但我們也比較謹慎,因為看過很多創業公司實際做的事情比較理想化,所以選擇了目前看來成功率比較高的方向——線上健身教學,而且更偏內容方向和課程體系的線上健身。我們一開始就拉到了阿米巴的投資,然後在2014年11月份拿到了景林資本和虎撲體育的Pre A輪融資,2月份我們的產品就發布上線了,然後在2015年3月這個風口再次完成A輪6000萬元融資,領投方為華映資本,跟投包括阿米巴資本、景林曦域、動域資本、松禾資本、遠瞻資本、騰訊眾創等新老股東。


2015年—2016年期間,市場和資本情況的變化很大。2014年底我們就覺得流量紅利已經見頂,可能會馬上往下掉,而且可能是斷崖式的下降。從2014年初到2015年底這段時間,流量的上漲程度非常非常高,大家會覺得流量變得很貴,這是由兩方面造成的:

一方面,2014年有很多公司趁著資本熱潮拿到很多錢,推高了流量的價格;另一方面,在2015年—2016年,大平台基本上把流量壟斷了,能找到的一些推廣渠道基本上也變得流量集中化。



在這個情況下我們來思考創業的本質,其實就不應該做流量的搬運工,因為之前的很多創業是吃了流量的紅利,加上產品有一些優勢,可能不知不覺就做上來,但如果沒有流量紅利,創業的危險係數就會高很多。我覺得之前的項目在這個情況下至少有70%可能會死掉,所以不得不拋棄「流量打法」,即不停推廣、把流量彙集到自己的平台上來,最後才變現的做法,這套賬一算其實並不划算。



我們發現,

做一個體育用品,從線下開始做的成本最低,從淘寶開始做成本第二高,自己做互聯網品牌的成本最高而轉化率比較低

。這個可能跟流量的狀態有關係,大量的流量價格變得很貴。所以當時我們比較謹慎去看待這個事情,想法是把自己變成流量的來源,也就是我們未來更聚焦在內容的產出上,包括內容輸出和多頻輸出。



以後,我們雖然在市場上的融資一輪接著一輪,但投放是一直持續下降的,基本上每年的市場投放是上一年的二分之一左右,更多是偏品牌和內容的建設,讓它自己去帶流量,自己去做流量滾動的事情。所以,我們的投放效率在2016年初到2017年初會有本質上的變化,我們自己在後台數據上也能看到的。


說道創業故事上,其實我覺得大同小異,融不到錢、公司資金流出現問題、業務壓力大、團隊出現變化等,都是比較常見的。遇到這些問題,我認為第一是拋棄自己的感情色彩,第二需要大家更理性地思考問題,什麼事情都不要用自己的立場去思考,而是站在一個第三方的立場去思考問題,更能理解這個事情的本質。



融資:跨界轉型中學到的三點




投資和被投資就是個手心手背的關係。怎麼處理和看待手心手背的關係,完全基於你站在什麼角度去看,特別是要學會用投資人的方法去思考對你的項目的看法,也要從自己的角度思考投資人的利益點在哪裡。


在融資的時候多找一些適合自己的投資方:第一,產業上有資源結合的;第二,價值觀上認同的;第三,大家在對公司管理上,有一定認同度的。



我對投資人的看法基本上就是,要能給他們帶來高額的回報、符合他們的預期、不讓他們虧錢。創始人要有擔當嘛,在一定的時間內要承擔這個責任,哪怕還50年也要把這個錢還清,如果不這麼做可能連還清這個錢的機會都沒有,大家不會給你下一次創業的機會了。



很多時候,我看到許多創業者都在講項目,但對這個項目真正能夠落地、變現的方式都沒有思考清楚,總是趨向兩個方向:第一,高收益,高風險;第二,低收益,安全。


早期大家可以嘗試一些高風險的方向,而晚期特別是B輪、C輪融資的時候,一定要想清楚商業模式:我的利潤、產出從哪裡來?我的市場規模邊界在哪裡?我的企業經營效率在哪裡?所以一味地不掙錢,我認為肯定不是投資人想要的。




我從跨界轉型中學到最重要的三點:



第一、怎麼用投資人的思維去思考你的創業項目,他是怎麼看你的;


第二、投資人的想法、最關心的點在哪裡;


第三、在做創業項目的時候怎麼去做一個相對來說更容易發展的項目,其實這跟能不能拿到融資很有關係,很多好的項目看起來很美好,但是可能因為所在市場的關注度、熱度,市場邊界或者門檻太高,就拿不到投資。



我會辨證地看待拿錢和自己創業的問題,我們公司在很早的時候就有專業的財務機構、專業的CFO做財務規劃和預算控制。我們在A輪的時候就考慮到整個市場的狀況,包括未來人民幣基金可能更趨向於保險、更保守的投資方式,特別是人民幣後期的基金更偏PE的方向,它和美元中後期基金的玩法和思考的方式不一樣,尤其是一些大基金和政府背景的基金。這些整體的想法會對你企業的合規性以及可預期的回報率、商業模式都會有比較高的要求。



管理:在邁入新台階之前把團隊控制在70-80人之間




火辣的業務比較多元化,我們也投了一些公司,主要出於兩個目的:第一,投資的公司在某些業務能幫到我們;第二,減少火辣的運營成本,讓我們更專註於火辣健身App用戶運營。



現在看來,投資這個事情跟你想辦法去做流量、獲取用戶,收益是差不多的,只不過大家的方式有些不一樣。



對我們來說,用戶的積累主要兩個手段:第一,通過投資的公司來獲取用戶;第二,我們有強大的內容運營團隊、拍攝團隊,有強大創意團隊來做內容。不管是火辣健身的內容還有大家看到的很多其他內容,其實都是火辣團隊在產出,可能不是火辣的名字,但變相地通過其他渠道做一些推廣和種子用戶的埋設,包括我們通過跟一些紅人合作,跟明星合作,我們股東黃曉明都有幫我們整體去推用戶,所以對我們來說,獲取用戶的手段更多是偏內容方向。



運營一家公司更多是希望輕量化,

我們團隊一直控制在70人—80人之間。我覺得這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中等規模的人數,超過這個人數,說明你要邁入一個新的台階,要不就是有大量的盈利了

,要不就是在收入規模上有非常高的區間了,

如果沒有做到這個情況的話,純粹去堆人數、擴大公司規模,並不是特別合適。因為你後面面臨的是百人級公司的狀況,甚至超過500人的公司管理的狀況,跟早期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希望在用戶規模化以及變現的情況下,能夠控制在100人,產出一年大概在2—3億的收入規模,這是我們未來主要的目標。



我們也會在架構上做一些比較靈活的機制,比如說會有一些橫向虛擬的團隊,可能各個部門抽出來做一些橫向的團隊,提高效率,也有一些縱向的團隊,不會超過三個層級。也就是說,從我到員工之間,中間頂多也就兩層,這樣的話用

縱向團隊梳理業務下的部門架構,用橫向團隊把各個部門粘合在一起,去提高運營效率

。其實我們的員工都是比較多面手的,這也是我比較欣賞的運營方式,我喜歡小而美的團隊,然後比較高的單位產出。



運營上我們投了比較多的精力,包括去做火辣健身的跑團、測試團隊,我們有上千人的測試團隊,包括做火辣健身小眾的社團,在內容方面也邀請各個大咖做採訪,包括我們自己做一些細節化的、跟品牌互動的活動,這都有助於我們跟用戶產生牢固的關係。



問答節選



1.火辣現在用戶量級已經達到了4000多萬,很多說法是互聯網進入後流量時代,火辣怎麼做新一輪的用戶拉新?



後流量時代,我覺得線上、線下流量這個價格已經差不多了,可能線下還更便宜一點,線上基本上據我們了解,在手機預裝一個產品,裝一次就15000元,這個成本非常高了,而且還要看你這個產品能不能預裝。




關於線上買流量,我覺得有兩個方面:



第一,如果你要買,就要想清楚怎麼賣出去,能獲得什麼樣的收益?手裡的資金能不能撐到你買到足夠大的規模融到下一輪

。如果不符合這幾個條件,就別買了。因為任何一個在賬目上算不過來的生意,一定是虧本的。



第二,

線上買流量很貴,而且它的逃逸性很高

。什麼是逃逸性?就是買來以後可能當時的數據很好,但哪怕是很好的產品,也會出現用戶質量的大量下跌,我們在這一塊的策略是大量的做內容,求精不求量吧。所以我們用戶增長到3000萬至4000萬的時間花了差不多有小半年,增長並不是特別快,因為喜歡我們的用戶基本上是比較精準的用戶,就喜歡我們內容,我們只拉這種特定屬性的用戶。而且,我們不願意花錢,只會鼓勵他去分享以拉來更多的用戶,所以我們拉新的流量成本非常低,基本上是靠用戶的主動需求,然後這樣的用戶進來以後,我們基本上不會丟掉。



另外,我們去年做的一些綜藝節目跟很多品牌互動,都有內容型的流量進來。去年我們跟杜海濤合作的「香蕉打卡」,今年也會繼續合作。

我們希望通過內容型的流量至少做到1:1的產出

,投入1塊錢得1個用戶,這是我們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如果超過這個價格的話,

5塊錢1個用戶是我們接受的上限



還有就是在線下做流量,這可能需要經營地比較長久,去跟大量賽事IP合作。我們也簽了很多IP,會在下半年推出,包括今年會有一些跑步、搏擊類的賽事,我們會去做一些內容上的深度合作,而不是引流的狀態。




所以,後流量時代更多靠內容、運營手段,而不是買買買,因為買用戶這個成本已經不划算了。



2.不同於互聯網行業做好用戶和服務後再做變現,體育行業的這套法則似乎並不那麼順暢,很多體育公司都出現了變現難的問題,火辣作為互聯網背景的公司,在變現上也有所嘗試,能不能向大家分享下互聯網背景公司怎麼及時作出調整?



多向傳統行業學,採用一些成熟的手段,不要想當然去做一些嘗試。我們在變現上更多是靠互動營銷,包括廣告、線上線下活動這一塊,這些都是從傳統公司學來的,走一些走過的路,先把這個收入情況穩定下來。

所以,我們作為互聯網背景的公司現在更多向傳統營銷公司在學營銷。



當然,這也是我們在面臨整個資本環境的一個問題,我覺得賬上沒有超過10個月的資金我就沒有安全感。我們提早從去年就開始變現,確實也是這個變現救了我們,不至於在後面的融資裡面太過於被動。




最後,在變現方面,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先從最基礎的、最能夠去變現的方式來,然後順應市場潮流,跟市場做一些妥協吧。




懶熊體育作者——趙劍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懶熊體育 的精彩文章:

悅動圈、傳世體育等完成融資,國內外5起投融資 | 投資周報
電子競技發展簡史:電競進入亞運會的「瞎」想 | 懶熊TV
主打嚴肅媒體+媒體矩陣的烏潮,如今要做只有Gif圖的體育內容App | 創業熊
還原周琦「加入」火箭的背後 | 富哥專欄
如何在中國球迷面前變得更具親和力?皇馬是這麼和我們說的

TAG:懶熊體育 |

您可能感興趣

施一公等23位「千人計劃」專家2017創新創業成果|年度回顧
英特爾1.17億美元投14家創業公司
19歲入行,速賣通90後商家創業賣飾品,年銷售額7000萬元
岳母抵押房子助他創業,97年金融危機輸200億,08年靠運氣賺500億
2017-2018國際創新創業大賽開始報名,百億元資金池等你來
2019年最適合創業的人
25歲被醫生判只能多活10年,卻拿2000塊創業,如今57歲身家460億
特雷沃-布克創業8年,已經擁有12家公司
刷爆信用卡在車庫創業,20個月賺到130億,人生巔峰時卻查出腦瘤
【AI做評審】2018新智元人工智慧創業家Top20榜單重磅公布!
創業辛酸:我逢人吹噓年賺50萬,手機里卻躺著100條欠款提醒
睿沃科技:10 秒入住 3 秒退房,從警 12 年的他要用 AI 顛覆酒店管理|創業
看手握百億資本的大咖與 4000+創業者「激辯」|2018 創新中國春季峰會
91歲褚時健去世:70歲入獄,74歲再創業,85歲成億萬富翁,他的人生堪稱傳奇。
故事:創業辛酸:我逢人吹噓年賺50萬,手機里卻躺著100條欠款提醒(下)
為幫朋友創業投資245萬,今朋友給他賺回500多億,成中國隱形富豪
日本投10億美元鼓勵太空創業公司
褚時健去世。74歲二次創業、85歲成億萬富翁……
歐洲40%的「人工智慧創業公司」沒用AI
拿著父親給的120元買部相機創業,今身家1000億,還成賓士的老闆